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红色小故事国旗下讲话

发布时间:2021-09-06 22:49:00 浏览数:

 红色小故事国旗下讲话 革命先烈杨靖宇 杨靖宇是我党我军优秀的高级军事指挥将领。他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 年出生,1926 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 年 6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6 年 7 月,任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治委员、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治委员等职。他率部长期转战于长白山麓、松花江、鸭绿江畔,活动足迹遍及 30 个县,是我国的英雄。

 杨靖宇牺牲前五天。“讨伐队”将已无力奔跑的杨靖宇包围在一片小树林中。他们逐步逼近到 50 米处,喊话劝降,对方“连答应的神色也没有,依然用手枪向讨伐队射击”。日军见生擒困难就猛烈开火,有一弹击中胸部,对方才“被打倒而绝命”。日军根据追踪估算,认为他缺粮已有半个月,完全断粮也至少在 5 天以上,能够在零下 20摄氏度且没有房屋的山林中坚持下来简直不可思议,于是将遗体送到县医院解剖。当肠胃被切开后,看到的只是草根和棉絮。日本军官狠狠地说:“算他是支那的一条好汉!”日本关东军在烈士殉难处破例举行了一个祭奠仪式和对躯体的葬礼,以杨靖宇的顽强为为纪念他,1946 年,东北人民政府将蒙江县改名为靖宇县。

 有一种守望,叫等待 谁也不记得,这位白发苍苍的老人往村口那条路上,张望了多少回、翘盼了多少年,但是村里人都知道,她在望什么、盼什么。

 老人年轻过,貌美过,幸福过。19 岁那年,她从下山坝村嫁到了上山坝村。1931 年的 9 月,毛泽东、朱德指挥苏区军民粉碎了国民党蒋介石的第三次围剿,巩固了瑞金中央苏区,当地百姓纷纷报名当红军,她的男人也参加了革命。3 年后的 1934 年 10 月随中央红军向西突围,开始了长征。

 十送红军,满腹酸楚。夫妻一别,不知来日。这位爱唱山歌的村妇,甜美的歌声渐渐变低沉了,她一直信守着男人那句低低的“等我回来”的约定。战斗不断,伤亡不止,一天两天,没有踪影,十天半月,没有音讯,女人的心在煎熬,在等待;红军走了,白军来了,把红军家属的她打得皮开肉绽、死去活来,她在等;胜利了,解放了,同村的战友玩伴回来了,男人还是音讯杳无,她在等;组织上派人捎来话,说她的男人在长征途中牺牲了,她依然在等。她执拗地相信,她的红军男人没有死,会忽然回家来找她,怕男人找不到家门,女人几乎天天向男人离家的路口眺望。从青丝明眸到白发老眼,直到望穿双眼,两目失明,她还在等;一听说村里来了客人,她都要凑上去,把她男人的名字说一遍,把心里久积的思念说一遍,把重复了不知道多少次的请求,再说一遍。从小女子到老女人,她不但在等,还一面埋怨、数落、嗔怪,一面想着男人那双笨脚的模样,编织草鞋,等他回来试脚……

 一等一年,一年一双,终于等不下去了。

  老人去世的时候,人们数了一下她堆放在房角的遗物——整整75 双草鞋!这位老人,叫陈发姑,她的男人,叫朱吉薰,红军战士……

 有一种初心,叫守望;有一种守望,叫永远;有一种永远,是 75年。

相关热词搜索: 国旗 小故事 红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