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教师100条新建议理论学习x
《给教师的 0 100 条新建议》 —— 郑杰
第三条 教师对美好的事物应保持敏锐
世界上有两种哲学,一种是所谓看破红尘,以为这个世界已无法拯救,人本身也无法自救,这是个悲剧性结局的世界。持这种观念的人多半消极厌世,希望早日结束世俗的噩梦,能进入极乐的天堂。第二种哲学是现世的,拥有此类人生观的人十分珍惜上帝的赐予,享受一切注定,包括苦难与挫折,对来世不存什么奢望,在并不算漫长的一生中,活过了,爱过了,痛过了,感动过了,便觉得死而无憾。
当然更多的中国人没有哲学,他们趋利避害,害怕苦难,追求快乐,恰巧现代化的进程为这群人提供了足够多的东西,他们便将自己迷失在了许多无聊的活动之中,甚至从来也不会有空闲自问:我是谁?我在哪里?我该怎么活着?我将到哪里去?因此,普遍缺“钙”的中国人,应该将哲学作为滋补品。有了哲学,便是想清楚了那些作为人的根本问题,然后坚定地信仰这种哲学,才会细细地品味造物主所有的恩赐。首先是品味一切美好的东西:这个世界是那么美好,使每一个奄奄一息的人流连忘返。吃的、喝的、听的、看的等等一切自然之物都值得留恋。所以会享受生活的人,每到享受的时候,神情总是非常专注。
其实对美好事物的向往是人类的本能。人的感官是天生的美好事物的捕捉器,享受美好事物是人的天性。即使在丑恶与黑暗的年代里,人的内心世界依旧天然地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期盼。
教师实在是一种很好的职业,因为所面对的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事物,他们有纯真的心灵,诚实的态度,自然的感情,善良的祈愿,如果不能捕捉到这些美,那你就糟踏了造化的赐予。
一个现世的人,一个享受现世幸福的人,就要对美好事物保持高度的敏锐。这样你才会发自内心地爱孩子,而且因为爱而满心欢喜。
第四条 教师应享受生活
不仅是教师,作为人都应享受生活。
许多哲学家费尽一生的心智在思索,人为什么活着,或者一辈子只为给自己活着提出一条令人信服的理由。在有思想的人看来,活着如果没有意义,不如死去。
我有十分充足的证据证明,我们的许多先辈活得比我们幸福。尽管我们已远离了饥寒,先人们没有;甚至先人们都无法梦想到人类会有今天。在我们今人看来,祖先们简直生活在地狱之中,他们住房简陋,出行不便,食物匮乏,医疗落后,更谈不上空调、电视、电话、电脑、冰箱……我们无法回归过去,就像无法预测未来。
但是,可能古人曾享受着的一切,我们似乎已基本丢失殆尽。他们尽管蒙昧,却更接近自然,更直接地接受造化的赐予;他们虽然不如我们灵活应变,可他们单纯,他们简朴,他们显然更安于当下,从他们所拥有的并不太充足的物质准备中,发现生的乐趣;他们没有我们那么多喧嚣的节日,没有那么复杂的人际关系,
也没有那么快的工作节奏,可能那不是一个效率社会,但他们比我们更深地体会到亲情,比我们更近地触摸到自己的灵魂,也就能更清晰地听到自己真实的声音,从而比我们更容易靠近真理。中国的先辈们在两千多年前已达到的思想高度,令今人简直无法企及,他们的子孙正远离真理,放弃了思想,连造化所赋予人类的许多宝贵的东西都弃置不用了,包括给予与物质无关的自足的生活。
不过,我们也无须就此绝望,以为现代生活在谋杀人类。即使看起来没有现代病的古代,有智慧的人也一直在努力摆脱精神上的苦恼。人要解放自己、拯救自己,这是每个时代、每个个体都必须去努力尝试的。只不过现代人太过繁忙,几乎忘了活着的使命。
我们活着,似乎成天在赶路,脚步匆匆。不敢稍停一下,生怕一旦懈怠便再也赶不上别人的步伐。惶惶不可终日是现代人普遍的心理病症。我们耳边一直回响着两个字:竞争。这将我们的人生糟蹋为一场又一场比赛,难道我们所在的那个世界,真是一个角斗场?在残酷的竞技场上,永远没有一份闲心去享受生活。
如果说,我们所在世界已经堕落为角斗场,那么,作为教师,只能凭一己之力去捍卫学校这一块自由的天地。我们甚至根本就没有权利去妨碍质朴而天真的孩子们的生活。他们不应过早地参与角斗,他们太过弱小,他们正是做梦的年龄,请勿打扰。
对教师而言,享受生活有着天生的有利条件。只要我们打开自己的感官,每天给自己一小段闲暇,平素里再平凡不过的点点滴滴,只要你静下心来细细地品味,都有无限风光蕴含其中。妨碍教师享受生活的,是教师自己。如果不能阻止自己卷入纷争之中,如果不能时时去寻求生活的真谛,如果不能训练自己的感官以发现生活的美,那么我们只能被生活抛弃。
一旦我们作为教师被生活抛弃,那么,我们也必将被我们所教的孩子们鄙视。第十六条 何不玩一玩
今天中午观摩青年教师的演讲比赛,场内观众不多,轮到演讲的教师神色拘谨,如临大敌。在场的评委更是正襟危坐,“严格执法”,公正亮分。青年教师一个个轮番上场谈论着自己的理想。正在那种严肃的气氛中,我提着相机入场了。我以为青年教师的演讲比赛应该是一个欢乐的节日,我刚过 35 岁,舍不得青春的脚步匆匆而过,特地抽了时间去感受年轻的欢乐,可多媒体教室里的凝重的气氛却差点让我窒息。
我之所以提着相机进去,不是为了拍照的,我这个校长没有兼着摄影师的工作。我最近是在玩相机,那是我没有玩过的少有的几种可玩的小玩艺之一。我阳历属猴,“遍观风景然后死”是我的信条之一。然而,今天我玩不成,因为那种凝重的空气。难道演讲不是玩的吗?难道演讲主题“理想”不值得说出来玩一玩吗?在场子里,我为每个人拍了照,但是我的失望在于,几乎没有几张面孔比他们平时更生动的。后来,我在后期加工中,索性将彩色照片褐色化了,我发现竭色类似老照片了,倒符合他们当时沉重的表情。抒发理想难道真是的如此沉重的一件事吗?
有人说中国人活得很累。我想,中国的知识分子活得更累。我们的青年教师是知识分子的话,我们也同其他知识分子一样属于文化人。那么我们文化的基因也许渗透在每个文化人的血脉里。我们文化的基因有什么特质?我们文化的基因是一种“精英文化”,精英文化是忧国忧民的文化,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文化,在这种文化中,是容不得游戏、娱乐的因子的,当我们工作、思考时,是紧锁着眉头的那种表情;即使在游戏、娱乐的时候,也忘不了一脸凝重,似乎放不下几千年的历史、十几亿人口和 960 万平方公里。
做中国人已经很累了,因为我们从小开始习惯于看别人的脸色,从小就学会怎么去在乎别人的评价,去做别人期待的事,然后我们又读了好多年书,经受一次又一次考试后,我们忝列为“知识分子”了,我们增长了知识却失去了趣味,拿到了学历却丢失了纯真,背上了千斤重的责任却扔下了天性,我们那么严肃地带着批判的目光看着周围的世界,似乎不从周围世界里发现丑恶、不如意、我们就枉为知识阶层文化人了。
其实有另一种文化叫“大众文化”,这种文化来自于市井,属于城市,带有商业味,比如香港,香港并非文化沙漠,视香港为文化沙漠之地的,必是精英文化的歧视。大众文化中的三个追求,一是金钱,二是娱乐,三是规则。市井社会芸芸众生为着金钱利益去玩,为赚到钱好好玩,得守着规则,否则赚不了也玩不了。在这种文化浸淫下,人们轻松自在了。
我姑且不去评价两种文化的优劣,事实上没有什么优与劣的文化的。我只是说,我们太沉重了,太拿自己当那么回事了,以至于我们往往错过人间的那么多欢娱的机会,也拉大了我们与可能受更多大众文化影响的青少年一代的心理距离。他们看“无厘头”长大,他们在欣赏着花一般的美少男,他们不是在与传统对抗,也许所谓对抗也只是对抗精英文化的一种凝重的姿态。他们只是玩,和崇高、信念、追求等等的古典论调无关。
在演讲中,刘瑶老师的一句话击中了我的思维,她说“我们的课堂似乎太神圣了。”是的,太神圣了,课堂已经神圣得如同教堂,那么宁静;教材神圣得如同经书,一字都不可更改;教学简直庄严得如“布道”;对学习简直苛求得如“苦修”了。教育一旦如同宗教活动,那么教育就是神父(教师)为了教义(知识)而向教徒(学生)“传教”的过程了。而当讲坛成为神坛时,学校里哪有什么人的生趣和灵动?难怪教师厌了教,学生厌了学。
人类历史有三个时代,一是神的时代;二是英雄时代;三是人的时代。而可惜的是,教育至今还在神的时代,在精英文化中,哪有什么把神拉下台的可能?也许我们今天教育的进步方向应该是由神的时代向英雄时代走,在英雄时代,没有什么万能的永恒的东西了,只有生动的传奇故事,一切打破党规有所创造的人都可以成为教育界的英雄,英雄与神的不同在于,英雄是有缺陷的,因为有缺陷,英雄才可爱和真实。上星期,传奇人物王泽钊为我们上了两堂课,让我们领略了教育界英雄的风采,可是,我接着发现,在课堂上,王老师根本不是什么英雄,他能让学生忘记他英雄的身份,他也压根没有把自己当英雄来当众表演,也压根
不会把自己当神,接受学生的顶礼膜拜。所以他才被学生欢迎着、铭记着、爱戴着。他创造了一个“人”的课堂,或者说是灵动的绿色的原始农业般的课堂,他和学生们一起悠闲着,玩着曾经那么神圣的语文。
教师要学会玩着实不容易,一要有玩的心境,要不视玩为耻,不以玩为浪费;二要有玩的价值观念,比如在“实与虚”中“虚”是玩,在“软和硬”中“软”是玩,在“快与慢”中“慢”是玩,在“有形与无形”中“无形”是玩,在“人与物”中“人”是玩,在“分数增长与人的成长中”“人的成长”是玩;三要有玩的技术,玩是一种境界,是由 “有法”到“无法”的境界。
假如教育如玩一般,教师和学生都将获得真正的解放。
有人说,要“玩教育”,得冒很大的风险,艺高的人胆大,艺高才能放开了玩。
我说,相反,只有胆大了艺才高。
第二十条 做回女性
男性或女性的意识都是后天习得的,男性与女性各自的特点是在长期的交往活动中,以对方为镜而形成的。恋爱中的男女双方表现得最为典型,男士大多会表现出格外的坚强、潇洒而阳刚、伟岸,女士则大多含情脉脉、风情万钟,含蓄而温存,正是这种相互取悦的交往,使一方对对方的心理期待强化了各自鲜明的性别意识。在中小学校里,女教师占了多数,我认为,女教师占多,并不是学校里男孩子中性化的原因。相反,真正的女教师倒是可以激发出男孩子们的男性意识,如果用“阴”“阳”理论加以分析,是可以得出这个结论的。问题是,我们的女教师一旦丧失了自己作为女性的性别特质,以“刚”、“烈”、“横”和“粗鄙”的形象出现,在对男孩子的管教中以中性化的行为标准硬是抹杀他们的性别特点,并且以不屈不挠的意志驯服而非巧妙感化“顽劣”,对“调皮”和“野性”绝不宽容,那么,经年之后,男生们要恢复男生性别,也只有去“扮酷”了。此外,女教师对女学生非女性特质的诱导与纵容,一方面使女孩子们不复可爱,另一方面也使班级群体的男生集体“阳衰”。一定程度上,“阳衰”正由“阴盛”造成。
由此看来,女教师做回女性,有其教育学意义。
相关热词搜索: 理论学习 建议 教师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
- ,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活动...2021-08-27
- ,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研讨活动...2021-08-27
- 总经理2020年集团公司党委理...2021-08-27
- 对于中心组理论学习探索与思...2021-08-27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上半年...2021-08-27
- 年上半年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总结2021-08-27
- 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年上半年...2021-08-27
- 集团公司董事长年党委理论学...2021-08-27
- 年县委理论学习中心组读书班...2021-08-27
- 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制度2021-08-27
- 小学生保护环境建议书2021-08-28
- 给教师一百条建议2021-09-05
- 给教师100条建议2021-09-05
- 100条建议2021-09-05
- 54条建议阅读2021-09-08
- 监察建议书2021-09-14
- 行政复议违法行为处理建议书...2021-09-19
- 司法建议书(行政赔偿用)2021-09-19
- 银企对帐工作中的问题和建议2021-09-21
- 项目投资建议书范文2021-09-25
- 2020年幼儿园教师和初中教师...2021-08-27
- 2020年教师节颁奖晚会上致辞2021-08-27
- 2021年教师节主题优秀演讲稿6...2021-08-27
- 2021感恩教师节学生演讲稿2021-08-27
- 2021年教师节优秀演讲稿范文2021-08-27
- 2021教师节感恩老师演讲稿2021-08-27
- 2021年教师节主题赞美教师演讲稿2021-08-27
- 2021教师节学生代表演讲致辞...2021-08-27
- 2篇,全市庆祝教师节表彰大会...2021-08-27
- 初中教师节优秀演讲稿范文2021年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