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次品教案
“数学广角 —— 找次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找次品”这类问题的基本解决手段和方法。
过程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观察、猜测、试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 教学重点:掌握规律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 教学难点:发现并应用规律
四、 教学过程:
(一)3 个物品找次品
1.谈话引入:说明 3 瓶中有一个已经吃过了,有一瓶较轻,不能作为正品,轻的这一瓶当做次品(板书:次品),你能用什么办法找到这瓶次品吗?
可能出现:掂一掂、数一数、天平称一称。
板书出示:至少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来?
“至少”、“保证”什么意思?你怎么理解?
你觉得要多少次呢?
2、探究 3 个物品中的问题
(1)呈现问题:有 3 瓶口香糖,其中一瓶略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保证可以找出这一瓶次品?为了便于表示,我们这样表示天平、礼盒。
(2)口答反馈:一次够了,你是怎么想的?怎么称的?学生先说一个,要说清楚。然后边说边演示 PPT。
(3)让学生看着图自己说一说。
(4)师生共同小结(同时板书):
瓶数是 3 瓶(板书:瓶数),先在天平两边各放一瓶,也就是先把它们分成三份(板书:分法),每份 1 个。板书:3( 1,1,1)
需要 1 次。(板书:次数:1 次)
这个环节总体板书如下:
瓶数
分法
次数
3
3(1,1,1)
1
(二)研究 5 个物品中的问题
1.出示问题:钢材我们研究是 3 瓶,现在有 5 瓶呢,还是其中一瓶轻一些,用天平称,至少称几次保证可以找出这一瓶次品?
2.那怎么把这较轻的一瓶找出来呢?
把称的过程先分一分,该怎么分呢?分好以后我们又该怎么称呢?能不能把分的过程象刚才一样用简洁的方法画一画,表示出来。
同桌合作完成。
3.教师巡视指导,5 瓶反馈。
你把它分成了几份?要称几次?重点讲一种
(1)反馈:(1,1,3)(根据学生的反馈完成板书)
(学生先说(2人),教师再媒体演示,生再同桌说一说)
投影展示并说一说。
和他方法一样的举手。
谁再来说一说。
也就是先把它们分成 3 份,每份分别是 1,1,3。板书:3(1,1,3)
媒体演示
请你们把想法同桌互相说一说。
(2)反馈(2,2,1)(学生简单说,板书,同步媒体演示)
谁再来说一说。(再请一个)
(3)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预设:学生说 1,1,1,1,1,(板书要写在旁边)
如果学生第一个先说这种情况,师说:这是你的想法?还有不同的方法吗?先反馈 1,1,3 或者 2,2,1
如果学生最后一个说这种情况,教师引导学生把这类情况归类到 1,1,3.(先称前面两个,还剩下 3 个,就是分成了 1,1,3)
(4)刚才,我们从 3 瓶中找出 1 瓶次品,把它分成 3 份,只需要称一次就能找到。而从 5 瓶中找出 1 瓶次品,可以这样分成 3 份,也可以这样分成 3 份(手指着板书说),至少称 2 次就能保证找出次品。那如果要从何 9 瓶中保证找出 1 瓶次品,那至少要称几次呢?
请你猜一猜。(课件出示)
(三)研究 9 个中找次品的问题。
1、生猜测:2 次,3 次。。。。。。
师:那到底要称几次呢?请你把称的过程在小组里交流交流。
2、反馈:
师:你是怎么分的?要几次?(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板书时教师有意识地有顺序板书(3,3,3/4,4,1/2,2,5/1,1,7)
3、重点讲解 3,3,3,,
A、按照这种分法,需要称几次能找到次品呢?(课件同步演示)
哪些同学听懂了,谁能再来说说看。(让学生看着课件说)
B、哪些同学是用这种方法称的?要保证找出次品还有没有比 2 次更少的方法呢?(没有)
4、小结: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请你观察这些方法,它们有什么特点?生说:都是分成 3 份。
师指着板书说:确实是分成了 3 份,在 9 个里面,同样都分成 3 份,为什么这几种分法称的次数比较多呢?
预设生说:因为 3,3,3,是平均分的。师引导小结:是的。像 9 个,3 个这样能够平均分的,要把他平均分成 3 份。如果是 5 个,不能平均分成3 份的,它们之间的数量也是比较接近的。
预设:如果学生说每份分的数量比较接近
5、揭题:这就是我们今天所学习的找次品。板书课题。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问题。请你仔细读题,认真选一选。
(四)练习。
1、选一选。(应用规律能判断,并能说推理的过程)
反馈:先让学生自己选一选,在小组内交流,再反馈。说说想法。(注重讲解时要简练,可以利用前面学过的知识;讲清楚重的是次品。)
2、过渡:其实在解决这类数学问题的过程中,还隐藏着
1、看了这些知识后,你又知道了什么?(前提条件要说清楚:只含一次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轻)
2、指着 27,如果有 27 个,像这种情况,需要几次呢?(3 次),真的吗?生验证说明。
小结:我们今天学的找次品,都是知道了在一些物品当中只含一次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轻,我们通常把他分成 3 份,而且每份的数量尽量比较接近。
3、老师这里拿出了另外 3 瓶,有 1 瓶的重量不一样,但是不知道是轻了还是重了,你觉得至少需要称几次能保证找出来呢?(生随意回答)真的吗?谁能来说一说?学生说,教师用吸铁石演示。(说清楚先拿出2 个,平衡的情况下,另一瓶不一样;不平衡的情况下,这两瓶中其中一瓶肯定是不一样的,第三瓶肯定是正品,再依次去比。)
相关热词搜索: 次品 教案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
- (余林菀)找次品2021-09-08
- 找次品,(2)2021-09-08
- 找次品22021-09-08
- 找次品反思2021-09-08
- 《找次品》微课设计2021-09-08
- 找次品(2)2021-09-14
- 幼儿健康活动教案方案集锦2021-08-27
- 鲜花送朋友教案2021-08-27
- 映-安全教案2021-09-05
- 《潜力无限》教案2021-09-05
- 《动漫——动起来漫画》教案2021-09-06
- 教案(杜霞)2021-09-06
- 《是谁敲》教案2021-09-06
- 小学写字教案:女字旁、女字底2021-09-06
- 《夏》教案2021-09-06
- 《图片与艺术字》教案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