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三首
泾干镇中学
七 年级
语文 学科教(学)案
序号:
审核人签名:
课
题
古代诗词三首
课
型
新授
主备人
教(学)
目
标
1、在反复诵读中,理解、感悟、背诵。
2、启发学生想象和联想,品味诗歌的意境和蕴涵。
教学重点
掌握古诗词朗读的节奏,理解诗歌的意境。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诗情画意。
教(学)流程
教(学)补充
一、
预习检测
1、你对韩愈、辛弃疾、刘禹锡了解多少?请将主要信息写在下面。
韩愈
辛弃疾
刘禹锡
2、字音互填 如酥.(
)
huáng(
)都
máo(
)店
互见.(
)
寂liáo(
)
春朝.(
)
碧xiāo(
)
3、请将三首诗词的译文写在下面。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西江月》
《秋词》
二、 导学疑难 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这首诗写的是哪个季节?诗人笔下的“草”“雨”有什么特点?
2、作者对早春和晚春的态度有什么不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3、本诗中的“润”字用得很好,请加以品析
4、韩诗写春草“草色遥看近却无”,这是一种怎样的视觉体验?人们都说这句诗写得妙,说说它妙在哪里。
三、 自主实践
1、《西江月》这首词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2、词的上片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
3、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
4、词中以(
)写乌云密布,这样写的好处是增加画面的美感。
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调动的是那些感官?为什么这样写?这句词在文中有什么重要作用?
6、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句中可以体会到作者的喜悦之情。
7、《秋词》诗的前两句采用了什么手法?
8、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四、 当堂检测
1、俗话用鹤立鸡群来表现鹤的美丽与高贵,而此时的白鹤却是孤独和独特的,请结合“排”字说说鹤的形象。
2、《西江月》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的句子是:
3、《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以对比手法,突出早春景色可爱的句子是:
教学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 诗词 三首 古代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