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服务发展新趋势
(石家庄学院 图书馆,河北 石家庄 050035)
摘 要:文章 从信息共享空间与学科化服务的共性出发构想了基于学科分馆的信息共享空间模 式——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概述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理念和构成,分析了学科信息共享空 间在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发展中的必然趋势,提出了我国高校图书馆构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 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信息共享空间;学科信息共享空间;高校图书馆;学科化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07—0280—03
1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概述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是将IC的空间、资源、服务三要素与学科化信息服务有机整合在一起,实 现IC与学科化服务的无缝集成,为特定或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人员和学生提供该学科 、专业的信息资源和信息帮助并顺利进行某一方面的学术研究交流的信息服务模式。
1.1 学科专业化服务与信息共享空间(以下简称IC)的结合
大学图书馆不同于公共图书馆,在高等院校,学科与专业是划分用户群最自然、最基本的依 据,在不同的学科领域汇聚有不同的教学人员、科研人员和学生,他们之中的许多人有着相 近的科研环境、知识结构、心理特征、研究习惯、行为方式等,有着相对集中的、对于学科 知识与服务的共同需求。[1]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融合了IC与学科化服务的双重优势,即“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理念作指 导,依托各个学科分馆,按照学科、专业整合图书馆空间、资源、服务,提供全力支持用户 学习、教育、研究的环境并以学科馆员服务形式融入用户整个学习、研究过程,以解决用户 实际具体问题为最终目标而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IC普遍依托大学图书馆总馆而 建,是面向全校师生的综合化IC服务;而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依托各个学科分馆,主要为特定 学科或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师、科研人员、学生等提供专业化的IC服务。笔者认为,IC与学科 信息共享空间并不冲突,高校可以在已有IC的基础上建立各个分馆的学科信息共享空间,IC 从全局角度统筹各个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并负责跨学科的合作与交流。根据不同院校的不同 专业特点可以设立人文社会科学IC、机电一体化IC、化学化工IC、生物科学IC等。
1.2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构成
1.2.1 空间。Donald Beagle和Nancy Allmang提出IC是由物理空间和虚拟空间共同构成。[2]其 中,物理 空间主要是由实体的场所所构成;而虚拟空间是指提供共享的信息资源的虚拟场所,是一种 独特的在线环境。IC不能脱离物理空间而存在,对于物体空间的考虑是IC空间计划的关键, 信息共享空间必须考虑且容纳不同的学习风格和研究习惯。同样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在构建时 必须考虑其空间的设置,以便个人或群体用户的学习、交流和协作研究以及学科化服务的传 递和开展。总体来讲,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设置如下:
1.2.1.1 学科信息咨询中心:主要为用户使用图书馆提供帮助和指导,并为用户详细介 绍图书馆的布局、设施、各类信息资源以及服务项目。
1.2.1.2 独立研究空间:独立研究空间需要配备高配置的计算机、网络接口或无线网卡 、书桌 、电脑桌、椅子和耳机等。计算机上最好安装有各种常用的软件,方便用户进行学习和研究 。用户通过计算机获取各类学科信息资源,以及各类形式多样、异步或同步的学科化咨询服 务。
1.2.1.3 团体协作研究空间:一方面,为集体学习与研究需要提供物理空间,支持他们 进行学 术研究和创作的文化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学科化服务的要求。学科信息共享空间 根据团队的规模大小,灵活设置多个适合不同团队协作的区域并配备相应的桌椅、计算机、 投影仪等设备。
1.2.1.4 资源信息空间:资源信息空间为用户提供各种形式的信息资源,包括文献资料 和形式多样数字资源等。
1.2.1.5 辅助服务和休闲空间:辅助服务休闲区包括各式打印机和复印机、扫描仪以及 光盘刻 录等辅助服务设备为用户提供打印、复印、扫描、刻录光盘等服务和配置舒适的桌椅、自动 售卖机,甚至放置少量的报纸和休闲杂志供读者在学习中间作短暂的休息之用。
1.2.2 资源。
资源建设是学科信息共享空间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国外大学图书馆IC项目建设资金中很大一 部分都是资源的建设。[3]总体来讲,学科信息共享空间资源体系包括学科信息资 源、设备技术资源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
1.2.2.1 学科信息资源。
学科信息资源包括所属学科分馆的馆藏纸质资源、电子资源以及网络资源等。其中电子资源 包括各种与本学科相关的光盘数据库、电子期刊、电子图书等。
1.2.2.2 设备技术资源。
设备技术资源包括硬件设备资源和软件技术资源。硬件设备资源包括计算机设备、媒体设备 、网络通信设备等;软件技术资源包括系统软件办公软件、媒体软件、通讯软件、专业软件 等。
1.2.2.3 人力资源。①普通分馆馆员和学生助手。
每个分馆都需要馆员或技术人员随时提供帮助,这就需要培训一批学生助手协助馆员对学科 信息共享空间进行管理和开展用户服务工作,提供的服务主要包括传统流通借阅服务、基本 咨询业务、学科服务导引以及推荐服务等。②技术专家。
负责解答用户在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中利用各种技术设备时产生的技术难题,为用户使用该空 间内的各类软硬件提供指导和帮助。他们是解决学科信息共享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开发 图书馆所需软件、维护信息共享空间正常运行的技术支持。③学科馆员在学科信息共享空间 学科化服务过程中处于核心地位,他们具备专业学科知识和利 用馆藏信息资源的能力。在学科化服务的各个环节中学科馆员都充当不同的角色并发挥其作 用,见表1。
1.2.3 服务。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以丰富的学科分馆资源为依托,将服务进一步向纵深方向扩展,使之 更具有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2.3.1 联合咨询服务。在线的专家通过网络以及专家导航系统这个平台,将用户和各个专业的学科专家联系起来, 有针对性地为用户解答专业问题。
1.2.3.2 学科导航服务。学科导航服务就是对学科及相关学科知识进行归纳与组合,即对学科知识进行序化与优化, 通过学科专业网站,全方位对学科资源进行集成与揭示,便于用户了解该学科领域的资源全 貌。[1]
1.2.3.3 学科定题服务。主要指学科馆员针对用户的研究课题或学科重点知识需求,自动提供针对性强的学科专业化 定制服务。[4]主要包括针对学科重点知识需求的学术信息快报和专题资料推介, 以及针对用户科研课题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2 构建学科信息空间的必要性
在数字化、网络化的21世纪,图书馆传统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正在发生巨大变革,作 为图书馆服务功能整合的新成果——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以其空间、资源、服务的无缝集成以 及专业性、动态性、灵活性、协作性等特征,不仅有力支持了高效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而且 其以学科化知识服务为导向的一站式服务理念将成为图书馆在信息化大潮中与其他信息服务 提供者进行错位竞争的核心竞争力。
2.1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图书馆的网络化与数字化
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现代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图书馆自动化、网络化和数字化得 以实现。大学图书馆取得了一系列的新发展。例如,基于Web的服务、快速增加的可用电子 资源、方便舒适的阅览环境、虚拟参考咨询服务、数字图书馆、学科导航以及学科信息库和 学科知识库。多种新的信息服务模式使图书馆与用户信息交流与传递已突破了时空限制。先 进技术推动着图书馆不断扩大服务方式,进行服务创新,同时赢得用户并充分发挥自身作用 。总之,新技术为图书馆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2.2 教学科研方式的转变促进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
当今,社会信息化和信息社会化已成为时代主旋律。过去人们主要通过阅读来获得知识,而 今天伴随着计算机长大的年青一代是大学校园的主体,交互性是他们生活的特点,随时随处 获取多媒体信息、同时处理多项任务、经验性思维、协同性、整合性和直接性是他们共同的 特征。年青一代大学生享受着边查电子邮件、边上网冲浪、边玩游戏、边喝咖啡、边听MP3 、边写论文等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从以“教学为中心”向以 “学习为中心”方式变革中,促使他们与学生进行交互学习。而且,高校大多承担着国家或 地方的科研项目,图书馆通过推送服务不断为该学科科研项目提供动态、新颖的专题知识及 与课题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网络资源信息等。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高校图书馆只有最大限 度满足用户需求变化,才能真正推动图书馆信息服务向前发展。
2.3 高校图书馆自身发展的需求
当今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除图书馆外,还有互联网、新闻媒体、信息机构等,获取信息的“ 方便程度”和“成本”都可能成为用户考虑的因素,面临社会其他信息服务机构竞争的同时 ,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也面临挑战。高校图书馆处在以收集、组织、保存和存取为主导“以 读者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服务模式转变之中。大学图书 馆作为学校的一个组织部分,不仅仅是作为一个图书馆而存在,而且还要支持学习、科研和 学术活动,必须不断调整自身适应读者学习与科研行为变化的要求。[5]
创造依托各个学科分馆,按照学科、专业整合图书馆空间、资源、服务的学科信息共享空间 。提供全力支持用户学习、教育、研究的环境并以学科馆员服务形式融入用户整个学习、研 究过程,以解决用户实际具体问题为最终目标而提供的专业化、个性化的服务模式,不仅是 广大读者的迫切需要,也是保证学校快速发展的历史使命,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为我国大学图 书馆的服务创新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向。
3 构建高校图书馆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几点建议
3.1 资源、服务和功能充分整合
资源整合不充分首先可能表现在信息资源整合不充分。如过分强调计算机等硬件设施的配备 ,而忽视文献信息资源的布置,造成“有计算机可用而无书可读,有电子资源可检而无百科 全书可查”的局面。设施资源和信息资源的分离、印本资源和虚拟资源的割裂,都容易导致 服务不连贯,使学科馆员不能提供深层次的信息服务。
信息资源、人力资源整合不充分直接后果就是信息共享空间功能与服务的割裂和不完整。实 现整合的充分性不仅要在实践层面进行协调,而且还需要建立在共同愿景的基础上,从文化 层面提倡融合,以组织层面的整合引发资源的整合,并最终实现功能的整合和服务的统一。 [6]
3.2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的动态性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从建立之初就是由用户需求驱动、以用户需求为中心的。要为用户营造一 个支持学习和研究的环境,必须对用户的需求进行动态监测,对用户需求的变化和新技术的 发展做出敏锐反应,从资源构成、服务方式及空间规划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来适应用户需求 。
3.3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从一开始就是以满足读者的需求为目标,因此,重视读者满意度调 查,建立评估体系十分重要。事实上,对学科信息共享空间使用效果的评估也要引起一些重 视。但是,因为学科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和研究的历史还不长,经验还不丰富,评估手段也 不成熟,评估体系的建立还得假以时日。
4 结束语
学科信息共享空间将目前在国外图书馆中普遍推广的新型信息服务模式——信息共享空间与 深层次的学科化信息服务相结合,依托丰富的学科分馆资源,以学科馆员为主要工作机制, 并联合相关技术人员,在一个平台上为用户提供贯穿科研活动全过程的学科化服务,为IC一 站式核心服务理念注入了学科化信息服务内涵,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用户专业化、个性化、知 识化的深层服务需求。
[参考文献]
[1] 吴凤玉. 面向学科的高校图书馆知识服务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05,( 8):29.
[2] 刘盈盈.美国10所高校馆信息共享区实例的分析借鉴[J].图书馆杂志,2006 ,(10):8~10.
[3] 任静等.试论大学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的建设[J].情报资料工作,2007,(2 ):86~89.
[4] 徐凯英,刘佳,班孝林.高校图书馆学科化知识服务模式研究[J].图书情报 工作,2007,(3):116.
[5] OCLC.2003 OCLC Environmental scan:pattern recognition.http://www.OCL C.org/report/ 2003escan+htm [EB/OL] ,2005-05-22.
[6] 邹婉芬.国外图书馆的信息共享空间[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1):10.
热门文章:
- 2024研究思考:探索开展村(...2023-12-26
- 2024年心得感悟:强担当抓落...2023-12-26
- 主题教育心得:新时代思想政...2023-12-26
- 在共青团第x次代表大会开幕式...2023-12-26
- 2024年度常委宣传部长在主题...2023-12-26
- 2024年xx队伍安全管理集中排...2023-12-25
- 2024年党课:习近平大历史观2023-12-25
- 本科毕业自我鉴定范文通用版...2023-12-05
- 党员代表在党支部成立大会上...2023-12-05
- 党委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剖析...2023-12-05
相关文章:
- 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心得体会2021-08-27
- 优势学科或兴趣学科心得2021-08-27
- 语文学科教学技能总结2021-09-14
- 学科教学知识(PCK)2021-09-16
- 学科教学理念2021-09-16
- 学科教学知识PCK2021-09-16
- 学科建制化视角下的中国消防...2021-09-24
- 初中体育学科学习与培训2021-09-28
- 学科思想与课程建设培训2021-09-28
- 给教师100条建议让学生喜爱你学科2021-09-28
- 图书馆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2021-08-27
- 图书馆2022年度工作计划怎么写2021-10-31
- 图书馆年度工作总结与计划2021-11-11
- 论图书馆的竞争情报服务2022-03-08
- 高校图书馆人事改革2022-03-08
- 关于图书馆虚拟参考咨询的分析2022-03-08
- 图书馆;形象设计试论图书馆...2022-03-08
- RFID技术与图书馆2022-03-08
- 论21世纪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创新2022-03-08
- 图书馆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2022-03-08
- 压紧压实高校纪委监督责任,—...2021-08-27
- 高校生社会实践报告2021-08-27
- 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情况汇报2021-10-06
- 涉农高校招生新闻传播策略探讨2021-10-18
- 高校教师优秀个人工作总结2021-10-19
- 高校评估对高校档案工作的影响2021-10-27
- 选拔到农村基层锻炼的高校毕...2021-11-08
-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讲话稿2021-12-11
- 高校学生会主席先进事迹材料2021-12-13
- 高校建立高校预防和惩治腐败...2021-12-22
- 增强WindowsXP共享资源安全三招两式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