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物资采购风险导向审计探索

发布时间:2022-03-15 15:13:51 浏览数:

(包钢(集团)公司 审计部,内蒙古 包头 014000)
摘 要:文章主要论述了对物资采购进行风险导向审计时 ,如何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如何将风险意识贯穿于整个审计中,从而更好地实现风险 导向审计。
关键词:风险导向审计;物资采购;风险识别;风险评估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9)10—0045—02
1 对物资采购进行风险导向审计的现实意义
1.1 对风险导向审计的理解

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人员以被审计单位的战略经营等风险为导向,从企业经营风险、行业风 险、竞争风险、科技风险、舞弊风险、财务报表重大错报风险等内外部各个方面综合分析评 估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水平,针对不同程度的风险、确定不同的审计目标、审计重点、审计方 法和审计程序,把审计资源集中于高风险领域,加强对高风险点的实质性测试。其特点是把 风险识别、风险评估和分析性符合的方法贯穿于整个审计过程之中,体现现代审计的新思路 ,发挥现代审计在风险管理、控制、建议、帮助及指导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2 对物资采购进行风险导向审计具有现实意义
1.2.1 高风险行业特点的需要。近年来,随着企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生产、基建、 技术改造 用的设备、原材料、备品备件,采购数量品种急剧增加,采购金额巨大,采购环境复杂多变 。在利益的驱动下,采购中不断发生的串通抬价、收受贿赂、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物资采 购存在众多风险,成为现代企业高风险行业。这种行业的性质,需要利用风险导向审计寻找 风险、控制风险,规范采购市场,降低采购成本,惩治舞弊行为。
1.2.2 有助于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和审 计效率 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片面追求审计效率有可能导致审计风险的增加和审计质量的下降。而 审计人员追求的理想境界是高效率、高质量和低风险,风险导向审计则为达到这样的目的提 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它不仅将审计资源恰当地分配到高风险领域,集中力量审计重点内容 ,提高审计效率,改善审计质量,而且能够充分认识、分析、评估和控制影响审计质量的多 种风险因素,降低审计风险,实现审计的高质量、高效率和低风险。
1.2.3 有助于审计人员树立风险意识,提高综合素质。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在审计之前 就要对被审计单位的内外部风险进行评估,在审计过程中以风险为入手点,对产生风险的各 个环节进行详细的分析。因此,在整个审计过程的事前、事中和事后,审计人员必须时刻树 立风险意识,增强自我的风险责任感。只有这样,审计人员才能更好地理解风险,积极地对 待和处理风险,最终达到规避和减轻风险的目的。另外,现代企业的业务越来越复杂,相应 的审计环境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实施风险导向审计需要更多的风险评估和职业判断,对审计 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更多有经验的高级审计人员参与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审计 人员不仅要熟悉本企业环境战略风险、经营环节风险,而且要熟悉国内国外全球环境战略经 营风险。不仅具备会计、审计等专业方面的知识,还要懂得法律、市场、管理、计算机等相 关学科的知识。因此,审计人员在不断应用风险导向审计的同时,不断学习了新知识,不断 提高了综合审计素质。
2 对物资采购进行风险导向审计的步骤

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的新发展,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在现有条件下进行物资采购风险导 向审计,虽具有挑战性和风险性,但可探索下列步骤。
2.1 风险识别

通过已保存的原始资料、物资采购方面的审计报告、审计经验、职业判断和怀疑等找出在物 资采购方面可能存在的风险。
2.2 风险评估

通过分析控制环境调查、健全性调查、符合性测试等对 已识别出的风险进行评估,划分出风险评估等级。
2.3 制定审计计划

根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制定不同的审计重点,不同 的审计重点分配不同素质、不同力量的审计人员。
2.4 实施内控测试

确定被审计主体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2.5 实质性测试

执行实质性测试程序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2.6 审计报告

得出审计结论,报告重大采购风险,提出控制风险、降 低风险等风险管理的审计建议书。
上述步骤中,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估是整个审计环节的关键和重点,它关系到审计项目的成功 与失败,下面重点探讨这两个环节。
3 物资采购环节的风险识别
3.1 物资供应市场存在的风险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市场中,物资供应市场瞬息万变,尤其是钢铁企业生产必须的大宗原料铁 精矿粉,在全球钢铁企业快速增产的情况下,存在价格不断上涨的风险;煤在国家宏观调控 下,在对非法开采、无证生产经营的各地私营煤矿、小煤窑取缔后,面临缺货、价格不断飙 升的风险。其他类物资如汽油、柴油、有色金属等在国际市场大幅涨价的情况下也时刻存在 着缺货、涨价的风险。国内国际许多不可测的风险因素也在物资供应市场无时不在,甚至威 胁着每个企业。
3.2 物资采购过程存在的风险
3.2.1 采购计划环节:采购计划主要根据企业未来的需求数量、现有的库存数量和安全合理的 最低库存数量平衡后制定的。这一环节中,未来的需求数量和安全合理的最低库存数量的确 定最易出现风险。经常出现有些物资采购后积压、闲置多年不用,引起大量资金的无效占用 ,而有些物资采购数量少或没有采购,不能保证生产、维修、建设的需要,甚至导致停工; 计划中型号准确度也是这一环节的风险所在。计划编制人员由于责任心不强、依据不足等主 客观因素造成物资型号的编制与实际需求型号偏离较大,使采购造成错误。3.2.2 合同签订环节:供应商选择是这一环节的风险因素。企业的供应商是相对固定的,一般 情况下,只能在企业入围的供应商中选择,选择范围小,供应商之间容易结成联盟,抬高招 标价格。这些入围的供应商许多是没有生产能力的中间转供商,他们转供的产品品牌多,质 量参差不齐,有时会将同一名称、型号,但品牌、产地不同的产品以次充好。合同价格及条 款的签订是这一环节另一个风险因素。不仅供应商之间达成齐进共退的默契来抬高或垄断合 同价格,使用单位、采购人员职务受益也使合同签订价格高于同期市场价。合同条款存在不 准确、不完整,如未注明生产厂家、重量、材质、付款条件、交货期、质保期等,供应商会 利用合同条款存在的漏洞偷工减料、弄虚作假。
3.2.3 合同执行环节:存在缺斤短两、降低产品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过磅化检验作假等风 险。如一些大型设备、备件合同,其重量很难验收,供应商会采取减少重量来降低成本增加 利润;有些特殊材质,利用验收时不便检测或不检测,更换价格较为便宜的材质;有些供应 商利用我们局限的专业知识,故意违反技术协议提供性能过剩或潜在淘汰的代用产品;在过 磅、取样、化检验时,有些供货商贿赂工作人员,利用加水加其他物件增加重量,利用虚假 检验报告提高质量指标,提高结算价格,获取高额利润。
3.2.4 办理结算环节:存在多结算,提前结算的风险。有些审减合同,没有按照审计确定的价 格执行,多付货款。在订购的设备中,质保金提前支付,丧失资金的时间价值,设备质量丧 失保证,有时还发生货款被骗等等。
4 物资采购环节的风险评估

评估风险因素发生的概率和损失大小,是风险导向审计的关键。常用方法有定性分析和定量 分析。定量分析是对构成风险的各个因素和潜在损失的水平赋予数值或货币金额,就是从数 字上对风险进行分析评估的一种方法。定性分析是凭借分析者的经验、直觉、标准和惯例, 为风险的大小或高低程度定性分级。目前常采用定性分析法。下面主要通过控制环境调查、 健全性调查、符合性测试、综合性评价等定性分析法,对物资采购进行风险评估。 

4.1 控制环境调查

控制环境调查主要指风险管理机构及内控制度调查。企业没有设置专门的风险管理机构或风 险评估机构,对物资采购风险因素的管理较为薄弱。特别是对全球变幻莫测物资供应市场, 如原燃料、能源等价格上涨,更是缺乏应对措施,只能承受由涨价带来巨大成本压力。内控 制度是否存在,利用人员访谈、调查问卷、文件审核(包括内控制度、业务流程、操作指南 、监督检查记录等)等方法进行调查。
4.2 健全性调查

根据采购业务流程:采购计划——签订合同——执行合同——办理结算,调查每一个环节的 内控制度 是否健全。如采购计划的内控制度有无合理库存标准,有无计划准确率标准,有无审核计划 制度等;签订合同的内控制度有无对供应商的选择标准,有无招投标管理办法,有无对采购 人员舞弊的管理办法等;执行合同的内控制度有无验收管理制度,有无对供应商弄虚作假的 处理措施,有无对验收、化检验人员不负责任、徇私舞弊的管理制度等;办理结算的内控制 度有无核对结算依据的管理制度,有无按照审计价格执行的管理制度等。 
4.3 符合性测试 
4.3.1 询问。取得与采购业务相关的内控制度、报告、记录等,询问采购、业务人员有 关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
4.3.2 观察。对不相容职务的分离情况进行观察。
4.3.3 检查书面文档。检查采购合同与计划单、设计单、入库单、付款和记账凭证是否 一致;检查采购合同与计划单的授权批准;检查采购价格的确定情况等。
4.4 综合性评价

确定风险等级,制定审计计划。列出所有的风险以后,根据以上风险评估确定不同风险的优 先次序或等级,每一个被识别的风险均要确定风险等级高、中、低。依据评定的风险等级, 制定以风险级别高为重点审计对象的风险导向审计计划。

上述定性分析的评估办法操作起来相对容易,但带有很强的主观性,可能因为审计者经验和 直觉的偏差而使分析结果失准,应探索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估方法,实现既客观又准确地 评估。
5 怎样做好物资采购风险导向审计工作
5.1 设立风险管理机构
5.1.1 企业防范风险的需要。企业需要对决策风险、经营风险、环境风险、特别是高 风险投资业务进行风险防范,需要一支高素质的风险管理机构识别风险和控制风险,需要设 立风险管理机构。企业的风险管理是一个大系统,风险导向审计仅仅是这个大系统中的一个 子系统,是对风险管理机构、管理制度及运作过程进行评价和有效监督。
5.1.2 正确评估各种风险的需要。风险的识别和评估是难度性很大的工作,只有通过 风险管 理机构,明确风险评估标准,规范评估程序,才能有效地改变在评估活动中,凭个人主观印 象随意评估的现象。才能运用科学和技术手段,对形成风险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进行客观 评估,进行科学预测。
5.1.3 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需要。风险导向审计需要一个专业队伍来评估风险,审计人 员可借助专业队伍的评估结果,提高审计效率,抓住审计重点。
5.2 组建高素质的审计队伍

现有的审计人员很难胜任高难度的风险导向审计工作,组建一支具有注册会计师、注册内部 审计师、注册资产评估师,电子、信息、金融等专业化高素质的审计队伍,并培养这支队伍 精通国际及国内审计准则、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会计准则等已势在必行。
5.3 引入计算机软件,建立数据库

运用计算机软件,建立广泛的数据库资料。审计中可直接对数据库进行加工分析,也可由电 脑自行检验和核对,通过数据库资料进行分析性测试、进行统计抽样、进行审计风险评估等 。这就大大加快了审计速度,节约了审计时间,提高了审计效率。
[参考文献]
[1] 杨红卫.石油化工企业物资采购风险管理[J].中国内部审计,2006,(80).
[2] 李娟.论风险导向审计的意义与实施.价值中国网,2007.
[3] 袁毅,马静.风险评估:贯穿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主线[J].合作经济与科技杂志 社,2008,(343).

相关热词搜索: 导向 审计 物资采购 探索 风险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