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创建中国首家人居环境示范城镇的思考
2008年9月,乌审旗提出了“学习包头、大连等地区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先进经验,建设一流县域生态型文化城镇”的目标,并先后两次邀请中国人居委组织有关专家组赴乌审旗实地调研和考察。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认为乌审旗具备了率先创建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的条件。2008年12月23日,中国人居委和乌审旗人民政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内蒙古·乌审旗创建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启动仪式,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将乌审旗确定为全国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创建试点地区。
一、坚持以人为本理念,深刻理解创建首家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的重大意义
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城镇是坚持以人为本,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实践证明,城市建设不仅仅是城市道路、住房、绿化及管网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更重要的是从整体上改善人居环境,保持城市可持续发展。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城镇的就是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科学规划、科学建设、科学管理,建设生态环境良好、市政设施完备、功能定位明确、产业布局合理、文化特色鲜明、管理科学有序、城乡协调发展、社会和谐稳定的环境,实现人与环境、资源的和谐共享,平衡发展。
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城镇是推进“三化互动”,加快城乡统筹、集约发展的重要途径。随着工业化和农牧业产业化的快速推进,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可以有效推动城镇健康发展,全面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的发展水平,促进文化旅游、餐饮住宿、货物配送等相关产业发展,加速农村牧区人口向城镇和二、三产业集中,实现工业化、农牧业产业化和城镇化的良性互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城镇是走生态文明之路,实现绿色乌审新一轮赶超的重要载体。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创建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就是要立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更加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相结合,着力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优化产业布局,提升人的文明程度,推动生态型文化城镇建设向更高水平、更高层次发展,促进全旗经济快速、健康、协调发展,使乌审旗在全市新一轮竞比中实现赶超。
二、践行科学发展观,扎实推进人居环境示范城镇创建工作
乌审旗创建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中国城镇人居环境评估指标体系》为标尺,坚持规划为先、产业为基、生态为重、文化为魂、宜居为本的原则,学习包头、大连等地创建最佳人居环境城市的先进经验,切实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大力推进城镇特色化,建成自治区级示范镇和文明镇,力争到2013年实现中国人居环境示范城镇的示范目标,到2018年实现真正建成全国县域人居环境城镇。
一要抓环境,坚持生态保护与环境建设并重,优化城镇生态环境体系建设。坚持走“环境优先,建城市先建环境”的路子,在保护好已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完善鸿沁湖公园和萨拉乌苏体育公园,延伸森林景观带和城郊外围生态屏障带,加快推进生态园、植物园建设,实施城郊森林公园、中心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草原风情园、田园风景区及高标准的生态文化旅游区的规划建设工作,打造“来源于自然,而又胜于自然”的城镇生态环境,形成“草原环抱、大树成林、田园掩映、水系贯穿”的草原城镇景观。同时,积极开展“创建花园式单位、园林式小区、生态式酒店”及“百树千花进万家”活动,动员全民参与创建活动,营造全民参与、社会共建人居环境示范城镇的良好氛围。
二要抓特色,协调好传承草原特色文化与塑造现代城镇形象的关系,构筑城镇科学发展新的框架。要将城镇传统的框架结构进行调整,顺应自然地势地貌,形成“大环抱、小分散、组团式、多中心”的布局模式,体现舒展、自由、开放的草原城镇布局风格。我们的石化创业新区后勤服务区建设坚持“三低一高”的建设理念。“三低”:就是低能耗,低建筑密度,低容积率;一高:就是高绿地率。今后,我们在城镇建设上,将在继续坚持“三低一高”建设理念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创新;在城镇建筑设计上,着力体现现代草原文化和多民族共享文化,将西方文化、地方民族文化、人文精神、地域特点与现代建筑有机融合、相互衬托,形成独具乌审特色的建筑风格,体现唯一性。
三要抓建设,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加快道路建设,2009年一步到位完成45平方公里规划建设区内三级道路网络框架及四大出口的改造提升;优化城区公共交通路网体系,统筹城乡公共交通协调发展,实现城乡公共交通车辆、线路、客源及管理等资源共享;加快教育、文化、卫生、体育服务设施建设。立足提高市民整体素质,建设全民健身活动中心、综合医院、大型图书馆、文博馆、文化广场及医疗卫生服务站等,完善科、教、文、卫服务设施;加快供热、供气、给排水、环卫等配套设施建设。启动热电联产项目,推进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建设,扩大供热、供气管网覆盖面,提高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和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率;突出中心城镇服务功能,加快四星级、五星级酒店和现代化商城建设,健全配套服务设施,着力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
四要抓统筹,坚持城乡统筹与社会发展协调进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通过规划、产业、布局、资源、开发及基础设施建设六统筹,推动三次产业的相互融合、相互促进、联动发展,引导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人才、信息等资源在城乡之间合理流动,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建立有利于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的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城乡融合,实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城乡规划衔接、资源共享、产业互补、市场互动、人力互助、开发互利、协调发展的良性格局。
五要抓管理,提高城市管理的公众参与度,提升城镇管理水平。要动员全社会的力量,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真正让人民群众在城镇管理工作中当家作主。要强化依法管理、执法为民意识,实施市场化运作、网格化管理新模式,统筹旗、镇两级政府及社区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落实城镇片区管理责任制,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全面推广,实现城镇管理空间和时间的无缝管理,逐步建立健全城镇管理综合长效机制。促进物业管理与社区建设良性互动,在上规模的小区和大型公共场所实现社会化物业管理。
六要抓保障,提升居民居住品质,构建层级住房保障体系。认真落实廉租住房保障政策,扩大廉租住房保障范围,逐步提高廉租住房租赁补贴标准和实物安置租金标准,逐步实现对城市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住有所居”、 “应保尽保”。切实加大经济适用住房建设,进一步规范和改进经济适用住房管理,严格限制经济适用住房上市流转,着力解决城市中、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需要。加快精品移民小区建设,解决转移进城农牧民的住房问题。同时,要紧紧依靠大中型企业的带动和综合物流园区产业带动,解决转移农牧民的就业问题,确保被转移农牧民“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推进镇区范围内环境较差的住宅小区和“城中村”开发改造,增强城镇商业活力,改善居民生活环境。
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
- 2篇,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2021-08-27
- 对于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中国...2021-08-27
- 学习《中国共产党军队党建设...2021-08-27
- 学习贯彻《中国共产党军队党...2021-08-27
- 中国梦少年梦演讲稿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2021-08-27
- 庆祝伟大中国共产党诞辰99周...2021-08-27
- 学习《中国共产党章程》讲稿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2021-08-27
- 星城镇特色工作2021-09-14
- 城镇居民住房消费市场调查报告2021-09-17
- 服务农村青年加快经济发展推...2021-09-24
- ##市城镇化现状及对策措施2021-09-25
- 城镇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新平台2021-09-26
- 中国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改革...2021-09-27
- 努力创建现代化园林式文明城镇2021-09-27
- 关于加快城镇化发展的对策思考2021-09-29
- 文明卫生城镇建设经验材料2021-10-02
- 关于城镇社区建设工作的情况汇报2021-10-03
- 社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情...2021-08-27
-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进会...2021-10-23
- 示范区年上半年全面深化改革...2021-08-27
- 近三年开展政治监督工作情况...2021-08-27
- “奋进示范区、奋战示范点”...2021-08-27
- 从科技示范户到科技带头人2021-09-13
- 创建民主法治示范企业材料2021-09-14
- 党员经营示范户和文明经营示...2021-09-19
- 在创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建设...2021-09-19
- 区农业现代化示范园区、标准...2021-09-23
- 民主法治示范村经验材料2021-09-23
- 强化示范基地建设提升“科技...2021-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