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小儿脓胸围术期40例护理体会

发布时间:2022-10-24 14:15:02 浏览数:

摘 要 目的:探讨小儿脓胸行患侧脓胸病灶清除、纤维板剥脱术的围术期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小儿脓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0例患儿,术后有5例出现肺不张,经鼻导管或气管镜吸痰后复张,15例出现不同程度肺实变,给予有效抗炎药应用后改善,4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结论:通过手术治疗,对术前、术后患者进行严密监测,采取有效护理措施及心理护理,能有效防治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小儿 脓胸 围术期护理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2.14.358

2008年1月~2012年1月收治小儿脓胸患儿40例,行患侧脓胸病灶清除,纤维板剥脱术,均痊愈出院,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患儿40例,男28例,女12例,年龄10月~9岁;病程5天~80天;病变部位位于左侧26例,右侧14例。临床表现发热40例,咳嗽32例,咳脓痰15例,胸痛19例,呼吸困难10例。体检有11例患儿存在患侧肋间隙变窄,甚至存在胸廓畸形,本组病例中有18例术前行胸腔闭式引流3天~3周,经内科治疗效果不满意,后均行手术治疗。

结 果

本组40例患儿均行患侧脓胸病灶清除,纤维板剥脱术,其中4例因肺叶部分实变行肺叶部分切除,另有2例因合并多发肺脓肿,予行肺叶切除术。术后有5例出现肺不张,经鼻导管或气管镜吸痰后复张。15例出现不同程度肺实变,给予有效抗炎药应用后改善,所有患者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症状均消失,胸片或胸部CT检查肺复张良好,无胸腔明显积液,无包裹性积液。40例患儿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1~12个月未见发热、咳嗽、胸痛等,治愈率达100%。

护理体会

术前护理:①做好患儿与家属的心理护理[1]。②严密检测生命体征:应在床边备好抢救药品及抢救器材。必要时配合医生进行床边胸腔穿刺抽脓,以减轻呼吸困难症状。③给氧:根据病情、年龄,一般给面罩2~4L/分给氧,氧浓度以30%~50%为宜,注意保持给氧管通畅,观察缺氧症状改善表现。对不合作患儿可采用改良鼻导管给氧。④合理应用抗生素:40例小儿急性脓胸术前均有使用抗生素控制感染。高热时抽血做细菌培养,根据血培养及药敏实验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为维持适当的血药浓度,抗生素严格遵时间执行。⑤充分引流:本组中有11例均在当地医院以肺炎治疗2~3周后转入我院。入院后常规进行胸腔闭式引流管置于患侧腋窝中线第6~8肋间,并根据胸腔脓液的细菌培养结果选择应用抗生素。引流管要避免受压、扭曲及脱出,水封瓶放在床边低于胸壁出口60cm处,以免液体倒流入胸膜腔内,引起感染。要密切观察封闭瓶口内玻璃管水平面的波动,如波动微小或消失,让患者咳嗽,同时挤压引流管,如水柱仍无波动,表示引流管堵塞,应找出原因后进行疏通。⑥积极术前准备:完善各项实验室检查和特殊检查,做好常规的皮试、皮洁、备血、禁食和开塞露灌肠工作。

术后护理:①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安置重症监护病房,24小时多功能监护,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持续双鼻导管吸氧。体温高于39℃时可予以冰敷、醇浴、温水擦浴、冷盐水灌肠等物理降温措施,鼓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应用药物降温,并保持口腔及皮肤清洁。术中出血多者或血红蛋白低者给予输注悬浮红细胞。②加强呼吸道的护理:麻醉清醒后取半卧位,鼓励患儿咳嗽、深呼吸,协助患儿翻身叩背,促进排痰;保证患儿摄入足够的水分,防止痰栓形成。在临床中应用诱发性排痰法效果较好,操作方法:将患儿扶坐起,拍背30秒,护士1人站在患儿右侧,左手扶住患儿肩背部,右手食指和中指在胸骨上窝处轻轻按压触及气管,引发咳嗽反射,当患儿咳嗽时迅速放开按压手指;另1位护士站在患儿左侧,双手捂住胸部伤口,以减轻咳嗽引起的伤口痛。每2~4小时进行诱发性咳嗽排痰1次。如患儿痰稠不易咳出,给予雾化吸入2次/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患儿如自主咳嗽效果差可配合气管按摩,必要时用鼻导管或纤维支气管镜吸痰,以促进肺复张[2];对于肺复张不满意的,可采用游戏法加强肺复张锻炼,例如:吹气球、吹肥皂泡、吹纸鹤、吹棉花球等,在进行游戏的同时也得到了呼吸练习。③闭式引流管护理:首先要保持胸腔闭式引流管通畅,要随时挤压引流管,如有阻塞可用0.9%生理盐水低压冲洗。为保证引流管的通畅注意:一要选择适宜长度的引流管。在放置引流管的同时,并嘱咐患儿家属在患者体位改变时,不得牵拉和挤压引流管。二要认真观察水封瓶水柱波动情况。用手挤捏引流管,以防止黏稠的脓汁阻塞引流管,必要时用生理盐水或甲硝唑溶液冲洗引流管,以保证引流管的通畅。同时闭式引流时要保持引流管的密封。闭式引流是靠水封瓶中的液体使胸腔与外界空气隔绝,因而水封瓶及引流管的密封与否就成为引流成功与否的前提[3],每次使用引流装置前,必须认真检查整个装置的密封情况,每次交接班时,都要认真观察水封瓶和瓶塞,引流管和接口处有无漏气现象,察水封瓶内玻璃管是否在液面以下,每次更换水封瓶时,都要用两把止血钳夹闭胸导管近端及引流管,以防气体进人胸腔,并嘱患者及家属,在患者活动时,切勿牵拉引流管,以防引流管滑脱或水封瓶破坏。④营养支持: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高热量和富含维生素的食物,必要时可给予少量多次输血或肠内外营养支持。⑤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护理人员应掌握儿童生理心理特点,对家属进行安全宣教,以确保患儿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史瑞丽,刘平.10例小儿脓胸的围术期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6,12(2):103-104.

2 谈进,邱明玲,等.23例儿童脓胸外科治疗体会[J].河北医学,2007,13(9):1147-1148.

3 张东明,杨春明.急诊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1:461.

相关热词搜索: 胸围 小儿 护理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