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县关于农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22-03-01 15:11:56 浏览数:

××县关于农民收入情况的调研报告  

按照市委工作要求,我们积极深入乡镇、深入社区和部分种养殖业农户家中,采取向群众了解情况和同群众共同探讨等方式,认真调查分析农户的收入情况,研究促进农民增收的办法措施,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民增收的现状和特点  

从此次调研情况看,目前农民增收的现状和特点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民收入增长速度有所提高,但收入水平仍然偏低、城乡差距仍然较大。  

(二)农民增收渠道不断拓展。近年来,依托中澳、鼎力、鲁丰科技等农字号龙头企业,不断调优农业结构,积极发展种植、养殖、林牧、加工等产业,不断提高农业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程度,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三)农民打工收入在农户收入中占有重要位置。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逐渐转移到二三产业,转向城镇打工,打工收入成为农户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制约农村发展的主要因素  

虽然近年农村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但是农村发展结构、发展的整体水平仍然不够理想,存在着一些制约农村发展的因素,主要是:  

(一)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仍然偏低。据统计,农村文盲半文盲的农民占绝大多数,即使具有初、高中文化程度的农民,绝大多数缺少必须的技能,同时由于农村农业技术人员不足,先进适用技术的推广较慢;多数农民市场意识淡薄,适应市场的能力差;部分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还未能完全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的要求,沿袭着传统的工作方法,缺乏研究产品流通、研究市场、研究技术服务的本领。  

(二)资金不足。虽然近年各级投入农业农村的资金不断增加,但是仍然满足不了农村加快发展的需要。能够得到上级扶持的农业项目仍然较少,同时投入农业领域的社会资金和工商资本也较少。资金不足仍然是制约农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瓶颈。  

(三)农户信息不灵。改革把农户推向市场经济的前台,农户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成为了相对独立的经营者和决策者,在这种情况下,农户正确地掌握信息,指导生产经营成为在市场中取胜的必要条件。但就目前而言,大部分农户还不能够及时准确的把握市场信息。  

三、增加农民收入的对策与建议  

(一)不折不扣地全面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出台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在贯彻落实过程中政策精神实质不折损、不走样,将上级强农惠农政策资金真正落实到农民手中。  

(二)加强农民培训,帮助农民转变思想观念,使其树立起三种意识。一是树立市场主导意识。调整农业结构必须面对市场,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要重视开拓市场,抢占市场。二是树立竞争风险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有风险意识,既要注意防范和化解市场风险,又要增加抗御市场风险的心理和经济承受能力。三是树立特色创新意识。调整农业结构一定要树立创新意识,提高科学素质,注重特色,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全面提高党在农村的执政能力。一是扎实推进村民村委会选举工作,严格程序、依法操作,真正将“双带双强”型干部选进村委会。二是加大基层干部的教育和培训力度,将干部职能和工作方式方法转到服务上来,强化对农民信息服务,帮助农民寻找致富门路,通过信息指导,及时向农民提供市场需求、产销动态、价格行情等方面的信息,使农民能够根据市场需求组织生产,克服生产经营的盲目性。同时还要善于让农民掌握科学致富的本领,通过典型宣传、教育培训、进村入户指导等多种形式,向农民提供信息技术、农业科技知识、工业基本常识,让农民也具有先进生产经营理念和较高的农业科技素质。  

(四)要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做到新增财政资金向“三农”倾斜,新增教育、文化、卫生等事业经费主要用于农村,财政支农预算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分别高于一般预算支出安排和实际完成数的增长幅度,并且要把绝大部分的投入主要用于培训农民,用于种养殖业、林业、牧业等能够增加农民收入的项目,用于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项目,用于发展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事业,用于扶持经济薄弱的村民小组和贫困户。  

(五)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农村人多地少,要想致富,必须鼓励农民“走出去”。要建立健全覆盖面广的劳务输出网络,广泛开展以职业技能为重点的转业技能培训,搞好农民工外出的信息服务,多渠道组织劳务输出。同时要采取有力措施,严厉整治恶意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  

  

相关热词搜索: 农民收入 调研报告 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