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论文

发布时间:2022-02-27 15:14:00 浏览数:

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 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提振精神,鼓舞士气,凝聚力量,加速推进“抓城、强工、带农”实施城乡一体化进程,按照省农垦总局党委关于建设新五区的统一安排,农垦**分局党委决定在全局组织开展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活动。
 
    着力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农垦工业化和农场城镇化进程,形成城镇与管理区相互促进、农业与工业联动、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格局。以发展现代化大农业为目标,努力提高引领示范能力。发挥农垦的优势与潜力,围绕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精心打造以850、854、856、857、858、庆丰、云山、兴凯湖八个农场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科技示范观光旅游带。积极推进农机跨区作业,引导农户推进土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逐步扩大整村、整乡代耕代种代收规模,2013年全局为农村代耕面积要达到600万亩,全局粮食总产达到70亿斤。整合全局旅游资源,精心打造以兴凯湖当壁镇和海林、宁安、山市等农场为重点的生态旅游发展新格局,做大做强旅游产业。
 
    增强骨干龙头企业的核心产品加工能力和新产品研发能力,整合全局工业资源,努力实现工业企业达产达效。筹备建立以分局各农场粮食加工业为核心的米业集团和工业协会,充分发挥完达山乳业集团的辐射带动作用。推动分局以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向食品加工业为主升级。加速全局产业聚集,促进中小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实现产业集聚效应。重点支持推广850农场开展工业园区建设的成功经验,选树典型,以点带面,指导实践。转变发展方式,推进集约化、清洁化、标准化生产,创办节约循环企业,形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工业体系。
 
    充分发挥农垦优势,以场县合作共建为载体,扩大合作领域,推进资源共享,促进垦区和地方共同发展。加大力度对局直和农场城镇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和商业、服务业等第三产业进行统筹规划。树立建设城镇、经营城镇、管理城镇、发展城镇的理念,将抓城的重点体现在“聚人、聚所、聚业、聚能”上,加强道路、饮用水、文化中心广场、文化馆、职工住宅楼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设双峰农场农业科技示范园和分局工业园区,通过工业产业拉动城镇经济发展,按照跨越工程的实施步骤,举全局之力加快打造局直生态园林文化中心城镇。
 
    着力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提升社会事业发展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提升群众文化素质。坚持育人为本,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优化教育结构,加大对教育投入,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保障经济困难家庭、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建全卫生体系,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抓好分局中心医院建设,着力改善基层卫生所条件,基层卫生所覆盖率达到100%,保证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努力扩大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扩大就业规模。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完善面向所有困难群众的就业援助制度,及时帮助零就业家庭解决就业困难。
 
    发展文化事业,满足职工群众文化需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加强公共文化建设,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实施广播电视、文化信息共享工程,提高基层文化设施档次和覆盖率,完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把企业文化作为北大荒文化建设的重点,打造北大荒企业文化体系。通过培育共同的价值观,让员工更富有活力,让企业更富有实力,让文化更富有魅力。依靠北大荒文化的强力支撑,带动系列优质名牌产品开发,提升品牌的含金量和市场占有率。
 
    加快社区建设,提高便民服务水平。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社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社区建设投入,改善老年活动场所和设施,建好北大荒老年服务中心。以社区服务带动整个社区建设,为居民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把生活的家园建设得更加和谐、更加美好。
 
    加快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保障人民基本生活。以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为基础,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逐步提高保障水平。发扬人道主义精神,发展残疾人事业。健全廉租住房制度,加快解决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
 
    着力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
 
    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切实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厂务公开等办事公开制度。
 
    进一步树立社会主义法制权威,夯实社会和谐的法治基础。坚持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指导立法、执法、司法实践。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形成全体人民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氛围。
 
    深入开展“平安分局”创建活动,确保分局和谐稳定。始终坚持围绕中心、科学发展、服务大局的方针,把平安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行政的全局工作之中;坚持党政统一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全社会共同建设,努力形成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成果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

    进一步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社会治安防控能力。坚持贯彻“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的方针,紧紧围绕人民群众关注的社会治安问题,建立健全预防、打击和整治突出治安问题的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分局社会治安持续稳定。

    着力推进和谐文化建设,夯实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分发挥先进文化的引领作用。坚持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北大荒精神凝聚力量、激发活力。不断改进宣传教育方式,增强党的思想理论工作的创造力、说服力、感召力。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在全局广泛开展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等道德规范。深入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组、文明小区、文明社区、文明管理区等创建活动,努力形成知荣辱、树新风、促和谐的文明风尚。
 
    把握正确导向,营造积极健康的思想舆论氛围。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
 
    广泛开展和谐创建活动,形成人人参与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的良好局面。坚持宣传引导与管理整治并举,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社会公德问题,开展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着力加强社会管理,积极探索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的新途径。
 
    加快建设服务型机关,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按照转变职能、权责一致、强化服务、改进管理、提高效能的要求,完善公共服务政策体系,提高公共服务质量。完善信息公开制度,加强政务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推进公共服务信息化。
 
    深入推进和谐社区与和谐城镇建设,完善基层管理和服务网络。探索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把社区建设成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文明祥和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加快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建立社区公共资源共建共享机制,改进社区管理和服务。
 
    积极培育完善和规范发展社会组织,增强服务社会功能。鼓励社会力量在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社会福利等领域兴办民办非企业单位。发挥行业协会、学会等社会团体的社会功能,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探索化解社会矛盾的新机制、新方法,妥善处理社会矛盾。认真贯彻《信访条例》,落实和完善信访工作责任制。加强社情民意和社会舆情的收集、分析、研判,完善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制度,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切实维护群众利益和社会稳定。
 
    进一步加强党的建设,为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提供组织保证。
 
    全局各级党委要充分发挥“把握方向、制定政策、整合力量、营造环境”的作用。认真实施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综合考核评价办法,将领导经济建设和加强社会管理等内容纳入考评体系。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管理社会事务、协调利益关系、开展群众工作、激发社会创造活力、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本领。充分发挥老干部在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和改进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领导,积极支持他们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教育群众、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作用。
 
    加强基层基础工作。创建社会和谐普惠区,重心在基层。要全面推进企业、社区、管理区、机关和学校、文化团体等单位党的建设。按照“凝聚人心、推动发展、促进和谐”的目标,深入开展“党员先锋工程”、“八比八看”、“党员承诺制”、“党员责任区”和“创先争优”等活动,鼓励党员积极参与基层建设、服务人民群众,争做促进社会和谐的表率。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按照“三个更加注重”的要求,深入推进惩防腐败体系建设,不断提高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能力。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地讲党性、重品行、树正气、做表率,关注民生,关注困难职工和弱势群体,切实为职工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促进社会和谐普惠区创建工作的健康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社会和谐 创建 论文 普惠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