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部队的基层干部用兵管理心得体会

发布时间:2022-04-10 15:08:59 浏览数:

善于发现、学会使用,注重培养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人要走进知识宝库,是一辈子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要学习的东西太多了,也只有我们不断的学习才能取得到更大的进步。部队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大舞台,同时也给了我们一把开启学习之门的钥匙,这是一把增长知识才干锻炼管理和提高思想素质的钥匙。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社会,世界已经开始全面信息化、全球化。所以,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我们部队越来越重视现代化、正规化、精细化管理。作为部队的基层干部,应当做到科学用兵之策,发现、使用、培养人才,为部队的快速发展夯实基础。  

一、善于发现  

“深知兵,真爱兵”是部队一直以来的优良传统,经常性思想工作决对不能放松。根据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问题,不同的时机,从实际出发,主动的去了解战士的心理反映,主动的去观察战士的喜好。在一年一度的新兵以及直招士官下连,我们更应该全面细心多角度的了解他们的心里想法,在接下来的岗前培训和工作任务分配时对症下药。我们水电部队的中心任务是施工生产,专业技术要求比较高。基于现在大多数战士的心理反映,能够学一门技术和锻炼自身素质是他们最大的愿望。有些战士刚从学校出来就进部队,他们就不知道自己应该从事哪个专业比较适合他们,心里一片茫然。作为一名干部,就要主动的引导他们。俗话说的好,“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地基打不好,尽管高楼怎样的富丽堂皇,也会瞬间夷为平地。同样的道理,学习进步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兴师百万,相守积年,以争一口之胜”。由此可见,对于战士的最初引导和经常性教育的意义之大。一个中好几十号人,各个专业的都有骄骄者,也有差的同志。有些人活泼外向,喜欢表现自己,这样的战士我们很容易的发现他们的特长。但有些战士主是在默默无闻的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显山的不漏水,我们很难发现他们的特长,也就是最合适做哪一项工作。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经常性思想工作落实在一日生活制度中去,紧紧围绕以战士为中心的理念去管理部队。  

二、学会使用  

美国通用电气公司的总裁杰克。韦尔奇,是20世纪最伟大的ceo之一,被誉为“经理人中的骄傲”“经理人中的榜样”。他曾经说过“在一个组织中,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的,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一个善于用人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20%和10%的人的姓名和职位,以便实施准确的奖惩措施,进而带动中间状态的70%。这个用人规律,我称之为——活力曲线。”部队是一个大熔炉、大学校、大舞台,永远充满青春和活力。我们支队从事机电安装、输变电、高速铁路等领域的施工任务,所要求的技术严格,关键部队技术含量高。安全工作必须做到实处,抓住重点,推动全盘,是抓安全工作的有效方法,重点从人抓起。人员的选用尤其重要,关键部位出现任何问题都会造成无法抹灰的后果。比如在铁路箱梁的架设过程中,如果运梁车驾驶员一旦出现责任心不强或思想麻痹,那么整个箱梁都可能滑落,如果架桥机监视人员不懂得其工作原理对出现的问题不能有及时的判断能力,那么就会倒置整机的倾倒。后果之严重不能想象。所以我们在选用人员的时候必须慎之又慎。有位成功人士曾讲“我每年50%的时间都花在了人才的选用上”。为确保部队的安全稳定和快速发展,我们必须深究用兵之道。合适的人在合适的岗位上才能发挥他最大的潜能。  

三、注重培养  

“好玉不琢难成器”。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培训仅是其中的一环,并非全部,也非唯一,目前,大多数企业言培养必言培训,诚然,培训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固然重要,而且不可或缺,但如单纯依靠培训体系解决人才培养问题,同样是不切实际的。我们水电部队需要系统思考,尤其是在基层中队,需要通过各种适合有针对性的方式进培养。“同是胸中百万兵,都是熟读兵书战策,诸葛亮能够做隆中对、成就三国鼎立,马谡却痛失街亭、上演被挥泪斩首的千古悲剧”,正所谓“战争中学习战争、光靠课堂上是出不来将军的”,真正有效的方式还是在实战中培养。其实,我们未必没有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问题的关键是要让干部骨干主动地去带动新同志,这恰恰是当前面临的难题。人才的培养需要管理都的重视,而且要身体力行,领导的重视不要仅仅是停留在口头上,是要落实在具体的行动上的,并大胆使用新人,因为新人由于经验和技能相对欠缺,对部队来说,使用新人是要承担风险的,但若不使用,新人可能永远也得不到锻炼,很难快速成长。像有些地方的企业就做的相当不错,比如华为,他们的经验值得企业管理者们思考,华为在成立之初,员工几乎都是一些没有什么经验的年青人,但就是这些人开发出了C08机,奠定了华为的行业地位,也成就了今天的华为,像在战争年代,八路军、解放军的各级军事长官清一色的年轻人,但就是他们驱走了日寇,打败了美蒋。一个战士的成长需要关心和爱护,但更需要精雕细培养。  

要确保中队施工生产能力的提高,保证支队的经济效益,那么我们必须培养一批专业技术过硬的队伍,首战用我,用我必胜。  

相关热词搜索: 用兵 心得体会 基层干部 部队 管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