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作家还有没获奖吗

发布时间:2021-09-06 00:18:08 浏览数:

 作家还有没获奖的吗

 《 中华读书报 》( 2015 年 05 月 27 日

  08 版)

  日前,中央巡视组对文化部进行专项巡视后,明确指出“文艺评奖存在过多、过滥和暗箱操作、利益交换等问题”。如何遏止文艺评奖多而滥的乱象,已成如今文坛的当务之急。

  暂且不说文化部的政府奖,就是国家级的各个协会、学会在民政部注册的文学艺术奖项就多达数百个。如今的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级的作家,如果不论大奖小奖,就没有没获过奖的作家了。有些作家获奖的次数比作品的数量还多,比如出书 3 部,获得的各种奖项一定大于三。有些作家的作品除了诺贝尔文学奖没获得外,大陆的文学奖好像都得过了。这样的作家也许读者知道他们名字,但就是不知道他们的作品。有一部体育励志片的电影都没有公映过,居然连夺四项“长春电影节”大奖。

  这有点儿像卡拉 OK 了,关起门来你唱给我听、我唱给你听,屋里即使吵翻了天,外面也不知道里面在唱什么。我们的各项文学大奖就像唱卡拉 OK 了。如今连包厢里的人都不关心包厢里的“别人”唱得好不好了,关注的只是下一首是不是该轮到自己了。

  中国目前的文学奖项既多且滥,文学大奖比文学大师多,评委的水平比获奖的作家低,宣传造势的效果倒比作品本身的知名度大了。各地方政府如今都争着抢着落户某项文学奖,以此来提升城市的知名度,至于文学奖评出了哪些作品则没人在意了。

 谁都知道,这不是一个文学的时代,干吗还要设立这么多文学大奖?无非是打着斯文的旗号,制造着荣誉,培植着名声,拉来商家的投入,打包出卖,形成为一条评奖的文化产业链。这样的做法,葬送的不仅仅是文学,也埋葬文学的纯真与良知,让崇高的文学都堕落成争宠的嫔妃了。

  在一个流行“表演”的时代,没有人把崇高还看成崇高了,没人把形而上还当成美学。就连作家自己都把文学的奖项当成了名声和奖金,而忘记了文学的本身。早在 18 年前,孙犁就清醒地指出:“在中国,忽然兴起了评奖热。到现在,几乎无时无地不在办文学奖……这种奖几乎成了一种股市,趋之若狂,越来越不可收拾,而其实质,已不可问矣!”他的担心,今天已变成现实,评奖的病症已显露无遗。我们期待着文学评奖的改革和自强!

  因为评审的不严格,讲人情,甚至后台跑奖,导致很多文艺评奖引发外界质疑。以文学奖中纷争较多的鲁迅文学奖为例,近几年因奖项评选而引发的风波几乎没有停歇过,从报名到最终的获奖,皆有质疑。如果不能公正地评出获奖的作品,这不仅不能鼓励创作,反而亵渎了本是神圣的文学艺术了!文化部这次首先表态了,要把文化部所属的全国性文艺奖项 41个,将减少 60%左右;曾经获得批准的评奖活动共 10 项,拟取消 3 项;对保留的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加强文艺评奖管理,严格标准,规范程序,修订“文华奖评奖办法”。尊重市场和文艺规律,真正将艺术交给市场、交给大众。

  广西北海市 阮直

相关热词搜索: 获奖 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