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械制图》机考试题汇编

发布时间:2021-08-27 19:23:07 浏览数:

 . . 《机械制图》 机考题库

 一、

 单项选择题 (每题 3 3 分 ,共 0 30 分)

 二、

 判断题正误(每题 2 2 分,共 0 20 分)

 三、

 多项选择题( 每题 4 4 分,共 0 20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 2 个或 2 个以上符合题意。少选,所选的每个选项得 1 分;错选,不得分)

 四、

 综合题(共 0 30 分)

 一、单项选择题 1.根据图 1 所示 AB、CD 直线和 P、Q 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

  图 1 (1)AB、CD 直线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2)AB、CD 直线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 . (3)AB、CD 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4)

 P、Q 平面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p’、q’

 B.

 p、q C.

 p” 、q”

  D.

 P、Q (5.)

 P、Q 平面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p’、q’

 B.

 p、q C.

 p” 、q”

  D.

 P、Q (6)

 P、Q 平面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p’、q’

 B.

 p、q C.

 p” 、q”

  D.

 P、Q (7)

 直线 AB 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不反映实长,因此称之为(

 A

 )

 A.一般位置直线或倾斜线

 B. 正平线 C. 水平线

  D. 侧平线 (8)直线 CD 在侧面投影面上的投影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B

 )

 A.一般位置直线或倾斜线

  B. 侧垂线 C. 正平线

 D. 水平线 (9)

 平面 P 在( B )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因此称之为水平面。

 A. 正投影

 B. 水平投影 C. 侧投影

 D. 一般位置 (10)平面 Q 的水平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A

 )

 A. 铅垂面

 B. 正垂面 C. 侧垂面

 D. 一般位置平面 2.

 根据图 1 所示 AB、CD 直线和 P、Q 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

 . .

 图 1 (1)AB、CD 直线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2)AB、CD 直线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3)AB、CD 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4)

 P、Q 平面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p’、q’

 B.

 p、q C.

 p” 、q”

  D.

 P、Q (5.)

 P、Q 平面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p’、q’

 B.

 p、q C.

 p” 、q”

 D.

 P、Q (6)

 P、Q 平面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p’、q’

 B.

 p、q C.

 p” 、q”

 D.

 P、Q (7)直线 AB 在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均不反映实长,因此称之为( A

 )

 A.一般位置直线或倾斜线

  B. 侧平线 C. 正平线

 D. 水平线

 . . (8)直线 CD 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长,因此称之为(

 B

 )

 A. 正平线

 B. 水平线 C. 侧垂线

 D. 侧平线 (9)

 平面 P 在( A)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正垂面。

 A. 正面投影

 B. 水平投影 C. 侧面投影

 D. 一般位置 (10)平面 Q 在侧面投影面上的投影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C

 )

 A. 铅垂面

 B. 正垂面 C. 侧垂面

 D. 一般位置平面

 3. 根据图 1 所示 AB、CD 直线和 P、Q 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

 图 1 (1)AB、CD 直线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2)AB、CD 直线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3)AB、CD 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 . (4)

 P、Q 平面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p’、q’

 B.

 p、q C.

 p” 、q”

  D.

 P、Q (5.)

 P、Q 平面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p’、q’

 B.

 p、q C.

 p” 、q”

 D.

 P、Q (6)

 P、Q 平面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p’、q’

 B.

 p、q C.

 p” 、q”

 D.

 P、Q (7)

 直线 AB 的侧面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B )

 A.一般位置直线或倾斜线

  B. 侧垂线 C. 正平线

 D. 水平线 (8)直线 CD 的水平投影面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B

 )

 A. 正平线

 B. 铅垂线 C. 侧垂线

 D. 侧平线 (9)

 平面 P 在( C )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侧垂面。

 A. 正面投影

 B. 水平投影 C. 侧面投影

 D. 一般位置 (10)平面 Q 在正面投影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B

 )

 A. 铅垂面

 B. 正垂面 C. 侧垂面

 D. 一般位置平面

 4.根据图 1 所示 AB、CD 直线和 P、Q 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

 . . 图 1 (1)AB、CD 直线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2)AB、CD 直线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3)AB、CD 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4)

 P、Q 平面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p’、q’

 B.

 p、q C.

 p” 、q”

  D.

 P、Q (5.)

 P、Q 平面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p’、q’

 B.

 p、q C.

 p” 、q”

 D.

 P、Q (6)

 P、Q 平面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p’、q’

 B.

 p、q C.

 p” 、q”

 D.

 P、Q (7)

 直线 AB 的侧面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B )

 A.一般位置直线或倾斜线

  B. 侧垂线 C. 正平线

 D. 水平线 (8)直线 CD 的水平投影面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B

 )

 A. 正平线

 B. 铅垂线 C. 侧垂线

 D. 侧平线 (9)

 平面 P 在( C )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侧垂面。

 A. 正面投影

 B. 水平投影 C. 侧面投影

 D. 一般位置 (10)平面 Q 在侧面投影面上的投影反映实形,因此称之为( B

 )

 A. 铅垂面

 B. 侧平面 C. 侧垂面

 D. 一般位置平面 5. 根据图 1 所示 AB、CD 直线和 P、Q 平面,选择回答如下题:

 . .

 图 1

  (1)AB、CD 直线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2)AB、CD 直线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3)AB、CD 直线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a’b’、c’d’

  B.

 ab、cd C.

 a”b” 、c”d”

 D.

 AB、CD (4)

 P、Q 平面的正面投影应标记为(

 A

  )。

 A.

 p’、q’

 B.

 p、q C.

 p” 、q”

  D.

 P、Q (5.)

 P、Q 平面的水平投影应标记为(

  B

 )。

 A.

 p’、q’

 B.

 p、q C.

 p” 、q”

 D.

 P、Q (6)

 P、Q 平面的侧面投影应标记为(

 C

  )。

 A.

 p’、q’

 B.

 p、q C.

 p” 、q”

 D.

 P、Q (7)

 直线 AB 的水平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B)

 A.一般位置直线或倾斜线

  B. 铅垂线

 . . C. 正平线

 D. 水平线 (8)直线 CD 的三面投影均不反映实长,因此称之为(

 A )

 A. 一般位置直线或倾斜线

 B. 铅垂线 C. 侧垂线

 D. 侧平线 (9)

 平面 P 在( A )面上的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正垂面。

 A. 正面投影

 B. 水平投影 C. 侧面投影

 D. 一般位置 (10)平面 Q 的侧面投影具有积聚性,因此称之为( C

 )

 A. 铅垂面

 B. 侧平面 C. 侧垂面

 D. 一般位置平面

 二、判断题正误 1. 根据图 2 所示切割体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判断(1)~(9)问题的正确与否,根据图 3,判断(10)问题的正确与否。

 图 2 (1)其基本体是圆柱体。( √

 )

 (2)圆柱体上有通孔,通孔是方形孔。( √

  )

 (3)只用了一个平面来切割该圆柱体。( √

 )

 (4)切割圆柱体的平面是正垂面( √

 )

 (5)其侧面投影的转向轮廓线为曲线。( × )

 (6)其侧面投影的转向廓线为直线。(√ )

 . . (7)用正垂面来切割圆柱体外表面,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反映实形。( ×

 )

 (8)用正垂面来切割圆柱体外表面,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为椭圆弧。( √

 )

 (9)用正垂面切割圆柱体内表面,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为不完整的平行四边形。( √ )

 (10)

 图 3 侧面投影正确( √ )

 图 3 2. 根据图 2 所示切割体的正面投影和水平投影,判断(1)~(9)问题正确与否,根据图 3,判断(10)问题的正确与否。

 . .

 图 2 (1)其基本体是圆柱体。( √

 )

 (2)圆柱体上有通孔,通孔是方形孔。( × )

 (3)只用了一个平面来切割该圆柱体。( × )

 (4)切割圆柱体的平面有侧平面和水平面。( √

 )

 (5)圆柱体的下方有与其相贯的半圆柱孔,其两轴心线垂直相交。( √ )

 (6)圆柱孔与半圆柱孔相贯,且其轴心线不垂直相交。( × )

 (7)侧平面来切割圆柱体,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为矩形。( √

 )

 (8)水平面来切割圆柱体,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为圆弧。(

 ×

 )

 (9)半圆柱孔与圆柱相交,其相贯线是前后对称的空间曲线;( √ )

 (10)

 图 3 侧面投影正确( √ )

  图 3

 . .

 图 3 3. 根据图 2 所示的水平投影和侧面投影,判断(1)~(9)问题的正确与否,根据图 3,判断(10)问题的正确与否。

 图 2 (1)该立体由竖立的半圆柱体和长方体组成,半圆柱与长方体顶面底面平齐,半圆柱曲面与长方体的前后面相切。( √

 )

 (2)立体上有一竖立的通孔,左边半圆柱体上开一方孔,右边长方体上开一圆孔。( √ )

 (3)方孔与半圆柱面和竖立的通孔均相交,其截交线由圆弧和直线组成。( √ )

 (4)截切半圆柱体的平面有两个正平面和两个水平面。( √

 )

 (5)正平面截切半圆柱体外表面,其截交线的正面投影是平行于半圆柱轴心线的直线。

 . . ( √ )

 (6)水平面截切半圆柱体外表面,其截交线的正面投影是垂直于半圆柱轴心线的直线。( √ )

 (7)方孔的正面投影为矩形( √

 )

 (8)竖立的通孔与右侧的圆孔不相交。(

 ×

 )

 (9)竖立的通孔与右侧的圆孔垂直相贯,且其轴心线相交。( √ )

 (10)

 图 3 正面投影不正确( × )

 图 3 4. 根据图 2 所示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判断(1)~(9)问题的正确与否,根据图 3,判断(10)问题的正确与否。

  图 2

  图 3

 . .

 (1)该立体由两同轴心的圆柱体组成,其轴心线为侧垂线。( √

 )

 (2)左边圆柱的半径大于右边圆柱的半径。( × )

 (3)左边圆柱的半径小于右边圆柱的半径。( √ )

 (4)截切圆柱体的平面有两个,一个是水平面,另一个是侧平面。( √

 )

 (5)水平面截切圆柱,其截交线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具有积聚性,为平行于对应坐标轴的直线。( √ )

 (6)侧平面截切圆柱,其截交线的正面投影具有积聚性,为平行于对应坐标轴的直线。

 ( √ )

 (7)水平面截切立体,其截交线的水平投影反映实形,即为顺时针旋转 90 度的 T 字形。( √

 )

 (8)侧平面截切圆柱,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具有积聚性,为平行于对应坐标轴的直线。(

 ×

 )

 (9)侧平面截切圆柱,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反映其实形,即为圆弧。( √ )

 (10)

 图 3 水平投影不正确(

 × )

 5. 根据图 2 和图 3 所示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判断(1)~(10)问题的正确与否。

 . .

  图 2

 图 3 (1)其基本体为圆柱体。( √

 )

 (2)圆柱竖立放置。( × )

 (3)圆柱上有一通孔,通孔与圆柱共轴心线。( √ )

 (4)截切圆柱体的平面有两个,一个是水平面,另一个是侧平面。( × )

 (5)水平面截切圆柱,其截交线的正面投影和侧面投影具有积聚性,为平行于对应坐标轴的直线。( √ )

 (6)

 侧平面截切圆柱,其截交线的正面投影具有积聚性,为平行于对应坐标轴的直线。( √ )

 (7)水平面截切圆柱,其截交线的水平投影反映其实形。( √

 )

 (8)侧平面截切圆柱,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具有积聚性,为平行于对应坐标轴的直线。(

 ×

 )

 (9)侧平面截切圆柱,其截交线的侧面投影反映其实形,即为圆弧。( √ )

 (10)图 2 侧面投影正确,图 3 水平投影正确(

 ×

 )

 三、多项选择题 1.根据图 4 所示组合体,回答如下问题。

 . .

  图 4

 (1)该组合体可分解为(A

 B

 C)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A. 底板 B. 带孔圆台 C. 前面带孔的空心圆柱,且空心圆柱上面不通。

 D. 支承板 E. 肋板 (2)该组合体的组成体间的组成形式有( A

 B

 D )。

 A. 堆砌叠加式 B. 相交叠加式 C. 有相切叠加 D. 截切式 E. 有支承板相交 (3)该组合体主视图应采用全剖视图的原因为( A

 B

 )

 A. 内部结构需要表达 B. 外部结构简单

 . . C. 俯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D. 左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E. 主视图上下结构对称 (4)

 全剖视图绘制过程为( A

 B

 C

 D

 E )

 A. 在主视图位置抄画 A 向视图中的图线 B. 把虚线画成实线 C. 擦去圆台与圆柱的相贯线 D. 剖面区域画上剖面线,注意与左视图上剖面线方向和间距要相同 E. 可见轮廓和断面轮廓均用粗实线画出 (5)图 5 是图 4 的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图画法,画正确的部分有( A

 B

 D

 E )。

 A. 底板 B. 圆台、圆柱 C. 圆 D. 剖面线 E. B-B 标注

 . .

 图 5 2. 根据图 4 所示组合体,回答如下问题。

 图 4 (1)该组合体可分解为(A

 B

 E)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A. 四孔底板 B. 竖立圆管 C. 前面带孔的空心圆柱,且空心圆柱上面不通。

 D. 凸台 E. 肋板 (2)该组合体的组成体间的组成形式有( A

 B

 )。

 A. 堆砌叠加式 B. 相交叠加式

 C. 相切叠加 D. 截切式 E. 支承板相交 (3)该组合体主视图采用半剖视图的原因为( A

 B

 D )

 A. 内外结构均需要表达 B. 主视图左右结构对称

 . . C. 俯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D. 左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E. 主视图上下结构对称 (4)该组合体左视图应采用半剖视图的原因为( A

 D

 )

 A. 内外结构均需要表达 B. 主视图左右结构对称 C. 俯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D. 左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E. 主视图上下结构对称 (5)图 5 是图 4 的左视图,采用半剖视图画法,画正确的部分有( A

 B

 C

 D

 E )。

 A.底板 B.圆柱,圆柱孔转向轮廓线 C.肋板 D.剖面线 E.相贯线,截交线

 图 5

 . .

 3. 根据图 4 所示组合体,回答如下问题。

  图 4 (1)该组合体可分解为(A

 B

 C)较简单的几何形体。

 A. 左右双孔底板

 . . B. 卧式半圆管 C. 半拱形带孔立板 D. 凸台 E. 肋板 (2)该组合体的组成形式错误说法有( A

 C

 D

 )。

 A. 堆砌叠加式 B. 相交叠加式

 C. 相切叠加 D. 截切式 E. 支承板相交 (3)该组合体主视图采用局部视图的原因为( A

 B

 )

 A. 内外结构均需要表达 B. 只有局部的内部结构需要表达 C. 俯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D. 左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E. 主视图上下结构对称 (4)该组合体左视图采用全剖视图的原因为( A

 B

 )

 A. 内部结构需要表达 B. 外部结构已在其他视图中表达清楚 C. 俯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D. 左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E. 主视图上下结构对称 (5)图 5 是图 4 的左视图,采用全剖视图画法,画正确的部分有( A

 B

 D

 E )。

 A.卧式半圆管 B.半拱形立板 C.肋板 D.剖面线 E. 卧式半圆管上的 截交线

 . .

  图 5

 . .

  4. 根据图 4 所示组合体,回答如下问题。

 图 4 (1)该组合体基本体是长方体,其切割的部分有(A

 B

 C

 D)。

 A. 左右共两个长方体被切除 B. 下部中间位置长方体被切除 C. 上部半圆柱体被切除 D. 左右共两个圆柱被切除 E. 肋板被切除 (2)该组合体的组成形式错误说法有( A

 C

 D

 E

 )。

 A. 堆砌叠加 B. 截切式 C. 相切叠加 D. 圆柱两两相贯 E. 有支承板相交 (3)该组合体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图的原因为( A

 B

 )

 . . A. 内部结构需要表达 B. 外部结构比较简单 C. 俯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D. 左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E. 主视图上下结构对称 (4)该组合体左视图采用半剖视图的原因为( A

 B

 D )

 A. 内部结构需要表达 B. 外部结构需要表达 C. 俯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D. 左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E. 主视图上下结构对称 (5)图 5 是图 4 的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图画法,画正确的部分有( A

 B

 C

 D

 E )。

 A.圆柱孔结构 B.半圆柱槽结构 C.矩形孔槽结构 D.剖面线 E.截交线

 . .

  图 5 5. 根据图 4 所示组合体,回答如下问题。

 图 4

 (1)该组合体可分解为(A

 B

 C

 )。

 A. 两个凸台孔底板 B. 带键槽孔的半拱形立柱 C. 圆弧槽立柱 D. 球体

 . . E. 肋板 (2)该组合体的组成形式有( A

 B

 )。

 A. 堆砌叠加式 B. 截切式 C. 相贯 D. 底板 E. 支承 (3)该组合体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图的原因为( A

 B

 )

 A. 内部结构需要表达 B. 外部结构比较简单 C. 俯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D. 左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E. 主视图上下结构对称 (4)该组合体俯视图只表达外部结构的原因为( A

 B

 )

 A. 内部结构已在其他视图表达清楚 B. 外部结构需要表达 C. 俯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D. 左视图前后结构对称 E. 主视图上下结构对称 (5)图 5 是图 4 的主视图,采用全剖视图画法,画正确的部分有( A

 B

 C

 D )。

 A. 两个凸台孔底板 B. 键槽孔的半拱形立柱 C. 圆弧槽立柱 D. 剖面线 E. 肋板

 . .

 图 5

 四、综合题

 1.读懂图 6,回答下面问题。

 . .

 图 6

  (1)该图所示为( A )类零件,一个视图是( B ),另一个是( C )。该零件总长为( D ),最大直径为( E )。左端部分直径为( F ),轴向长度为 20 的圆柱,有倒角;右端部分是公称直径为 14 的(

 G

 )螺纹,有倒角;直径为 20,轴向长度为 28 的圆柱上有一直径为( H )的通孔。该零件中表面粗糙度最高为( K ),最低为( L )。(每空 2 分,共 20分)

 A. 轴 B. 主视图 C.剖面图 D.85 E.

 26 F.16

 . . G.普通粗牙 H.

 8 I.普通细牙 J.

 盘 K.

 3.2 L.

 25 (2)该零件尺寸主基准是轴心线和( A )。(2.5 分)

 A. 左端面

 B. 右端面

  C. 圆柱表面

  D. 通孔 (3)剖面图的轴径是( A )(2.5 分)

 A. 20

 B. 10

 C. 16

  D. 26 (4)图中 C2 的含义是指 45 度倒角的( A )为 2(2.5 分)

 A. 直角边长度

  B. 直角斜边

 C. 倒角半径

  D.倒角直径 (5)

 图中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Ra 的含义为( A

 )(2.5 分)

 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B. 轮廓最大高度

 C. 取样长度

  D. 评定长度

 2.读懂图 6,回答下面问题。

 . .

 图 6 (1)该图所示为( A )类零件,采用一个( B )表达,并且是( C )视图。该零件轴向长为( D ),最大直径为( E )。左端部分直径为 70,轴向长度为( F )的圆柱,有倒角;右端部分是公称直径为 50 的(

 G

 )螺纹,有倒角;通孔直径为( H ),该零件中表面粗糙度最高为( K ),最低为( L )。(每空 2 分,共 20 分)

 A. 轴套 B. 主视图 C.全剖 D.65 E. 70 F.25 G.普通粗牙 H.

 30

 . . I.普通细牙 J.

 轮盘 K.

 1.6 L.

 12.5 (2)该零件尺寸主基准是轴心线和( A )。(2.5 分)

 A. 左端面

 B. 右端面

  C. 圆柱表面

  D. 通孔 (3)通孔倒角部分尺寸由是 ( A )确定。(2.5 分)

 A. 3 和 60°

 B. φ40 和 5

 C. φ70 和 25

  D. φ30 和 65 (4)图中 C3 的含义是指 45°倒角的( A )为 3。(2.5 分)

 A. 直角边长度

  B. 直角斜边

 C. 倒角半径

  D.倒角直径 (5)

 图中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Ra 的含义为( A

 )。(2.5 分)

 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B. 轮廓最大高度

 C. 取样长度

  D. 评定长度

 3.读懂图 6,回答下面问题。

 . .

 (1)该图所示为( A )类零件,采用一个( B )和一个( C )来表达,该零件轴向长为( D ),最大直径为( E )。左端部分直径为 30,其轴向长度为( F )的圆柱;右端直径为 60 的轴向长度是( H ),圆柱上有均分布的四个 (

 G

 ),该零件中表面粗糙度最高为( K ),最低为( L )。(每空 2 分,共 20 分)

 A. 轮盘 B. 主视图 C.左视图 D.25 E. 60 F.14

 . . G.阶梯孔 H.

 11 I.普通细牙 J.

 轴套 K.

 0.8 L.

 12.5 (2)该零件尺寸主基准是轴心线和( B )。(2.5 分)

 A. 左端面

 B. 右端面

  C. 圆柱表面

  D. 通孔 (3)通孔倒角部分尺寸由是 ( B )确定。(2.5 分)

 A. 11 和 2

  B. φ15 和 C2

 C. φ60 和 11

  D. φ30 和 14 (4)图中 C2 的含义是指 45°倒角的( A )为 2。(2.5 分)

 A. 直角边长度

  B. 直角斜边

 C. 倒角半径

  D.倒角直径 (5)

 图中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 Ra 的含义为( A

 )。(2.5 分)

 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B. 轮廓最大高度

 C. 取样长度

  D. 评定长度

 国家开放 大学(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 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

 大纲说明 一、课程性质与任务 《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是国家开放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在本、专、一村一所有专业的一年级第一学期开设的、起到基础导学

 . . 作用的一门统设必修课。

 课程任务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为导向,从学习者如何完成国家开放大学规定的专业学习任务的角度,让学习者学会如何完成一门课程的学习、一个专业的学习,同时描述国家开放大学基本的学习方式,说明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解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平台上基本术语的涵义,使学生能使用学习平台的基本工具辅助完成学习活动,并且了解国家开放大学学生相关事务与管理规定。使学生初步具备利用现代远程技术在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能力。

 二、先修课要求 无 三、课程的教学要求 理解国家开放大学课程、专业平台,熟练基本的远程技术学习操作技能,掌握远程学习的学习方法,较好利用国家开放大学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建议 1.本课程的特点是:网络课程完善、课程内容新、课程形式丰富、实践性强、涉及面广,因此建议通过网络,在计算机教室(或计算机多媒体教室)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讲授与实践统一考虑。

 2.为加强和落实动手能力的培养,应保证上机机时不少于本教学大纲规定的学时。

 . . 3.对于重要概念、关键技能和方法等问题可辅以网上答疑讨论的形式。

 五、教学要求的层次 课程的教学要求大体上分为三个层次:了解、理解和掌握。

 1. 了解:能正确判别有关概念和方法。

 2. 理解:能正确表达有关概念和方法的含义。

 3. 掌握: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灵活应用。

 第二部分

 教学媒体与教学过程建议 一、课程教学总学时数、学分数 课程教学总学时数为 18 学时,1 学分。其中网络课程为 13 学时,课堂练习和实验为 5 学时。

 二、 课程呈现方式 课程以网络课程为主,这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媒体形式,因此课程呈现方式以视频、动画为主,配以必要的文字说明,每段视频、动画不超过 8 分钟。视频以学习发生的场景为主,也可以是学生访谈,体现一定交互性。课程内容可以在手机、PAD、计算机、电视等多种终端上呈现。

 根据课程呈现方式,课程要做到只选取完成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必备知识,摈弃过多的理论知识,尽可能简捷。实用、方便、模块化

 . . 设计,基于问题、案例形式呈现。概念清晰、条理分明、深入浅出、便于自学。在内容上要紧密围绕培养目标,突出重点、兼顾一般,反映当代最新技术及应用。

 三、主要教学媒体的使用与学时分配 章节 序号 教学内容 网络课程学时 课堂练习和 实验学时 1 认识国家开放大学 3 1 2 完成专业学习 3 1 3 完成课程学习 3 1 4 网上学习操作技能 2 1 5 学生事务服务 2 1 合计 13 5 四、考核 本课程采用上机操作的考核方式,100%国家开放大学考核。开放教育的学生应严格执行该课程的有关考核文件。

 第三部分

 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 . 1 、学习活动一:认识国家开放大学(3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走进国家开放大学 (一)基本介绍 介绍国开的历史,办学模式,提供的学科门类等。

 (二)案例导入

 由国家开放大学的学生讲述参加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体会与收获(由学生讲,把国家开放大学学习的特点和优势讲出来,包括学习时间、学习方式等等。)

 (三)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环境 1.在线学习平台; 2.教师(教师群体与角色); 3.学习者(个人角色与学习小组创建); 4.学习资源(文字教材、录像、网络课程、流媒体资源、全媒体数字教材、小课件等); 5.学习活动(网上教学活动、论坛讨论); 6.支持服务(获得途径:面对面的服务、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网上论坛、在线即时答疑系统); (四)拓展内容 报名渠道,获得学习资源,买书,有困难时候如何寻求帮助。

 任务二

  如何有效学习 (一)学习策略

 . . 1.纸质学习和电子学习的认知策略; 2.制定计划、自我监控与调节; 3.学习时间管理、学习资源与环境利用、互动空间与手段(QQ 群、课程论坛、学习空间)、学业求助策略。

 (二)学习方式 1.自学(自己阅读学习资源,做测试与练习); 2.听讲(听看讲课视频或音频、面授); 3.体验; 4.探究; 5.问题解决; 任务三

  学前准备 了解并完成一些学前准备工作,从学习方法、知识储备、计算机技能、学习环境等多方面了解自身的情况,为日后学习奠定基础。

 【 教学要求】

 】:

 :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基本介绍,教学环境;  掌握: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习策略与方式;  掌握:在国家开放大学进行学习的学前准备; 2 、学习活动 二 :完成专业学习(3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走进专业 1.专业概况、 专业培养方案及实施细则,专业学习的知识、能力要

 . . 求。

 2.本专业师资队伍、学生概况、毕业生风采。

 任务二

  专业学习过程和 评价 1. 本专业的学习过程及主要环节 2.该专业与社会证书或社会考试的接轨,学分互换等问题。

 任务三

  学位授予及其他

 1.申请学位相关要求。

 2.了解转专业、转学等相关政策。

 【 教学要求】

 】:

 :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专业概况及师生概况;  掌握:国家开放大学专业学习过程及主要环节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学位授予资格、转学与转专业相关要求 

 3 、学习活动 三 :完成课程学习(3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选择课程 通过学习风格测试、咨询学业顾问、体验课程学习,进一步明确个人的学习要求,找到自己需要学习的课程组合。

 1.搜索课程; 2.了解课程; 3.体验课程。

 . . 任务二

  课程学习 从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课程入手,完成各学习任务,制定学习计划,并最终拿到国家开放大学学习指南课程的单科结业证书。

 1.浏览与订阅资源; 2.参加面授辅导; 3.完成作业; 4.参加学习活动; 5.参加考试; 6.参加实践活动; 7.单科结业; 8.课程评价要求(如形考、终考、网考等具体要求)。

 拓展内容:非学历课程学习、面授安排、学习积分等。

 任务三

  互动与分享

 协作学习;知识分享;校友互助。

 【 教学要求】

 】:

 :

  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课程及如何选择课程;  理解:如何协作学习、知识分享、校友互助;  掌握:如何取得国家开放大学的单科课程结业; 4 、学习活 动四:网上学习操作技能(2 学时)

 【 教学内容】

 】:

 :

 . . 任务一

  上网基本技能 (一)基本网上技能 1.打开特定网站(网址或链接); 2.浏览网页、返回网页; 3.使用搜索引擎; 4.网上下载文件。

 (二)基本电子邮件技能 1.电子邮箱的出现、注册电子邮箱 2.收取、阅读电子邮件; 3.发送电子邮件、上传附件。

 任务二

 网上学习操作 (一)学习平台 1.登陆与忘记密码 2.栏目导航与页面布局; 3.文本课件下载与浏览; 4.视频在线观看与下载; 5.提交作业; 6.参与讨论。

 (二)学生空间 任务三

 常用工具 (一)浏览器

 . . 1.IE; 2.360; 3.QQ。

 (二)搜索引擎 1.Google; 2.Baidu; 3.Sogou。

 (三)下载及解压缩工具 1.迅雷; 2.电驴; 3.WinRAR。

 (四)文本显示、影音播放工具 1.MS Word; 2.MS Powerpoint; 3.POF; 4.Media Player; 5.KMPlayer; 6.暴风影音。

 (五)交流工具 1.QQ; 2.微博;

 . . 3.微信; 4.论坛。

 【 教学要求】

 】:

 :

  了解:上网基本技能;  理解:常用的网络工具;  掌握:国家开放大学网上学习的基本操作; 5 、学习活动五:学生事务服务(2 学时)

 【 教学内容】

 】:

 :

 任务一

  了解开放教育学生事务服务 (一)学生事务服务的机构 1.学生工作处(部)、其他部门下设的学生科、其他形式; 2.机构的系统性、分级设立(组织结构图)。

 (二)学生事务服务的内容 1. 评优; 2. 奖助学金; 3. 学生活动; 4. 虚拟学生社区 5. 其他个性化服务 (三)学生事务服务的方式

 . . 1. 面对面的服务; 2. 网上服务; 3. 手机服务(短信、微信、微博)。

 任务二

  如何获得奖励 (一)奖助学金 1.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奖学金 (1)奖学金的种类:国家开放大学奖学金、 “希望的田野”奖学金、残疾人教育阳光奖学金、士官奖学金。

 (2)四类奖学金的区别 (3)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申请奖学金? (4)奖学金的评审过程是什么? (5)获得奖学金的学生案例展示 2. 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助学金 3. 国家开放大学分部的奖助学金 (1)总体开展情况 (2)部分奖助学金的案例介绍 (二)学生评优 1.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评优项目:优秀毕业生 (1)具备什么条件可以申请优秀毕业生? (2)优秀毕业生的评审过程是什么?

 . . (3)通过哪些渠道了解优秀毕业生的开展情况?(学校网站、海报、老师通知等)

 (4)优秀毕业生案例展示。

 2.开放大学各分部的评优项目 (1)整体介绍 (2)个别案例展示 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习小组、网上学习之星等。

 任务三 三

  如何参加学生活动 (一)丰富多彩的学生活动 1. 国家开放大学总部的学生活动; 2. 国家开放大学分部的学生活动; (二)多样化的学生组织 1. 学生会 2. 学生社团 3. 校友会; 任务四 四

  如何寻求帮助 1.远程接待中心简介 2. 获取帮助的途径 (1)电话 (2)在线即时答疑系统

 . . (3)短信 (4)电子邮件 (5)网上论坛 (6)其他 【 教学要求】

 】:

 :

  了解:开放教育学生事务服务及如何参与;  理解:国家开放大学的奖惩规定;  掌握:如何解决学习过程中的困难;

相关热词搜索: 电大 汇编 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