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紧紧围绕新农村建设,,着力做好四个服务

发布时间:2022-02-13 15:16:12 浏览数:

扎实推进百里生态长廊水利化进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水利肩负着重大使命。水利是农业的命脉,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基础设施,是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条件,是改善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保障。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结合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百里生态长廊规划,水利建设主要突出4个重点。
    一、服务生产发展,以灌溉输水到田间为重点,全面提升农村水利建设水平
    生产发展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水利设施位居农村基础设施之首,竹溪水利必须抓住机遇,优先发展,为推进现代化农业建设和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水利支撑。近年来,结合万亩灌区、节水灌溉、小农水中央补助、小流域治理、烟水配套工程等项目,先后实施了东干渠一至四期工程,完成渠系衬砌6000米,以蒋家堰为试点,先后在蒋家堰、中锋、城关、龙坝、水坪、县河等乡镇实施了田间U型渠工程,完成渠系硬化10公里,有效解决了受益区农民放水难的问题,受到农民朋友好评。但由于我县水利工程大多建于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设施老化失修,渠系不配套,加上投入不足,农村水利设施薄弱已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制约因素。 “十一五”期间,我们将结合万亩灌区和国家小农水补助项目,新建29处小型引水渠建设,新修渠道266处,改善灌溉面积6.73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18万亩。围绕百里生态长廊建设,完成公路沿线5个镇4.5万亩田间U型渠154公里,完成渠系衬砌1144公里。2007年重点完成中锋青草坪、城关长旺、水坪三堰三个产粮区的田间输水工程任务,整治末级渠系30km。同时积极争取洞沟河灌区项目今年正式启动。
    二、服务生活宽裕,以安全饮水进万家为重点,着力改善农民生活质量
    生活宽裕是农民生存与发展的不懈追求。农村饮水安全对提高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通过国家“八七”扶贫攻坚和人饮解困工程的实施,全县基本解决了农村人口饮水困难。但根据2005年全县农村饮水现状的调查,全县农村各类饮水水质不安全人数22万。2005年、2006通过安全饮水工程试点县已解决1万人,国家计划2020年完成安全饮水工程,湖北计划2010年基本完成,省发改委、省水利厅下达我们县“十一五”计划10万人,2007年我们计划解决30个村3.6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
    三、服务村容整洁,以水土治理和水环境保护为重点,致力营造农村良好的人居环境
    乡风文明,村容整洁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单元。作为水利部门,一是加快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实施,以流域为单元,以村庄为依托,坚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实行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力争“十一五”末完成70条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29平方公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项目今年起将正式启动,从今年起,我们县年将争取国家投资800万元用于小流域治理。二是实施“以电代燃料”工程。把“以电代燃料”工程与实施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工程有机结合起来,保护林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三是积极防治面源污染,保护农村水环境。积极争取县城城区河道橡皮坝项目和万江河大鲵自然保护区项目得到国家立项。今年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土保持项目实施后,按照百里生态长廊建设规划,我们将重点加强竹溪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城乡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建设,加强排污口的监控管理,还河流健康生命。
    四、服务管理民主,以水利“四项改革”为抓手,不断创新水利服务新农村的运行机制
    发展水利要适应农村税费不断深入的新形势,取消农民义务工和劳动积累工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如何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参与和建设管理是一个新的课题。近年来,我们选取蒋家堰为试点,通过拍卖产权、成立用水者协会等方式探索农村水利建管体制模式,取得了一定成绩,积累了一定经验,今年我们将逐步推广。一是加大小型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建立良性发展的小型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大力推进灌区、乡村供水农民用水合作组织建设,按照公选会长、公众决策、公众建设、公正管水、公开收支的“五公”原则规范建设管理,对全县已建立的个农民用水者协会要进一规范和完善,巩固提高,发挥效益;其次要大力推广 “堰随田走、产权共有、民主决策、合同管理”的小型水利设施,充分尊重群众意愿,探索切实可行的改革模式。二是探索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体地位,尊重农民意愿,引导农民参与,激发农民创造。把农民直接受益的小型工程交给农民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建立政府以奖代补资金为引导,农民投资投劳为主体的长效投入机制,采取政府补帖与农民自筹挂钩、多筹多补、先干后补等一系列“以奖代补、以钱养事、财政贴息”等措施,鼓励农民自己的事自己干,使农民重新担当起农田水利建设的重任。

相关热词搜索: 新农村 着力 紧紧围绕 做好 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