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外观设计管理论文&产品设计认识管理论文
产品外观设计管理论文
1、产品的外观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 艺术设计除了实用功能外,还具有审美功能,艺术的审美功能,指艺术设计产品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的能力。在满足人的审美需要方面,艺术历来起着重要作用,现在艺术设计产品也能发挥审美功能。它们以美的外形、结构和色彩向大众传播审美信息,满足、激起和发展它们的审美需要,并促使审美需要变成消费需要。人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新产品,这不仅为了这些产品的新属性,而且为了满足审美需要。产品的外观主要包括形态、色彩、材质这三个方面,如果一个产品有夺人眼球的外观,必然会吸引消费者去购买。每一个产品的外观可以有很多种,设计师的工作就是在综合各种因素的前提下,选择出符合消费者要求的外观方案,设计是连接品牌和消费者的一个关键部分,设计在令差别富有意义和被商业及创新认识认可上也成了一种关键驱动力。
1.1 产品的外观设计以消费者的需求为中心 消费者对产品的外观是有双重要求的,一种是精神上的。一种是物质上的,产品本身有三种功能,实用功能、审美功能和象征功能。产品的外观应这三种功能的协调和综合。人们购买金银首饰,主要目的是起装饰作用,而贵重的首饰也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世界上最大的一颗钻石就镶嵌在英国女王的
皇冠上。在中国的封建时代,服饰的色彩、图案和质地都代表不同的官阶等级,皇帝需要用皇袍来彰显他至高无上的地位和权力。表示他是天子,是龙的化身。
1.2 产品外观的情感设计 刘勰的《文心雕龙·诠赋》中提出“情以物兴”,“物以情观”。就是要工业设计师们以“物我交感”“心物应合”双向生成的设计理念,将自然形态转化为富于生命力和情趣的设计形式,从而创造出有生命力的作品。如果一个产品的外观能够唤起消费者的美好情感,能够体现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感情,就可以使消费者对产品产生美感。俄国著名的作家托尔斯泰也曾表达了对艺术的看法,他把艺术看作人与人相互交际的手段之一。他写道:“在自己心里唤起曾经一度体验过的感情,在唤起这种感情之后,用动作、线条、色彩、音响和语言所表达的形象来传达出这种感情,使别人也体验到这同样的感情,这就是艺术活动。艺术是这样的一项人类活动;一个人用某些外在的符号有意识地把自己体验过的感情传达给别人,而别人为这些感情所感染,也体验到这些感情。”作为产品的情感主要是能带给消费者新奇感、独立感、安全感、感性、信心和力量感。
2、消费者的审美心理的发展趋势 消费者的审美过程是由产品的客体,通过消费者的感觉器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接受到产品的各
种信息,然后对产品产生审美体验,从而,获得审美享受。当然对产品的外观审美主要是通过视觉和触觉。
消费者的审美心理是丰富多彩的,审美心理包含着许多因素,比如有文化、地域、经济、年龄、性别等因素,她本身就是一个多元化的系统,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唯一不变的是人类对美的不懈追求,消费者的审美要求也是多层次的、多样化的。消费者审美心理既有个性,又有共性。无论是谁,他对雄伟、壮丽的金字塔、精美绝伦的故宫都会欣赏的。
2.1 审美趣味体现时代精神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人们崇尚知识,知道科学技术的应用能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技术含量较高的外观设计总是会受欢迎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逐步掀起,设计的全球化趋势也日益明显,东西方文化在不断交流中,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人们的审美趣味也有一些相似的东西。
2.2 消费者的审美标准 从人类一诞生起,美就以最切近又最神秘的方式伴随着人类的精神世界,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和谐。而黑格尔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美的东西,车尔尼雪夫斯基就认为“美是生活”。他说到“任何事物,凡是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任何东西,凡是显示出生活或使我们想起生活的,那就是美的”。设计师不仅要发现美,还要创造美,
要深入生活实际,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设计的产品要贴近生活才能产生美感。
3、产品的外观设计应符合消费者的审美标准 为了使产品迅速变成商品,生产也越来越关心大众的审美需要和审美趣味。设计师首先要了解消费者的审美需求,才能设计出符合消费者审美的产品。
3.1 个性与共性 设计师要处理好审美心理的个性与共性,在拥有一定共性的前提下,努力创造个性。满足消费者个性化的要求。关注人是设计师的兴趣所在,要想让人们拥有好的、可靠的和能够带来幸福的东西,这些东西实用、功能性好,令人愉悦、有吸引力、富有魅力、充满娱乐性,服装设计师对个性与共性最敏感,设计师总是千方百计地设计出与众不同的服装款式,而一些服装生产厂家总是模仿和抄袭最新的款式,实际上,一款服装并不适合所有人,因穿着者的身材、气质、年龄、种族的不同,每个人应穿出自己的个性。中国妇女穿着旗袍能充分展现东方女性秀丽、端庄的魅力。西方的男子穿着西装能使他们显得英俊、潇洒。
3.2 继承与创新 比如有些名牌产品,它们的外观带有品牌的突出特征,英国的劳斯莱斯,作为一款顶级房车,是上流社会身份与地位的象征,融入其中的技术含量随着时代、技术的进步而不断更新、
完善,但汽车的整体造型风格与设计理念却得到了倍加用心的保留,汽车的前水箱冷却罩的方正、大气、冷峻、秩序感十足的造型及上方的小天使形象一直保留到今天。形成的便是人们认同的劳斯莱斯的印象。保持原有造型风格,商家通过其品牌效应,保证良好的经济效益,深一层便是商家善于利用大众对于品牌形象的认知心理。当然只有继承没有创新是不行的,人在潜意识里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即使一个产品的外观很好,如果长时间的一成不变,也会引起人们的审美疲劳。一般的审美心理过程都是由欣赏---平淡----厌倦。各个手机的生产厂家都不断推出新款的手机,造型、色彩和材质都不断变化,以满足消费者求新的要求。找寻新的造型,充分利用材料和其转化的过程,跟随人类行为的潮流引领设计师超越平常生活看得更远。
3.3 运用新材料、新工艺创造出新颖的产品外观 当今社会是个新材料、新工艺层出不穷的时代,要满足消费者求新的审美要求,设计师必须会运用新材料、新工艺来设计产品,例如,等离子体的显示板(PDP)是一种平板型主动发光器件。它利用惰性气体在一定电压的作用下产生气体放电,从而形成等离子体,直接发射可见光,或发射真空紫外线以激发光致发光荧光粉而发射可见光。PDP 按驱动方式分为交流和直流,尤其是 AC—PDP 具有伏安特性非线性强、亮度高、视角大、响应快、寿命长和环境性能强等优点,成为大屏幕壁
挂电视的主流产品之一。如今有快速成型工艺、逆向工程技术等可以生产出复杂造型的产品。
3.4 创立品牌形象,吸引消费者 设计师并不只是被动地去迎合消费者的审美趣味,而是可以通过创立品牌形象,提高大众的审美品位。优良的产品,同时也是艺术品,消费者在使用商品的同时,也可以得到艺术享受。
总之,产品的外观设计应满足消费者的审美要求,设计师必须要深入生活,深入、细致地了解人们的生活方式、审美趣味,才能设计出能带给人艺术享受的产品。产品的外观要不断创新体现时代精神、引领时尚潮流,才可能被消费者认可。最终,使消费者从审美上感到“物移我情”(符合消费者审美心理)。从感知上感到“物宜我知”(符合消费者的知觉心理)。从认知上感到“物宜我思”(符合消费者的认知心理),从操作上感到“物宜我用”(符合消费者的操作动作特性)。这样才能实现“物我合一”的设计目的。
产品设计认识管理论文
摘要:设计界所推崇的设计是为明天的生产而准备的造型计划。经济的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设计的价值又主要在于经济。经济和设计之间存着天然而内在联系。中国经济面临的是全方面的发展与竞争,也是设计的发展与竞争。
关键词:经济设计竞争 设计是一门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涉及到社会、文化、经济、市场、科技等诸多方面的因素。设计在很大程度上是既具艺术性,又有经济性的一种实用的艺术形态。
经济,一般可以从两方面来理解,一为节省原则,一为物质资料生产运作和发展的体系。微观经济学重点分析这个体系的供给与需求、市场与价格、投资与利润、生产与技术、政府、信息、消费等基本课题。发展经济学重点分析这个体系的经济增长动力、模式、资源、生产、贸易和政府指导等基本课题。
设计界所推崇的设计是为明天的生产而准备的造型计划。经济的核心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而设计的价值又主要在于经济。这就是说,经济和设计之间存在着天然而内在联系。经济所指的节省原则和物质资料生产运作和发展的体系这两个方面都与设计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作为生产的准备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意义
上说,应该为大批量和大规模的生产服务。设计的成果如果不能投入生产,只能算是一种设计师的游戏。而设计的成果实质上是一种造型计划。往往以设计图、工程图、模型和实物样板、或者工程样板出现。在图形的后面,则是一些数据、符号,如尺度、强度、硬度、光洁度、光照度,包括工程概算、预算、成本控制、利润预计等等。这些实际涵盖了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微观经济学的;二是发展经济学的;三是工程技术的;四是文化艺术的。
无论是经济还是设计,作为个体来说,本身就有着深奥的学问,而要从经济的角度去认识设计,从设计的角度去看经济,则更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我们通过分析设计与经济的天然而内在的联系,来说明设计对于经济的意义。
首先,从设计与生产方面来看,生产是经济的核心,是把自然的人力和物力转化成社会必须的物质资料的关键环节。如果说经济是基础,那么生产就是这个基础的基础。
设计是先于生产的,是商品生产链条上的第一环。在现代设计没有发生以前,设计与生产在多数情况下并没有分开,在一般情况下,设计与生产乃至消费集于一身,手工业生产的工人们往往既是设计师,又是工人。只有在皇宫、庙宇、教堂、陵墓、道路和桥梁一类的大工程中,设计才和生产分开。设计先走一步,生产以设计为依据,统一指挥不同工程的工人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工业革命以后,随着生产方式的变化,设计
在大批量生产的企业中从生产线上分离出来,但作为生产结构第一环的概念从来没有动摇过。
设计与生产分离,无论是对设计环节,还是对生产环节,都是一种便利,或者说进步。正是这种便利或进步,才促进了二者的快速和更好的发展。然而,这中间也经历了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在工业革命发生以后的一定历史时期,因为设计和生产分离的关系没有处理好,人们对于设计什么、为什么设计、怎样设计等诸多问题,或没有引起注意,或没有找到解决的办法,因而,设计和产品生产相脱离,一方面,设计师在以何形式风格设计面前无所适从;另一方面,为满足机械化生产的需要,使设计者的创意思维受到限制。正因为如此,所以工业革命以后很长一段时期,其产品以缺少必要装饰和造型丑陋而著称,没有受到消费者的认同,甚至在当时设计界存在要不要回到手工艺生产时代的设计方式去的争论。争论的结果,终于引发了现代设计的开始。
设计从生产线上分离出来以后,一部分仍留在企业,一部分走上社会,但仍然面向企业,为企业的生产作设计,靠生产转化设计成果,以生产的需要为生计,以生产为自己的价值体现。这种情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在现代设计史上表现愈益突出,特别是那些知名企业、品牌产品。总之,设计需要生产是生存性的、价值性的和成就性的。
在设计与技术方面,自古以来,人类一直高度重视技术的
发明、改进、传承和发展,并生活在自然、社会和自己创造的技术环境之中。在这个环境中,没有设计就没有生产、技术落后就生产落后。这不仅表现农业、手工业生产领域,而且在机械化生产条件下,始终如此。例如在今天,先进的农业和落后的农业比较,先进的农民凭借知识,可以驾驶拖拉机、播种机、收割机,用自动化系统控制排灌,用飞机施肥、除草、杀虫,几个人可以耕种数千公顷的土地。而没有知识文化的农民,靠牛犁田,用锄除草,缺乏肥料,旱涝不保,几个人千辛万苦种不了几亩地。前者的收获可以养活几百个高消费者,后者则只能养活自己或几个人。双方的差别达几百倍,其差距何在?最根本的莫过于技术。因此,可以说技术就是力量,就是生产和经济的力量,就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技术从何而来?怎样才能提高技术?改进技术?这些都离不开设计。如属于运载技术的汽车,它的发明、发展、成熟以及开发出的广泛的用途,全都离不开设计。汽车的发明始于蒸汽力代替马力的概念,这时的发明家同时要兼设计家的职能,把马车变成汽车。经过一百年左右的试验都不成功,发明家便把注意力转移到蒸气机的变革,要它轻,能耗低、能效强,终于发明了内燃机,解决了动力技术的基本问题。这之后,各种各样的科学家、企业家、工程师都加进了设计师的行列,一方面改进发动机的技术,另外设计传动、承载、控制和利用技术,改进技术的质量,改变应用的方向,改变应用的技术匹配等等,
终于完成了汽车大家族的发明,也缔造了现代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汽车技术文明。从汽车的发明发展历史可以看出,设计参与了技术发明和发展的全过程,它本身就是一门复合型的技术,又是各类技术的应用媒介。为了生产它适应各类技术,为了创新完善用各类技术,并成为创造最新技术的排头兵。因此我们在某种意义上说:设计就是力量,就是生产和经济的力量,就是技术产业化、商品化和市场化的必由之路,当然也是国家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世界现代设计史上,各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升降,实质是各国设计水平的反映和体现。
再来看看设计和市场的关系。在当今这个现代化、信息化程度高的时代,空有艺术性、美的外观,而不能为人类生存和发展服务,不能推动经济和时代发展的设计,在现今是没有市场,是不能为广大所接受的。设计要为发展社会经济服务。社会经济状况的好坏,可以制约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具有推动作用,而不能决定经济发展的状况。归根结底,设计的价值必须投入到社会经济活动中得以实现。
在现代经济活动中,购买商品、劳动力、资金等的一方被称之为买方,而出卖这些东西的一方则被称为卖方,卖买相互作用,使交换成为可能,这样的人员、环境、行为、性质的交换都被称之为市场,货物买卖是商品市场,政府买卖是政府市场,厂家买卖是企业市场,路边临时交换称之为路边市场等等。设计也需要市场,特别是设计脱离企业,与生产分离,成为一个
相对独立的行业以后,其所面对的是为多家企业服务,如果作出的设计没有人采用,被采用投入生产的设计的产品没有人买,设计家或设计组织的服务就成了一句空话,设计师的生存就受到威胁,设计的发展也就无从谈起。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生意,这个生意是否能够成功,不在于设计者,不在于个人观点,而在于它是否能够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实现其自身的价值,在于是否能够被广泛地运用、造福于社会经济生活,为经济的更好的发展所服务。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最大影响莫过于商品生产的快速发展,以及赖以存在的社会经济关系的固化。商品生产以市场为基础、导向,市场决定了商品生产的各个环节。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设计主要的方面是设计市场,设计市场的商店、宾馆、写字楼、贸易公司和银行大厦,设计商标、包装、广告、橱窗和装饰,设计进入市场的企业和品牌形象等。为市场服务,营造环境和氛围,为市场带来商机和商誉,为企业的品牌推波助澜,形成消费时尚和大众文化,使名牌长盛不衰,使意识消费的价值高出物质消费的几十倍、上百倍。这就可以促使市场需要设计,购买设计作品和服务,让设计贯穿市场的始终,成为市场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现代设计发展史上,为市场服务不仅体现在设计的各个方面和整个的发展过程中,而且大凡设计发达的国度,成果出众的设计组织,乃至设计师,都是与市场紧密结合的典范。
最后谈到消费与设计。消费是经济的一个基本环节。生产创造物质资料,包括以物质为形式的文化艺术资料,由流通到分配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然后在满足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过程中消费。一个经济循环就这样完成,一个新的经济循环也就这样开始。在商品经济时代,社会经济的正常运转实质上就是生产与消费的一种总体平衡下不断发展的结果。
消费决定生产和市场。消费需要什么就生产什么,市场就买卖什么,这样经济才有活力,才能称之为市场经济。设计师必须非常认真地认识和应用这一真理。深入研究消费,摸清消费结构,找出发展变化的规律。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其设计的目的,可以从三个层面来考虑:首先为最稳定的消费设计,其次为空缺的消费设计,然后为应该到来的消费设计。现代设计的发展,不仅体现了设计师的这种设计观念,而且把消费作为设计的动力、环境与条件,作为设计灵感的源泉和通向成功的桥梁。
经济水平的高低制约着消费的水平,我们并不倡导设计只为“贵族”服务,但我们不得不承认,追求美的更多的是“贵族”,他们审视美的存在,重视美的空间,知道如何享受生活如何制作快乐。以他们为定位,能体现现代设计的新时尚,追赶时代的新步伐,与国际接轨,向世界看齐。这样的设计岂止带动一个企业的发展,国家与民族的经济也会长足发展。
设计的高定位不是把生活水平较低的群体抛弃,毕竟贫
苦的劳动人民还是占了大多数。设计也要掌握这一群体的需求,忽视不得。由于这一群体人数众多,审美观相对较低,要求的设计相对粗糙,设计要向着大批量化发展,以便满足需求。整个民族的设计理念要想整体提升,必须要以高定位的设计为龙头,高精的设计理念为指导,把高消费群体作为设计定位的主要方向。低消费群体需要不断的带动,一步一步提高产品中美的价值,进而提高审美。这样设计才有可能为更多的人接受,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经济价值创造出来了,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要求的设计也随之提高,设计便走向高层化。
我们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里,设计已经作为一门学问和一种文化出现在我们周围。设计的出现本身就代表一种文明的进步与飞跃。尤其是在现实的社会中,这种表现更为明显。而经济又是我们得以发展的制约因素,所以经济的发展状况影响到整个国家的正常发展与生活,但是设计的本身就等于经济进步加高度文明。所以经济的发展直接制约着设计的进步。因此,只有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反过来才能影响设计的发展。
总体来说,设计和经济虽然具有内在的关联,但是,所有的设计并不一定非要和经济挂钩。因为设计作为一门艺术,是一种文化,但这门艺术、这种文化是要建立在历史的臂膀上,是时间让它得以发芽、开花,直到新的一代降临。这就是一个文明的结束,又是一个新生命的开始。这也是设计与文明的关
系。而一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同样也会制约着设计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但是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设计被作成大批量生产的产品出售,成为产品设计,也就是工业设计,成了一个用来换钱的工具,可以说,一个好的产品设计就等于经济利益加顾客信誉。这种关系会一直延续下去,直到一个新的文明的开始。所以说,一个好的设计会影响到经济,同时经济的发达程度会直接制约着设计。商家们之所以重视设计,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设计,来获得外形的不断创新、结构的不断完善、用途的不断扩展,而提升商品的购买率,达到其经济目的。设计者们之所以从事设计,是因为他们需要通过设计,来使得大众购买到更称心的产品、商家获得更丰厚的利润、而自己得到更多的经济资本。
设计与经济的关系是密切的同时又是简单的。设计不可能脱离经济,而经济也不可能离开设计。如果说设计是经济的翅膀,那么经济便是设计的足。简单来说,就好象一只鸟儿,要想飞翔便离不开翅膀,没有翅膀的鸟儿只有在地下跑的份;而鸟儿没有足同样是可悲的,试想一只只能飞而不能下地歇息的鸟儿会多么辛苦,最后只有累死的份。在现今社会,设计的地位不断提高。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设计成为了任何有形产品和无形产品营销的重要手段之一,成为了树立企业形象的标志。研究市场变化下的消费者与生产营销商的之间的互动关
系,以“最经济的设计之产品”来为生产营销商赢得最大利润和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消费群体公认的且生产商能够满足的“美”来赢得消费者的芳心,是任何一个生产营销商的追求。
设计本身是应用性的,设计不一定是艺术。艺术是艺术家审美理想的物态化,它可以是艺术家个人审美情趣的个性表达,而设计并不是完拟艺术的本身,经济性是其首先要表达的涵义。从哲学上讲,艺术家可以以我为本,可以自己创造个人的唯心世界,不必考虑客观世界的他物或他人的情趣。而设计必须以唯物主义哲学为指导分析客观世界,服务真实世界。艺术领域希望有梵高这样生前不受尊重的艺术家存在,但对于设计界绝对不欢迎梵高似的艺术设计家。在经济之中,设计不再是艺术贵族世家的子弟,它已是一个工业大生产无产者。总之,设计是不可能脱离经济的,而经济也不可能离开设计。这是恒久不变的真理。
参考文献:
[1]陆绢.市场营销研究[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尹定邦.设计学概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3]凌继尧,徐恒醇.艺术设计学[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4]吴世经,曾国安.国际市场营销学[M].北京:中国人民
大学出版社,2002.
相关热词搜索: 论文 管理 产品设计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
- 产品设计分析论文&产品生命周...2021-08-27
- 产品包装设计论文&产品包装促...2021-08-27
- 产品包装设计重要性研究论文&...2021-08-27
- 产品设计情感化设计论文&产品...2021-08-27
- 产品语意设计程序管理论文&产...2021-08-27
- 产品情趣化设计管理论文&产品...2021-08-27
- 产品外观设计管理论文&产品设...2021-08-27
- 产品符号设计管理论文&产品垂...2021-08-27
- 产品设计美学评价分析论文&产...2021-08-27
- 产品销售财务分析论文&产品设...2021-08-27
- 2020年X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工...2021-08-24
- 车辆管理所2020年工作总结2021-08-27
- 2020年市场监督管理所工作总结2021-08-27
- 企业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制度2021-08-27
- 企业安全管理人员安全职责制度2021-08-27
- XX乡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所年度...2021-08-27
- 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特色研究&产...2021-08-27
- 产品创新服装设计论文&产品质...2021-08-27
- 物联网技术下母婴配对管理系...2021-08-27
- 年水利工程管理站安全生产月...2021-08-27
- 产品设计教学中色彩教育新趋...2021-08-27
- 产品设计经济管理论文&产品设...2021-08-27
- 产品设计经济价值研究&产品造...2021-08-27
- 产品设计论文消失曲面造型策...2021-08-27
- 产品设计情感回归论文&产品设...2021-08-27
- 产品设计工坊式教学意义探析&...2021-08-27
- 产品设计人才培养研究与实践&...2021-08-27
- 产品设计技与艺和谐构建&产品...2021-08-27
- 产品设计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2021-08-27
- 产品设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