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
发布时间:2021-11-08 15:50:32
浏览数:次
农村基层组织人员的重要职责是办理好农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带领广大农民发展经济,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然而,近年来,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逐年上升,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某市2003年共立查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案件109件,其中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就达31件,占到了28.4%。
笔者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调查,认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有以下原因:
一是村干部素质低,任用教育不到位。近年来,农村调整选拔的新的基层组织人员中,一些地方由于缺少必要的考查、考核,没有把好素质关,致使一些素质低的人员被选拔到村基层组织岗位上,埋下了发生职务犯罪问题的隐患。在犯罪的基层组织人员中,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政治素质较差,有的甚至还有严重的前科劣迹。同时,教育不够也是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原因。目前,虽然各村大都建立了活动室、阅览室等学习阵地,但基层组织人员学政治理论、学业务却很少,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更少。由于忽视教育和学习,使一些基层组织人员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变化,自律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
二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集体经济逐步向农、工、商、贸等多元化经济发展,但相应的财务正规化管理却跟不上,白条子下账、假票据入账、审批手续随意等,致使财务管理无透明度,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支无制约。有的村基本上没有经费收支审批制度,基层组织人员人人管钱管物,个个自批自报。有的村对财务实行家长制管理,支出、审批一人说了算。二是账目不健全。有的村收入、支出不按规定建账,村干部乱花钱,直至贪污侵占公款。三是财务人员成份杂、素质低。由于村级财务人员的配备没有一定的标准,致使村级财务人员鱼龙混杂,整体素质偏低,加之对其政治和业务培训少,不少会计人员缺乏法纪观念,财会业务水平低,账务处理随意性大。四是账目审查力度不到位。有关部门对农村账目审查仅局限于年终象征性对账,发现问题也不及时纠正,对一些小村,甚至几年不去审查账目,导致个别基层组织人员有恃无恐,胆大妄为。
三是监督制约不力。从内部看,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村根本就没有规章制度,有的村虽然制度上墙,但也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与执行。如民主议事日是一个很有效的党内监督阵地,但往往是村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个人说了算,其他班子成员不敢提不同意见,因此起不到相互监督作用。从外部看,民主监督不到位。目前推行村务、政务两公开,对农村干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但是有一些村,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的东西多,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使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手段难以到位。有的基层政府对基层组织人员监督不严,对于群众反映村干部的问题,基层政府组织不是依法办事,秉公处理,而是采取袒护态度,久拖不决,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到造成职务犯罪发生。
四是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一是有些基层组织不健全,管理涣散,班子成员不团结;基层组织人员群众意识淡薄、官僚主义严重,村里的重大事项不开会不商量,缺少民主监督。其次乡镇党委、政府对干部的考察单纯以能否完成乡镇下达的任务为标准,缺少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严格有效的统一管理。再者由于利益驱动和干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村干部要寻找乡镇干部作靠山,乡镇干部需要在村级培养依靠力量,导致了目前乡、村两级干部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网和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导致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违法违纪放任不管。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教育、防止村官腐败。针对村干部素质低的现状,加强教育培训,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建立村教育活动室,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集中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轮流培训。首先应对基层组织人员采取持证上岗,任职教育的方法。其次,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对违法违纪基层组织人员的及时查处、曝光,起到震慑作用,检察机关也应主动出击,深入乡村开展法制教育。再次在农闲季节定期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基层组织人员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批党性强、素质高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预防和减少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
二是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村级财务统一核算。要杜绝白条子、假票子等现象,实行收支两条线,真正做到村务公开。村主任、书记、会计、出纳等人要认真履行财务手续和执行财务制度,改变目前部分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堵塞漏洞。
三是建立严格的农村工作监督机制。首先,市县乡各级纪检、人事部门要定期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执法执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次,市县乡财政、审计部门也要适时对村财务状况实施审查,防患于未然;再次推行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推动村级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
四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选拔基层组织人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警惕宗族势力,最大限度地体现党员、群众的意愿。加大力度宣传村民自治法,帮助推进村民自治法的实施,提高村民自治意识。村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上级党委政府也应把握好使用干部的原则,上下沟通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相关热词搜索: 职务犯罪 基层组织 对策 预防 原因
笔者通过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调查,认为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有以下原因:
一是村干部素质低,任用教育不到位。近年来,农村调整选拔的新的基层组织人员中,一些地方由于缺少必要的考查、考核,没有把好素质关,致使一些素质低的人员被选拔到村基层组织岗位上,埋下了发生职务犯罪问题的隐患。在犯罪的基层组织人员中,多数文化水平较低,政治素质较差,有的甚至还有严重的前科劣迹。同时,教育不够也是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的一个原因。目前,虽然各村大都建立了活动室、阅览室等学习阵地,但基层组织人员学政治理论、学业务却很少,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更少。由于忽视教育和学习,使一些基层组织人员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变化,自律意识不强,宗旨观念淡薄。
二是村级财务管理混乱。特别是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较快,集体经济逐步向农、工、商、贸等多元化经济发展,但相应的财务正规化管理却跟不上,白条子下账、假票据入账、审批手续随意等,致使财务管理无透明度,民主理财流于形式。突出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收支无制约。有的村基本上没有经费收支审批制度,基层组织人员人人管钱管物,个个自批自报。有的村对财务实行家长制管理,支出、审批一人说了算。二是账目不健全。有的村收入、支出不按规定建账,村干部乱花钱,直至贪污侵占公款。三是财务人员成份杂、素质低。由于村级财务人员的配备没有一定的标准,致使村级财务人员鱼龙混杂,整体素质偏低,加之对其政治和业务培训少,不少会计人员缺乏法纪观念,财会业务水平低,账务处理随意性大。四是账目审查力度不到位。有关部门对农村账目审查仅局限于年终象征性对账,发现问题也不及时纠正,对一些小村,甚至几年不去审查账目,导致个别基层组织人员有恃无恐,胆大妄为。
三是监督制约不力。从内部看,规章制度、监督机制不健全。有的村根本就没有规章制度,有的村虽然制度上墙,但也形同虚设,没有很好地落实与执行。如民主议事日是一个很有效的党内监督阵地,但往往是村书记或村委会主任个人说了算,其他班子成员不敢提不同意见,因此起不到相互监督作用。从外部看,民主监督不到位。目前推行村务、政务两公开,对农村干部起到了很好的监督作用,但是有一些村,公开的内容有限,表面的东西多,群众最关注的财务收支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使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外部监督手段难以到位。有的基层政府对基层组织人员监督不严,对于群众反映村干部的问题,基层政府组织不是依法办事,秉公处理,而是采取袒护态度,久拖不决,以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到造成职务犯罪发生。
四是基层组织建设存在问题。一是有些基层组织不健全,管理涣散,班子成员不团结;基层组织人员群众意识淡薄、官僚主义严重,村里的重大事项不开会不商量,缺少民主监督。其次乡镇党委、政府对干部的考察单纯以能否完成乡镇下达的任务为标准,缺少对农村基层组织进行严格有效的统一管理。再者由于利益驱动和干部管理体制上存在的弊端,村干部要寻找乡镇干部作靠山,乡镇干部需要在村级培养依靠力量,导致了目前乡、村两级干部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网和经济利益的一致性,导致对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违法违纪放任不管。
针对以上原因,笔者认为预防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应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抓教育、防止村官腐败。针对村干部素质低的现状,加强教育培训,是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问题的一个好办法。建立村教育活动室,利用冬春农闲季节,集中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轮流培训。首先应对基层组织人员采取持证上岗,任职教育的方法。其次,开展警示教育,通过对违法违纪基层组织人员的及时查处、曝光,起到震慑作用,检察机关也应主动出击,深入乡村开展法制教育。再次在农闲季节定期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党性教育、财经管理、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村干部的综合素质。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基层组织人员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批党性强、素质高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预防和减少农村基层组织人员职务犯罪案件。
二是要建立健全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推行村级财务统一核算。要杜绝白条子、假票子等现象,实行收支两条线,真正做到村务公开。村主任、书记、会计、出纳等人要认真履行财务手续和执行财务制度,改变目前部分村财务管理的混乱局面,堵塞漏洞。
三是建立严格的农村工作监督机制。首先,市县乡各级纪检、人事部门要定期对基层组织人员进行执法执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其次,市县乡财政、审计部门也要适时对村财务状况实施审查,防患于未然;再次推行村务大事村民公决制度,推动村级决策的民主化、公开化、科学化。
四是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在选拔基层组织人员时要充分发扬民主,警惕宗族势力,最大限度地体现党员、群众的意愿。加大力度宣传村民自治法,帮助推进村民自治法的实施,提高村民自治意识。村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态,认真使用好自己的选举权,上级党委政府也应把握好使用干部的原则,上下沟通建设一个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有效防止职务犯罪的发生。
相关热词搜索: 职务犯罪 基层组织 对策 预防 原因
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
- 预防职务犯罪总结2021-09-06
-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2021-09-09
- 预防职务犯罪事迹材料2021-09-13
- 近两年来职务犯罪情况分析2021-09-20
- 供电支公司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制度2021-09-21
- 浅析税务机关预防职务犯罪的...2021-09-22
- 在预防职务犯罪辅导讲座上的...2021-09-22
- 加强权力约束预防职务犯罪2021-09-24
- 从检察机关的自由裁量权谈谈...2021-09-25
- 预防职务犯罪论文-预防职务犯...2021-09-30
- 基层组织干部学习十九届五中...2021-09-05
- 乡镇春季农村基层组织集中整...2021-09-14
- 街道基层组织2005党建工作要点2021-09-15
- ×镇基层组织建设交流材料2021-09-21
- 当前乡镇党委在农村基层组织...2021-09-23
- 基层组织建设的关键是乡镇党...2021-09-23
- 关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规范化...2021-09-25
- 制约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2021-09-26
- 创新: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生命2021-09-29
- 乡镇党委基层组织创新工作汇...2021-10-02
- 谈农业面源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2021-08-27
- 广播电视台站会计信息真实性...2021-08-27
- 自媒体下旅游企业营销对策2021-08-27
- 农业科技期刊办刊水平提升对...2021-08-27
- 当前“微腐败”主要表现及治...2021-09-06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存...2021-09-13
- 退耕还林(草)的现状、问题...2021-09-13
- 经营城市理论思考及对策2021-09-13
- ×公路收费处目前征费工作中...2021-09-15
- XX县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2021-09-16
- 预防诺如病毒工作指导方案2021-08-27
- 关于整治党员和干部参与赌博...2021-09-13
- 柑橘僵苗原因及预防措施2021-09-28
- 公司ISO9001:2000培训及纠正...2021-10-06
- 【精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预...2021-10-24
- 浅析从源头预防减少交通事故...2021-11-11
- 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环境诱因...2021-11-14
- 有关打预防针的日记400字大全2021-12-02
- 秋季腹泻饮食调理及预防措施2021-12-05
- 浅论路面预防性养护2021-12-21
- 因家庭原因的辞职报告2021-08-24
- 家庭原因的辞职报告2021-08-24
- 个人原因辞职信范文2021-09-05
- 个人原因辞职信2021-09-05
- 个人原因辞职信20字2021-09-05
- 教师个人原因辞职信怎么写2021-09-05
- 个人原因辞职信(工作能力不足)2021-09-08
- 学困生产生原因分析2021-09-14
- 公共事业单位产生原因和发展...2021-09-14
- 个人原因辞职报告应该怎么写2021-09-28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