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倡导生态建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发布时间:2022-03-08 15:18:19 浏览数:

(1呼和浩特市城市规划设计审查中心;2呼和浩特市城建档案馆,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20)
摘 要:文章在论述了可持续发展理论核心内容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建筑行业与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二者的关系,并就发展绿色建筑阐述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绿色建筑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2—0061—02
      目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已成为国家的社会发展战略之一。建筑节能工作,已成为建设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筑业既是耗能大户,也是节能大户。据测算,在我国能源消耗总量中,2007年仅建筑运行能所占比例就高达30%左右,而且现在建筑95%以上都是高耗能。要科学发展,建设小康社会,首先应该构建节约型社会。作为支柱产业,建筑业必须成为节约型、节能型行业。关注节能,建筑业当迎难而上。
1 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核心内容
      持续sustain一词来源于拉丁语sustenere,意思是“维持下去”或“保持继续提高”。可持续发展一词在国际文件中最早出现于1980年,由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的支持下制定发布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The  World  Conservation  Strategy。可持续发展比较完整的定义是:“不断提高人群生活质量和环境承载力的、满足当代人需求又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的、满足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的人群需
求又不损害别的国家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是公平性、持续性、和共同性原则。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人类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能超越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性原则的核心是指:不论世界各国在各种历史、文化和发展水平差异,存在各种可持续发展的具体目标、政策和实施步骤,但是可持续发展作为全球发展的总体目标,所体现的公平性和持续性原则,则是共同的。
      中国的传统和哲学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现代概念是一致的。《中国21世纪议程》分为可持续发展战略、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资源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四个部分,与联合国《21世纪议程》相响应。
2 我国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经济粗放发展
      这主要是指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主要是建立在资源的掠夺、滥采及对环境的破坏上。人们缺少环境和资源有限意识极其他政治和社会原因。粗放型经济发展实质就是掠夺式经济发展。
2.2 人口素质
      人口素质尤其是体质和教育水平方面我国和发达国家存在一定差距。
2.3 政治、社会背景方面
      中央集权与大众参与;社会的分化与整合;文化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等诸多矛盾。中国是一个地广人多,发展起点低,社会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最大发展中国家。
3 中国建筑与可持续发展
3.1 中国建筑可持续发展
      中国建筑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背景、必要性、战略思想与指导原则,提出一定的发展目标和社会目标以国家有关建筑规划和目标纲要为准。对策重点是:建设建立相关的法律体系,保障社会公众参与与中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技术和税收政策,建立发展专项基金,对可持续建筑思想、手法和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强调教育与能力建设,注意人力资源开发和建筑科技的作用,提高全民建材商、业主、官员、设计师、使用者等的建筑可持续发展意识。
3.2 中国建筑可持续发展的贡献
      社会贡献。引导人民采用新的建筑消费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善;有利于环境改善,为消除贫困和达到居者有其屋做贡献;提供健康、卫生的居住环境,破除不良设计的恶劣后果;增强居住、工作、休闲的安全性,对减灾、防灾做贡献。
      经济贡献。保持建筑业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为国民经济作出贡献。在建材工业中积极推广清洁生产,在建筑施工和企业中实现新的环保标准,创造新的环保产业,提高建筑能效和节能,积极开发利用新的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加强农村建筑业的管理,从粗放引导向集约经营,发展农村建筑业。
      生态贡献。保护自然资源基础和环境,提高和维护生态系统的持续生产力,在建筑策划、设计、施工过程、运行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管理决策推进建筑发展影响评价制度。减少建筑及相关产业的废物量。
      文化贡献。利用人口素质的培养,加强建筑引发的美观;弘扬民族文化,保证文化的多样性。重视并挖掘,改造各地的地方及传统建筑文化特征。
4 大力推进建筑节能,发展绿色建筑
      近年来伴随城市化进程与住宅制度改革步伐的加快,我国建筑规模迅速扩大,每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比所发达的国家一年建成的建筑面积总和还要多。然而这些年来,建筑节能标准,规模并没有得到较好的执行。主要表现在:建筑节能缺少国家层面的法规,强制性国家标准规范需要进一步完善,促进建筑节能的经济激励政策不健全,缺乏足够的技术产品推广应用没有形成有序的市场竞争机制,缺少科学引导和必须的监管,尚未形成良好的建筑节能工作氛围,公众建筑节能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
      据权威人士透露,新建的房屋建筑中,80%以上是高耗能建筑,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同气候与我国相近的发达国家相比达3倍左右。从总体上讲还没有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
      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在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节能意识的同时,必须十分重视法制建设和政策引导。坚持以经济和法律手段为主,加之以需要的行政措施推行建筑节能。当前要作好:①加强法规建设。《建筑节能管理条例》已经列入国务院今年的一类立法计划。②研究制定经济激励政策。制定节能省地型经济激励政策是国务院明确的重点工作,建设部会同财政部、发改委等部门正在组织落实。③依法强化监督。健全以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工程监管制度,加强新建建筑节能设计监管,规定科学合理的审查、监督工作程序,切实规范监管行为。
5 节约建造是节能的重要举措
      我国正在建设节约型社会,节能成为人人关注的热门问题,每个人认识节能问题的角度不同,有的在技术上寻求改进,有的在政策上创造条件……但大家在谈节能时面对的主要问题是已有的或在建的建筑,是先默认了它们存在的合理性,只是由于外围不达标需要改进,这就漏掉了一个更重要、更关键、更具根本性的问题:我们建造的每一平方米建筑都是必要的吗?我们的建造是理智的吗?如果这些房屋从建好到拆除就没有用过,或利用率很低,我们付出新的代价去改善它们的热工性还能有意义吗?
      我们存在着不少新建后,尚未充分利用就拆除的房屋。据报载,南京中山陵风景区琵琶洲附近,一座造价近20万元的豪华公厕,建造两年多来一直未投入使用,被写上了“拆”字。南京有关部门称,这个写着大大“拆”字的豪华公厕并不在拆迁的范围之内,新的景区建成后将根据规划再投入使用。可是几天后,曾经承诺不拆的这间豪厕已被施工人员连夜拆除。在我们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例子。比如:“呼和浩特旧市政府办公大楼”和刚使用不久且规模校大的“呼和浩特市公安局办公大楼”的拆除等。
      某一个大城市,精心设计建造了一幢大楼。正在总结节约建筑成本和节能经验,准备申报材料参加建筑质量评奖的时候,该楼却因为所处地块在修边的城市规划中被辟为他用,不得不立即拆除。如此一来,即使当初建楼时节约了许多度电、许多吨建材,即使该楼的外围抗热工性能多么优越、多么节能,又有什么意义。
      房屋建筑是各类消费品中耗用资源最多,同生态环境结合最密切的产品,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直接消耗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3以上。建造和使用建筑直接、间接消耗的能源已经占到全社会总能耗的46.7%。这个数字是全国老百姓不吃、不喝、不用电、不用水,也节约不出来的!这其中有多少是本来可以节约掉的建造呢?建筑节能必须从控制和节约建造开始,避免减少利用率低的建造,从源头上堵住能源浪费的可能。
6 结束语
      发展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高新技术,包括有利于环保、节省资源,尤其是不可再生资源、能效高的技术,如新能源、新材料等绿色技术。着力推广和扶持环保产业的发展。
      发展节能建筑、保护资源环境,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的重大课题,也是人类发展进程中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时代课题。
[参考文献]
[1] 李效军.可持续的生态建筑设计[J].建筑,2001,(05).
[2] 汪光焘.纵谈发展节能省地型建筑[J].建筑,2006,(11).
[3] 仇保兴.纵论建设科技创新[J].建筑,2006,(17).
[4] 疏良仁.生态系统健康理念在旅游规划中的应用[J].规划师,2004,(11).

相关热词搜索: 之路 可持续发展 倡导 生态 建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