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农二号苜蓿品种鉴定高产研究
闫清义,尹丽荣 (河北省孟村县新县镇政府,河北 孟村 061001) 摘要:公农二号苜蓿作为新培育的品种,已通过国家的审定,本文主要通过对公农二号苜蓿的品种鉴定,对其高产性能进行了相关研究,并一致认为该品种具有高产、抗寒等功能,属于适合北方严寒地区种植的优良品种。 关键词:公农二号苜蓿;品种鉴定;高产 中图分类号: S339.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41-1 公农二号苜蓿品种是经过大量引种实验的基础上培育而来的,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高产能力。该苜蓿品种曾在我国北方10多个省区引种过,都普遍表现出高产、抗寒等特点,得到了北方种植者的普遍认可。为了进一步提高其生产性能,不断扩充其推广应用范围进行了一系列的提纯复壮和品种鉴定工作。 1 公农二号品种鉴定 公农二号苜蓿品种鉴定时的土壤为退化黑钙土,小区1O×3m,采草区行距50cm,6行区,重复三次。当采种区的行距为60cm,5行区时,重复两次,在其生育期间,只进行一般性的田间管理,不需要灌溉和施肥。 1.1 植物学方面的特征 1.2 适应力方面的特征 公农二号苜蓿经过多年的引种实验证明,其适宜的种植范围为37°05′-43°57′,99°35′-124°48′E,海拔约在148-3200m的范围内。经过试种证明,该品种具有抗寒、耐寒、高产量以及适应性强等特征。在年降水200-500mm,最高气温40.60C和最低气温-39.5℃的地区都能适应。 经过各种实践验证,公农二号苜蓿品种,干草的产量也比较高,而且具有耐寒性,不易被冻死,属于高抗寒的品种。该产品的抗病虫等的效果也很明显,但是抗蓟马的能力却一般,因此,应注意加强该方面的防治工作,保证品种的高产性。 2 公农二号品种的发展建议 2.1 不断收集和创新种植资源 牧草的育种工作需要有一定的种植资源,牧草育种工作的突破性进展主要是重视对优秀品种的挖掘和栽培。特殊而且高产、适应性强的优秀品种能够在牧草的育种工作中取得意想不到的成绩。因此,应积极做好对种植资源的搜集和整理,不断进行创新,提高牧草的产量和质量。 2.2 适当的进行引种 在经过一系列的引证实验后,如果被证明适合该地区种植的新品种,可以直接引入,这样可以缩短育种的年限,在最短的时间内提高产量。 2.3 规范育种体系 首先,牧草在进行良种繁育时应建立专门的良种培育专项资金,根据本地的需要,进行适当的培植繁育,不断推广新的产品。 其次,还应通过牧草良繁体系的建立带动优质牧草品种的科学繁育,保证品种的纯度,防止品种的退化,扩大生产,不断增加收益。 2.4 进行规范化生产 在进行牧草培育时,应形成一定的规模,实现规范化的生产,真正提高其生产质量。不断推广新的产品,逐步取代劣质的品种,进而提高农民的收益。在进行生产过程中,也应严格遵守各种程序,因地制宜的进行产品的种植,实现合理的布局和搭配。还要采取适宜的农业技术,配合先进的栽培管理,充分展现优良品种的形状。提高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3 结语 公农二号苜蓿经过在东北、西北以及华北等地区多年的实验引证,基本上都反映该品种具有抗寒以及高产的特性,该品种在与其它苜蓿品种进行比较时也表现出良好的性状。经过各方面的严格鉴定,该品种是适合我国北方严寒地区种植的高产品种,应得到相应的推广。 参考文献 [1] 徐安凯,陈自胜,孙袆龙.公农二号苜蓿品种鉴定与性能比较[J].中国草学会饲料生产委员会2007年会暨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2007. [2] 耿慧,于淑梅,刘佳,等.吉林省牧草育种工作初探[J].中国兽医杂志,2005,(2). [3] 陶雅,玉柱,孙启忠,等.紫花苜蓿的抗寒生理适应性研究[J].草业科学,2009,(9). [4] 朴庆林,金秀男.公农1号等苜蓿品种抗寒高产性能比较——筛选东北寒冷地区适宜品种[J].吉林畜牧兽医,2006,(4). 相关热词搜索: 苜蓿 高产 鉴定 品种 研究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