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鉴定 >

某村创先争优建设文明新村典型材料

发布时间:2022-04-13 15:17:43 浏览数:

   XX区平溪乡大竹村,是镶嵌在素有“小西藏”之称、“十里生态新村长廊”曾家山西北部的一颗璀璨明珠,这座矗立于正在创建4A级旅游景点——曾家山的“前花园”,也是名副其实的省级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海拔1300米左右。全村幅员面积12.3平方公里,辖9个组,456户,1774人,现有党员36名。近年来,该村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通过强化支部引领、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狠抓支柱产业发展等措施,让这个曾经落后闭塞的小山村逐步走上小康发展道路。该村于2006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村党支部于2008年被区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2008、2009连续两年被市委评为“先进基层党组织”,村党支部书记郑长荣于2009年被推荐为市级优秀党支部书记。  

支部引领建班子,构筑基层组织“铁堡垒”  

村党支部紧紧围绕“五个好”和“四强型”基层党组织创建目标,着力构建发展型的村级班子。2007年村级班子换届以来,大竹村党支部充分认识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按照乡党委的统一部署,始终把支部建设作为事关全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一件大事来抓。并以全区打造百里新农村党建示范带为契机,以加强村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切入点,确立了“产业富村、环境美村、科技兴村,党建强村”的发展思路,并依托该村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率先拉开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帷幕。  

为增强党员干部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创先争优中的先锋模范作用,村党支部不断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将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学习“科学实干、顽强苦干、创新巧干、共同致富” 的春风精神与创先争优相结合,努力把创建“学习型党组织”和“春风精神”体现到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全过程,融入到党员干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建立并切实执行党支部议事规则,村干部分工负责制度,“村务、财务”双公开制度等,增强村务公开的透明度,开展村民代表民主评议村“两委”、党员民评等活动,通过找问题、抓整改,村“两委”班子焕然一新。全村近30名无职党员主动申领了岗位,先后有9名党员在岗位上工作实绩突出,分别受到市、区委和乡党委的表彰。  

大竹村依托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利用远程教育站点,坚持每月组织党员干部、村官、种养大户、农民工进行学习培训,提高了村民整体素质,近三年来,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1人,发展党员5人。在灾后重建中,村党支部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通过广泛征求群众意见,认真查找问题,深入剖析原因,以灾后重建实效来检验村两委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四议两公开一监督”,进一步完善村务公开等制度,主动接受群众监督,有效地融洽了党群干群关系。在2009年底开展的村党支部及书记考评活动中,该村群众参与率达70%,村党支部书记通过群众“一考三评”受到市委表彰。真正做到了一个组织就是一个铁堡垒,一个党员就是一面红旗帜,一个干部就是一个实标杆。  

立足村情壮产业   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  

按照“一村一品”产业强村思路和“支部+协会+基地”产业发展模式,该村大力发展反季节无公害蔬菜产业。通过近几年的发展,蔬菜产业已经成为大竹村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也是全村90%以上农户持续创收的稳定项目。2006年成立了平溪乡蔬菜专业合作社,全村456户农户有300余户加入该合作社,蔬菜产业的发展迅速壮大,蔬菜协会会长严大琼还成功注册了“严大姐”蔬菜商标,她本人还被中国农产品流通经纪人协会授予“全国百佳农产品经纪人”称号。  

今年,村两委以曾家山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契机,全力配合乡党委政府,成功引进金田公司,大力实施蔬菜冷库、蔬菜应急育苗场、蔬菜交易市场建设,形成“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蔬菜产业产、供、销一条龙发展体系。在蔬菜产业发展逐步壮大的同时,又积极引进四川天冠生态农牧业有限公司,大力发展以土鸡养殖为主的畜牧产业,新发展土鸡养殖大户30户,按照“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促进全村畜牧产业快速发展,将该村建设成为川北科技水平较高、规模最大的土鸡鸡苗繁育基地。同时,大竹村根据曾家山旅游景区3A级升4A级和平溪现代农业园区建设规划,快速推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和现代农业观光园区建设,恢复重建平溪寺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农家休闲旅游业。随着蔬菜、畜牧和乡村旅游等三大支柱产业的不断壮大,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收入逐年增加。2009年,该村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600余元,高于全乡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为了在两年内把大竹村打造成“春风示范村”,2010年9月16日,平溪乡党委书记与大竹村村支部书记一道,亲自到宜宾市筠连县春风村参观学习,现场“取金”。  

学习经验谋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小康村  

该村在深入学习和总结“春风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村情实际,自加压力,克难攻86户,建户用坚,全力推进生态小康新村建设。目前,共完成农居外观打造2沼气池260口,改橱264间、改圈5420平方米,硬化入户路2860平方米,硬化院坝4950平方米,建花园(台)2380平方米;建集中供水站1处、水池(窖)50口,解决了983人安全饮水问题。按照“班子队伍带村、人才科技兴村、民主法制管村”的要求,加强了基层组织建设和民主政治建设;配套建设了村级卫生服务站,农户新型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以上;开展了以农业生产、劳务技能等为主的农民技能培训和以改善生活、卫生习惯为主的文明新风培训;建立健全了村规民约,组织开展了“星级农户”评选;加强了农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大力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和谐稳定。  

如今的大竹村环境美了,面貌变了,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素质普遍提高,社会风气和谐,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新气象,形成了曾家山旅游环线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相关热词搜索: 新村 典型 材料 建设 创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