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优秀范文 >

案例分析范文改后

发布时间:2021-09-28 14:45:09 浏览数:

 一、事故伤害类型技术对策

 1 1 、 物体打击:

 加安全防护网(罩) )帽 ,正确佩戴安全帽 3 3 、高处坠落:安全带、安全帽、软底鞋 防滑鞋 1) 脚手架搭设符合标准; 2) 临边作业时设置防护栏杆,架设安全网,装设安全门;3) 施工现场的洞口设置围栏或盖板,架网防护; 4) 作业人员定; 期体检; 5) 正确穿戴工作服和工鞋 作鞋 6 6)6 级以上强风或大雨、雪、雾天不得从事高处作业; 7)无法假设防护设施时,采用安全带。4 4 、坍塌:要求货物整齐靠限 边摆放、堆放限 2M,5 、中毒:设备密闭;厂房通风;防腐服装、防毒面具或口罩. . (不能用湿式作业,会毒物扩散) )。

 。6 6 、窒息(氮气、氧气、二氧化碳、):配氧气瓶、戴氧气呼吸面罩 7 7 、灼烫:加大距离、穿长袖工作服 8 8 、淹溺:个体防护:安全带、空中护栏和平台 9 9、 、:

 电器安全对策:

 (防触电)

 1) 接地,接零保护; 2); 漏电保护; 3) 绝缘 ;4) 电气隔离;5) 安全电压 ;6) 屏护和安全距离7); 连锁保护; 8) 设置防爆电气设备 备 10 、 静电防护 1. 环境危险程度的控制 2. 工艺控制 3. 静电接地 4. 增湿 5. 抗静电添加剂 6. 静器 电中和器 7. 为了防止人体静电的危害,在气体爆炸危险场所的等级属 0 0 区及 1 1 区时,作业人员应穿防静电工作服,

 防静电工作鞋、袜,佩戴防静电手套。

 11 、防火 :1) 管理措施 (1)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2) 完善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3) 完善现场操作规程; (4) 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提高对危险有害因素的辨识能力 (5) 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 (6) 加强作业现场的安全监督检查; (7) 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8) 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9)入 加大安全投入 2) 技术措施 (1)以不燃溶剂代替可燃溶剂; (2)密闭和负压操作 (3) 通风除尘 (4)惰性气体保护 (5) 用耐火建筑材料 (6) 严格控制火源 (7) 阻止火源的蔓延 (8) 抑制火灾可能发展的规模 (9) 组织训练消防队和配材 备消防器材 12 、 可燃物质发生化学性件 爆炸的条件 1) 存在可燃物质,包括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 尘 2) 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并且达到爆炸极限,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存在火源 13 、 粉炸 尘爆炸 1) 缩小粉尘扩散范围;2)尘 消除粉尘 3) 控制火源(静电等)

 4)湿 适当增湿 14 、 影响可燃气体爆炸极限 因素:

 1)度 温度 2)含氧量 3) 压力 4) 火源能量 5) 惰质 性介质 6) 容器。

 15 、 防爆:

 1)成 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 2) 严源 格控制火源 3) 及时泻出燃爆开力 始时压力 4) 切断爆炸传播途; 径; 5) 减弱爆炸压力和冲击波对人员,设备,建筑损坏; 6) 检测和报警。

 7) 防爆设计( 1) 抗爆容器。

 ( 2) 爆 炸卸压。

 ( 3) 房间泄压。8)备 防爆电器设备 9) 控制爆炸的极限范围:(温度、压力、点火源能量升高,爆炸可能性变高;加惰性介质、孔径变细爆炸可能性变低)

 16、 、 实现机械安全技术:

 对策:

 ①消除产生危险原因②减少或消除接触机器危险部件次数;③使人们难以接近机器危险部位( ( 或提供安全装置,使得接近这些部位不致伤害)④提供保服 护装置或防护服 17 、 机械安全设计与机器安全装置技术对策( ( 一)本质安全( ( 二)失效安全( ( 三)定位安全( ( 四)机器布置( ( 五)机器安全防护装置 18 、 机械制造场所对策( ( 一) ) 采光( ( 二) )通道要求( ( 三) ) 设备布局( ( 四)物料堆放( ( 五) )求 地面状态要求 19 、控制危险、危害因素对策:

 1)化 实现机械化自动化 2) 设置安全装置 3) 增强机械强度 4) 保证电靠 气安全可靠 5) 按规维护保养和器 检修机器 6) 工作场所合理布局7) 配备个人防护用品

 二、职业危害控制措施 1 1、 、 噪声 :吸声、隔声、消声、减振、个体防护:配耳塞、耳罩。防止职业施 性耳聋的措施 1) 工艺选择或改造:减少噪声源和噪声强度; 2)加强设备维护:运行良好,降低噪声; 3) 采取消声、降噪、隔离措施; 4) 定期检查噪声强度; 5)佩戴有效的听力保护用品; 6)合理安排工作时间,实行轮、换岗制度; 7)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2 2 、 振动 (减振):控制震动源、设计劳动作息时间、事宜的个人防护措施。3 3 、 粉尘 (八字控制方针) ) :隔离、湿式作业、设备密闭、厂房通风、防尘口罩、管、教、查。

 粉尘治理措施 :

 1) 改革工艺过程,使生产过程机械化、密闭化、自动化 2) 湿式作业 ;3)密闭一抽风一除尘,系统可分为密闭设备、吸尘罩、通风管、除分 尘器等几个部分 4) 佩戴防尘护具。4 4 、室内高温 :空调、通风、减少高温作时间、放高温假、发防暑降温费、发茶饮料 5 5 、室外高温:

 通风、减少高温作时间、放高温假、发防暑降温费、发茶饮料、遮阳措施 6 6 、 高温作业防护 护 1 1 、合理设计工艺流程,改进生产设备和操作方法,这是根本施 措施 2) 隔热。防止热辐射的重行 要措施,可利用水来进行 3) 通风降温。有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

 4) 保健措施。供给饮料和补充营养,暑季供应含盐的清凉饮料 料 5) 个体防护。使用耐热工作服等。低温防护,要防寒和保暖,。

 加强个体防护用品使用。

 6) 异常气压预防。可通过一些措施预防:技术革新,如采用管柱钻孔法代替沉箱

 7) 在水下高压作业;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保健措施,高热量、高蛋白饮食等。应注意有职业禁忌症者不能从事此类工作。7 7 、低温:增加防护保暖、减少低温作时间。8 8 、辐射 射 1) 减少与辐射源作业时间 2)拉大与:

 辐射源距离(微波炉:

 3M ,电视:

 5M ,电脑 70CM) 、 3) 屏蔽9 9 、非电离辐射:场源屏蔽、距离防护、合理布局、个体防护10 、电离辐射:剂量控制、相应。

 的防护措施。

 1) 外:时间、距离、蔽 屏蔽 2) 内:围墙隔离、除污保洁、个体防护。

 三、 职业病 1) 噪声:噪声聋 2)病 振动:手臂振动病 3) 红外线:白内障 4) 紫外线:电光性眼炎。。

 太阳光眼炎或雪盲症。

 5) 电离辐射:放射病。

 6) 粉尘:尘肺病。7) 高温:中暑 8) 低温:冻伤 9)生物因素:1 1疽 、炭疽 2 2 、森林脑炎 炎 3 3 、布氏杆菌病 10) 气压低:减压病、高原病、航空病

 、 四、 接触有毒物质的企业在职业作 卫生方面应做的工作 1 1) ) 建立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和操; 作规程; 2) 工作场所设备机械通; 风设施; 3) 给工人配备适用的个; 人防护用品; 4) 按规定进行职业; 病危害项目申报; 5) 对工人进行职业健康监护,组织工人定期到检 职业病诊断机构进行体检 6) 加强安全培训,使工人了解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及防护知识; 7)遵守国家工时制度,每日工作 8 8小时,每周不超过 0 40 小时; 8)使用的各种化学品,应选择标有厂名、厂址,有化学成分和毒性中文说明的合格产品。五、 生产性毒物危害控制技术 (治理措施)

 1) 首选:用无毒、低毒物质代替有毒或高毒物质。根本途径 :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2)。

 密闭一通风排毒系统。

 3) 局部罩 排气罩 4) 排出气体净化。

 5) 个体防护。

 6)。

 密闭空间作业防护。

 六、 特种设备有关事故预防 1 1 、安全对策( ( 技术档案 )1) 使用许可厂家合格产品。国家对锅炉压力容器设计制造有严格要求,实行许可生产制度。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报废(都由资质单位)

 2) 登记建档 ;3) 专责。

 管理。

 4); 建立制度; 5) 持证上岗;6) 照章运行; 7) 定期检验; 8)监控水质(锅炉); 9)。

 报告事故。

 2 2 、 锅炉 (1) 运行中常见事故类型:

 1) 爆炸事故(超压保障、严重缺水导致爆炸、锅炉缺陷导致爆 炸等)

 2) 缺水事故:锅炉水位低于水位表最低安全水位线时,造成炉管爆破;或突然上水造成炸 锅炉爆炸 3) 满水事故:锅炉水位超过最高允许水位,造成水击。

 4) 汽水共藤:水面发生剧烈波动,造成蒸汽带水和水击事故。

 5) 炉管爆炸:由于水处理不良引起炉管结垢或腐蚀,或锅炉炸 缺水造成炉管爆炸 6) 水击事故:水在管道中流动时因速度突然变化导致压力突然变化,造成坏 管道等损坏 7) 炉膛爆炸:炉膛内可燃气体或煤粉浓度达到爆炸浓度限,遇明火造成炉膛爆炸8) 尾部烟道二次燃烧:锅炉尾部沉积可燃物质重新火燃烧。

 (2)发生锅炉缺水事故常见原因及预防:

 :

 1) 运行人员疏忽大意,对水位监视不严;或者擅离职守,; 未对水位及其仪表进行监视; 2)水位表故障造成假水位而运行; 人员未及时发现; 3) 水位报警器或给水自动调节器失灵而未及; 时发现; 4) 给水设备或给水管路故障,无法给水或水量不足; 5)排污后忘关排污阀,或排污阀泄漏。

 (3) 锅炉的主要安全附件 安全阀、压力表、水位计、温度计、超温报警和连锁保护装置、锅炉熄火保护装置、排污阀或放水装置、防爆门、

 锅炉自动控制装置。

 (4) 防止锅炉缺水事故 1) 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对水位变化严格监视; 2) 轻微缺水时,立向锅炉上水,使水位恢复正常; 3)严 重缺水时,必须紧急停炉。

 3 3 、压力容器 1) 爆炸及破裂的可能原因 1 1 、设计缺陷 2 2 、加工制造缺陷 3 3 、检验工作失误,如检验时,没有测量实际壁厚,检验不严格使重大缺陷未及时发现4 4 、充装错误 5 5 、维修错误 6 6 、使:

 用管理方面缺陷:

 1) 所用设备没有承压实验和探伤检验的记录; 资料就投入使用; 2) 未按规定对; 容器进行法定检验; 3) 未按规定向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申报、登记并领取压力容器使用证,就擅自; 安全并投入运行; 4) 使容器处于高温环境下; 5) 超期使用,严重; 腐蚀; 6) 使用单位没有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或虽有制度但未严格执行,导致各种使用和维修时正 的错误不能及时纠正 7) 电气和建筑物方面原因,如:电气设备未考虑防爆要求,建筑物未考虑。

 泄压问题。

 2) 防止容器或室内爆施 炸安全措施 1) 抗爆容器,在设计上,应采用合理结构,材料上料 选用塑性、韧性较好材料 2) 制造、修理、安装、改造时,加强焊接管理,提高焊接质量,按规范要求进行热处理和探伤;加强材料管理,避免采用有权限的材料或用错钢材和焊接材料; 3)在压力容器使用过程中加强管理,避免操作事物,超温、超压、超符合运行,失检、失修及安全装置失灵等; 4) 加强检验工作,及时发现缺陷并采取有效措施。3 3 、 瓶装危险性气体安全预防措施:

 :

 1. 充装单位对充装环节严格理 管理 2. 用户单位对卸液工作严; 格管理; 3. 运输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气瓶安全监察规程》规定运输,对运输和作业人员应当进一; 步加强安全教育; 4. 严格规范气瓶充装企业的资格许可和安全; 管理工作; 5. 加强对气瓶的维护; 保养和报废处理情况的检查; 6.加强气瓶充装人员(含充装前检查人员)监督管理工作。

 七、有限空间 1 1 、 有限空间作业施 的控制措施 a. 有限空间作业必; 须先履行审批手续; b. 进入有限(密闭)空间内作业前,必须进行充分通风换气。在作业开始前,必须准备测定作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和有害气体浓度,确认符合卫生求 要求 c. 对由于防爆不能采用通风换气措施或受作业环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风换气的场所,作业人员必须配备并使用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软管面具等隔离式呼吸保护器具(严禁使用过滤式面具)、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个人防护用品。d. 采用安全电压的照明行灯和具 手持电动工具 e. 外部靠近有限空间处设专人监视、监督内部作业情况,与内部人员保持联络,有问题及时处理并报告。2 2 、 受限空间安全要点:

 :

 1. 必须办理受限空间作业许可证; 2. 隔离(必须导盲板和管道拆除)清洗. . 置换干净; 3. 进入设备内前 30min必须取样分析,控制可燃气体,, 有毒气体, 氧含量。作业时间长,必须每隔 h 2h 分析一次。

 4. 加强通风; 5. 设备内照明安全电压,潮湿或狭小空间应小于 12V ; 6.个人防护(防毒口罩,供氧系统); 7. 动火作业必须办理动火作业安全许可; 8. 监护,保持有效联系; 9. 撤离后,重新进入必须重新办证; 10. 确认无人员,设备,杂质后,封闭设备孔。

 3 3 、 动火作业 1) 火灾爆炸事故发; 生安全管理措施; 1) 落实安全生; 产责任制; 2) 完善现场安全生产度 规章制度 3) 完善现场操作规程; 4) 加强员工教育与培训,提; 高对危险有害因素辨识能力; 5)完善应急预案,加强演练; 6)加强作业现场安全监督检; 查; 7)度 落实动火作业审批制度 8) 提高员工安全意识 9) 加大安投入。

 八、 涂装作业措施 A A 、通风;B B 、检测报警 C C 、采用不燃材料 D D 、防爆设备;E E 、禁火;F F 、操作中穿戴防护服、防护眼镜或长管面具,使物料与人体隔离;G G 、喷漆间应每年至少一次通风系统效能测定和电气安全技术测定;H H 、喷漆人员必须接受喷漆作业专业及安全技术培训后方上岗;I I 、无关人员不得进喷漆间,进入人员要严格防火防爆教育。

 九 、危险化学品对策 1 1 、可燃物质发生爆炸条件 1 1 、存在可燃物质,包括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2 2 、可燃物质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并且达到爆炸极限,形 成爆炸性混合物。3 3 、存在火源。2 2 、预防危险化学品火灾、爆炸措施:

 :

 1. 防止燃烧、爆炸系统的形成。替代、密闭、惰性气体保护、通风置换、安全监测及联锁。

 2.消除点火源。控制明火和高温表面,防止摩擦和撞击产生火花;在火灾、爆炸危险场所采用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工具,以避免产生电气火花; 3. 限制火灾、爆炸蔓延扩散。阻火装置、防爆泄压装置以及防火、防爆分隔等。

 4.安装可燃气体泄露报警仪。3 3 、扑救危险化学品火灾的注意事项 (1) 正确选择灭火剂并充分发挥其效能;( 2) 注意保护重点部位;( 3) 防止复燃复爆;( 4) 防止高温危害; (5) ) 防止毒物危害。

 4 4、 、 危险化学品泄漏安全措施 (1)切断火源、电源; (2) 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人员出入 (3) 尽快找到泄漏原因,采取堵漏措施 (4)对中毒人员进行急救,尽快送医院 (5) 泄漏物处理:对于小量泄漏,用洁净的铲子收集于干燥、洁净、有盖的容器中,对于大...

相关热词搜索: 案例分析 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