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信息小抄,复习

发布时间:2021-09-08 00:34:52 浏览数:

 本体论信息(ontology information):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即信息随事物客观存在。

 2.认识论信息(epistemology information):主体对本体论信息的反映,即主体感知或表达的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方式。

 3.信息源:广义上指:获取信息的来源。从信息的采集角度讲:指组织或个人为满足某种的需要而获取的信息你的来源。

 4.信息资源:可利用的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可以是一种高质量、高纯度的信息源。

 5.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6.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以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

 7.数据元:又称数据类型,通过一组属性描述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8.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对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描述,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从信息资源中抽取相应的特征,组成的特征元素集合。

 9.卫生信息系统: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系统,它采用以计算机为主的技术设备,通过自动化通信设备,与各种信息终端连接,沟通医疗卫生领域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迅速准确、及时地收集情况和下达命令。

 10.卫生信息活动:伴随卫生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活动。

 11.是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需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关系。

 12.信息行为:指用户在寻求其所需要的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需求表达、信息获取、 13.定题服务:

 针对一定范围的用户的信息需求,确定服务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方式。

 14.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简述卫生信息系统的三个层次结构。

 答:事务处理层、管理控制层、战略规划层。

 2.简述生命周期的几个环节。

 答:信息生命周期包括信息创建、采集、组织、开发、利用、清理 6 个阶段。

 3.简述系统论的核心思想。

 答: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4.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答:1)提出假设。根据自己的观察或前人的观察(通过文献)对所研究的命题形成认识,并提出假设;

  2)试验或调查。通过设计试验或开展调查(事实数据调查或文献调查),获取数据进行分析;

  3)形成结论。根据试验或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肯定或者否定假设,形成结论,同时在结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假设。

 5.卫生信息工作者应具备哪些能力 基本医学知识;行政管理能手;熟悉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程序;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良好的外语水平 6.解释说明 00 分析的 9 个分析要点。

 1)抽象

  2)封装

 3)继承

 4)分类

 5)聚合

 6)关联

  7)消息通信

 8)粒度控制

 9)行为分析 7.简述常用的主动防御技术。

 一般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存取控制、授权和虚拟网络等技术。

 8.简述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1)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元素组成,如医院、学校、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等都可看成系统。

 2)系统具有一定的用途(功能目标),系统的元素及相互作用都是为了实现该系统的目的,如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医院以救人为目的。

 3)系统具有一定的界限,以便能把系统从所处的环境中分离出来,系统通过该界限可以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9.简述卫生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1)输入功能 2)处理功能 3)存储动能 4)输出功能 5)控制功能 10.简述信息系统维护的类型、内容。

 类型:

  内容:

 1)纠错性维护

  1)应用软件维护 2)2)适应性维护

  2 数据维护 3)完善性维护

  3)代码维护 4)预防性维护

 4)硬件设备的维护 11.简述信息市场管理的内容。

 1)信息市场战略管理。

 2)信息商品的管理。

 3)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机构的管理。

 4)信息市场的管理。

 5)信息市场交易秩序的管理。

 6)信息市场税收管理。

 12.简述 PACS 的工作流程。

 1)图像采集 2)传输存储 3)显示 4)处理 5)输出打印

 本体论信息(ontology information):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即信息随事物客观存在。

 2.认识论信息(epistemology information):主体对本体论信息的反映,即主体感知或表达的事物的存在方式或运动方式。

 3.信息源:广义上指:获取信息的来源。从信息的采集角度讲:指组织或个人为满足某种的需要而获取的信息你的来源。

 4.信息资源:可利用的信息的集合;信息资源可以是一种高质量、高纯度的信息源。

 5.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层数据管理软件。

 6.数据模型:是数据库系统中用以提供信息表示和操作手段的形式,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完整性的约束条件。

 7.数据元:又称数据类型,通过一组属性描述其定义、标识、表示和允许值的数据单元。

 8.元数据:关于数据的数据。是对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描述,它是按照一定的标准,从信息资源中抽取相应的特征,组成的特征元素集合。

 9.卫生信息系统:是应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信息系统,它采用以计算机为主的技术设备,通过自动化通信设备,与各种信息终端连接,沟通医疗卫生领域组织之间、部门之间的联系,以保证迅速准确、及时地收集情况和下达命令。

 10.卫生信息活动:伴随卫生信息生命周期的管理与服务活动。

 11.是涉及信息开发、信息传播、信息的管理和利用等方面的伦理需求、伦理准则、伦理规约,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新型伦理关系。

 12.信息行为:指用户在寻求其所需要的信息时所表现出来的需求表达、信息获取、 13.定题服务:

 针对一定范围的用户的信息需求,确定服务主题,然后围绕主题进行信息的收集、筛选、整理,定期或不定期地将检索结果提供给用户的服务方式。

 14.信息素养:是指人们在工作中运用信息、学习信息技术、利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1.简述卫生信息系统的三个层次结构。

 答:事务处理层、管理控制层、战略规划层。

 2.简述生命周期的几个环节。

 答:信息生命周期包括信息创建、采集、组织、开发、利用、清理 6 个阶段。

 3.简述系统论的核心思想。

 答:系统论的核心思想是系统的整体观念。

 4.简述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答:1)提出假设。根据自己的观察或前人的观察(通过文献)对所研究的命题形成认识,并提出假设;

  2)试验或调查。通过设计试验或开展调查(事实数据调查或文献调查),获取数据进行分析;

  3)形成结论。根据试验或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推理,肯定或者否定假设,形成结论,同时在结论的基础上形成新的假设。

 5.卫生信息工作者应具备哪些能力 基本医学知识;行政管理能手;熟悉信息资源及其管理程序;熟练的计算机操作技术;良好的外语水平 6.解释说明 00 分析的 9 个分析要点。

 1)抽象

  2)封装

 3)继承

 4)分类

 5)聚合

 6)关联

  7)消息通信

 8)粒度控制

 9)行为分析 7.简述常用的主动防御技术。

 一般包括数据加密、身份验证、存取控制、授权和虚拟网络等技术。

 8.简述信息系统的基本特征。

 1)系统是由若干个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元素组成,如医院、学校、公共卫生服务系统等都可看成系统。

 2)系统具有一定的用途(功能目标),系统的元素及相互作用都是为了实现该系统的目的,如学校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医院以救人为目的。

 3)系统具有一定的界限,以便能把系统从所处的环境中分离出来,系统通过该界限可以与环境发生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

 9.简述卫生信息系统的功能结构。

 1)输入功能 2)处理功能 3)存储动能 4)输出功能 5)控制功能 10.简述信息系统维护的类型、内容。

 类型:

  内容:

 3)纠错性维护

  1)应用软件维护 3 适应性维护

  2 数据维护 3)完善性维护

  3)代码维护 4)预防性维护

 4)硬件设备的维护 1.1.简述信息市场管理的内容。1)信息市场战略管理。

 2)信息商品的管理。3)信息商品的生产经营机构的管理。

 4)信息市场的管理。

 5)信息市场交易秩序的管理。

 6)信息市场税收管理。

 12.简述 PACS 的工作流程。

 1)图像采集 2)传输存储 3)显示 4)处理 5)输出打印

相关热词搜索: 复习 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