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烟叶更加“安全健康”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消费者对烟草安全性提出更高要求。我国政府和烟草行业一直重视烟草的安全性,卷烟工业在减害、降焦方面开展了多年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但在农业领域,我国烟叶“无公害”生产的研究还处在起步阶段。为此,国家局于2002年采取科技招标的方式,立项进行协作攻关。福建省烟草公司三明市公司(以下简称“三明烟草”)紧紧抓住这一历史机遇,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科大”)联合承担了《“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研究及应用》项目。
目标定位,降低烟叶“农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立项后,三明烟草随即与中科大召开项目协作会,根据项目合同的要求,联合制定了项目整体实施方案,明确了项目主要技术路线。
为摸清三明烟区环境和烟叶中的“公害”物质,分析烟叶“无公害”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2002年底三明烟草专门制定了《产区烟叶生产环境调研和取样测定方案》,成立了调研组,从2003年起,连续三年开展了环境和烟叶质量调研。烟区土壤样品、灌溉水样、环境空气等方面的大量检测数据表明:三明烟区烟用灌溉水只有极少数含有农残,残留种类少,残留含量低,没有重金属污染问题,水质十分清洁;植烟土壤无明显农药污染问题,几乎所有土样的砷、汞、铅都低于标准限值,有机质含量较高,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良好;空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自然保护区一类水平。这说明,三明烟区环境质量完全符合“无公害”烟叶生产的要求。而三明烟叶样品分析数据则表明:烟叶中的重金属砷、镉、汞、铅等的含量都低于标准限值,农残平均检出率为6.38%,平均超限率为2.20%,主要为有机磷类和菊酯类杀虫剂残留超标。这说明,三明烟叶“无公害”生产存在的问题主要在于烟叶农残。由此,项目组明确了主攻方向,即“降低烟叶农残、稳定烟叶质量、控制生产成本”。
基础研究和危害关键点的控制对于烟叶“无公害”生产来说至关重要。为此,2003年以来,三明烟草与中科大有针对性地开展了课题研究30余项。其中,围绕农残控制,开展了病虫害预测预报技术研究、主要病虫害防治药剂及防治方法研究等课题;围绕烟叶品质进一步改善和有害重金属含量控制,开展了稻草回田、腐殖酸肥、三明土壤特性和有害重金属在土壤及烟叶体内分布状态等的研究。四年来,三明烟草与中科大共同召开技术研讨会4次,及时总结研究课题进展情况,讨论制定下一阶段研究方案,并根据研究结果撰写技术论文在总结会上进行交流。
此外,围绕“降低烟叶农残、稳定烟叶质量,控制生产成本”的主攻方向,三明烟草还加强了配套技术的研究和集成,做到边研究、边示范、边验证、边改进,集成了一套包括烟叶“无公害”生产环境建议标准、生产技术规程、农药使用准则和肥料使用准则及常规或先进实用技术等在内的较为完善的优质烟叶“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这无疑给三明“无公害”烟叶生产带来了强有力的保障。
基地示范,稳步推广应用
众所周知,示范基地是综合性的技术推广舞台,是先进、成熟的研究成果系统集成应用的示范辐射场所。为此,三明烟草高度重视,精心制定示范基地年度实施方案,强化了各项工作措施。
在基地规划上,本着“优化布局、优化结构”的原则,三明烟草选择植被良好、周围无工矿企业污染源,田块相对集中成片、水利设施建设完善、烘烤设施配套,所在地烟农户籍化管理好、劳动力比较充裕、烟农文化素质较高的烟田为示范基地,基本上覆盖了全市不同生态区。2004年,三明烟草有选择地在8个县26个乡镇建立示范基地3万亩;2005年,示范基地面积扩大到11个县(市、区)77个乡镇的10万亩烟田;2006年,示范基地面积为10万亩。
为加强烟农对烟叶“无公害”生产的认识和认可,三明各地采取了多种办法加强宣传和培训。比如,在基地发放宣传资料、播放“无公害”烟叶生产技术培训教学片,举办形式多样的培训班、现场会,把相关的生产技术措施真正落实到每户烟农手中,使之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用得上”的实用技术,确保基地发挥好示范辐射作用。
“无公害”烟叶示范基地里,烟叶长势良好。
毋庸置疑,项目研究能推动基地建设,基地建设又可深化项目研究,促进各项技术措施不断改进、完善。但是,若仅停留于示范基地,烟叶“无公害”生产的研究成果推广力度显然不够。将研究成果,尤其是将农残控制措施纳入全市烟叶生产技术体系中,而后应用于全市烟叶生产中,对整个三明烟草的烟叶生产至关重要,也因为如此,三明烟草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积极推行栽培避病措施,减少农药用量。全面推行轮作制度,坚持“烟稻轮作制”,提倡“烟田轮种制”,在全市建立了72万亩基本烟田保护区;改进育苗方式,全面推广“湿润育苗”技术,统一集中育苗,培育高茎无毒壮苗;全面推行稻草溶田、施用白云石粉(石灰)改良土壤技术,改善烟田土壤生态环境;全面推行适时早栽措施,力争使烟株在生产后期避过高温高湿而引发的根茎病危害;全面推行“平衡施肥”技术,增施有机肥,确保烟株健壮协调生长;全面推行适时揭膜清沟培土技术,改善垄体通透性,降低土壤表层温度,提高烟株后期耐熟性和抗逆能力;全面推行下部烟叶适时早采措施,改善烟株下部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全面推行卫生管理措施,及时清理烟花烟杈、烟株残体和田间杂草,减少病虫害初侵染源,同时规范农事操作以减少因操作问题而导致的病害流行加速。
加强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网络建设,实现精准用药。从加强人员配置、经费投入、业务培训和工作考核方面着手,完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网络的建设。在原有网络基础上,根据各产烟区的生态条件,在5万担以上的产烟县(市)建立了烟草病虫害预测预报站,并要求县级测报站站长由分管烟叶生产的领导担任,测报技术人员由多年从事植保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另一方面改进了测报技术,成功使用了性诱剂和诱捕装置有效诱导小地老虎、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等鳞翅目害虫,并大面积推广使用频振式杀虫灯,随时监控大田病虫害发生动态。目前,各测报站均能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提供相应的技术指导,在精准用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
“无公害”烟叶生产不是使用农药杀灭害虫,而是用筒型诱捕器捕杀鳞翅目等害虫。
统一规范用药行为,实现安全用药。在推广杀虫灯等物理防治措施的基础上,筛选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大力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和环境友好农药,同时加强农药使用指导,严格落实《三明市烤烟“无公害”生产农药使用规则》,规范广大烟农的用药行为。自2004年起,三明烟草根据中国烟叶公司《烟草农药使用的推荐意见》及当地试验示范情况,确定拟采购的农药品种,然后由市公司统一招标采购,并以优惠的价格配售给烟农。这些举措不但有效地防范了烟农用药的盲目性,提高了用药的规范性和安全性,而且也能从源头上控制超标烟叶农残的问题。
成果转化,技术管理体系完善
四年来,通过项目的实施,三明烟草总结提出了以“栽培避病、减少用药,加强预测预报、精准用药,规范用药行为、安全用药”为核心内容的控制农药残留措施,建立了一套较为完善的优质烟叶“无公害”生产技术体系和管理体系。事实证明,三明烟叶“无公害”生产示范基地烟株长势均衡,发病率低,虫害少,落黄层次分明。而且,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好,内在主要化学成分更加协调,安全性更高,且平均亩产量增加4.33公斤,亩均生产成本降低7.67元,烟叶农残平均检出率和平均超限情况也呈逐年下降趋势。
项目实施以来,三明烟草累计示范推广了烟田23万亩,增加烟叶产值1067万元,减少生产成本176万元,不但取得了明显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促进了三明烟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而且也给当地烟农带来了更多的希望。正如宁化县示范基地烟农谢应添所言:“烟草公司发展烟叶‘无公害’生产,既提高了我们的技术水平,增加了种烟收入,同时也增强了我们的环保意识,能保护自己的田块,又能生产‘无公害’的烟叶,何乐而不为?今后大伙儿种好烟的信心更强了。”(作者单位:福建省烟草公司三明市公司)
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
- 烟叶物资采购处业务员竞聘演讲稿2021-09-13
- 关于传达贯彻全市烟叶生产会...2021-09-14
- 2005年烟叶收购工作总结2021-10-02
- 烟叶收购预检验级实施方案2021-10-08
- 烟叶站各项指标承包方案2021-10-08
- 烟叶收购工作星级烟站评比方案2021-10-08
- 烟叶科技样板工作总结2021-10-11
- 烟叶公司经理在烟叶收购工作...2021-12-15
- 副市长在全市烟叶收购工作会...2021-12-15
- 烟叶生产基础设施项目实施状...2022-01-14
- 谈积极心理学下大学生心理健...2021-08-27
- 教师对于健康讲话稿:拥抱健...2021-08-27
- 对于健康演讲稿:珍爱生命,...2021-08-27
- 关注孩子健康成长|注重孩子...2021-08-27
- 健康领域—健康不健康2021-09-05
- 人民为中心,健康是根本2021-09-06
- 小学生健康教育课教学教案2021-09-08
- 学校健康教育总结2021-09-11
- 强化依法治企工作促进公司健...2021-09-19
- 以党建带团全面推动共青团工...2021-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