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诗词五首
主备人:林齐裕 2 25 5 、 诗词五首
一、教学目标 1、诵读诗词,在反复诵读中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意思和情感,品味诗意。
2、激发学生阅读欣赏诗词的兴趣,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提高诵读和欣赏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1、背诵五首诗词,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情志和意趣。
2、创作背景的介绍。
三、教学方法
教师适当讲析,学生诵读探究相结合。
四、教具准备:录音机、小黑板。
五、课时安排:3 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导入:
我国古代的诗歌之所以长盛不衰,有它特有的艺术魅力。诵诗应该是个长期坚持不懈的过程,形成习惯。今天,就让我们继续古代诗歌的学习,继续徜徉在诗歌的古风古韵中。
2、听录音机范读课文。
二、学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一)、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生于河南巩县瑶湾村。
杜甫出身于“奉儒守官”的家庭。祖父杜审言在武则天时任膳部员外郎,是当时著名诗人。杜甫早年仕途失意,只做过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安史之乱后,被授为左拾遗。因上疏营救房琯,触怒了肃宗,被贬为华州(今陕西华县)司功参军。后举官入蜀,一度挂着检校工部员外郎的官衔,因此后人又称“杜工部”。
杜甫是我国最伟大,最优秀的诗人之一,现有一千四百四十余首诗作。大多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价值。《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是杜甫住在成都浣花溪时期的作品。“安史之乱”颠沛流离的杜甫到了成都,在友人的帮助下,得以在西郊浣花溪搭了几间茅屋遮身度日,然而茅屋难抵狂风大雨的袭击,草被风吹走,屋漏难以入睡,因有此作。
(二)、讲析诗作内容。
学生讨论、理解诗作大意,教师点评并归纳。
第一节:写茅屋被秋风所破的情景。
第二节:写茅草被顽童抢去和诗人的叹惜。
第三节:写大雨中长夜沾湿的苦痛。
第四节:写诗人推已及人的博大胸怀和他的美好理想。
(三)、引导学生理解诗句含义。
1、问题探究。(出示小黑板)
(1)划分第一节五句中的动词,体会其中的含义。
(2)故事的发展如何?这表现诗人怎么样的心境? (3)第三节八句写屋破又遭雨的目的是什么? (4)第四节哪些诗句最能表现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生讨论作答,教师归纳、评点。
3、齐读本诗,加深对诗作的认识和体会。
三、布置作业
背诵本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检查《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背诵情况。
二、导入新课,学习《过故人庄》。
1、简介诗作内容 这首诗叙述了作者到农家做客受到热情款待的经过,描绘了恬静的田园风光,表达了老朋友之间的诚挚友谊,也流露了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2、简介作者 这是一首五言律诗,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著名的田园山水诗人,诗与王维齐名,人称“王孟”。他善于用淡淡的描述创设深邃高远的意境,借以反映出宁谧的心境。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被邀到朋友家做客的情景。
3、诵读诗歌,理解诗作内容。
A、诗中哪些词语构成一幅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明确:诗中“绿树”、“青山”、“村舍”、“场面”构成一幅宁静的田园风景画。
B、尾联表达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表达了主客之间友谊融洽,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4、 引导学生归纳诗意。
a. 写老朋友邀请去做客。
b. 写诗人进村见到的景色。
c. 写诗人到故人家里开窗畅饮,亲切谈话的情景。
d. 写和故人相约再来。
5、 齐读本诗,归纳诗作主题。
这首诗通过对山村风光和朋友欢聚场面的描写,表现了诗人恬淡闲适的心境与在农村生活的情趣。
三、学习《游山西村》。
1、结合注解,简介作者。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人。南宋著名爱国诗人,享年八十五岁,是文学史上少有的高龄作家。一生力主抗战,虽政治上屡遭投降派的打击,但报国信念至死不渝。代表作有《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示儿》。
2、朗读全诗。
3、讲析诗作内容。
A、诗的一、二句表达了农家什么特点? 明确:憨厚与热情好客。
B、三、四句写村庄周围景色,成为流传的佳句,它的含义是指什么? 明确:指遇到困难、前途渺茫时,不要灰心丧气,只要努力,坚持不懈,光明就在前头。
C、最后两句写作者感慨,表现诗人的什么情感? 明确:闲游向往。
4、比较阅读,揣摩诗意:比较本节两首诗在思想感情上的异同。
明确:这两首诗,都描写了诗人做客农家的情形。《过故人庄》主要表达了老朋友之间诚挚的友谊。《游山西村》主要表达了对农家好客习俗和古朴的农村生活的热爱。
四、布置作业 背诵这两首诗。
第三课时
一、检查背诵情况。
二、学习《渔家傲》一词。
1、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真宗祥符年间的进士,官到参知政事,后贬邓州守,旋任陕西四路宣抚使。为官清廉,卒谥“文正”,词工写边塞生活,意境开阔,风格豪放。他的词只有六首传世,其中以《渔家傲》最为脍炙人口。
2、学生诵读、讨论词的内容并发言。
A、词的上片写景,勾画了一幅什么画面? 明确:勾画了一幅苍凉、悲壮的画面。
B、 下片抒情,抒发了戍边将士什么思想感情? 明确:抒发了既建功立业、报效朝廷,又迫切思乡的愁苦感情。
3、教师归纳、点拨。
4、品味词人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浣溪沙》。
1、简介作者及创作背景。(见前作者简介)
2、学生交流,理解词的内容。(出示小黑板)
a.上片主要写了哪些景物?(兰芽、溪、沙路、暮雨、子规)
b.这些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渲染凄冷环境)
c.面对此景,作者有何感慨? (明确: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学生回答,教师点拨。
4、品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布置作业 1、课后练习一。
2、背诵五首诗词。
附: : 板书设计: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
起势迅猛 (拟人)
一、风破茅屋
(3)--(5)
焦灼怨愤 (动态)
〈人草相依〉
(6)--(7)
无力受欺
先 (8)--(10)
无奈穷困
天 (11)--(12)
暗淡悲惨 (烘托)
下 二、破屋结果
(13)--(14)
布被破旧 (蓄势)
〈屋破遭雨〉
之 (15)--(16)
漏屋原因
忧 (17)--(18)
盼雨停
而 (19)--(21)
忧国忧民
忧 三、美好愿望
〈深广意义〉
(22)--(23)
博大胸怀
《过故人庄》
过
首联:友邀做客
真挚情意
故
颔联:山村风光
清幽恬静
人
劲联:饮酒闲谈
风味陶醉
庄
尾联:重逢赏菊
友情融洽
《游山西村》
游
①--②
农家憨厚
山
③--④
山村美景
山村美好
西
⑤--⑥
淳朴风情
风俗古朴
村
⑦--⑧
闲游向往
《渔家傲》
塞下……
塞下秋凉
满月萧瑟
渔
白天
衡阳……
雁无留意
(视觉)
上片写景
四面……
悲凉感受
(听觉)
(烘托铺垫)
家
千嶂里……
塞上荒僻
肃穆画面
黄昏
浊酒……
引发思乡
傲
燕然……
归去无望
建功立志
羌管……
严霜遍地
羌笛盈身
下片抒情
夜晚
人不寐……
渲染气氛
抒发爱国
《浣溪沙》
山下:兰芽——短溪——浸
静
浣
写景
松间:沙路——净
引人入世
溪
半空:暮雨--萧萧
子规--啼
(动)
沙
抒情 :
谁道、尚能、休将
积极入世
五、联系拓展:
收集古诗词及名句,说说自己学过的诗中哪些印象最深,并简要介绍原因。
六、教学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 诗词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