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心得体会 >

急腹症临床救治体会

发布时间:2022-11-01 13:40:33 浏览数:

【摘要】 目的 观察并探讨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救治特点及方法。方法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79例急腹症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经血常规、尿常规、X线、B超检查,同时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给予血尿淀粉酶、CT检查。详细询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了解病史,根据临床辅助检查诊断结果,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其中1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60例患者给予外科手术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经诊断、治疗,19例给予保守治疗,经治疗后全部好转出院;60例给予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入院诊断相符57例,不符3例,经治疗后,全部外科手术患者均获得好转。结论 急腹症的诊断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病史,结合全面检查,采用综合判断、分析,防止漏诊、误诊的出现,有手术指征患者应做好积极的手术准备。外科急腹症诊治过程中应及时、准确,以防延误病情。

【关键词】 急腹症;外科手术;临床救治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2-0084-01

所有腹部位急性疾病总称为急腹症,其中包括溃疡性急性穿孔、急性阑尾炎、急性肠梗阻等病症,同时也包括如腹部外伤、子宫外孕破裂等症状,某些全身性或其他系统性病症的临床表现也可能出现类似急腹症的临床特点,因此在诊断时应格外注意,因病施治[1]。外科急腹症具有发病急、临床危险性高特点,临床多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并具有疼痛持续时间长、病情变化迅速等特点,多数患者存在腹肌紧张等情况,需在发病几小时内行外科处理;一般来说,内科急腹症腹痛情况较外科急腹症轻,且常伴有其他临床症状,临床采取择期手术或保守治疗即可治愈。由于急腹症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可能涵盖多个科室,在发病时须及早行诊断治疗,果断采用有效治疗手段,防止病情恶化,挽救患者生命。我院结合临床治疗经验,观察79例急腹症患者的临床救治情况,分析并总结其有效救治方法,旨在为临床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自2011年1月——2012年1月79例急腹症入院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中男性41例,女性38例;患者年龄15-75岁,平均年龄(45.6±4.9)岁;患者临床表现为腹痛61例,呕吐17例,腹胀50例,腹泻12例;腹压仅为病灶源56例,腹痛累及全腹11例,腹压痛不明显12例;疼痛特点表现为持续性腹痛45例,阵发性疼痛24例;发病缓和25例,发病急剧54例。

1.2 治疗方法 详细询问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了解病史,给予血、尿常规、X线片检查、B超检查等,并根据患者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给予血尿淀粉酶、CT检查等辅助检查;根据临床辅助检查诊断结果,分别给予对症治疗。其中60例患者给予外科手术治疗,60例外科手术患者诊断为结肠癌2例,急性阑尾炎35例,急性胰腺炎1例,胃穿孔8例,肠梗阻3例,胆囊炎11例,其余19例患者给予保守治疗。

2 结 果

全部患者经诊断、治疗,19例给予保守治疗,经治疗后全部好转出院。

60例给予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入院诊断相符57例,不符3例,准确率为95%;经治疗后,患者均获得好转。其他外科手术患者对症手术治疗后均获得好转。全部患者中仅1例出现术后切口感染情况,经积极处理后切口愈合,未发现严重并发症。

3 讨 论

以急性腹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症状统称为急腹症,作为临床常见病症,急腹症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病症发生后,应及时探查确明病因方可给予治疗,不可盲目进行手术等治疗。一般来说,对患者腹腑器官影响不大,只产生浅表性炎性反应的,可采取保守治疗[2],但如果患者发生梗阻、外科感染等症状,或腹内脏器出现器质性损伤等情况,应根据患者当时适应情况,给予及时的手术治疗,否则将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因此在诊断时应注意详细了解患者临床症状表现,全面了解患者病史,进行体格检查等,以判定患者是否需要行手术治疗。

在诊断过程中,如患者腹痛存在明显的突发性和剧烈性,或持续疼痛的基础上疼痛加剧,或患者存在固定的压痛定,则有可能需外科手术治疗。本组患者中,60例患者符合上述描述,经诊断后行手术治疗,占本组患者中的75.9%。外科手术是较为常见的治疗急腹症的方法,患者确定手术后,还需考虑手术时机的选择,如不及时手术将导致严重后果,如简单术式可能转变为大型手术,增加手术困难,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本组外科手术患者中,确诊为急性阑尾炎35例,结肠癌2例,胃穿孔8例,肠梗阻3例,急性胰腺炎1例,胆囊炎11例。本组外科急腹症手术病种构成成分分别为急性肠梗阻、急性炎症、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等情况,与文献一致。急性炎性的典型病症为急性阑尾炎,其特点为疼痛呈转移性,发病数小时后原腹部疼痛消失,痛处一般有定点,且伴有腹膜刺激症,白细胞、体温升高等症状表现;急性胰腺炎多发病于为患者暴饮暴食后,或饮酒后,临床表现为上腹偏左位持续剧烈腹痛,且向左肩部放散,血、尿淀粉酶检查指标明显升高,经CT检查可见胰腺弥漫性肿大、腺坏死等情况[3];急性炎则是食用油腻食物后出现的右上腹剧烈绞痛,并向右肩背部放射,B显著可见胆囊增大,可见结石影。

多数急性穿孔患者伴有一定的溃疡史,且近期有溃疡活动症状表现,临床约有20%患者穿孔后无气腹表现,因此在行X线检查未发现气腹时,不可轻易排除可能出现的穿孔症状。如无法明确诊断,可采用腹腔穿刺检查来提高诊断。

通过本组研究,我们认为,在诊断急腹症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因素,遵照一定的诊断和救治步骤,首先,应注意患者的临床体征变化情况,了解即往病史,对患者出现的体征变化给予及时调整,综合分析患者病情,采取必要的诊断治疗措施;其次,结合患者的各项检查结果指标,进行初步诊断;最后,对内科急腹症与外科急腹症进行严格区别,注意患者不同的临床特征,共性诊断的基础上注意特性的出现,尤其是一些不具备普遍性特征的病症,应格外注意,防止漏诊、误诊。外科急腹症患者治疗后应注意术后护理,给予防止切口感染等措施,防止病情严重[4]

总之,急腹症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因病因复杂、临床症状表现多样、发病急、变化快,鉴别较为复杂,在诊治过程中应详细了解患者病情、病史,结合全面检查,综合诊断、分析,诊断过程中应注意临床共性症状表现的同时,还应注意特性症状,防止漏诊、误诊的出现,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应做好积极的术前准备,把握最佳手术时机[5]。外科急腹症包括急性炎症、急性肠梗阻、消化性溃疡急性穿孔等情况,在诊治中应做到及时、准确,防止延误病情。

参考文献

[1] 黄学明.急腹症的诊断思维与鉴别诊断小结[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24):227-228.

[2] 周大庆.病史询问在外科急腹症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2(12):351-352.

[3] 刘元山.血、尿淀粉酶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作用分析[J].吉林医学,2012(3):578-579.

[4] 王体勇,杨国志,冯玉久.多层螺旋CT在急腹症诊断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0(35):22-24.

[5] 李树华.浅谈外科急腹症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的基本思路[J].中国医药指南,2011(21):172-173.

相关热词搜索: 急腹症 救治 临床 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