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文明村考评内容及标准细则

发布时间:2021-09-06 22:54:26 浏览数:

  飞塔

 区文明村考评内容及标准细则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考 评 标 准 Ⅰ-Ⅰ 两委 班子 坚强 有力 , 创建 活动 规范 活跃 Ⅱ-1 班子 建设 1)村两委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村级组织机构健全,工作制度完善; 2)村两委班子密切联系群众、作风民主、办事公道、廉洁自律,带领群众致富; 3)实施“五要工程”,村里的事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 4)落实村民自治,建立村务公开制度并利用宣传栏等形式向村民定期公开村级财务。

 Ⅱ-2 创建 活动 1)村两委把群众性创建活动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 2)积极开展文明户、信用户和“美德在农家”等创建活动,文明户、信用户创建率应达 60%以上; 3)抓好城乡共建工作,推进乡风文明建设。

 Ⅰ-2 农村 经济 持续 发展 , 社会 事业 日臻 完善 Ⅱ-3 经济 发展 1)村两委全力推进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 2)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产条件,集体经济逐步壮大,农民收入逐年增加,人均收入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3)推进农业服务体系建设,农民负担不超过国家和本省规定。

 Ⅱ-4 社会 事业 1)适龄儿童入学率达 99%以上,青壮年无文盲; 2)积极建设文化室、图书室、体育健身等场所,电话、电视入户率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卫生厕所普及率、自来水入户率逐年提高; 3)建立新型合作医疗体系,村级建有医疗室 1 个以上,初级卫生保健达标; 4)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等制度。

 Ⅰ-3 道德 建设 扎实 推进 , 村风 民风 健康 向上 Ⅱ-5 思想 道德 建设 1)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活动; 2)在村民中积极开展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实践活动; 3)组织村民开展“我们的节日”活动,弘扬传统优秀文化。

 Ⅱ-6 社会 风尚 培育 1)“六提倡、六反对”活动普及; 2)封建迷信、铺张浪费、聚众赌博等陋习有效遏制; 3)扶贫助困、关爱弱势群体、互帮互助成为社会风尚。

 Ⅱ-7 留守 儿童 教育 1)重视未成年人教育工作; 2)做好留守、流动儿童的入学、日常管理工作。

 Ⅱ-8 殡葬改革 火化区遗体火化率达市定标准。

 考评项目 考评内容 考 评 标 准 Ⅰ-4 环境 建设 力度 加大 , 人居 环境 明显 优化 Ⅱ-9 综治 工作 1)积极开展普法教育和“平安村”创建活动; 2)治安防控体系健全,治保调解组织完善; 3)农民合法权益有保障,社会稳定,治安环境良好。

 Ⅱ-10 环境 建设 1)村庄建设有规划;村容村貌整洁有序; 2)居住条件达到小康建设的规定要求;道路平坦硬化,排水通畅; 3)绿化、美化村庄,倡导节能减排。

 Ⅱ-11 环卫 管理 1)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和农村家园清洁行动落实,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健全,配有卫生保洁员; 2)无粪土、柴草、垃圾等乱堆乱放乱倒现象; 3)环境质量不低于所在县(区)辖村平均水平。

  附件 4:

 涵江区文明学校 (中职中小学)

 考评内容及标准细则

 测评项目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Ⅰ-1 组织领导 Ⅱ-1 组织保障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投入保障、检查考核、激励约束等文明创建工作机制,并纳入学校总体布局之中,作为考核领导班子政绩的重要内容; 2)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和示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3)每学年有专题研究文明学校创建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责任落实。

 Ⅱ-2 创建态势 落实福建省和莆田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学校科学发展规划,在文明学校创建工作过程注重破解难题,有创新和特色,形成学校创建工作品牌。

 Ⅱ-3 创建氛围 校园有文明创建活动、思想道德建设的宣传阵地和内容。

 Ⅰ-2 学校管理 Ⅱ-4 校园管理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学校章程。依法依规自主办学,积极推进学校依法治理工作,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体系应在学校网站上予以信息公开; 2)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由教代会讨论决定,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决策,有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 3)在招生、收费、办学、办班等各项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实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无乱收费现象; 4)无 66 人以上“超大班”现象; 5)不以考试成绩或升学率作为评价师生的唯一标准,无公布学生考试成绩和考试成绩排名次现象,初中生年辍学率低于 3%; 6)建立健全安全、保卫、信息报送等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预案,落实各类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7)严格执行门卫和宿舍安全管理制度,严格住宿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加强校内巡逻,技防设备设施管理到位,做到人防、物防、技防联动; 8)加强安全防范教育,校内安全标识完备、醒目;每学期开展逃生等安全自救演练活动,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技能。

 Ⅱ-5 校园环境

 1)校园、宿舍内外环境整洁,文化氛围浓郁;教学、生活、文体活动设施齐全完好,校舍坚固、适用,并按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和维修; 2)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低碳节能教育有举措、有成效;加强学校绿化规划和管理,特色绿化景观不少于 1 处; 3)学校场所设施管理制度完善,有活动方案和管理措施,专用教室、图书馆、体育馆等场所设施符合有关规定,场所使用合理,利用率较高; 4)积极推进廉洁文化进校园,有载体,有措施,有成效; 5)校内没有宗教渗透活动、没有传播低俗、暴力、迷信、色情的图书和音像制品; 6)学校有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师生在教学、开会和集体活动中均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学校广播、报刊、标牌、宣传栏和墙报用语用字规范;

 测评项目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Ⅰ-3 学校管理 Ⅱ-5 校园环境 7)在上学、放学时段,校门口有保安和值日教师执勤,学生出入有序,校门口无学生乱穿马路、闯红灯现象; 8)严格学校附属场所的出租管理,持证经营,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出租场地无销售“三无食品”以及低俗、暴力、迷信、色情的玩具、文具、出版物和危险化学品及烟酒销售;出租场地无作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经营性娱乐场所和非法行医或以人工流产、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

 Ⅰ-4 学校教育 Ⅱ-6 健康素质 1)深入开展“阳光体育运动”,学生体育锻炼列入教学计划,确保学生在学校体育锻炼≥1 小时/天,学生体质达到及格等级以上; 2)每学年召开运动会,因地制宜开展以班级、年级为单位的学生体育活动和竞赛; 3)建立和完善学生健康体检制度,组织学生每年进行 1 次体检; 4)确保学生休息睡眠时间≥8 小时/天(小学生每天睡眠时间 10 小时,初中学生 9 小时,中职高中学生 8 小时); 5)设有心理健康辅导室,配有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利用网络、电话、授课、谈心等多种方式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辅导; 6)积极开展校园“绿色网室”建设,在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向广大未成年人开放,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德育工作。

 Ⅱ-7 特殊群体 帮护 1)农村中小学校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监护人联系、结对帮扶、寄宿优先等制度; 2)公办学校建立接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的保障机制,入学问题基本解决;学校在评优奖励、入队入团、课外活动等方面,做到进城务工人员子女与当地学生一视同仁; 3)免费、及时为外出学生办理转学手续,及时接纳返乡就学的学生入学;妥善管理外出学生的学籍档案,随时掌握学生的流动去向; 4)就近接纳具备就读能力的孤儿和残疾儿童入学,并给予必要的照顾; 5)对生活确有困难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就学开展帮扶,以特困救助等方式进行救助; 6)对有严重不良行为的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纪律和法制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

 Ⅱ-8 师德建设 1)在教师奖励、职务聘任、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无辱骂学生、体罚、变相体罚或暴力侵害学生等行为; 2)注重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定期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有创新、有措施、有载体,倡导为人师表、文明礼仪,树立师德典型; 3)重视并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Ⅱ-9 家校联系 1)采取多种形式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会的实效性,家长对家校联系沟通满意率≥80%; 2)对行为习惯不良和学习困难的学生建立定期家访制,设立家访活动联系卡,每学期家访 2 次以上。

 测评项目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Ⅰ-5 “三结合”共建 Ⅱ-10 社会共建 1)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捐助和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参与并支持进社区教育工作; 2)建立学生志愿者队伍,组织志愿服务活动,形成志愿服务的长效机制; 3)中小学校的文体设施、活动场地等,在节假日和放学后面向未成年人免费开放; 4)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校外活动场所等社会资源,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社会实践活动。

 Ⅰ-6 主题活动 Ⅱ-11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1)坚持不懈地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国情教育和形势政策教育,强化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 2)健全完善适合中职中小学生的道德规范,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文明礼仪教育,广泛深入开展“我们的节日”等道德实践活动;

 3)建立学校课外阅读活动场所,开展形式丰富的快乐阅读活动;把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内容并形成工作机制; 4)积极组织开展优秀童谣传诵、红歌传唱等推广活动,推进活动制度化、常态化; 5)农村中小学校以校园为基本场所,坚持公益性原则,依托学校现有场地、设施,配备必要器材,推进“乡村学校少年宫”建设。

 Ⅰ-7 工作创新 Ⅱ-12 德育工作创新 充分发挥学校自身优势,开展富有特色的班级德育活动,创新德育工作方式方法,积极推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创新案例,形成德育工作特色品牌。

 Ⅰ-8 整体感受 Ⅱ-13 校容校貌 校园环境整洁优美,人文景观、阵地功能布局合理,学校秩序井然。

 Ⅱ-14 师生精神风貌 师生精神面貌良好,言行举止文明有礼,仪容仪表整洁得体,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和谐融洽。

  6

 附件 5:

 涵江区文明学校 (幼儿园)

 考评内容及标准细则

 测评项目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Ⅰ-1 组织领导 Ⅱ-1 组织保障 1)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投入保障、检查考核、激励约束等文明创建工作机制; 2)扎实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引领和示范,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 3)每学年有专题研究文明学校创建工作,做到有计划、有部署、有总结,目标明确,措施有力,责任落实。

 Ⅱ-2 创建氛围 1)校园有文明创建活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宣传阵地和内容; 2)落实福建省和莆田市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制定学校科学发展规划,在文明学校创建工作过程注重破解难题,有创新和特色,形成学校创建工作品牌。

 Ⅰ-2 幼教管理 Ⅱ-3 校园管理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有关规定,制定学校章程;依法依规自主办学,积极推进学校依法治理工作,学校章程和规章制度体系应在学校网站上予以信息公开; 2)涉及学校改革、发展和师生员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由教代会讨论决定,贯彻民主集中制,实行民主决策,有畅通的诉求表达渠道,群众满意率 85%以上; 3) 在招生、收费、办学、办班等各项工作中遵守法律法规,实行校务公开和收费公示制度,无乱收费现象; 4)建立健全安全、保卫、信息报送等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学校突发事件应对的工作预案,落实各类突发事件快速反应机制; 5)严格执行门卫和宿舍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园内巡逻,技防设备设施管理到位,做到人防、物防、技防联动;

 6)组织开展幼儿安全教育和逃生演练活动。

 Ⅱ-4 校园环境 1)校园、宿舍内外环境整洁,文化氛围浓郁;教学、生活、文体活动设施齐全完好,校舍坚固、适用,并按有关规定加强管理和维修; 2)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低碳节能教育有举措、有成效;加强学校绿化规划和管理,特色绿化景观不少于 1 处; 3)校园场所设施管理制度完善,有活动方案和管理措施,专用教室、图书馆、活动室等场所设施符合有关规定,场所使用合理,利用率较高; 4)园内没有宗教渗透活动、没有传播低俗、暴力、迷信、色情的图书和音像制品; 5)校园有良好的语言文字环境,师生在教学、开会和集体活动中均能自觉使用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学校广播、报刊、标牌、宣传栏和墙报用语用字规范;

  测评项目 测评内容 测 评 标 准 Ⅰ-2 幼教管理 Ⅱ-4 校园环境 6)在上学、放学时段,校门口有保安和值日教师执勤,学生出入有序,校门口无学生乱穿马路、闯红灯现象; 7)严格校园附属场所的出租管理,持证经营,无从事非法经营活动,出租场地无销售“三无食品”以及低俗、暴力、迷信、色情的玩具、文具、出版物和危险化学品及烟酒销售;出租场地无作为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经营性娱乐场所和非法行医或以人工流产、性病治疗业务为主的诊所。

 Ⅰ-3 “三结合”共建

 Ⅱ-5 家园联系 1)采取多种形式召开家长会,提高家长会的实效性,家长对家园联系沟通的满意率≥80%; 2)建立定期家访制,设立家访活动联系卡,每学期家访 2 次以上。

 Ⅱ-6 师德建设 1)在教师奖励、职务聘任、岗位设置、绩效考核等工作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无辱骂学生、体罚、变相体罚或暴力侵害学生等行为; 2)注重教师人文素养提升,定期开展师德主题教育活动,有创新、有措施、有载体,倡导为人师表、文明礼仪,树立师德典型; 3)重视并开展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Ⅱ-7 社会共建 1)积极参加各类社会捐助和社会公益活动,主动参与并支持进社区亲子教育工作; 2)园内的文体设施、活动场地等,在节假日和放学以后面向幼儿免费开放; 3)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公益性文化设施、校外活动场所等社会资源,组织幼儿积极参与健康有益的校外活动。

 Ⅰ-4 主题活动 Ⅱ-8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活动 1)健全完善幼儿文明礼貌行为规范,加强文明礼仪教育,加强道德引导和实...

相关热词搜索: 考评 细则 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