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女性打工姐妹情感支持小组
新生女性打工姐妹情感支持小组
一
项目背景
全国总工会 2010 年关于新生代打工者问题研究报告显示,2010 年,中国的流动人口达到2.3 亿人之多,有 1 亿多人是新生代打工者。在长三角制造业最集中的区域——苏州,流动人口以年平均增长将近 20%的速度从 2000 年的 86 万人增加到 2010 年的 584 万人。其中因为苏州以制造业为主,而女性较易于管理,制造业企业更倾向于青睐使用女性,这也使苏州有大量的女性打工者。
流动人口从熟悉的、有互相支持网络的农村来到城市,各种问题也随之产生,而其中的女性更是面临着比男性要多的挑战,情感问题是其中之一。本项目根据女性打工者面临的情感困扰,特别开展了“姐妹情感支持小组”,为新生代女性打工者提供遇到情感时倾诉、支持的平台与对象,使女性打工者的情感、家庭问题在自身生活圈内有互相支持的网络。
二
项目基本信息
“姐妹情感支持小组”社会工作实务是苏州工友家园于 2011 年 5 月至 11 月开展的针对女性打工者提供情感支持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该项目经费由香港乐施会支持。本项目由苏州工友家园统筹全桂荣主持,项目实施人员由项目干事聂春艳、苏丽珍负责,特约顾问、独立学者为林志斌博士。
“姐妹情感支持小组”社会工作实务是苏州工友家园在苏州针对打工者开展社区活动、丰富打工者业余精神文化生活项目中的子项目,项目实施地点在苏州打工者生活聚集区 SX 村。在 SX 村,当地居民约 300 户,1400 余人,外来打工者常年保持在两万人左右。SX 村有妇女儿童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但这些公共活动场地以面向当地居民为主,且没有适合打工者特别是女性需要的相对独立的空间。所以该项目的实施是在苏州工友家园的活动室完成的,项目总共招募了 34 名男女性参与活动,在活动末期,形成 7 名女性在情感上能互相支持的小组。
三
需要分析
打工者来到城市,需要的帮助多种多样,如权益维护、工作信息提供、精神生活的丰富等,但很少有人会关注打工者的情感生活,特别是在情感上相对男性面临更多问题的女性打工者。本项目在前期调研中把女性打工者设为服务对象,但女性打工者面临的问题也是多种多样的,这就需要进行进一步的需求评估,以了解女性打工者面临的迫切问题,从而设置有效的社会工作实务方案。
(一)女性打工者需要评估方法
打工者社会工作实务的需要评估需了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信息:一是所处社区或周边的产业分布状况;二是产业从业人员的年龄结构、受教育情况、性别比例、籍贯分布等信息;三是打工者生活区的社区样态。
在了解上述基本信息的基础上再来评估女性打工者的需求,女性打工者的需求可以通过个案访谈、座谈会、社区走访三种方法来了解。
1. 个案访谈
主要以开放式访谈为主,通过对个案的访谈和与其交流,了解了服务对象面临的迫切问题与需要。访谈对象以女性打工者为主,同时还有与女性打工者在生活、工作上相关联的男性打工者、社区居民等。
2. 座谈会
主要以半结构式访谈为主。通过座谈,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女性打工者所面临的问题。“姐妹情感支持小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通过与社区内的男性、女性打工者座谈,更全面地了解了女性打工者在家庭生活、工作中所面临的较突出的问题。
3. 社区走访
主要走访了女性打工者的住所以及日常生活中经常去的场所,实地了解了女性打工者的日常生活情况。
(二)女性打工者需要情况
通过个案访谈、座谈会、社区走访,“姐妹情感支持小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以下简称项目组)发现,女性打工者主要有以下几种需要。
1. 人际支持网络建立的需要
SX 村的女性打工者从农村或城镇来到城市,绝大部分人以往的人际网络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以往在农村老家的亲戚、邻居、同学、朋辈等立体人际网络被单一的或亲戚或老乡或同学或同事或孤身一人的人际网络所取代,在遇到工作、生活中的问题时,这种单一的人际网络关系不能满足大部分正处于青春期的女性打工者的需要,因此,项目组认为女性打工者有人际支持网络建立的需要。
2. 学习培训的需要
经调查发现,有 85%的女性打工者的学历在初高中、中专或以下,这使她们在城市的生存、
发展受到了较大的制约,女性打工者对于提高自身综合能力都有较迫切的渴望,女性打工者对于学习培训的需要是无可置疑的。
3. 职业发展、职业规划的需要
女性打工者由于生活经验、受教育程度有限,对于自身的职业发展规划难以做出有效的评估,对生活与未来普遍比较迷茫。
4. 情感纠纷、家庭事务咨询交流的需要
SX 村的女性打工者年龄以 18~25 岁为主,这一年龄段的女性打工者面临着谈恋爱、组建家庭的现实问题,在谈恋爱、组建家庭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女性打工者不能像在老家一样可以在现实中向众多的亲戚、邻居、朋辈等咨询。
四
项目实施过程
(一)项目服务方式
根据上述需求评估,“姐妹情感支持小组”社工实务项目组认为,女性打工者最需要建立“姐妹情感支持小组”以应对上述需要,通过小组的建立,组员可以得到更多的人际网络支持,能够得到更多的学习培训的信息,可以相互间对于职业的发展规划有更好的沟通,同时,在遇到情感、家庭纠纷时也有建议、支持的网络。
按小组的类型来分,“姐妹情感支持小组”属于支持和成长型小组,在小组开展的过程与结束后,她们都能形成互相支持的小组;同时,在小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小组组员通过经验分享、能力建设与提升,也能在活动过程中得到成长,提高自信心。
所以,“姐妹情感支持小组”项目旨在通过系列服务活动的开展建立起 3 人以上的、较稳固的、能互相给予多方面支持的姐妹小组,使女性打工者在打工的城市能更好地生存、发展。本项目的服务方式具体包括以下几种。
1. 小组社会工作
社会工作三大方法包括小组、社区与个案工作。小组工作通常指的是社会工作者指导下的、将两个以上且有共同的需求或相似的社会问题的成员组织在一起而开展互动性活动的团体,最终使组员之间形成较高的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与相互帮助度。项目组根据参与人员的年龄以及受教育情况等设计了 7 次专业的小组活动,如夏季皮肤护理、月经的那点事、我和我的他/她、谁该来做家务等,开始从女性打工者比较关注的个人生理、美容等方式切入,以后逐渐引入女性的情感、家庭、社会生活方面,使参与人员的视角从个人逐步地投向他人,从关注个人到关注社会。
小组社会工作采用的形式有社会工作者描述、参与者分享、情景模拟讨论、男女性别平等对话、小组讨论等,从而使小组组员互相间能有充分的了解和信任。
同时,社会工作者也会关注参与人员的心理状态、个人能力的变化,视参与人员的变化而鼓励其参与小组活动的策划与实施,从而使小组在项目结束后,参与人员也能够有一个互相支持的小组。
2. 社区文艺演出活动
通过与小组成员座谈与开展活动,与小组成员一起尝试把工作、生活中的情景戏剧化。这些自编、自导、自演的戏剧排练与演出,让小组成员对自身工作、生活有了更多的反思。同时,演出又能使女性/家庭问题社会化,让社会成员更多地认识到女性打工者面临的种种困难,理解她们,从而提高了女性打工者的自信心。
3. 个案社会工作
个案社会工作是指运用专业的知识、方法和技巧,帮助有困难的个人或家庭发掘自身及周围的环境,改善其与社会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姐妹情感支持小组”在实施项目的过程中根据参与组员的情感状况,采取个案跟进的方式,持续跟进了 3 个个案,并成功使一个濒于破裂的家庭得以复圆。
(二)项目实施过程
“姐妹情感支持小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包括五个阶段:需要评估阶段、方案制定阶段、方案实施阶段、方案结束与评估阶段、小组跟进阶段。
具体时间安排如下。
1. 第一阶段,1 2011 年 年 3 3 月至 4 4 月的需要评估阶段
“姐妹情感支持小组”实务项目组主要采取了个案访谈、座谈会、社区走访三种方式,评估打工者生活区女性打工者的实际生活情况、女性打工者面临的主要问题与需要。
(1)个案访谈。开放式访谈,了解女性打工者实际的生活、工作状况,访谈对象包括 6 名女性打工者、4 名男性打工者、6 位社区居民(职介人员、当地居民、商店人员各两名)。
(2)座谈会。通过交流,从不同的视角了解女性打工者面临的问题。“姐妹情感支持小组”主要通过两场与男性、女性打工者开展的座谈会来评估女性打工者的需求。
(3)社区走访。通过对打工者生活区,特别是女性打工者居住地的走访,加强了项目组对女性打工者实际生活状况的了解,项目组走访、观察了三个女性打工者的居住与生活情况。
2. 第二阶段,1 2011 年 年 4 4 月至 5 5 月的方案制定阶段
在方案制定的过程中,在上述需要评估阶段的基础之外,项目组还邀请个案访谈、座谈会中的男性、女性打工者一起来参与方案的制定,以使方案的开展更加适合和贴近参与者的实际生活与需要。
3. 第三阶段,1 2011 年 年 5 5 月至 8 8 月的方案实施阶段
在这一阶段,按照方案的制定情况针对女性打工者开展实务介入。系列活动的开展,使参与活动者从不认识到认识,从互相认识再过渡到互相了解、互相信任,从而为解决女性打工者面临的情感问题、建立后续支持性小组夯实了基础,并且通过活动提高了女性打工者的自信心与能力。
本项目组设计了 7 次小组活动,小组活动的名称分别为:
(1)夏季防晒技巧;
(2)情感大冒险;
(3)女性“四期”保护;
(4)怎样和例假“交朋友”;
(5)家务活是谁的事;
(6)认识中国女性;
(7)我们的姐妹组。
4. 第四阶段,1 2011 年 年 8 8 月至 9 9 月的方案结束与评估阶段
宣布小组活动结束。
评估组员对于活动的感受及建议,以及后期希望开展什么样的活动,主要由参与较多次数的女性参与,而且让女性打工者自我评估;由小组成员根据自身工作、生活编排成舞蹈和戏剧向大家展示,发出女性打工者心声,加深小组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1 1 )小组组员评估
①收集小组成员参与活动的感受和意见,并进行整理和总结;
②了解大家小组结束的离别情绪,以更好地在小组活动后跟进;
③评估小组组员在参与活动前后的变化。
(2 2 )小组组员汇报演出
①根据组员工作、生活以及兴趣能力简单编排舞蹈、戏剧等进行演出,进一步锻炼组员的综合能力;
②促进组员相互间的支持与团结,为小组活动结束后成员间的关系奠定坚实基础;
③发出女性打工者的真实心声。
5. 第五阶段,1 2011 年 年 9 9 月后的小组跟进阶段
“姐妹情感支持小组”项目针对女性打工者建立情感支持网络,小组活动的开展与评估、跟进有其特殊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①开展活动的目的不以小组成员的满意度作为主要的衡量指标,而是以小组结束后小组成员间能否形成互助、支持的网络与关系作为衡量指标。
②小组活动是联系和增强小组成员之间关系与信任感的方式之一,小组成员间的网络关系的建立更多的是体现在日常的生活当中。在小组活动结束后,固定的小组组员都能够在生活中分享情感信息,能互相给予情感的支持与关怀,而且包括交流租房、工作、学习培训、职业规划、婚恋等信息。
五
项目评估
(一)项目成效评估方式
“姐妹情感支持小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的评估采取过程评估、成果评估两种形式。针对女性打工者的“姐妹情感支持小组”的过程评估有别于其他社会工作实务的评估。
1. 过程评估使用的方法
一是观察小组成员在小组活动前后,特别是参与三次以上小组活动后的变化,是否在与人沟通、交往上有较积极的变化。
小组成员在参与项目活动的过程中,由被动的参与者逐渐变成主动的参与者。工作者在小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会安排一些角色让较积极的参与者扮演,如参与小组活动具体流程的策划、主持小组活动的游戏环节,或者试着让其主持小组活动的开展。
二是小组成员自评法,如在小组活动后发放留言便签让小组成员写活动感受,有小组组员的留言是:“这样的活动很好,在参与的过程中,让我提高了自信心,变得更开朗了”;“我都不敢想象,以前我是个很内向的人,现在我却可以主持活动了,很开心”。
2. 成果评估方法
“姐妹情感支持小组”社会工作实务项目组不仅是为了开展一次项目,还希望在项目结束
后,一方面,小组组员的网络互助联系可以持续;另一方面,项目过程中的活动成果可以通过文字资料、图片等向社会倡导提高女性的社会地位与权益。另外,还有个案的协助。项目组还希望在活动过程中能帮助女性打工者解决自身面临的各类问题。在小组活动开展的过程中有个组员小美刚结婚后就跟着老公来苏州打工,两人是在老家相亲认识的,没有什么感情基础。来苏州后他们住的地方很狭窄,由于生活的琐事两人也经常发生争吵。丈夫还有严重的家庭暴力,常常把小美身上捏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有一次甚至用有利齿的菜刀脊把小美的手臂都割伤了。小美参加“姐妹情感支持小组”后,把她遇到的家暴跟小组组员分享了,大家积极地帮她出主意,有时还邀请她老公来参加小组活动,后来她老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做了深刻的反省,两人此后的家庭生活也变得很恩爱和谐了。
另外,有两个组员小洁和小芬的男友都是在打工过程中认识的,而且都还是异地恋,感情时有起伏,不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困扰着,两人遇到问题就和小组的姐妹们倾诉,寻求姐妹们的支持,从而使她们的异地恋一直都能得到较好的处理。
同时,“姐妹情感...
相关热词搜索: 新生 姐妹 打工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
- 在学校新生教育周上的讲话2021-09-20
- 关于加强华侨华人新生代工作...2021-09-29
- 做好新生代民营企业家培育引...2021-10-11
- 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维护的研讨2021-12-21
- 大一新生个人总结2022-01-21
- 社会遗传对新生代农民工市民...2022-04-04
- 维护“新生代”农民工权益的意义2022-04-05
- 新生代农民工务工满意程度影...2022-04-05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临...2022-10-24
- 奥尔森姐妹,Olsen,Twins2021-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