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广东省共青河泄洪闸除险加固工程试验研究(何小惠,黄智敏,林佑金)

发布时间:2022-02-20 15:18:42 浏览数:
  1、工程概况

共青河拦河闸坝工程位于广东省电白县林头镇内的沙琅江干流上,工程主要由泄洪闸段和溢流坝段组成,是一座以灌溉为主、兼供水等综合利用的中型闸坝工程。

泄洪闸位于河道左侧,与溢流坝段连成整体。泄洪闸段长25.8m,设3孔开敞式平底闸,每孔闸净宽7m,闸底高程16.3m,闸底以i=1∶3.08坡度与下游消力池连接;消力池长17m,池底高程15.0m,池后尾坎顶高程16.0m,下游接长45m的海漫段(见图2)。溢流坝段布置在河道右侧,堰顶高程19.3m,溢流坝段长146.7m。泄洪闸坝五十年一遇校核洪水泄流量Q=2302m3/s,二十年一遇设计洪水泄流量Q=1858m3/s。

2 泄洪闸工程除险加固原因及分析

共青河拦河闸坝工程于1988年7月建成投入运行,并安全运行了十多年。2001年5月21日和6月5~9日,沙琅江流域普降大到特大暴雨,沙琅江出现相当于十年一遇的洪水。当闸上游水位为19.48m时(高于溢流坝顶0.18m),泄洪闸开闸泄洪,下泄水流直冲撞击消力池尾坎及坎后违章修建的高1m(高程17.0m)的挡水坎后,水流高高跃起,跌落在消力池内和池后下游海漫段,泄流单宽流量较集中在消力池的左岸区域,形成急流冲击海漫段,造成消力池下游的混凝土及浆砌石海漫段被冲毁,海漫段的左堤岸决堤宽约35m,严重危及工程的安全。

据分析,工程出险的原因为:由于近年来共青河拦河闸坝下游河道人为过量采沙,闸坝下游河床急速下切,下游水位降低,泄洪闸泄流导致消力池形成远驱式水跃,池后海漫段形成急流,而在消力池尾坎上违章修建的挡水坎,更是增大了消力池尾坎处水流与其下游海漫段的落差,加剧水流对海漫段的冲刷。在本次险情发生之前,消力池下游海漫段因逐年受冲刷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并逐渐形成冲刷坑;因此,在2001年5月和6月的特大暴雨形成的十年一遇洪水条件下,消力池下游海漫段被淘空至崩塌,导致左堤岸决堤。

3 泄洪闸除险加固工程方案试验

3.1除险加固工程方案1试验

方案1的基本思路是 :为适应下游河床下切、下游水位降低的变化,拆除泄洪闸下游已建的消力池,重新修建下游消力池,新修建的消力池池底和池末尾坎顶高程比原布置消力池适当降低,泄洪闸下游仍设置一级消力池。

为寻求消力池池底和池末尾坎顶的合理高程和工程较经济的方案,经多方案的试验比较后,确定消力池池底和池末尾坎顶高程分别为11.0m和13.20m,池长16m,池深2.2m。

试验表明,方案1的泄洪闸泄流在消力池内形成稳定的水跃,出池水流与下游河道水流较平顺过渡衔接,可以满足各种水文条件组合运行的工况。方案1的主要缺点为:原有的消力池无法利用,消力池底需挖深,消力池现已有的两侧导墙拆除后重建,修建后消力池的两侧导墙高度较高,明显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程的投资。因此,除险加固方案1仍不是一个较佳的方案。

3.2除险加固工程方案2试验

经工程检查和鉴定,泄洪闸下游现有的消力池及两侧导墙仍完好,仍可以正常运行使用,因此,方案2保留现有的消力池(一级消力池),拆除消力池尾坎上违章修建的挡水坎,并在一级消力池尾坎下游设置二级消力池。经多方案的试验比较,泄洪闸一级消力池现有的池底高程不变(15.0m),池末尾坎顶高程由16.0m抬高至16.3m,尾坎下游二级消力池池底高程11.5m,池长17m,池末尾坎顶高程13.0m,宽5.0m,下设坡比为1∶20的海漫段,海漫末端设置防冲槽

试验表明,在各级洪水流量运行时,一级消力池内产生稳定的水跃,消能较充分,池末水流过坎后跌入下游二级消力池,池内产生剧烈的漩滚,消能效果明显提高,二级消力池下游水流较平顺与下游河道水流衔接,海漫段流速一般小于2m/s,流态良好。

3.3工程推荐方案

比较上述方案1和方案2的试验成果,方案2保留泄洪闸下游原有的消力池,工程拆建的费用相对较低,节省了工程投资,且施工较方便,故本文试验研究以方案2为共青河拦河闸坝泄洪闸除险加固工程的推荐方案,并得到工程设计和主管部门的采纳。

4 结语

本文对共青河泄洪闸除险加固工程方案进行比选,建议在保留现有消力池的基础上,在其下游修建二级消力池,使出池水流较平顺与下游河道水流衔接,改善了泄洪闸泄流的运行流态,试验研究推荐方案得到了工程设计的采用。本文的试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除险加固工程设计和施工参考。

参考文献

[1] 电白县共青河拦河闸坝除险加固工程水工模型试验研究报告 广东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2001年12月。

[2] 华东水利学院主编,水工设计手册(第六卷,泄水与过坝建筑物),北京:水利电力出版社,1985年。

     相关热词搜索: 青河 泄洪 广东省 加固 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