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生产企业岗位常用安全警示标志

发布时间:2021-08-27 17:12:28 浏览数:

 生产企业岗位常用安全警示标志

  编号 图形 名称 设置范围和地点

 1

 非相关人员禁止入内

 作业场所入口处

  2

  禁止跨越

  主沟区域

  3

  禁止烟火

  氧气瓶存储区域

  4

  警告:注意安全

  作业场所入口处

  5

  警告:当心烫伤

  作业场所入口处

 编号 图形 名称 设置范围和地点

  6

  警告:当心煤气中毒

  作业场所入口处

  7

  警告:危险区域

  作业场所入口处

 8

  警告:当心触电

 电气设备附近

  9

 警告:当心滑跌

 主沟区域

  10

  警告:当心机械伤人

  开口机、泥炮等运行设备附近

 编号 图形 名称 设置范围和地点

  11

  提示:必须穿工作服

  作业场所入口处

  12

  提示:必须戴安全帽

  作业场所入口处

  13

 提示:必须穿防护鞋

 作业场所入口处

  14

 提示:必须戴防护手套

 作业场所入口处

  15

  提示:必须戴防尘口罩

  作业场所入口处

 编号 图形 名称 设置范围和地点

  16

  提示:必须戴防护面罩

  开铁口、出铁、堵铁口相关作业区域

 金属冶炼企业岗位安全知识和技能练习题含答案

  一、单选题

 1. 《安全生产法》规定,未经( )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A.基础知识教育 B.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C.技术培训

 D.理论培训 2.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 ( )

 、控告;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

 A.起诉 B.检举 C.仲裁 D.罢工 3. 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的从业人员,除依法享有( )外,依照有关民事法律尚有获得赔偿权利的,有权向本单位提出赔偿要求。

 A.工伤社会保险

  B.医疗保险 C.失业保险

 D.养老保险 4.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 )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A.10 B.15 C.30 D.60 5. 《安全生产法》规定,企业未按有关规定对职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人员操作资格证书而安排上岗作业的,责令限期改正,可以处( )万元以下的罚款。

 A.5 B.2.5 C.2 D.1 6. 根据《劳动合同法》 ,下列关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劳动条件的,劳动者提前 3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B. 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 30 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C. 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手段强迫劳动者劳动的,或者用人单位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者可以立即解除劳动合同,不必事先告知用人单位D.劳动者非因工负伤,在规定的医疗期满后不能从事原工作,也不能从事由用人单 位另行安排的工作的,用人单位提前 3 日以书面形式通知劳动者本人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7. 根据《劳动合同法》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 1 个月不满 1 年未与劳动者订

 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 )

 。

 A.1 倍工资 B.2 倍工资 C.3 倍工资 D.4 倍工资 8. 《劳动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和必要的( )

 。

 A.劳动防护费用 B.劳动安全补贴 C.劳动防护用品 D.劳动安全保障 9. 依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金属冶炼等生产经营单位新上岗的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72 学时,每年再培训的时间不得少于( )学时。

 A.20 B.24 C.36 D.48 10. 三级安全教育指( )三级。

 A.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负责人、班组长B.公司、车间、班组 C.总包单位、分包单位、工程项目D.车间、班组、岗位 11.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指机械、物质或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 )

 。

 A.没有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B.人的不安全行为 C. 劳动组织不合理 D.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12. 劳动防护用品使用前应首先做一次( )检查。

 A.质量 B.数量 C.外观 D.合格 13. 根据《安全色》 (GB 2893—2008)

 ,我国目前用安全色中的( )表示警告、注意。

 A.黄色 B.蓝色 C.绿色 D.红色 14. 在高气温伴有高气湿( )以上的条件下所从事的工作称为高温作业。

 A.70% B.80% C.90% D. 95% 15. 隐患排查的形式可分为日常性检查、定期检查、专业性检查、专题性检查、季节性检查、节假日前后的检查和( )

 。

 A.不定期检查 B.设备检查 C.仪器检查

 D.操作规程检查 16. 根据《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从业人员在本生产经营单位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 )以上重新上岗时,应当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

 A.一个月 B.三个月 C.六个月 D.一年 17. 炉前使用的氧气胶管,长度不应小于( )m, ( )m 内不应有接头。

 A.10,5 B.20,5 C.30,5 D.30,10 18. 吹氧钢管长度不应小于( )m。

 A.5 B.6 C.7 D.8 19. 出铁前( )min,应认真检查摆动流嘴的运行情况,及时处理铁瘤,保证畅通。

 A.10 B.15 C.20 D.30 20. 出铁前( )min,应确认铁罐对位情况、配备方式和配罐数量。

 A.10 B.15 C.20 D.30 21. 不应使用凝结盖孔口直径小于罐径( )的铁、渣罐。

 A.1/2 B.1/3 C.1/4 D.1/5 22. 靠近炉台的水渣沟,其流嘴前应有活动护栏,或网格净距不大于( )mm 的活动栏网。

 A.100 B.200 C.300 D.400

 二、判断题

 1. 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

 ( )

 2. 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服从管理,自行选择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 )

 3. 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撤离现场,非必须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

 ( )

 4.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力至少包括:劳动保护权,知情权、建议权,批评、检举、控告权和依法拒绝权,紧急避险权,工伤保险和民事索赔权。

 ( )

 5. 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义务至少包括:遵章守纪,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报告危险。

 ( )

 6. 水冲渣的高炉,应先开铁口,有渣铁流出后再开动冲渣水泵(或打开冲渣水阀门)

 。

 ( )

 7. 炉前作业人员均可操作泥炮。

 ( )

 8. 未见下渣堵铁口时,应将炮头烤热。

 ( )

 9. 泥炮应有声响信号,启动泥炮时其活动半径范围内除了现场作业人员外,不应有其他无关人员。

 ( )

 10. 清理泥炮炮头时应侧身站位,泥炮装泥或推进活塞时,不应将手放入装泥口。

 ( )

 11. 泥炮装泥时,如炮泥太干,不应往泥膛内打水,应换用稀泥。

 ( )

 12. 铁口潮湿时,应烤干再出铁。

 ( )

 13. 站在铁口正对面处理铁口时,作业人员应穿隔热服、戴防护面罩。

 ( )

 14. 如在出铁、出渣时清扫渣铁罐轨道,应先报告值班工长同意后方可作业。

 ( )

 15. 开口机应专人操作。出铁时,开口机应移到停机位固定,不应影响泥炮工作。

 ( )

 16. 开口机移动前,应有声光报警,移动时回转半径内不应有人。

 ( )

 17. 更换开口机钻头或钻杆时,应切断动力源。

 ( )

 18. 氧气瓶应远离明火,不得正对渣口、铁口。

 ( )

 19. 用高炉煤气烘烤渣、铁沟时,应一次点燃,不应有明火伴烧。

 ( )

 20. 检查摆动流嘴时,应检查操作开关是否灵活,摆动机械传动部分有无异响,极限是否可靠,工作层是否完好。

 ( )

 21. 摆动流嘴往两边的铁水罐受铁时,摆动角度应保证铁水流入铁水罐口的中心。

 ( )

 22. 水冲渣时,粒化器附近应有人值守;一旦发现粒化器工作异常,立即报告。

 ( )

 23. 渣罐内不应有积水、潮湿杂物和易燃易爆物。

 ( )

 24. 炉前工具接触铁水前,应烘干预热。

 ( )

 25. 高炉上的干渣大块应弃入冲渣沟或冲渣池一并处理。

 ( )

 26. 启动冲渣水泵,应事先确认水冲渣沟内无人。

 ( )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5 BBACA 16~20 DDBDA 6~10 CBCAB 21~22 AB 11~15 BCABA 二、判断题

 1~5 √××√√ 16~20 √√√×√ 6~10 ××√×√ 21~26 √×√√×√ 11~15 ×√××√

相关热词搜索: 生产企业 岗位 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