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应用“加重前辊负荷使整机负荷减轻以提高压榨效能”的技术原理出发,通过改变、缩小榨机前后辊开口及开口比,提高前辊出汁率,减轻后辊排汁压力,减少重吸,降低蔗渣水份,从而达到单机及全机列抽出率提高的同时降低榨机电能耗的目的。 关键词 节能降耗,压榨效能,技术应用。 前言 在全国上下掀起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今天,作为能耗大户的制糖企业,每年都消耗大量的水、电、汽,消耗掉大量的有限能源,因此,制糖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将重点落实到如何降低水、电、汽的消耗方面。平时,各企业对汽、水消耗的节约工作更重视,各种节约理论和实践也不断见诸报端,但对节电的措施则相应提得少许多,在制糖企业内部各单位,耗电大户是压榨车间,如何搞好压榨车间的技术管理,减轻榨机负荷、节约电能,同时又要相应提高压榨效能,已经是我们制糖企业所必须面对的一大问题。 在如何实现既降低榨机负荷减轻能耗又提高压榨机效能方面,我集团公司已经进行多年的探索应用并取得了很好的实绩,本文以其中的一个子公司A生产实绩来进行分析探讨。 1 应用的技术原理 一改过去“重油压、重后辊”的做法,采用“加重前辊负荷使整机负荷减轻以提高压榨效能”的技术原理,改变、缩小榨机前后辊开口及开口比,提高前辊出汁率,减轻后辊排汁压力,减少重吸,降低蔗渣水份,从而达到单机及整机列抽出率提高的同时降低榨机电能耗的最终目的[1]。 2 技术应用前后的生产实绩对比 2.1 设备配套情况 公司现有的压榨机组为5座Ф670×1200榨机系列,电机功率200KW,额定电流495A,额定转速600-1200rpm,锅炉为二台25吨/小时(2.45Mpa)的次中压锅炉,配两台1500KW发电机组,日处理甘蔗量1800吨/日。 2.2 采用的技术措施 因为02/03榨季压榨效果差,从03/04榨季开始,按照上述应用技术原理进行逐年验证,逐项实施压榨技术改进,在切撕机排刀、油压、后辊开口、开口比、底梳设计等方面稳步推进,逐年取得好成绩,到现在为止,已确定出一套成熟的既节约电能又提升压榨效能的技术方案措施,其重点落实在榨机装嵌数据上,并实行施加中轻油压方案。 2.3 03/04榨季至05/06榨季压榨机组安装数据变化: 榨 期 | 1# | 2# | 3# | 4# | 5# | 03/04榨季安装开口 | 16/6 | 13/5 | 11/4 | 9.5/3.5 | 9.8/3 | 04/05榨季安装开口 | 16.5/5 | 14/4 | 12/3 | 10/2.5 | 8/2 | 05/06榨季安装开口 | 14/6 | 11/4.5 | 7.5/3 | 6.5/2.5 | 6/2 |
安装数据用纤维指数公式配合有关实际修正确定。 2.4 节约电能效果及压榨效能的变化: 榨 期 | 1#电机转速(rpm) | 1#电机电流(A) | 辊子线速(m/min) | “能比” | 蔗渣转光度(%) | 蔗渣水份(%) | 抽出率(%) | 平均榨量(t/d) | 02/03 | 750 | 超500 | 22.60 | 37.5 | 3.40 | 50.0 | 94.30 | 1567 | 03/04 | 500 | 420 | 15.04 | 21.0 | 2.60 | 49.02 | 95.96 | 1708 | 04/05 | 700 | 300 | 13.10 | 21.0 | 2.18 | 47.86 | 96.82 | 1711 | 05/06 | 600 | 260 | 12.00 | 15.6 | 2.24 | 47.93 | 96.50 | 1743 |
注:(1)“能比”为非正规单位,只是为比较而作,取义为“比对能耗”,计算公式为“能比”=电流×转速/10000; (2)榨量受到进厂甘蔗不足的制约; (3)04/05榨季甘蔗含糖份最高。 从上述各榨季1#压榨机电机电流变化可以看,电耗在逐年下降,而且下降的比率还很大,其中1#压榨机电机电流05/06榨季与02/03榨季相比只有其一半,节省了大量电能。此外,全厂用电的总电耗也因压榨电耗下降而得到明显体现,吨蔗耗电量从原来的33.02度下降到30.69度,已达到此类规模配置糖厂的正常的合理能耗水平(30度/吨蔗左右)[2]。 3 讨论与思考 3.1 实施本技术方法所必须的前提条件 3.1.1 重视做好甘蔗的破碎预处理。 3.1.2 必须配备有下送辊等强制入辘器,否则,会因入口相对小而导致入辘困难。 3.1.3 前辊及底梳的强度要达到要求,否则,会因前辊受力增加而在生产过程中致其崩齿。 3.1.4 施加的油压不宜过高,以中轻压为宜。 3.1.5 要有良好的排汁条件,即榨辊设计及底梳安装有讲究。 3.1.6 要保证榨机顶辊能够灵活升降。 3.2 本技术方法为什么既能提高压榨效能又节省能耗? 压榨效能一般用压榨机列的处理量和抽出率这两个指标来衡量。一般来说在压榨设备一定的条件下,要提高压榨量,往往抽出率有所下降,反之,要提高抽出率,则会影响压榨量,所以处理量和抽出率是互相矛盾、相互制约的。应用本技术方法能做到两者同时提高,得益于打破常规的逆向思维,使每一座机组的出汁提前,如一般情况下,压榨机组前、后辊排汁量比为7∶3,在应用本技术方法后,前、后辊排汁量比接近8∶2,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后辊的排汁压力,减少蔗渣重吸机率,所以既保证了避免蔗渣过度膨胀影响排渣的弊病,使蔗渣顺利通过,又能降低蔗渣水份,有资料表明,蔗渣水份每下降1%,该组榨机的抽出率可提高0.07%-0.1%,所以可提高压榨效能。 缩小榨机开口及开口比,就是为了达到增加前辊压力、减小后辊压力进而减轻整座机组的电负荷,因为压榨机前、后辊压力比的大小主要受辊子出人口比及重吸系数的影响。当油压一定时,前、后辊开口比越大,蔗料受压缩的差别越大,蔗料对榨机前、后辊的反作用力相差也越大,必然导致榨机电负荷增大;反之,前、后辊开口比越小,蔗料受压缩的差别也越小,蔗料对榨机前、后辊的反作用力相差也就越小;榨机所受到的压力负荷重点在后辊上,亦即是说榨机的电耗主要决定于后辊,减轻后辊压力,就可以降低榨机电耗。 华南理工大学对某厂的压榨机测试数据较有代表性: 前、后辊压力比 | 前、后辊出汁率(%) | 总出汁率(%) | 3.08 | 25 | 59.5 | 2.69 | 30 | 61.5 | 2.36 | 40 | 64.5 | 1.97 | 45 | 66.5 | 1.78 | 50 | 67.2 |
从这组数据可以看出,前、后辊压力比的改变对压榨前、后辊出汁率的影响很大,当前、后辊压力比大时,前辊出汁率和总出汁率低,当前、后辊压力比减小时,前辊出汁率和总出汁率都有提高,这正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提高出汁率又降低后辊压力,后辊所受到的压力往往是前辊所受到压力的数倍,有效提高前辊压力,就能更有效地降低后辊压力,就意味着整座压榨机电负荷的有效降低。 4 结束语 在能源供给越来越紧张的现代社会,我们制糖企业的节能降耗工作任重而道远,如何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电消耗,节约能源,需要我们所有制糖技术工作者去摸索、去实践,本文谨在此起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我们将继续和业内同仁一起去不断探索。 参考文献 [1] 王开兰、黎锡流,《甘蔗提汁》,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年。 [2] 陈晓斌、黄俊生,试论我国甘蔗糖厂现阶段能耗的合理水平,甘蔗糖业,2006(4),18-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