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北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田间管理
许俊红 (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吉林 集安 134200) 摘要:为了营造一个更为安全健康的蔬菜市场平台,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新课题,具有重要而特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对于北方而言,中国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文章根据作者的工作经验,集合作者的认识与了解,重点分析与阐释了北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田间管理的一些见解。 关键词:北方;无公害蔬菜;生产;管理 中图分类号:S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0)-08-0128-1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对食品的质量与卫生要求也逐渐成为每一个市民所普遍关注的焦点,对蔬菜的质量要求也由一般化逐渐转变到优质化、营养化、无害化层面之上。近几年来由于市场经济的发展,蔬菜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蔬菜生产得到了长足发展,生产品种也不断增多与完善,复种指数显著提高,在客观角度上讲,这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病虫害加重,导致农药使用量加大,造成了蔬菜上农药的残留成分的增加。因此,为了营造一个更为安全健康的蔬菜市场平台,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已经成为一个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新课题,具有重要而特殊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对于北方而言,中国蔬菜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笔者根据自身的工作经验,集合自身的认识与了解,重点分析与阐释了北方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和田间管理的一些见解。 1 无公害蔬菜的含义与生产技术要求 1.1 无公害蔬菜的概念 无公害蔬菜,顾名思义,就是指没有受到某些规定不准含有的有害物质污染的蔬菜,对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质也必须控制在允许范围之下,保证人们的食用安全的一种蔬菜。 1.2 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要求 2 无公害蔬菜生产的田间管理要点 2.1 育种与播种 无公害蔬菜生产首先要因地制宜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育苗,并根据蔬菜的品种特性和当年的气候状况,制定适宜的播种计划。播前应该首先对本地的自然情况有恰当的了解,再进一步选择适合本地生产的抗逆性强、抗病、抗虫的高产优质品种。播前应该对种子进行严格的筛选与处理,种子的消毒最好采用物理方法消毒,如果用化学物质处理种子时则一定要注意合理用药,控制种传病害及地下害虫的危害,促使苗齐苗壮。 2.2 合理轮作 合理安排蔬菜品种的轮作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措施。多年的种植经验告诉我们,合理轮作能有效地避免和减轻病虫害的发生,保持地力,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合理轮作还可以降低蔬菜中的病原菌基数和病虫危害的发生率。因此,在北方无公害蔬菜生产的过程中主张有条件的地区应尽可能的实行轮作,以水旱轮作或粮菜轮作为最好。轮作周期主要依据各类蔬菜主要病原菌在栽培环境中存活和侵染危害情况而定。例如:洋芋、黄瓜和辣椒等需要2-3年,而大白菜、番茄和茄子、冬瓜等则需要3-4年。 2.3 中耕与除草 在蔬菜栽培成活后,或者播种出苗后,在气温温和、表土已干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中耕与除草可以使表土疏松,增加土壤中的氧气含量,促进土壤中有机物的分解释放,易被植株吸收,促使作物生长健壮,抗逆性增强。中耕的次数和深浅根据不同的作物和土壤性质而定。生长期长的蔬菜中耕次数较多,反之就较少。根系深的蔬菜中耕较深,反之较浅。 2.4 清洁与设施栽培 蔬菜田园中的植株残体、老叶和杂草等,是病原菌和害虫良好的寄生环境,因此,在作物收获后,及时清除田间的作物残渣和杂草,减少病虫害来源,控制病虫危害,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又一重要技术措施。根据测定,重庆市郊露地栽培蔬菜植株叶面降尘量可达0.2mg/cm2,土壤中铅、砷含量比大棚内高2-3倍,降尘高50%。大棚覆盖栽培,可以明显的减少降尘和酸性物的沉降。夏秋季采用大棚防虫网栽培蔬菜,还可防止虫害的发生和病害的传播,减少农药的用量,使商品菜达到无公害蔬菜的标准。 2.5 无公害蔬菜采收与采后处理 蔬菜在采收后,应尽可能的采用塑料筐或者其他无污染的包装物包装和运输,严格防止碰伤和污染,保证蔬菜的外观质量。果菜则适宜采用托盘、保鲜膜等形式进行包装。 作者简介:许俊红(1973-),女,吉林集安人,任职于吉林省集安市麻线乡农业技术推广站,助理农艺师。 相关热词搜索: 田间管理 浅谈 无公害 生产技术 蔬菜 热门文章: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