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油库技改项目EPC技术方案(239P)可编辑word例文
某油库技改项目 EPC 技术方案
某某石化工程公司
. 1. 1 1. . 工艺流程说明及技术方案
1. 1 1 尾油罐组部分
1.1 1. .1 1 工艺部分
1.工艺流程简述 尾油从加氢裂化装置进罐,再从罐用离心油泵送去装车或装船。当储罐检修或其它原因需要时,可将油品经离心油泵从一罐倒入另一罐中。罐底油用蒸汽往复泵从一罐倒入另一罐中,亦可送去装车或装船。新鲜水和蒸汽由系统管网接入泵棚及罐区。
具体流程及自控系统见附件—2。
2.管径选用 根据标书中提供的技术资料,加裂尾油的年产量为:35.62万吨/年,约 50m3 /h。考虑到以后的发展需要及尾油在操作条件的粘 度(15mm2 /s)较大,即在流量及管径相同的情况下,尾油的压力降比轻油(汽油、煤油、柴油)大。从装置到罐区的管线长度约 400 米,经过计算,尾油从加氢裂化装置进罐管线管径选用 DN150 较为合理。
由于成品油装船及铁路装车有一定的时间限制,装船时间要求 5000t 船不超过 15h;铁路装车要求每批 20 辆为 2~3 h。选用泵的流量为 355m3 /h,扬程为 104m。当船小于 500 吨时开 1 台泵装船即可,当船为 10000t 吨左右时开 2 台泵装船;当铁路装车小于 20 辆时,开 1 台泵装车即可,当铁路装车为 40 辆时,开
2 台泵装车。从泵出口到装船码头的管线长度约 5000 米,经过核算,当 2 台泵同时开,流量为 710m3 /h,选择管径为φ325×8 时,尾油粘度为 15mm2 /s,则管线的压力降最大为 0.8MPa,取安全系数为 1.15,则泵的扬程最小应为 92m,电机功率为 185kW。
同理,若选择管径为φ273×7 时,流量为 710m3 /h,则泵的扬程最小应为 130 m,电机功率为 250kW。当电机功率超过 200kW 时需高压配电,高压配电投资较大,电机功率大,能耗大,噪声大。所以尾油去装车或装船管线管径选用 DN300,罐区至泵入口管线管径选用DN350;而泵流量为 355m3 /h,扬程为 104m,电机功率为 185kW,较为合理。
3.管线保温伴热 尾油管线的伴热介质及管线吹扫采用蒸汽。蒸汽从系统管网接进罐区及泵棚。
考虑到海边台风、暴雨及潮湿等因素的影响,尾油管线保温采用保温效果较好的材料硅酸铝镁卷毯,管线设伴热蒸汽管,加强保温效果。硅酸铝镁卷毯保温材料比一般的岩棉保温材料价格高,但硅酸铝镁卷毯防水性能好,在海边用比一般的岩棉保温效果要好得多,而且容易施工。
4.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 年版)。
《石油化工管线布置设计通则》SH3012-2000。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SH3007-1999。
《石油化工企业储运系统泵房设计规范 》 SH3014-1990。
1 1. .1 1. .2 2 总图运输部分
1.概述
⑴ 地理位置及区域位置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市,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及半岛北部一部分,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中国石化××××石油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地处××市霞宝工业区内,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公司厂区与西侧库区相距 540m,北侧紧邻湖光路。公司周围多为农田、鱼塘和居民点。厂区南侧 150 m 为石头村(约 5000 人);厂区东侧石头路边有××化工集团;厂东北角为私人饲养场;厂北约 120 m 有一屠宰场。
本次改扩建工程增加的用地,位于厂区东、西两侧、库区南侧及××港二区的石头油库。
⑵ 地形、地貌
厂区地貌属滨海二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略有起伏。厂区地势北高南低,标高 2.8~7.8 m(1956 年黄海高程系,下同)。设计场地拟定标高为4.5~7.8 m。北部高坡地段地层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南部低洼地段大部有淤泥,地质条件较差。厂区东南 1~2km 千米处为海边潮间带滩地。
地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⑶ 气象条件 ××公司地处雷州半岛东北部,属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每年 5~11 月常受台风侵袭,偶见的强寒潮可危
害热带作物。当地主要气象资料如下:
年平均气压
1001.1 毫巴
年平均蒸发量
1785.17 毫米
夏季平均蒸发量
1852.47 毫米
冬季平均最小蒸发量
72.79 毫米
年平均气温
23.10 C
一月平均气温
12.90 C
七月平均气温
32.5 0 C
极端最高气温
38.1 0 C
极端最低气温
2.8 0 C
年平均相对湿度
83%
年平均降水量
1803.37 毫米
日最大降水量
351.5 毫米
一次最大降水量
612.0 毫米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18 天
年平均风速
2.6 米/秒
台风时最大风速
36 米/秒
主导风向
东南东及东风
地下静止水位深度
0~4 米
××港历年最大潮位
3.56~4.56 米 ⑷交通运输 1) 海运
××港油码头位于××公司东南方向约 5 千米。原油码头可停靠 8 万吨级、15 万吨级(下半年投用)、30 万吨级(2004 年完成)油轮。成品油码头 5 个泊位,可停靠 300~40000 吨级油轮。
2) 铁路 位于××公司东南方向约 5 千米的××港港二区铁路装车台,共有 8股道 128 个鹤位,其中有 4 股道为××公司专用。铁路运输可直通西南。
3) 公路 公司北邻湖光路、东靠石头路,西、南方向规划路纵横交错,公路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管线:沿地面敷设的炼油厂至港二区的原油管线,将由 DN400 毫米改为DN700 毫米,目前正在施工。
2.总平面布置 本罐组总平面布置严格遵循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等现行规范、规定。在流程顺畅、方便管理、保证安全、便于检修、充分利用现有用地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周边情况、现状地形、地质、风向等条件,紧凑布局,尽量减少工程占地、缩短管线、电缆的长度、降低能耗。
新建尾油罐组包括 4 个 5000m3 尾油罐,布置在动力站南侧,占地面积为 5008.3 ㎡。尾油罐组防火堤按东西方向 66.6m 长,南北方向 75.2m 长进行布置,考虑尾油泵房布置在罐组东面,防火堤内管带进线按由西向东布置,油罐开口为南北对开,这样布置使管线较短,流程畅顺,且压缩了东西方向用地,使罐组东面留有约 30 多米空地,可为甲方今后扩建罐组
留有余地。
3 月 6 日我公司收到洛阳院发来的关于尾油、燃料油及污油罐组用地平面布置图的传真,该图表示尾油罐组防火堤平面布置尺寸为东西 81m 长,南北 67m 长,我们认为我们的尾油罐组平面布置方案更为优化,一是尾油管线从系统管带到油罐的长度更为缩短,二是可为甲方今后扩建罐组留有余地,所以我们仍按我们方案进行设计。
3.竖向布置 罐组总的竖向布置采取连续平坡式由东南向西北坡,坡度约为 5‟。罐组四周设置环行消防路,道路宽 6m,转弯半径 12m。罐组防火堤形式采取砖砌夹土式结构,防火堤内地面采取植草绿化。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尾油罐组砖砌夹土式防火堤 284.4 m 1.55m 高 2 尾油罐组植草绿化 3000 ㎡
4.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GB50160-92(1999 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SH/T 3013-2000《石油化工厂区竖向布置设计规范》。
SHJ23-90《石油化工企业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SH3094-1999《石油化工排雨水明沟设计规范》。
SH3125-2001《石油化工防火堤设计规范》 SH 3008-2000《石油化工企业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1 13 .1.3 设备部分
1.油罐设计参数 (1)储存介质:
加氢裂化尾油(丙 B 类)
(2)设计压力:
(正压)1690Pa;(负压)490Pa (3)设计温度:
≤90℃ (4)地震烈度:
7 度 (5)设计风压:
600Pa (6)公称容积:
5000m3
(7)油罐直径:
Φ22600mm (8)罐体高度:
14284mm 2.油罐有关说明 (1)油罐设计所用标准配件均为标准外购件。
(2)油罐设有加热器,加热器面积为 80m2 。
3.油罐简单结构型式 (1)
油罐所有表面均采取防腐措施,参考面积如下:
单座 5000m3 油罐:内~1950m 2 外~1550m 2
(2)单座 5000m3 油罐自重:约 125000kg(材质 Q235A)
(3)油罐采用的焊接型式以及试验要求等按有关规定。
储罐表 名称 罐容 (m3 )
规格 储罐 个数 储罐 型式 材质 加热型式 油罐保温厚度 尾油罐 5000 油罐内径:
Φ22600mm 罐体高度:
14284mm 5 拱顶罐 碳钢 80m2 加热盘管 材质:
20#钢 50mm
4.机泵选择 (1)油品装船装车泵 采用高效风冷式离心油泵,吸入性能好;效率高,风冷悬架,输送介质温度 1400 C 以下不需用冷却水。机泵选用 YB2 系列隔爆型电动机,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提高电动机运行的经济性,提高机泵的防护性能,降低其噪音和震动。
(2)蒸汽往复泵 因尾油在操作温度下(60~70℃)的粘度(15mm2 /s)较高,所以选用蒸汽往复泵抽罐底油,蒸汽往复泵抽力大,能将罐底油彻底抽干净,方便生产及油罐以后的施工及检修。
机泵表 介质名称 泵型号 流量 扬程 电机功率 台数 尾油装车、装船泵 200AYS130D 355m3 /h 104m 185kW 2 台 蒸汽往复泵 2QYR 25 -60/20 60m3 /h 200m
1
罐下采样器选型 型号 材质 储罐容积(m3 )
储罐型式 套 CY5000B-III 不锈钢 5000 拱顶罐 4 台
自动脱水器选型 型号 处理量(m3 /h)
进口直径(mm)
台数 TSF-80-II-12-G2 12 100 2 台
5.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储罐设计按:SH3046-92《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储罐验收按:GBJ128-90《立式圆筒钢制焊按油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焊接及焊缝形式、尺寸按:GB985~986-88 标准规定。
储罐设计所用主材应符合:GB3274-92 标准规定。
焊缝射线检测按:JB4770-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标准规定。
储罐保温验收按:GBJ126-89《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规定。
储罐的保温按炼油厂地上立式钢罐保温设计技术规范的有关规定。
油罐防火标准按:《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定》GB50160-92(1999年版)。
储罐设计所用管材应符合:GB/T8163-1999《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并按 SH3405-96《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选用规定》选用。
4 1.1.4 自动控制部分
1.概述 新增 4 个 5000m3 尾油拱顶罐,属××石油企业有限公司炼油改扩建工程的油品储运部分,为了保证库区各油罐的稳定运行,确保安全生产,采用罐区管理控制系统,对油罐各工艺参数进行集中监测、控制。
油罐仪表检测及控制信号接入原有罐区管理控制系统,并将原有系统进行容量扩展,系统扩容不包括在本标段内。
2.工程范围
新增油罐测量仪表的所有内容。
3.控制规模和控制水平
(1)控制规模 罐区管理控制系统规模 AI TC/RTD 8
8 (2)控制水平 1)罐区对自动控制的要求 根据××××炼油厂改扩建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选型情况,尾油罐区控制室仪表采用罐区管理控制系统,从而实现集中监视、强化管理。
2)罐区的过程控制水平 油库建成时将具有同期国内外同类油库的先进自动控制水平。油库将采用罐区管理控制系统,所有远传过程信号都将接入罐区管理控制系统,这些信号经过处理将分别用于实时显示报警、并生成各种生产和管理用的记录和报表。
在设计罐区管理控制系统时,将充分考虑系统的硬件、软件的可靠性和先进性以及系统的可扩展性、网络开放性,网络通讯的硬软平台及其相应接口,而能为装置以后实现全厂高层网络管理创造条件。
4.仪表选型 (1)远传的现场仪表防爆等级为 dⅡBT4。
(2)温度仪表 就地指示温度仪表选用双金属温度计,套管材质为不锈钢。远传指示温度仪表选用隔爆热电偶,套管材质为不锈钢。
(3)压力仪表 就地指示压力仪表选用不锈钢压力表。
(4)液位仪表 远传指示液位仪表选用雷达液位计。
(5)控制室内仪表 采用罐区管理控制系统。
5.材料选择 (1)仪表配管
接触被测介质的仪表设备、阀门等,其材质根据被测介质的性质及工况选定。原则是:不应低于工艺设备或管线材质。配管材质根据介质情况选用碳钢或不锈钢。
(2)电缆保护管选用螺纹连接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3)电缆、电线及补偿导线
仪表电缆电线主要采用一对一两端到位的配线方式。仪表信号传输电缆电线采用阻燃型本安型铜芯 PE 绝缘 PVC 护套二芯绞合屏蔽控制软电缆及铜芯 PVC 绝缘及护套屏蔽控制电缆,截面积一般为 1.5mm2 。
6.主要控制方案 各油罐设有温度、液位远传信号进罐区管理控制系统。
7.控制室的设置 利用装置库区中间罐组的原有控制室。
8.消耗指标 (1)仪表用电
电源:220VAC±10% 50Hz
0.3kVA
主要仪表清单 顺序号 仪表编号 名称 型号及规格 数量 一
温度测量仪表
1
抽芯式防护型双金属
4
温度计
2
隔爆型铠装热电偶
4
小计 8 二
压力测量仪表
不锈钢压力表
8
小计 8 三
液位测量仪表
1
雷达液位计
4 9.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93-86。
《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SH3005-1999。
《石油化工控制室和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SH3006-1999。
《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SH/T3092-1999。
《石油化工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SH3019-1997。
《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SH3081-1997。
1 1. .1 15 .5 电气部分
1.电源和用电负荷 本期工程负荷为两台泵(380V,185kW),一用一备,必要时两用。
电源由罐区外已有的变电所引来。
2.防雷防静电 油罐为拱顶油罐,其顶板厚度均大大超过防雷规范所规定的厚度,无需再设接闪器,只需做好防雷接地,接地冲击电阻要求不大于10 欧姆。在油罐扶梯口边装一套消除静电装置。
接地装置的接地极采用 50x5 角钢(镀锌),接地干线采用 40x4 扁钢(镀锌),接地支线采用 25x4 扁钢 (镀锌)。
3.照明 照明电源引自罐区外已有的变电所低压配电装置或照明配电箱。泵房内设防爆汞灯,油罐扶梯、采样口采用立杆式防爆灯照明,照明配线采用钢管明配线方式。
4.火灾报警系统 罐区四周设置防爆型手动报警按钮,报警信号通过控制室内的区域报警系统,再引至消防控制中心。
5. 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装置设计规范》GB50058-92。
《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1999 年版)》GB50160-92。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年版)》GB5007-94。
《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92。
《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范》SH3038-2000
《石油化工企业照度设计规定》SH3027-1990
《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HGJ28-9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GB50116-1998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6 1.1.6 给排水部分
1.给水 罐区的生产用水主要为油罐及泵棚地面的清洗用水,选用 DN100 的钢管就近从库区的新鲜水系统接入。
2.排水 油罐区的排水分生产废水和含油污水,分别处置如下:
(1)生产废水 罐区防火堤内的地面雨水,采用宽 400mm 的明沟汇集后排出罐区,至已建雨水缓冲池,初期雨水因其可能受到轻度污染,为生产废水,排入低浓度污水系统,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期雨水因含油量较少,直接排放。
(2)含油污水 泵棚内机泵的检修、泵棚地面冲洗、油罐脱水及检修、清洗时的排水带少量的油,属含油污水,用管道收集后排入罐区外的低浓度污水系统,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3)排水系统上的安全措施 罐区所有排水出防火堤处均设隔断阀和水封,以避免事故时灾情的扩大,确保生产。
3.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SH3034-1999。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SHJ15-90。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 年版)。
7 1.1.7 消防部分
尾油罐组位于厂区的东面,有 4 个 5000m3 的拱顶罐及泵棚一座,油罐直径为 22.6m,高 14.284m,内存介质加氢裂化尾油为丙 B 类物品。
1.消防水系统 根据规范要求,本罐区的消防水系统采用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即由消防冷却水泵、输水环状网、室外消火栓和安装在罐上的喷头组成。根据平面布置所需消防水量如下:
着火罐消防冷却水量:42.3 l/s,
邻近罐消防冷却用水量:50.7l/s(三个临近罐);
罐区消防冷却用水量:93l/s=334.8 m3 /h,
罐区总消防冷却用水量:2008.7m3 (消防用水延续时间为 6 小时)。
现罐厂区已有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量为 300l/s,已有 1 个 5000 m3 的消防水罐,能满足罐区消防冷却水量的要求,故罐区的消防冷却水直接从罐区外的消防系统管引入。
2.泡沫灭火系统 根据规范要求,油罐的泡沫灭火系统采用半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即由泡沫消防车和固定在罐上的泡沫发生器组成。泡沫混合液需要量为 40.1l/s,挂 3 个 PC16 的泡沫发生器。火灾时由泡沫消防车通过管道打泡沫至油罐进行灭火。
3.消防灭火器材配置 在罐区及泵棚配置相应数量的手提式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4.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1999 年版)。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J140-90(1997 年版)。
《低倍数泡沫灭火设计规范》GB50151-92(2000 年版)。
8 1.1.8 土建工程
1.概述 本工程的建、构筑物采用基本风压值为 0.80kN/m2 ,按 7 度抗震设防进行抗震设计。
建、构筑物平面位置见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的设计、施工,执行国家和石化系统行业有关标准、规范。
由于未进行地质勘探,本标书对建、构筑物基础初步考虑采用预应力管桩,管桩强度高,耐打性好,比较适合用作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用于基岩埋藏较浅(约 10~30 m),且基岩风化严重,风化层较厚及淤泥软土地区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管桩的施工速度快,工期短,可以节省施工费用。管桩的直径采用 0.4m,桩长暂定为22 m。单桩承载力暂定 800KN。当用于建筑物时根据柱底内力确定承台下桩数量,桩的最小中心距取 3.0d,当用于罐基础时,根据竖向荷载的数值并考虑桩的合理间距来确定承台下桩的数量,桩的最小中心距取 3.5d。对水池,管墩,泵等小型设备基础采用换填一定厚度的中粗砂,经分层夯实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 150KPa。具体的地基处理方案和基础结构形式待地质勘察报告结果出来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做确定。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 名称 工程规模 结构特征 主要工程量 1 罐基础 5000 m34 座 (1) 现浇钢筋砼承台直径约 23.5m,厚度 1m (2) 沥青砂绝缘层 (3) 预应力砼管桩 ①C25 砼:
1740m3 ②钢筋:
174t ③沥青砂绝缘层 164
④直径 0.40m 预应力砼桩约 360 根 ⑤圆杂木:
35m3 2 管墩 墩长 L=4m 墩高 h=0.25m 活动墩 27 个 固定墩 3 个 现浇钢筋砼一字墩基础,墩宽 0.3m,活动墩埋深1.0m,固定墩埋深 1.5 露出地面 0.25m. 换填中粗砂 ①C25 砼:105m3 ②钢筋:
4t ③圆杂木:2.5m3 3 管桥,操作平台,操作走道等 长×宽×高=140×0.7×1.2m 钢管桥 现浇钢筋砼基础 换填中粗砂 ①C25 砼:25m3 ②钢筋:
0.8t ③型钢:
21t ④圆杂木:1.0m3 4 泵基础 外形尺寸 3.0×1.2m,3 座
大块式现浇素砼基础,埋深 1.5 m,露出地面 0.15 m 换填中粗砂 ①C25 砼:25m3 ②钢筋:
1t ③圆杂木:0.5m3
5 污油池 外形尺寸 4×4×1.5m(深)
共 4 座 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换填中粗砂 ①C25 砼:80m3 ②钢筋:
4t ③圆杂木:3m3 6 泵棚 建筑面积 144m2
单层钢筋砼框架结构,层高 4 米,柱下预应力管桩基础 ①C25 砼
36m3 ②钢筋
5.5t ③直径 0.40m 预应力砼桩约 16 根 ④圆杂木
2.5m3
2.主要工程材料量 水泥 32.5MPa
660 t 钢筋
200 t 圆杂木
46m3
直径 0.4m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376 根 3.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GB50191-93)。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91)。
《石油化工企业建筑物结构设计规范》(SH3076-96)。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钢储罐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SH3068-95)。
《石油化工钢储罐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H/T3083-1997)。
1 19 .1.9 消耗指标
尾油罐区及泵棚建成投产后,系统的水、电、汽消耗指标如下所示:
水
80m3 /h
(间断)
电
370kW·h
(间断)
蒸汽
150kg/h
(连续)
100kg/h
(间续)
1.2 燃料油及污油罐组部分
1 1 .2.1 概述
1.编制依据 (1) ××××石油企业有限公司关于“××××炼油改扩建项目(第二阶段)
投标邀请函”。
(2) 《××××石油企业有限公司 炼油改扩建工程 EPC 招标文件》 (标段名称:尾油罐组、燃料油及污油罐组)。
(3) ××××石油企业有限公司 炼油改扩建工程 第二阶段 EPC 招标问题(一)、招标问题澄清(二)。
2.编制原则 (1) 根据炼油改扩建总工艺流程要求,在满足有关规范及生产要求的前提下,结合现有设施、设备的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油品储运系统工艺流程及各部分设施的规模。
(2) 满足生产要求,优化工艺流程,有利生产,方便操作,安全可靠,符合规范要求,尽可能节省投资。
(3) 充分利用土地,平面布置在满足安全防火规范的前提下,尽可能紧凑,节省占地面积,做到分区明确。
(4) 尽可能利用现有储运设施,保持现有罐区功能不变新建时,在厂内或征地范围内解决,并充分利用好土地。
(5) 提高罐区自动控制水平,采用集中监控管理。优化设备选型,选用新设备、新材料。
(6) 本着节省投资,提高效益的原则,除国内不能生产(或不大过关)的设备、材料外,尽可能选用国产设备、材料。
(7) 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关于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的法规及安全卫生法规,注重环境保护、安全卫生和节能,减少油气排放,改善作业环境和大气环境,做到“三同时”。
(8) 合理利用能源和节约能源,降低油品、油气损耗和水、电、汽、风的消耗。
3.项目范围 (1) 燃料油罐组新建 2 个 10000m3 燃料油罐。
(2) 污油罐组新建 1 个 1000m3 污油罐和 1 个 1000m 3 油浆罐。
(3) 新上一台油浆泵,型号与原有泵 P-206 相同。
2 1.2.2 工艺部分
1.位置 新建燃料油及污油罐组包括 2 个 10000m3 燃料油罐,1 个 1000 m 3 重污油罐及 1 个 1000 m3 油浆罐,罐组占地面积为 5940 ㎡。燃料油及污油罐组靠近联合装置区布置在现有原油及渣油罐组的西侧。
2.储存介质的性质 (1) 燃料油的性质 (2) 重污密度(20℃)
g/cm 3
0.9837 硫
m% 0.63 粘度(100℃)
mm 2 /s ≯185 铁
ppm 19.04 凝点
℃ 39 镍
ppm 27.04 残碳
m% 14.22 铜
ppm 0.48
灰分
m% 0.018 钒
ppm 5.86 热值
kcal/kg 10000
油性质 3.设计方案 (1) 商品燃料油、自用燃料油 商品燃料油、自用燃料油无库容可利用,需新建 10000m3 ×2,满足出厂储存要求。
商品燃料油、自用燃料油罐容分配见下表。
燃料油、自用燃料油罐容分配表 利旧 新建 实际储存天数 罐编号 数量 罐型 公称 容积 原储存 介质 说明 公称 容积 数量 罐型
个
m 3
m 3
个
天 燃料油、自用燃料油
燃料油
10000 2 拱顶 16.9 合计
20000 2
(2) 污油及油浆系统 重污油新建 1000m3 ×1;油浆罐新建 1000m 3 ×1。
污油及油浆罐容分配见下表。
污油及油浆罐容分配表 利旧 新建 实际 储存天数 罐编号 数量 罐型 公称 容积 原储存 介质 说明 公称 容积 数量 罐型
m 3
m 3
个
天 重污油
污油
1000 1 拱顶
油浆
1000 1 拱顶
合计
2000 2
密度(20℃)
g/cm 3
0.994 硫
m% 1.12 粘度(100℃)
mm 2 /s 900
4.工艺流程 常减压蒸馏装置出来的减压渣油通过 DN250 管输进燃料油罐组。动力站内锅炉用燃料油由燃料油罐组通过 DN100 管输供给商品燃料油通过DN300 管输送至铁路或船运出厂。
催化裂化联合装置出来的油浆通过 DN100 管输送至油浆罐储存,油浆送至燃料油罐调合燃料油;也可单独装车出厂。
常减压、加氢裂化、催化裂化等装置的重污油通过 DN150 管输送至污油罐储存;燃料油罐组的罐底油也送至污油罐储存。污油可经火车或汽车装车出厂。
2 个 10000m3 燃料油罐进出口管连通,可相互倒罐。1 个 1000m 3 污油罐和 1 个 1000m3 油浆罐进出口管连通,也可相互倒罐。
燃料油装船泵利用原有原油泵 P-201、P202,自用燃料油泵利用原有渣油泵 P-206、P207。污油泵利用原有污油泵 P-206。新上一台油浆泵,型号与泵 P-206 相同,可与污油泵互为备用。
工艺及自控流程图见附图—2。
5.管道设计说明 (1) 管道分级 燃料油、污油、油浆按《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H3501-2001)分类为丙 B 类,管道执行 SHBⅡ级。
(2) 管道设计与器材选型 1)管材选用按 GB/T8163-1999 标准生产的无缝钢管。
2) 阀门采用国产按机械部标准生产的手动单闸板闸阀。
3) 法兰、垫片、螺栓采用机械部标准。
4) 管道用管墩集中敷设。
5) 由于介质粘度较大,流动性较差,油罐设加热器,工艺管道设复合硅酸铝镁保温卷毯保温、蒸汽管线伴热。
6) 油罐进出口管道与系统管道连接采用金属软管进行柔性连接。油品用金属软管采用外伴热型。
7) 管线防腐选用有机硅酸高温防腐漆。
8) 输油泵采用国产石油化工流程泵,具有效率高、可靠性高,汽蚀余量、噪音小,便于操作、维护,造价及运行费用低等优点。
(3) 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SH/T3101—2000 炼油厂流程图图例。
SH/T3052—1993 石油化工企业配管工程设计图例。
GB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 年版)。
SH3012—2000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布置设计通则。
SH3035—1991 石油化工企业工艺装置管径选择导则。
SH3073—1995 石油化工管道支吊架设计规范。
TC42B2—94 管道支架的设计与计算。
SH3041—1991 石油化工企业管道柔性设计规范。
SH/T3108—2000 炼油厂全厂性工艺及热力管道设计规范。
SH3007—1999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罐区设计规范。
SH3014—1990 石油化工储运系统泵房设计规范。
SH3059—2001 石油化工管道设计器材选用通则。
SH3022—1999 石油化工企业设备和管道涂料防腐蚀技术规范。
GB/T8923—1988 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
SY/T0407—97 涂装前钢材表面预处理规范。
GB50316—2000 工业金属管道设计规范。
H3501—2001 石油化工剧毒、可燃介质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002 年版)。
GB50235—97 工业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36—98 现场设备、工业管道焊接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T8163—1999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
3 1.2.3 总图运输部分
1.概述 (1) 地理位置及区域位置 位于广东省西南部的××市,包括整个雷州半岛及半岛北部一部分,东濒南海,南隔琼州海峡与海南省相望,西临北部湾。中国石化××××石油企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地处××市霞宝工业区内,地理位置极为优越。
××公司厂区与西侧库区相距 540 m,北侧紧邻湖光路。公司周围多为农田、鱼塘和居民点。厂区南侧 150 m 米为石头村(约 5000 人);厂区东侧石头路边有××化工集团;厂东北角为私人饲养场;厂北约 120 m 有一屠宰场。
本次改扩建工程增加的用地,位于厂区东、西两侧、库区南侧及××港二区的石头油库。
(2) 地形、地貌 厂区地貌属滨海二级阶地,地形平坦开阔略有起伏。厂区地势北高南低,标高 2.8~7.8 m(1956 年黄海高程系,下同)。设计场地拟定标高为4.5~7.8 m。北部高坡地段地层稳定地质条件较好,南部低洼地段大部有淤泥,地质条件较差。厂区东南 1~2 Km 处为海边潮间带滩地。
地震设防烈度为 7 度。
(3) 气象条件
××公司地处雷州半岛东北部,属亚热带—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高温多雨为主要气候特征。每年 5~11 月常受台风侵袭,偶见的强寒潮可危害热带作物。当地主要气象资料如下:
年平均气压
1001.1 毫巴
年平均蒸发量
1785.17 毫米
夏季平均蒸发量
1852.47 毫米
冬季平均最小蒸发量
72.79 毫米
年平均气温
23.10 C
一月平均气温
12.90 C
七月平均气温
32.5 0 C
极端最高气温
38.1 0 C
极端最低气温
2.8 0 C
年平均相对湿度
83%
年平均降水量
1803.37 毫米
日最大降水量
351.5 毫米
一次最大降水量
612.0 毫米
最长连续降水日数
18 天
年平均风速
2.6 米/秒
台风时最大风速
36 米/秒
主导风向
东南东及东风
地下静止水位深度
0~4 米
××港历年最大潮位
3.56~4.56 米 (4) 交通运输 海运:××港油码头位于××公司东南方向约 5Km。原油码头可停靠8 万吨级、15 万吨级(下半年投用)、30 万吨级(2004 年完成)油轮。成品油码头 5 个泊位,可停靠 300~40000 吨级油轮。
铁路:位于××公司东南方向约 5Km 的××港港二区铁路装车台,共有 8 股道 128 个鹤位,其中有 4 股道为××公司专用。铁路运输可直通西南。
公路:公司北邻湖光路、东靠石头路,西、南方向规划路纵横交 错,公路运输条件十分便利。
管线:沿地面敷设的炼油厂至港二区的原油管线,将由 DN400 改为DN700,目前正在施工。
2.总平面布置 本罐组总平面布置严格遵循防火、防爆、安全、卫生等现行规范、规定。在流程顺畅、方便管理、保证安全、便于检修、充分利用现有用地的前提下,根据生产流程及各组成部分的生产特点和火灾危险性,结合周边
情况、现状地形、地质、风向等条件,紧凑布局,尽量减少工程占地、缩短管线、电缆的长度、降低能耗。
新建燃料油及污油罐组包括 2 个 10000m3 燃料油罐,1 个 1000 m 3 重污油罐及 1 个 1000 m3 油浆罐,靠近联合装置区布置在现有原油及渣油罐组的西侧,罐组占地面积为 5940 ㎡。燃料油罐布置在罐组内北侧,重污油罐及油浆罐布置在罐组内南侧,防火堤在西南角处向内转折,留有一块空地布置泵房。
3.竖向布置 罐组总的竖向布置采取连续平坡式由东南向西北坡,坡度约为 5‟。罐组四周设置环行消防路,道路宽 6m,转弯半径 12m。罐组防火堤形式采取砖砌夹土式结构,防火堤内地面采取植草绿化。
主要工程量表 序号 名称 数量 单位 备注 1 燃料油及污油油罐组砖砌夹土式防火堤 332 m 2.15m 高 2 燃料油及污油油罐组植草绿化 4100 ㎡
(4) 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GB50160-92(1999 年版)《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GB50187-93《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SH/T 3013-2000《石油化工厂区竖向布置设计规范》。
SHJ23-90《石油化工企业厂内道路设计规范》。
SH3094-1999《石油化工排雨水明沟设计规范》。
SH3125-2001《石油化工防火堤设计规范》 SH 3008-2000《石油化工企业厂区绿化设计规范》。
4 1.2.4 设备部分
1.油罐设计参数 (1) 燃料油罐组:
1) 储存介质:燃料油 2) 设计压力:(正压)1690Pa;(负压)490 Pa 3) 设计温度:常温 4) 地震烈度:7 度 5) 设计风压:600Pa 6) 公称容积:10000m3
7) 油罐直径:Φ30000mm 8) 油罐高度:15900mm (2) 重污油(油浆)罐组:
1) 储存介质:燃料油 2) 设计压力:(正压)1690Pa;(负压)490 Pa 3) 设计温度:≤90℃ 4) 地震烈度:7 度 5) 设计风压:600Pa 6) 公称容积:1000m3
7) 油罐直径:Φ12000mm 8) 油罐高度:9520mm 2.油罐有关说明 (1) 油罐体为拱顶,附设梯子平台及工艺管线、配件。
(2) 罐部分配件采用标准外购件。
(3) 由于10000m3 燃料油罐未超出规范允许Φ32000mm要求,故10000m 3油罐采用自拱加筋结构。
(4) 油罐设有加热器,燃料油罐加热面积按 120 m2 设计;污油(油浆)罐加热面积按 120 m2 设计。
(5) 油罐所有表面均采取防腐措施,防腐面积如下:
1) 单座 10000m3 油罐:内~3213 m 2 ;外~2707 m 2 。
2) 单座 1000m3 油罐:
内~650 m 2 ;外~530 m 2 。
(6) 罐重:
1) 单座 10000m3 油罐自重:~250490kg(材质 Q235A)。
2) 单座 1000m3 油罐自重:~37000kg(材质 Q235A)。
3.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SH3042—92 石油化工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设计规范。
GBJ128—90 立式圆筒形钢制焊接储罐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074—95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
SH3075—95 石油化工钢制压力容器材料选用标准。
SY4730—94 压力容器无损检测。
SH/T3405—1996 石油化工企业钢管尺寸系列。
GBJ26-89 工业设备及管道绝热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炼油厂地上立式钢油罐保温设计技术规定。
5 1.2.5 自动控制部分
1.概述 新增2个 1万m3 燃料油拱顶罐、1个1000m 3 重污油拱顶罐和 1个1000m 3油浆拱顶罐,属××石油企业有限公司炼油改扩建工程的油品储运部分,为了保证库区各油罐的稳定运行,确保安全生产,采用罐区管理控制系统,对油罐各工艺参数进行集中监测、控制。
油罐仪表检测及控制信号接入原有罐区管理控制系统,并将原有系统进行容量扩展。
2.工程范围 新增油罐测量仪表的所有内容。
3.控制规模和控制水平
(1) 控制规模 罐区管理控制系统规模 AI TC/RTD 8
8 (2) 控制水平 1) 罐区对自动控制的要求 根据××××炼油厂改扩建工程自动控制系统的选型情况,原油罐区控制室仪表采用罐区管理控制系统,从而实现集中监视、强化管理。该油库建成后,其自动控制水平将达到国内外同类型油库的领先水平。
2) 罐区的过程控制水平 采用罐区管理控制系统,所有远传过程信号都将接入罐区管理控制系统,这些信号经过处理将分别用于实时显示报警、并生成各种生产和管理用的记录和报表。
在设计罐区管理控制系统时,将充分考虑系统的硬件、软件的可靠性和先进性以及系统的可扩展性、网络开放性,网络通讯的硬软平台及其相应接口,而能为罐区以后实现全厂高层网络管理创造条件。
(3) 仪表选型 远传的现场仪表防爆等级为 dⅡBT4。
1) 温度仪表 就地指示温度仪表选用双金属温度计,套管材质为不锈钢。
远传指示温度仪表选用隔爆热电偶,套管材质为不锈钢。
2) 压力仪表
就地指示压力仪表选用不锈钢压力表。
3) 液位仪表 远传指示液位仪表选用雷达液位计。
4) 控制室内仪表 采用罐区管理控制系统。
(4) 材料选择 1) 仪表配管
接触被测介质的仪表设备、阀门等,其材质根据被测介质的性质及工况选定。原则是:不应低于工艺设备或管线材质。配管材质根据介质情况
选用碳钢或不锈钢。
2) 电缆保护管选用螺纹连接低压流体输送用镀锌焊接钢管。
3) 电缆、电线及补偿导线
仪表电缆电线主要采用一对一两端到位的配线方式。仪表信号传输电缆电线采用阻燃型本安型铜芯 PE 绝缘 PVC 护套二芯绞合屏蔽控制软电缆及铜芯 PVC 绝缘及护套屏蔽控制电缆,截面积一般为 1.5mm2 。
(5) 主要控制方案 各油罐设有温度、液位远传信号进罐区管理控制系统。
(6) 控制室的设置 利用装置库区中间罐组的原有控制室。
(7) 消耗指标 仪表用电 电源:220VAC±10% 50Hz
0.3KVA (8) 主要仪表清单 序号 名称 数量 备注 一 温度测量仪表
1 抽芯式防护型双金属温度计 4
2 隔爆型铠装热电偶 4
二 压力测量仪表
1 不锈钢压力表 4
三 液位测量仪表
1 雷达液位计 4 高精度
(9).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GBJ93-86《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SH3005-1999《石油化工自动化仪表选型设计规范》。
SH3006-1999《石油化工控制室和自动分析器室设计规范》。
SH/T3092-1999《石油化工分散控制系统设计规范》。
SH3019-1997《石油化工仪表配管配线设计规范》。
SH3081-1997《石油化工仪表接地设计规范》。
6 1.2.6 电气部分
1.防雷防静电 油罐为拱顶油罐,其顶板厚度大大超过防雷规范所规定的厚度,无需再设接闪器,只需做好防雷接地,接地冲击电阻要求不大于 10 欧姆。在油罐扶梯口边装一套消除静电装置。
接地装置的接地极采用 50x5 角钢(镀锌),接地干线采用 40x4 扁钢(镀锌),接地支线采用 25x4 扁钢 (镀锌)。
2.照明 照明电源引自罐区外已有的变电所低压配电装置或照明配电箱。油罐采用立杆式防爆灯照明,照明配线采用钢管明配线方式。
3.火灾报警系统 罐区四周设置防爆型手动报警按钮,报警信号通过控制室内的区域报警系统,再引至消防控制中心。
4.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GB50058-9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装置设计规范》。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防火设计规范》(1999 年版)。
GB5007-94《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2000 年版)。
GB50034-9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
SH3038-2000《石油化工企业生产装置电力设计技术规定》。
SH3027-1990《石油化工企业照度设计规定》。
HGJ28-90《化工企业静电接地设计规程》。
GB50116-1998《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
7 1.2.7 给排水及消防部分
1.给排水部分 (1) 给水:罐区的生产用水主要为油罐清洗用水,选用 DN100 的钢管就近从库区的新鲜水系统接入。
(2) 排水
油罐区的排水分生产废水和含油污水,分别处置如下:
1) 生产废水 罐区防火堤内的地面雨水,采用宽 400mm 的明沟汇集后排出罐区,至已建雨水缓冲池,初期雨水因其可能受到轻度污染,为生产废水,排入低浓度污水系统,至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期雨水因含油量较少,直接排放。
2) 含油污水 油罐脱水及检修、清洗时的排水带少量的油,属含油污水,用管道收集后排入罐区外的低浓度污水系统,至污水处理厂处理。
3) 排水系统上的安全措施 罐区所有排水出防火堤处均设隔断阀和水封,以避免事故时灾情的扩大,确保生产。
(3) 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SH3034-1999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管道设计规范》。
SHJ15-90
《石油化工企业给水排水系统设计规范》。
GB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 年版)。
2.消防部分 本罐组位于厂区的西北角,有 2 个 10000m3 的拱顶罐(罐直径:30m,高 15.930m)和 2 个 1000m3 的拱顶罐(罐直径:12m,高 9.520m),内存介质渣油、重污油等为丙 B 类物品。
(1) 消防水系统 根据规范要求,本罐区的消防水系统采用固定式消防冷却水系统。即由消防冷却水泵、输水环状网、室外消火栓和安装在罐上的喷头组成。根据平面布置所需消防水量如下:
着火罐(10000m3 罐)消防冷却水量:63.1 l/s,
邻近罐消防冷却用水量:38.7l/s(三个临近罐);
罐区消防冷却用水量:101.8l/s=366.5 m3 /h,
罐区总消防冷却用水量:2199m3 (消防用水延续时间为 6 小时)。
现罐厂区已有独立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消防用水量为300l/s,已有 1 个 5000 m3 的消防水罐,能满足罐区消防冷却水量的要求,故罐区的消防冷却水直接从罐区外的消防系统管引入。
(2) 泡沫灭火系统 根据规范要求,10000m3 罐的泡沫灭火系统应采用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1000m3 罐的泡沫灭火系统可采用半固定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因两种罐位于同一罐区,为方便管理起见,本罐区的灭火系统均采用固定
式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
10000m3 罐所需泡沫混合液量:70.7l/s,挂 5 个 PC16 的泡沫发生器。
1000m3 罐所需泡沫混合液量:11.3l/s,挂 2 个 PC8 的泡沫发生器。
辅助泡沫枪所需泡沫混合液量为:8 l/s(设 2 支泡沫枪)。
需泡沫混合液量:88 l/s,总的泡沫混合液需要量 153.6 m3 (供给时间:油罐为 30min,泡沫枪为 20min)。
需泡沫液量:4.6 m3 (采用 3%蛋白泡沫液)。
因厂区已有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其系统能满足本罐区的要求,故本罐的泡沫混合液管可直接从罐区外的系统管接入。
(3) 消防灭火器材配置:在罐区配置相应数量的手提式和推车式干粉灭火器。
(4) 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GB50160-92
《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1999 年版)。
GBJ140-90
《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1997 年版)。
GB50151-92
《低倍数泡沫灭火设计规范》(2000 年版)。
8 1.2.8 土建部分
本工程的建、构筑物采用基本风压值为 0.80kN/m2 ,按 7 度抗震设防进行抗震设计。
建、构筑物平面位置见平面布置图。
本工程的设计、施工,执行国家和石化系统行业有关标准、规范。
本工程所在地原为鱼塘,地质情况较复杂,地基承载力低,由于未进行地质勘探,本标书对建,构筑物基础初步考虑采用预应力管桩。管桩强
度高,耐打性好,比较适合用作摩擦端承桩及端承摩擦桩。用于基岩埋藏较浅(约 10~30 m),且基岩风化严重,风化层较厚及淤泥软土地区可以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能保证工程质量。同时,管桩的施工速度快,工期短,可以节省施工费用。管桩的直径采用 0.4m,桩长暂定为 22 m。单桩承载力暂定 800KN。当用于建筑物时根据柱底内力确定承台下桩数量,桩的最小中心距取 3.0d,当用于罐基础时,根据竖向荷载的数值并考虑桩的合理间距来确定承台下桩的数量,桩的最小中心距取 3.5d。对水池,管墩,泵等小型设备基础采用换填一定厚度的中粗砂,经分层夯实地基承载力要求达到 150KPa.。具体的地基处理方案和基础结构形式待地质勘察报告结果出来后根据实际情况再做确定。
1.主要构筑物 主要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构筑物名称 工程规模 结
构
特
征 主
要
工
程
量 1 燃 料 油 罐基础 10000m 3 拱顶罐基础 2座 (1) 现浇钢筋砼承台直径约 31m,厚度 1m (2) 沥青砂绝缘层 (3) 预应力砼管桩 ①C25 砼:
1520m 3 ②钢筋:
152t ③沥青砂绝缘层 140
④直径 0.40m 预应力砼桩约340 根
⑤圆杂木:
30 m 3
2 重污油,油浆罐基础 1000 m 3顶罐基础 2座 (1) 现浇钢筋砼承台直径约 13m,厚度 1m (2) 沥青砂绝缘层 (3) 预应力砼管桩 ①C25 砼:
270m 3 ②钢筋:
27t ③沥青砂绝缘层 24
④直径 0.40m 预应力砼桩约44 根
⑤圆杂木:
40 m 3
3 管墩 墩长 L=8m 墩高 h=0.5m 共 20 个 (1)现浇钢筋砼一字墩基础,墩宽 0.35m,埋深1.0m,露出地面 0.5m. (2)换填中粗砂 ①C25 砼:120 m 3
②钢筋:
4t ③圆杂木:3 m 3
4 管桥 管桥长 X 宽X 高=10X1.0X1.(1)钢管桥 (2)现浇钢筋砼基础 (3)换填中粗砂 ①C25 砼:20 m 3
②钢筋:
0.5t ③型钢:
1.5t
5 共 5 座 ④圆杂木:0.5 m 3
5 污油池 外形尺寸 6X3X2m(深)
共 2 座 (1)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2)换填中粗砂 ①C25 砼:50 m 3
②钢筋:
2.5t ③圆杂木:2 m 3
6 污油池 外形尺寸 2X1X2m(深)
共 2 座 (1)钢筋混凝土现浇结构 (2)换填中粗砂 ①C25 砼:12 m 3
②钢筋:
0.6t ③圆杂木:0.7 m 3
2.主要工程材料量:
(1) 水泥 32.5MPa
650 t (2) 钢筋
200t (3) 型钢
1.5t (4) 圆杂木
80 m3
(5) 直径 0.4m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 384 根 3.设计采用的标准和规范 GB50010-2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7-200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JGJ79-9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GB50160-92《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
S...
相关热词搜索: 例文 油库 技改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三篇入党积极分子度思想汇报1...2021-08-25
- 2020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例文...2021-08-27
- 2020,学习四史心得体会感悟优...2021-08-27
- ,机关党建工作座谈会精彩发言...2021-08-27
- 全县创建文明城市工作现场办...2021-08-27
- 推进“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实...2021-08-27
- 干部考察近三年个人工作总结...2021-08-27
- 2020年九篇例文干部考察近三...2021-08-27
- 精选“身边榜样力量”学习心...2021-08-27
- 干部考察近三年个人工作总结...2021-08-27
- 油库消防应急演练方案2021-08-27
- 油库经营工作经验材料2021-09-25
- 原油库副主任事迹材料2021-10-21
- 油库消防管理制度2021-12-15
- 油库安全管理论文2021-12-27
- 油库安全工作总结2021-12-27
- 浅谈油库改造项目安全、施工...2022-03-14
- 油库安全检查工作总结汇报2022-03-27
- 公司基建技改功臣xxx同志主要事迹2021-09-19
- 上半年全市技改工作情况总结...2021-09-22
- 在全县工业新上及技改项目现...2021-09-24
- 在创新技改座谈会上的讲话2021-10-09
- 茶叶公司技改、扩建项目商业...2021-10-21
- 番茄制品公司技改项目实施方案2021-11-01
- 从独门电站技改浅谈小水电的改造2022-02-22
- 220kV母差保护双重化技改的实...2022-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