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北京影响及相应对策

发布时间:2021-09-28 13:50:50 浏览数:

  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对北京的影响及相应对策

 2008 年,国际国内经济形势急剧变化。美国次贷危机演化为金融风暴,冲击全球经济。我国经济进入本轮增长的调整期,由于出口和房地产投资增长减缓等因素的影响,GDP 增速回调。2009 年国际国内经济的调整还会继续加深。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叠加交织更为直接地影响到北京经济的发展,为保持首都经济又好又快地稳定增长,需要调整相应对策。

 一

 美国金融风暴的衍生扩散及其影响

 (一)由次贷危机演化为全面的金融危机

 21 世纪初美国在新经济泡沫破裂后,为了刺激经济增长,大力发展房地产业。美联储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从 2001 年 1 月到 2003 年 6 月,连续 13 次降息,把联邦基金利率从 6.5%下调到 1%;同时,房价不是太高,因而房贷违约率也较低。后来,由于房地产商追逐暴利,房价不断提高;银行要扩大利润规模,大量发放购房次级贷款(还贷能力和信誉较差、但利率较高的房贷),房地产泡沫越来越大。美联储为了遏制不断扩大的房地产泡沫,提高贷款利率,于是次贷购房者违约率迅速提高,终于在 2007 年初爆发了次贷危机,而且愈演愈烈(见图 1)。

  图 1 NAHB 房屋市场指数以及联邦基金目标利率

 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证券化,次贷危机演变为金融危机,美国房地美和房利美两大公司难以维持,美国为了救市,由政府收购;五大投资银行有三大投资银行破产,尤其是雷曼兄弟公司无奈宣告破产。

 2008 年三季度,美国股市创四年多以来最差季度表现,截至 2008 年 9 月 30 日,标准普尔500 指数收于 1106.39 点,较上年末的 1468.36 点下跌了 24.65%;纳斯达克指数收于1983.73 点,较上年末的 2652.28 点下跌了 25.21%;道琼斯指数收于 10365.45 点,较上年末的 13264.82 点下跌了 21.86%。四季度,股市继续下挫;近几天,因新当选总统奥巴马的施政主张对市场信心的提振,股市略有反弹,11 月 21 日,道琼斯指数收于 8046.42 点,上涨 6.54%;纳斯达克指数收于 1384.35 点,上涨 5.18%。

 (二)金融风暴向全球扩散

 美国金融风暴迅速波及欧元区、日本、几乎全球相关的金融机构。由于金融杠杆的放大作用,高盛预计因次贷危机引发造成的全球信贷损失将达到 1.2 万亿美元左右。

 欧洲股市三季度整体表现同样黯淡,截至 2008 年 9 月 30 日,德国 DAX 指数收于 5710.74点,较上年末的 8067.32 点下跌 29.21%;法国 CAC40 指数收于 3914.01 点,较上年末的5614.08 点下跌 30.28%;英国富时 100 指数收于 4769.87 点,较上年末的 6456.9 点下跌26.13%。日本股市损失更为惨重,日经 225 指数收于 11163.74 点,较上年末的 15307.78 点下跌 27.04%,这几种股指下跌了 30%左右,为 1990 年以来同期最差表现。四季度,欧洲日本股市继续下挫,截止到 11 月 18 日,德国 DAX 指数下跌 3.2%,报收 4557.27 点;法国CAC40 指数下跌 3.32%,报收 3182.03 点;英国富时 100 指数下跌 2.3%,报收 4132.16 点。

 (三)金融危机的成因

 周期性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复苏,繁荣,衰退,萧条,周而复始,这就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周期性波动,马克思的《资本论》早已揭示。从 17 世纪以来,资本主义世界已发生了 6 次大的经济危机。从美国此次的金融危机来看,资产价格泡沫可以在短期内拉动一个国家的要素投入,形成表面上的经济繁荣,但缺乏相应实体经济发展的支撑,这种建立在资产价格上涨基础上的财富效应缺乏实体经济中财富积累的支撑,这种虚假的繁荣必然带来随后的动荡和衰退。衰退之后,政府又采取救市行动,使经济复苏。美国这次金融动荡与 1997 年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具体情形不同,诱发的直接原因也不同,但深层的根本性原因是一致的,那就是现行资本主义金融体系的运行机制。由于政治体制原因,美国要维持世界霸主的地位,企图依赖金融增长来维持美国经济的繁荣,因而也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现行金融体制。只要这种体制不改变,就必然导致周期性的金融动荡,乃至引发全面的经济危机。

 (四)金融风暴对实体经济的冲击

 由于这次金融危机是实体经济(主要是房地产)与虚拟经济相结合的大危机,其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将会持续较长时间。影响机制是降低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冲击的突出表现在油价波动,通货膨胀,失业增加,经济下滑等。

 对美国经济的冲击。美国经济的调整将是中期性的,会在较长时间内保持低速增长状态。2007 年四季度以来,美国经济增势大幅下滑,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长率(根据数据取用和比较的国际惯例,这里的经济增长率为实际 GDP 季环比经年度化折算后的年率)最终数据为0.6%,较三季度的 4.9%大幅下滑。次贷风波对实体经济的滞后负面影响开始显现,2008 年一季度,美国大部分经济数据衰减,GDP 增长 0.9%,占美国 GDP70%的消费支出一季度增长1.0%,增幅明显低于上年四季度的 2.3%。美国的就业已经连续几个月出现下降。随着能源价格波动、粮价飞涨、房价持续下跌,第二季度美国经济增速为 2.8%,第三季度下降0.3%,创七年来最大降级。

 欧元区经济增速走低。2007 年四季度欧元区投资、消费以及出口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减速,致使该季度经济增长率由三季度的 2.6%小幅下滑至 2.2%。2008 年一季度,欧元区经济增速进一步小幅走低,主要原因在于投资和消费的持续低迷。2008 年一季度法国 GDP 增长0.4%,二季度环比下降 0.3%,三季度环比下降 0.1%;2008 年一季度德国 GDP 增长 1.3%,二季度环比下降 0.5%,三季度收缩 0.5%;2008 年一季度英国 GDP 增长 2.3%,二季度增长1.6%,三季度收缩 0.5%。

 亚洲经济增速下降。亚洲经济增速总体放缓,日本经济增速剧降,2008 年二季度日本 GDP增长率按年率计算为-2.4%,三季度环比下降 0.1%,折合成年率为下降 0.4%。

 (五)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影响

 美国金融风暴对于我国经济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最主要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造成金融损失。由于美元贬值,导致外汇储备缩水。直接金融损失包括:工、中、建、招、兴几个银行持有“两房”和雷曼债权共约 510.8 亿美元(见表 1);受危机影响的外国金融机构持有我国资产 931.3 亿股(见表 2)。

  表 1 我国银行持有的美国金融机构债券

 二是影响我国出口增长。美国、欧盟、日本是我国主要的出口市场,这些经济体的增长特别是消费需求下降将减少我国出口需求,2008 年 1~9 月,我国出口增长同比降低 4.9 个百分点。

 三是输入性通缩减缓我国通胀压力。国际原油、石油、矿产品等初级产品价格开始下降的传导效应,将减缓我国通货膨胀压力。

  表 2 受危机影响的外国金融机构持有的我国资产

 二

 国内经济调整及其对北京的影响

 一国经济发展,外部因素是次要的,根本因素是国内资源配置和增长结构,还有市场。国内经济的变化对首都经济的影响更大更直接。

 (一)8 2008 年中国经济步入调整期

 2002 年以来,我国进入新一轮经济增长,这一轮经济增长主要是依赖房地产投资和出口拉动、重化工为主导的增长结构。2007 年达到周期性繁荣的顶部区域后,2008 年进入调整期,国内经济改变了持续多年的“高增长、低通胀”格局,出现了经济增长减速但物价总水平不断走高的新形势。2008 年上半年 GDP 增长达到 10.4%,三季度增长 9.9%;受出口增长的抑制效应逐步显现的影响,GDP 增长将继续放慢,但全年经济增长仍将保持在 10%左右。从第一、二轮经济增长的周期看,从增速提高到高位稳定,一般为 6~7 年,然后增速下降为 2~3 年(见图 2)。由于这一轮经济增长是在市场运行机制趋于成熟的条件下进行的;同时,带动重化工业的龙头产业是住宅业、汽车业,经济规模大,运行惯性大。因而,本轮经济增长周期较前两轮增长周期将显著延长,可能持续到 2012 年以后。

 2008 年进入本轮经济增长第二波调整期是增长的周期性因素和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累积效应相互叠加的结果。

  图 2 1978 年以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示意图

 1. 周期性因素的作用

 一是房地产业进入适度调整期。房地产业特别是住宅业繁荣已经持续 10 年。持续过高的房价对住宅需求产生抑制作用,一季度全国商品房销售额仅增长 1.5%,比上年同期回落 25.9个百分点;同时,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第一次出现了负增长,一季度比上年同期下降1.4%;2008 年 1~9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比上年同期下降 14.9%。降幅进一步扩大。房地产调整将明显地带动钢铁、水泥等相关重化工业调整,整体投资增长将会逐步放慢。二是受世界经济增长放慢的影响,出口增长放慢,外贸顺差同比缩小,外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减弱。2008 年前 9 个月我国出口同比增长 22.2%,增速比上年同期低 4.9 个百分点;顺差1810 亿美元,同比减少 47 亿美元;2008 年全年顺差有可能出现负增长。

 2. 宏观调控的累积效应

 从 2004 年以来,国家连续加强宏观调控,实施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严把土地信贷闸门和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两个闸门,一个门槛),从而控制投资过快增长;降低出口退税率,限制“两高一资(高耗能、高污染、资源性)”产品出口,对减小外贸顺差发挥作用;加大保障性住房开发,提高首付比例和放贷利率,限制投资性需求,促进房价回归合理区间。这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实施的累积效应也对经济增长回调发挥了重大作用。

 (二)9 2009 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国际国内经济周期性调整因素叠加,预计 2009 年贸易顺差可能继续减小,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因全球经济下行可能继续放缓,中国经济增长将进一步回落至 9%左右,GDP 可达 33.9 万亿元。

 1. 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减弱

 中国经济下一步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将是有效需求不足,主要是消费,预计消费品零售额名义增长 17.5%,实际增长 12.4%;再就是中国面临美国这一最大出口市场的经济萧条,国内以出口为导向的中小企业将持续受到较大负面影响,2009 年中国出口下滑趋势将更为明显,预计出口增长 16%,进口增长 19%,顺差扩大 1.7%,达 2567.6 亿美元。与出口有关的制造业投资也将减弱,纺织、服装、电子、电器等制造业投资将下降,特别是房地产投资将下降。投资名义增长率约 18%~20%,预计实际增长 13%左右。

 2. 几大产业面临挑战

 2009 年经济压力最大的产业,一是依赖美国等国际市场的电子电器,纺织服装等行业;二是缺乏市场需求的重化工业等劳动和资本密集型产业,如钢铁、建材等;三是房地产行业,将连续 3 年调整;四是汽车行业。

 3. 物价涨势将明显减弱

 2009 年 CPI 可能降至 105%,甚至降至 104%左右。因为拉动 CPI 上涨的因素已经逐渐弱化,特别是食品价格增速出现大幅回落,但国际食品价格很可能维持高位运行态势,对下游行业的传导效应仍会继续。

 4. 可能面临的风险

 一是热钱流出的可能性很大,诱因是经济放缓,企业利润减少,房地产业调整;二是中国大量过剩的产量面临世界经济下降而加大的市场竞争压力,出现诸如降价、企业利润下降、亏损面扩大、失业增加等状况。

 (三)国内经济调整对北京的影响

 除世界经济调整对中国的影响触及北京外,国内经济的变化对北京的影响更为直接。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加大北京市房地产市场面临的风险,奥运会以后,北京的房价也开始连续下跌,房地产开发商资金链非常紧张;二是减缓北京市物价上涨的压力,由于全国物价涨势减缓的传导作用,使北京市物价上涨呈减缓趋势;三是维持金融稳定面临挑战,北京市金融资产约占全国十分之一,国内股市深幅下跌和人民币大幅升值,势必对北京市金融产生较大影响。

 三

 保持北京经济稳定增长

 (一)北京经济增长呈回落态势

 2007 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12.3%,已连续 9 年实现两位数增长。2008 年一季度,北京市经济比上年同期增长 11.3%;上半年经济比上年同比增长 11.0%;1~3 季度增长 9.1%,增

 速已连续 3 个季度回落。

 (二)支撑北京经济增长新的特点

 1. 形成了以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增长结构

 “十五”时期以来,北京服务业加快发展,到 2007 年,服务业实现增加值 6425.6 亿元,增长 12.3%,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71.4%,比上年提高 0.5 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70.1%。2008 年 1~3 季度服务业实现产值 5585.3 亿元,增长 11.1%,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 73.6%,同比提高 1.9 个百分点,成为北京经济快速稳步发展的主导力量。其中,金融、信息服务、商务服务、科技服务、交通运输、教育以及批发零售等现代服务业成为支柱产业,而且这些产业极具发展潜力。北京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和全国新型重化工业的发展,为北京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和广阔的市场空间。因而,北京现代服务业的继续发展,将稳步推动经济向高端、高效、高辐射的方向发展。

 2. 消费成为推动北京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从全社会消费零售总额看,2007 年北京达到 3800.2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0%。2008 年 1~3季度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56.1 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 20.9%,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 15.3%,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已高于投资。由于北京消费结构升级加快,促进教育培训、医疗保健、休闲娱乐等高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北京作为中国首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巨大的消费需求支撑着服务业稳定发展。

 (三)北京经济增长中的突出问题

 1. 房地产业进入下行调整期

 由于高房价严重超出居民购买能力,商品房销售面积持续下降,2008 年 1~9 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 55.8%;同时,期房和现房成交价格涨幅开始回落,部分高档住宅和二手房价格也开始回落。房地产开发投资由增转降,1~9 月同比累计下降 8.1%,其中商品住宅投资下降 1...

相关热词搜索: 经济形势 北京 对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