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精益成本管理的应用与研究

发布时间:2022-04-05 15:18:49 浏览数: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市场竞争白热化的形势下,精益生产将成为21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精益管理必然是各行各业的首选。文章通过精益理念在企业的应用和体会,阐述精益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精益成本管理的内涵、精益设计成本管理和精益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精益;成本;管理;人才
 
    MY拖拉机有限公司是1959年成立的一所国有企业,生产的拖拉机曾经获得“江苏省名牌产品”和“中国名牌”的称号,在全国同行中产销排列第三,并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公司发展呈波浪式前进,经济效益曾一度下滑。2008年与印度M拖拉机有限公司合作后,运用精益管理的理念,对全公司的管理进行设计。如何运用先进的理念来管理企业,实施精益成本管理,是目前企业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精益理念的应用
 
    MY拖拉机有限公司运作初期,提出“成本再造”,在以不牺牲质量为前提的条件下,对设计、产品、材料、浪费、简化、标准化、竞争者进行思考,这是按照精益管理的要求提出的。与此同时,公司设计对企业考核的精益指数表,对全公司的主要项目进行考核。其中对制造与供应考核的模块,如表1所示。
 
    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MY拖拉机有限公司实施精益成本管理的过程中,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一是树立精益管理的理念不到位;二是全员参与精益生产的意识不强;三是成本意识淡薄,成本信息不全、不实等。
 
    由于长期的传统管理模式带来思维上的滞后,把成本管理作为财务人员和少数管理人员的事,各分厂、车间和班组是生产者,不直接控制成本,为此,管成本的不懂技术,懂技术的不管成本,对怎样控制成本无意也无力过问。
 
    三、精益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
 
    企业经营的目的在于获取最大的利润,如何获取利润,在不同的经营思想指导下,有不同的方法。
 
    第一,成本主义:以成本为中心,加上预先设定的利润,由此得出售价的经营思想称为成本主义。即售价=成本+利润。
 
    第二,售价主义:以售价为中心,当市场售价降低时,利润也随之减少,这样的经营思想称为售价主义。即利润=售价-成本。
 
    第三,利润主义:以利润为中心,当售价降低时,成本也必须降低,以便维持目标利润的经营思想称为利润主义。即成本=售价-利润。
 
    传统的成本管理是在售价主义指导下的一种标杆式管理,它最显著的特征是:先制定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对比,找出影响成本的原因,再进行改善。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企业的经营方式在不断地变化,企业的经营思想也在不断地调整。精益成本管理的指导思想是利润主义,这种思想的精髓在于:追求最小供应链成本。
 
    四、精益成本管理的内涵
 
    企业的一切经济和管理活动都是有成本的,最终都影响到产品的成本。成本管理是一项综合复杂的工作,它是企业管理永恒的主题。传统的成本控制方式,是通过对成本形成的各个实体环节采取有效的节约措施来实现的,即在既定的生产工艺流程下,通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进生产与采购方式等手段来节约产品成本,其本质仍然是企业成本管理的一种改良过程。
 
    现代经济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知识资本地位的凸显,企业内外部环境的改变,导致成本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有了全新的内涵:一是成本管理的空间由单纯的制造成本扩展到企业产品生命周期成本;二是成本管理的环节从日常的经营管理向战略成本和战术成本管理转变;三是成本管理的分析从一般数据分析向价值和价值流分析的转变,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四是成本管理的方法由节约成本向避免成本发生转变;五是成本控制的方式由“事后控制”向“事前、事中、事后三阶段控制”转变。
 
    精益管理的专家从不同的角度研究了成本动因的内容,他们认为成本动因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战略成本动因和战术成本动因。战略成本是由战略定位、价值链分析和成本动态分析三部分组成。美国JohnK.Shank和VijayGovindarajan在《战略成本管理与价值链》一文中指出,战略成本动因包括:规模、范围、经验、技术、复杂性、工作队伍投入(参与)、全面质量管理、能源利用、工厂布局效率、产品结构和顾客之间的联系等11个成本动因,前5个是结构性成本动因,后6个是执行性成本动因。战略成本管理是从战略角度来研究成本的各个环节,从而进一步找出降低成本的途径。而战术成本动因是各种与日常作业相关的成本影响因素,如产量、销量、人工小时、机台运转率、生产批数等。
 
    精益成本管理是一种全方位、全环节、全过程和全员管理的统一体,是商品使用价值和商品价值相结合的管理,也是经济和技术相结合的管理。它包括成本的源流管理思想、与企业战略相匹配思想、成本管理方法措施的融入思想和培养职工的成本意识等,它还包括战略成本分析体系、成本管理保障体系和绩效评价体系等内容。精益成本管理可以按照空间、时间和业务源流展开。由此看来,以精益成本管理的理论为指导,对企业的各项成本实行动态循环管理的成本管理模式,以适应新经济时代的企业生存环境的变化是当务之急。
 
    五、精益设计成本管理
 
    精益成本管理是以客户价值增值为导向,融合精益采购、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和精益服务技术,把精益管理和成本管理的思想相结合,形成对企业整个供应链进行控制的一种成本管理方式。为此,要对成本管理进行有效的设计。
 
    国外资料表明:在成本起因上,80%的产品是在产品设计阶段形成的,因此,成本规划工作要贯穿产品开发的全过程。
 
    目前,不同的行业和企业,在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方面都做了不同的尝试。精益成本的改善方法也有多种:
 
    第一,精益生产。根据丰田生产方式的要求,消除一切浪费(Muda),实现精益生产成本管理。
 
    第二,整流化。运用先进的生产方式,如单元式生产、一个流生产、柔性生产等新的生产方式,缩短生产流程,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开展价值工程和价值分析。把技术和经济相结合,在保证产品功能的前提下,求得产品的最低成本。
 
    第四,采用作业成本管理。利用作业成本计算所提供的信息,将成本管理的起点,由“商品”转移到“作业”层次,将成本管理深入到每一作业,尽可能消除不能创造价值的作业,改善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使成本控制方式由下游的“维持控制”延伸到中游和上游的“改善控制”。
 
    无论采用什么方法来控制成本,企业管理者必须对成本管理的模式进行精益设计,与此同时,针对市场需求和本企业的资源状况,对产品的质量、功能及新产品、新项目开发等提出要求,并对销量、价格、收入、售后服务等进行预测,对成本进行估算,研究成本增减与效能增减的关系,确定有利于提高成本效能的最佳方案。
 
    六、精益人才的培养
 
    管理思想是灵魂,管理人才是关键,管理组织是保证,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条件。在题为“冲出危机,走进阳光——后危机时代的精益全系统管理”的“2009年第六届中国制造业管理国际论坛”大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精益生产方式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生产制造系统,同样也体现在产品开发、协作配套、营销网络以及经营管理等各个方面,它将成为21世纪标准的全球生产体系。进入后危机时代,企业在推行精益工具的同时,必须把目光锁定在全员参与持续改进的文化上,从“心”开始,努力改变管理者和员工的思维模式,才能让精益真正在企业落地生根。
 
    21世纪是一个产品多元化、组织柔性化、服务理念顾客化、信息系统网络化以及市场视野全球化的世纪,培养一支能够适应成本管理现代化需要的专业队伍,势在必行。精益成本管理需要的是一种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既要掌握较全面的成本管理业务知识,同时,又要懂得产品设计和制造。精益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根本,这种复合型人才需要不断地培养,不断地提高,也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刘树华,鲁建厦等.精益生产[M].机械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盐城纺织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热词搜索: 成本管理 精益 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