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平等:常问问题
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的平等:常问问题
“LGBTI”是指什么?
LGBTI 代表“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这些用语在全球的反响日益增加,在不同文化中也常有其他用语可以用来描述被同性吸引的人、性别认同不同于出生时 所分配到的性别的人、具有非二元性别认同的人以及性特 征不符合典型的男性和女性定义的人(如 Hijra, meti, lala, skesana, motsoalle, mithli, kuchu, kawein, travesty, muxé, fa’afafine, fakaleiti, hamjensgara和, Two-Spirit)。
从人权角度来看,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面临共同又 有区别的挑战。间性者(出生时具有非典型性特征的人)遭受与 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相同类型的侵犯人权的行为,下文将提及。
什么是“性取向”?
性取向是指一个人对其他人的身体、爱情和/或情感吸引。每个人都有性取向,这是个人认同不可分割的部分。男女同性恋者被与自己性别相同的人所吸引。异性恋者(有时也被称为“直 人”)被与自己性别不同的人所吸引。双性恋者可能会被与自己 性别相同或不同的人所吸引。性取向与性别认同无关。什么是“性别认同”?性别认同反映了个人对自身性别的深刻感受和体会。一个人的性别认同通常与出生时所分配到的性别一致。跨性别者的性别认同与其出生时所分配到
的性别不一致。
“跨性别者”是什么意思?
跨性别者(有时简称“trans”)是被用于描述广泛性别认同的统称,包括变性人、异装者(有时也被称为“异装癖”)、被确认为第三性别或其他非二元称谓的人,以及外貌及特征被视为非典型性别的其他人。女跨性别者的性别认同为女性,但在出生时被归类为男性。男跨性别者的性别认同为男性,但在出生时被归类为女性。一些跨性别者寻求通过外科手术或服用激 素使其身体符合自己的性别认同;另一些人则不这样做。
间性者是指什么? 间性者出生时的性解剖学、生殖器官、荷尔蒙和(或)染色体模 式不符合男性或女性的典型定义。这一现象可能是在出生时 就明显,或在以后的生活中变得如此。间性者可能会被确定为男性、女性、两者皆是、两者皆不或其他。间性者可以有任何性 取向和性别认同。
什么是仇视同性恋、仇视双性恋和仇视跨性别者?
仇视同性恋是一种针对男女同性恋人群的非理性恐惧、仇恨或反感;仇视双性恋是针对双性恋人群的非理性恐惧、仇恨或 反感;仇视跨性别者是对跨性别人群的非理性恐惧、仇恨或反感。仇视同性恋这一用语有时也被普遍用于指代针对男女同 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人群
的恐惧、仇恨和反感。
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面临着何种侵犯人权行为?
世界各地各个年龄的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的人权均遭到侵犯。他们被身体攻击、绑架、强奸和谋杀。在世界上超过三分之一的国家,人们可能会因在私下自愿结成同性恋爱关 系而被逮捕并被判入狱(在至少五个国家会被处死)。跨性别者往往无法得到反映其偏好性别的身份证明文件,没有这些文件,他们无法工作、旅行、开立银行账户或获得服务。双性儿童可能因其外貌而遭受暴力行为,包括在未经其知情同意的情况下接受医学上不必要的手术或其他干预措施等有害做法,双性成人还容易遭受暴力和歧视。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 别者和间性者儿童和青少年在学校面临欺凌和歧视。这样的年轻人可能会被父母撵出家门,被迫进入精神病机构或被迫 根据其实际或感知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结婚。各国往往无法 充分保护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在私人领域,包括在工作场所、住所和医疗保健领域免受歧视待遇。
是否有任何理由将同性恋和跨性别者定罪?
没有。将成人之间私下自愿的性关系(无论是同性还是异性关系)定罪均是对隐私权的侵犯。将自愿的同性关系定罪的法律还具有歧视性,若被强制执行,即侵犯了不受任意逮捕和拘留的权利。70 多个国家存在将私下自愿的同性关系定罪的现行法律,至少有 5 个国家的定罪
刑罚包括死刑。依据此类法律或专门禁止“异装者”的其他法律将跨性别者定罪也违反了不受歧视、表达自由和不受任意逮捕和拘留的基本权利。除了侵犯 基本权利之外,这些歧视性法律导致和加剧了针对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敌视态度,助长了暴力和歧视。它们还阻碍了制止艾滋病毒蔓延的努力,因为人们出于担心污名化、歧视和虐待而不敢露面进行检测和治疗。
同性吸引或跨性别者是一种西方现象吗? 不。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无处不在,存在于所有国家、所有民族、所有社会经济水平和所有社区。将同性吸引和 跨性别认同称作是西方做法是错误的。然而,许多如今用于惩罚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的刑事法律起源于西方。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法律在 19 世纪由当时殖民势力强加于相关国家。
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是否一直存在?
是的。们被相同性别的其他人、性别认同和表达不同于出生时分配到的性别的人以及间性者吸引一直是我们社区的一部分。在各个地方和各个时间段,从南非的史前岩画到埃及墓画、古印度医书和早期奥斯曼文学均有相关示例。许多社会历 来对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持开放态度,包括一些亚洲社会传统上一直承认第三性别。
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吗?
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的尝试往往涉及侵犯人权行为,并会造成严重创伤。示例包括旨在“治愈”(原文如 此)个人同性吸引或跨性别认同的强迫精神疗法,以及借着“把 她们转变为直人”的说辞对女同性恋者施以所谓“纠正性”强奸。必须要改变的是污蔑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及助 长针对他们的暴力与歧视的消极社会态度。
获得与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有关的信息是否会对儿童福祉构成危害?
不会。了解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或与之相处既不会影响未成年人的性取向或性别认同,也不会损害他 们的福祉。相反,至关重要的是,所有青年应有机会获得与其 年龄相称的性教育以确保他们拥有健康、受尊重的身体关系,保护其自身免受性传播感染。拒绝此类信息会助长污名化,并会导致年轻的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感到孤立、沮丧,迫使其中一些人辍学,造成自杀率增高。
男女同性恋、双性恋或跨性别者是否会对儿童构成危险?
不会。同性吸引或跨性别认同与虐待儿童之间不存在任何联系。世界各地的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可以成为好家 长、教师和年轻人的榜样。将男女同性恋、双性恋和跨性别者 描述为“恋童癖”
或对儿童构成危险的人是完全错误和无礼的,并会使我们忽视用认真和适当的措施保护所有儿童(包括那些已接受自己的性取向和性别认同的儿童)的需求。
国际人权法是否适用于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
是的,它适用于每个人。国际人权法规定了各国的法律义务,以确保每个人无差别地享有人权。性取向、性别认同和性别特 征是一个人的身份,与种族、性别、肤色或宗教类似。联合国人 权专家确认,国际法禁止基于性取向、性别认同和性特征的歧视。
以宗教、文化或传统为由剥夺男女同性恋、双性恋、跨性别者和间性者的人权的行为是否合法?
不合法。人权是普遍的:每个人享有同样的权利,无论他们是谁或住在何处。虽然历史、文化和宗教在大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所有国家,无论其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如何,都承担着不歧视地促进和保护所有人的人权的法律责任。
相关热词搜索: 平等 性别 双性恋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
- 图书馆服务的平等原则2022-03-11
- 平等权实现的法律途径2022-04-06
- 不同性格和不同性别孩子需要...2021-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