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关于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3-18 15:07:23 浏览数:

关于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的思考  
      党和政府一直视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为我们国家最基础、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关系整个社会大局稳定与发展的最关键的问题。随着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迈入新的阶段,农村面临着不少新情况、新矛盾。如何解决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农”中的新问题,进一步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这是每一名基层工作者必须认真审视和探讨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商榷。  

一、牢牢把握农村工作中的第一要务。   

当前,农村工作中根本的矛盾与问题仍然是农村经济发展滞后和农民增收迟缓。因此,加快经济发展是农村工作中的第一要务。农村的稳定需要发展提供雄厚的物质基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满足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更需要发展。在具体工作中,要不断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发展放在高于一切的位置,把加快发展作为解决一切矛盾和问题的根本措施,作为强农富民的第一举措,作为农村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教育和带领干部群众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市场为导向,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制定切实可行的发展思路,依托自身优势,在创特色中求得进步和发展。要加大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产品加工力度,建设效益农业。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扶持乡镇企业和乡镇工业的发展,使农业、工业和小城镇建设有机协调,整体提升。尽力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切实增加农民非农收入和整体收入。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农村的全面稳定和发展。  

二、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密切干群关系是农村工作的基本方法,是促进农村稳定和发展的重要举措。要与群众建立亲密无间的关系,关键是教育干部在强化意识、提高能力、转变作风上下功夫。机关干部要不断增强亲民思想,强化宗旨意识,从思想上牢固树立贴心为民的观念。要加强学习,学习科学的农村工作方法,先进的农村工作思路,系统的农村工作理论。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加强自身素质培养,以此提高为民服务的能力。要切实转变工作作风,重点解决党员干部的“沉不下”、“干不实”和“行不正”的问题,俯下身子,走到农民群众中间去,倾听民声,体察民情,解决民困,带领民富,顺乎民心。这样,拉近与村民的距离,这种零距离的干群关系能极大地增强党委政府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干部群众能齐心协力谋发展,同心同德促稳定。  

三、切实加强村级班子建设。  

       村级班子担负着全面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的重任。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的发展与稳定,也主要靠他们引领。因此,一支强有力的村级干部队伍是至关重要的。  

要选配一支能担当起稳定与发展重任的村级干部队伍,关键是用什么样的方法和以什么样的标准选择这支重要的队伍。这就要根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依照能力是根本、人品是保证、知识是基础的原则,以用能人、用“好”人、用有识之人为选人标准,扩大民主程度,做到村民自选为主、政府指导为辅,不拘一格地选拔有强烈的发展欲、务实的发展观,能用一颗公心真正为民务正事、办实事、谋大事、创大业的人才。  

为使“村官”们有所作为,必须建立工作监督机制,健全工作考核机制,使教育培训工作制度化。通过增强村级班子争先创优、开拓进取的精神,营造各村之间比学赶超的竞争氛围,逐步建立起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给村级班子以紧迫感、责任感和荣誉感,籍此调动村级班子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各项工作能落到实处。要通过多渠道加强对村级干部的教育培训,让村级干部通过学习班、参观考察、工作经验交流等形式彼此有借鉴,相互有参照,以此全面提高村级干部的政治素养、理论素养,提高村级班子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  

同时,要加强农村基层后备干部的队伍建设。村级领导班子的后继乏人,是当前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要着眼于村级组织建设的长远需要,及早发现苗子,重点加以培养,做到由对村级班子简单的人事管理向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上转移,逐步建立一支数量充足、素质优良的村级后备人才队伍,使村级班子永葆生机与活力。  

四、不断创新村级管理模式。  

长期以来,乡镇政府与村级的关系陷入一个误区,总被认为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政府对村级事务大包大揽,村级对政府依赖太多,造成政府对村级管理乏力,村级职能得不到充分发挥,村民自治流于形式,一切矛盾和问题归宿到乡镇政府。要真正确保农村的长期稳定与长足发展,就要创新村级管理模式,全面激活村级工作积极性,真正实现村民自治。一是要转变观念。政府与村级的关系不是行政隶属关系,而是指导与被指导关系,政府更多的是给予村组班子工作上的指导。二是要转变角色。政府转变思想观念和工作方向,从领导者变为指导者,不包揽村级事务,而是派出得力的专门班子进行指导。支村委不再被动盲目地听从于政府的管理,多一些自主权,由被领导者变为主导者,负责村级事务管理。联村干部由“代理书记、代理主任”或简单的收费员变为联系人、指导员和协调员,负责协助指导村组开展工作和对村级工作的评比督查。三是转变职能。政府找准自己的定位,对村级工作不统包统揽,实现由“为民作主”到“让民作主”、“管民治民”到“服务于民”的转变,把指导服务摆在第一位,摆脱日常琐事为村民想好事、想大事、干实事。村级真正担负起组织引导村民发展经济,协调解决村内矛盾和问题的责任。  

同时,要健全“四协”、团支部等群团组织,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协助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形成合力,完善村组事务管理,实现农村工作重心下移,形成村级工作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着力解决村级事务中的问题与矛盾。  

村级事务中的问题和矛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因为以往的村级事务管理不规范、制度不健全、财务不清楚,造成村务中留有许多扯不清的“麻纱”。二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转轨过程中,造成的一些镇与村、村与村间的产权权属、经济费用不清等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长期悬而未决,不但会破坏政府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导致群众对政府的不信任,更为重要的是,矛盾拖得久,便成了影响农村大局稳定的隐患。为有效地消除这种隐患,政府要成立专门班子,制定专门工作方案,下大力气,组织引导村级逐一具体、公开地解决,扫除农民心中的阴霾,解开农民心中的疙瘩。之后,还要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因地制宜、因村而异,制定村规民约,给村级事务管理以规范,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蹈,既提高村级班子的工作效率,又扩大村务管理的透明度,同时也加强了村民参与村务管理的意识。财务管理是村务管理中最敏感的一项,是农民关注的焦点、议论的热点,是工作的难点和加强财务管理的重点。要通过逐步实行村帐镇代管、组帐村代管等管理改革,使财务的管理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堵塞财务工作中的漏洞,既杜绝村级经济中的违纪违法行为,也还村级财务工作一本明白帐。   

    农村的稳定与发展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是一个彼此牵连、彼此促进的系统工程。在这个系统工程里,农村工作的方方面面,林林总总都有可能影响这个工程的相对稳定性和向前发展的动力。作为农村工作者,要能在基层建立起一个高素质的村级干部班子,摸索出一套先进的管理模式,以发展为工作中的第一要务,条理清晰地处理好农民身边的大小事情;在稳定和发展这个系统工程的建设中,能站在讲政治、讲使命、讲奉献的高度,以对农业、农村、农民高度负责的态度,通过务实进取的工作来促进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这样,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才有根本保障。

 

相关热词搜索: 思考 稳定 农村 发展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