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刍议高校图书馆在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中的重要性

发布时间:2022-03-09 15:21:35 浏览数:

(海南大学 图书馆,海南 海口 570228)
摘 要:文章探讨了图书馆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问 题,围绕着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提出了图书馆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院校;图书馆;创新能力;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7—0326—03

在知识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赢得市场竞争的关键就是科技创新。创新型人才是实现科技创 新的基石,因而,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日益紧迫。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因此 高校必需改变人才培养观念。有关高等教育改革对人才创新能力培养影响的研究论文很多, 在此无需赘述,但是,高校图书馆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则鲜见报道。高校图书馆在大 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中处于最重要的地位,其对大学生们的学习和生活、知 识和能力、人格和智慧、思想和行为均具有深刻影响,自然会对创新型人才的核心能力—— 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 创新型人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目标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包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发现矛盾、提出 假设、论证假设、解决问题、在解决问题中进一步发现新问题并不断推动事物向前发展的能 力。其构成基本要素为创新理想、创新情感、创新兴趣、科技素质和创新意志[1] 。

创新理想即指个人要成为创新人才的理想,是人们成为创新人才的基本内在动力,只有在这 种动力的推动下,勤奋努力,才能把自己的创造潜能,充分发挥出来。创新情感即指热爱创 新事业的情感,其使人们产生和发挥创新积极性,调动人的创新热情,振奋人心,从而促进 创新事业的成功。创新兴趣即指人们从事创新业的兴趣,兴趣会使人的感知觉敏锐,观察准 确和细致,思维活跃,想象丰富,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记忆力牢固,注意力集中而持久, 因而有助于把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充分发挥出来,同时追求创新乐趣,并最终形成创新思维。 科技素质为创新能力的基础,表现为创新认识和实践能力的强弱,即体现为发现和解决问题 、产生创新思维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高低。创新意志即为了成为创新人才而培养的顽强意志 ,在确定创新理想之后,重要的是持之以恒、百折不回、锲而不舍地去实现它,干事业精益 求精、一往无前,正确对待困难与成绩,所有这一切就在于创新意志的调控作用,促进自身 积极心理因素的形成和发展,控制消极心理因素的产生和滋长,从而促使自己的认识和行动 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以确保创新理想的实现。

那么,高校人才培养就应当按照创新能力的组成要素要求,开展教育、教学和科研活动,将 创新观念落实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一方面发挥教工的督导和服务育人成材功能,培养和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另一方面为学生营造成材的良好氛围而使学生自主学习、自我提高创 新能力。高校图书馆是大学生成材良好氛围的关键组成因素。
2 高校图书馆深刻影响学生的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的各要素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影响而不可分割。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 新能力,有必要开展专项教育活动。但更重要的是要将能力培养贯穿于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 ,让他们树立创新理想,通过自主学习和自我塑造,培养成创新人才。对于一个志在成为创 新型人才的高校学生而言,在求学中会像马克思那样在图书馆刻苦学习,自主地摄取知识营 养,完善和提高个人综合素质。因此,高校图书馆对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具有不可忽 视的影响。
2.1 高校图书馆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创新理想

学生在平常的学习和生活中,会遇到方方面面的问题,在图书馆一般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和办法。

通过对知识的积累,形成自己对事物的认识,潜移默化,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达到这 个程度以后,对从图书馆获取的知识不仅仅是应用于直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而是分析和琢 磨这些知识形成过程中的思维问题,研究出当前知识中蕴含的思维创新点。在感叹前人伟大 创造力的同时,会激发自身产生投入创新活动的想法,并试图自己独立解决许多问题,或者 在前人所积累下来的知识基础上整合进自己的想法,经历创新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找的学习 与生活的乐趣,提高创新自信心,从而树立创新理想。

另外,图书馆藏书中必然有大量的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和科学家人物传记、思维研究与 科普丛书,这些文献更是向学生们直接展现创新能力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以及巨大的创新成 果对人类社会的贡献,可以直接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引导学生树立创新理 想。
2.2 高校图书馆有助于高校学生产生创新情感

学生在学习中,结合课堂教学,需要到图书馆借阅大量的参考文献。在资料查询过程中,不 断发现新课中问题,而又必然不断地解决这些新问题。在这个发现和解决问题过程中,一些 是个人自主解决,更多的是同学之间通过交流读书心得来讨论解决,大家必然会注意到不同 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迥异的解题方法,其中有一些显得别出心裁,这就是学习中的 创新活动。

现在高校教学提倡研究式教学,教师和学生为了组织好教学,必然自觉地上图书馆查阅本学 科和相关学科的参考书籍,尤其会关注本学科学术杂志发表的最新研究论文和成果,而这些 论文和成果均是以创新为基本特征,学生们在教学中会从中分析和理解这些创新点的精妙和 意义。针对这些创新性的研究成果,学生们会联想翩翩,提出一些近乎“荒诞不经”和“异 想天开”的“怪”问题等等。当学生们能源源不断地产生各种活思想时,则反映出学生们已 经培养出创新情感。

学生学位论文设计是一个专业学习中综合性和创新型最强的学习活动,被认为是全面检阅学 生业务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其中创新能力是考核的重点。学生创新思想来源于图书馆藏书 、自身长期的学习积累和实践观察,而图书馆文献是重中之重[2]。先在图书馆阅 读大量研 究论文,从而做到选题有创新性,并掌握一手研究信息资料;再通过在图书馆博览群书,训 练学生观察事物和提出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并运用所掌握的科技知识经合理逻辑思维而构 想解决问题的假说;接着能够围绕假说设计具有创新性的试验方案;最后在试验结果总结和 撰写论文时,在图书馆有明确针对性地查阅文献,广征博引,体会论文写作匠心,从而写出 具有一定科技创新性的学位论文。经历这个活动后,学生一般能产生创新情感,对某些学生 甚至决定其一生在专业上的发展方向。

更重要的是,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借阅大量课外读物,这些读物往往囊括所学专业内外文 献和各种文学读物,其使学生开阔视野,加宽知识面,变得博学多识。知识日益丰富,对实 践指导作用日期显著,从而提高实践技能和适应社会的能力。这种能力表现为学生们具有极 强的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的能力,变得充满智慧,实际上已经折射出学生们的创新情感。
2.3 高校图书馆能激发高校学生的创新兴趣

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教师引导和学校创造成材环境固然重要,但首当其冲的问题是如 何培养学生的创新兴趣。一旦产生创新兴趣,那么学生成材便水到渠成。

经常有学生抱怨专业课教师教学内容枯燥乏味,实际上就是教学中传达给学生的信息量少而 陈旧,有一些甚至是重复,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兴趣,而且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更不用说创新活动了。实际上,在这种教学活动中,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对图书馆利用 得不够,或者没有合理利用。如果经常上图书馆查阅新、旧文献,在教学活动中对教学内容 作删节、补充、修正,甚至重新归纳和演绎,组织全新和代表前沿的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 术等教学内容,全新的信息必然使学生聚精会神和激发学习兴趣。学生们能够站在专业和学 科发展前沿的制高点上,能够准确把握专业研究动向,敏锐观察和发现专业学习问题,更进 一步的开展创新活动,从而乐于创新,并最终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

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必须强化学生科研训练,其内容除上述传统的毕业论文设计外,还应 当包括文献信息检索技术训练、设计性和研究探索性实验以及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组等,其实 质是一种高强度培养创新能力的训练。在这些活动中对图书馆的合理利用是研究创新的根本 保证,应把图书馆视作查新工具,藏书作为信息前提,信息检索技能作为科研必备素质,经 历综合训练后自然而然地产生创新兴趣。
2.4 高校图书馆能提高学生的科技素质

图书馆是知识宝库,以提高读者文化水平、增长读者知识、增强读者科技素质作为基本功能 [3]。高校图书馆自然毫无例外地能够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高,尤其对提高 大学生科技素质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高校学生主要以自学为主,老师在课堂上重点突出的教学内容只是引导学生入门,而深入学 习必需借助于图书馆藏书和电子书库、数据库,补充教材和讲义中的不足,传输最新理论和 研究成果。只有借助图书馆来补充大量知识和信息,学生才能形成体现前沿和把握前瞻性的 理论知识体系,从而完善科技素质。

现代图书馆信息量不仅仅局限于纸质藏书,更为重要的是数字化的网络和电子资源。学生在 这种现代设施的图书馆里除了接触高通量信息外,查阅信息简捷快速、准确、记忆和贮存资 料方便,整个过程效率极高,而且音、影、图、文并茂,抽象与具体相统一,无形变有形, 学习效果极佳。所获取的信息用于解决自身所面临的问题时,进一步对信息进行深加工。在 高科技环境熏陶下,整个过程完结,学生科技素质自然而然得到大幅提升。
2.5 高校图书馆能培养高校学生的创新意志

图书馆墙面装饰通常采用劝学或者道德教育的格言警句、名人名言和名人画像等,学生置身 于这种环境中,耳渲目染,自然而然记住并品味其深意,最终上升为干事业的座右铭,从而 完善心理素质,不自觉地培养了自己顽强的意志,在创新活动中,受这种健康意志调节,表 现为创新意志,并在创新活动中取得成功。
图书馆藏书中具备相当数量名人自传和传记,记录着事业奋斗史,他们都体现出顽强和健康 的意志,学生们通过阅读、了解和学习,这些成功人士自然成为他们的楷模,学生们逐渐具 备成功人士的意志品质。其他趣味性、娱乐性文学作品和音像作品等故事情节、人物事迹也 都能找到意志顽强和薄弱的正面和反面典型,寓教于乐,对学生也有良好的教育效果。
3 加强高校图书馆建设

不同高校有不同学科和专业,有不同的办学条件,其图书馆充满丰富个性。但是,不同高校 图书馆均具有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功能,因此,不同个性的图书馆具有相同的建设要求, 即必须满足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需要。为了达到这个共同的建设目标,图书馆硬、软件系统建 设应包含以下相同的基本内容。
3.1 加强图书馆硬件建设

图书馆硬件包括房舍、藏书、电子信息资源、办公设施、学习环境设施等诸多方面,由于创 新型人才对图书馆信息质量要求高、处理信息要尽量便利准确、学习环境要舒适而提高学习 效率和效果,因此,强调硬件建设是必然的[4]。房舍上除了书库、阅览室、文献 检索室、办公室、图书销售店、打印复印室、值班室和大厅等外,应加设网络中心、多媒体会议室、展厅等 ,甚至设置咖啡间,以便向读者提供短暂休息和心得交流空间。藏书应该囊括世界多种主要 文字书籍以便保护文化多样性,囊括所有学科门类书籍文献而尽量做到藏书全面,定期更新 书籍文献,尽量包含在各领域有重要影响的文献资料,囊括不同层次读者需要的图书资料, 不对图书资料分级保护、不针对图书对读者分级分类而做到全面开放阅读。购置各种光盘资 料,内容囊括所有纸质藏书,外加音影数据资料,营建畅通的宽带网络,购置国内外有重要 影响科技文献数据库。网络中心和多媒体设施先进、高端,设备一定要精良,保证高使用效 率。学习环境要求通风透光、安装空调,依据实际气候特点,安装吸潮器等。办公室设施实 现智能化、自动化,赋予高效率。此外,防火、防盗、防污染、安全、卫生设施齐全。各种 通道和入口尽量没有障碍,方便残疾人通行。总之,所有设施体现人性化,有助于提高学习 效率和效果,优良的图书馆硬件环境是创新型人才培养良好氛围营建的物质基础。
3.2 加强图书馆软件建设

图书馆软件建设核心是图书馆文化建设,围绕先进的办馆理念制定先进合理的管理制度,确 保图书馆在人才培养中发挥高效和实现其功能。图书馆文化的宗旨为“读者至上, 服务第一 ”,其以端正服务态度、丰富服务内容、拓宽服务方式、夯实服务质量为基础。在图书馆文 化建设上,①构建图书馆环境文化, 重塑图书馆文化的标志,着重加强陈设文化、空间文 化、卫生文化建设[5];②营造良好的道德风尚,无论是工作人员,还是广大学 生,在图书馆这个以知识为特征的公开场合讲究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营建和谐的求知环境 ;③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人性化、体现服务育人和强有力的规章制度体系,让 图书馆工作人员和学生自觉遵守,保证图书馆办馆理念实现。总之,图书馆软件建设应给学 生一个宽松和人性化的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
[参考文献]
[1] 周开兵,陈梦晖.农学综合实验室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6, 25(12):1614~1618.
[2] 晁蓉,欧庭高.高校图书馆对高校科技创新的支持功能分析[J].高校图书馆工 作,2007,27(4):59~62.
[3] 张树华.充分发挥公共图书馆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J].法制与社会,2007 ,(7):593~594.
[4] 刘建秋.发挥高校图书馆优势 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 007,(11):145~146.
[5] 周明霞.论图书馆文化的体外效应与建设[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2):75~76.

相关热词搜索: 刍议 创新能力 重要性 图书馆 高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