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2022届高考作文复习写作指导--2021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读及例文展示:论生逢其时

发布时间:2021-09-16 16:26:41 浏览数:

 2021 年高考北京卷作文题解读及范文展示:论生逢其时 【文题呈现】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 700 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

  (1)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时代,每个人在特定时代中的人生道路各不相同。在同一个时代,有人慨叹生不逢时,有人只愿安分随时,有人深感生逢其时、时不我待…… 请以“论生逢其时”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瓜熟蒂落、羽翼丰满,这是草木鸟兽成熟的模样;但对我们而言,真正的成熟却不仅仅指身体的长成……

  请以“这,才是成熟的模样”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文题解读】

 “论生逢其时”这一作文题,既要把握住材料中句子间的关系,又要抓住题目中的关键词。把二者打通,方能更好地理解命题人的意图。

 1.材料共由两句话组成,第一句说的是现象,指出每个人与特定时代密不可分,但他们的人生道路却各不相同。第二句分析的是原因,强调对待时代的不同态度决定了人们不同的人生道路。把两句话打通,可见材料引导我们思考的是:个人是否能在时代中实现人生价值,主要取决于我们的主观能动性。

 2.题目中的关键词,一个是“时”,一个是“逢”。“时”指的是“时代”,其特征的形成具有一定客观性。“逢”指的是时代特征恰好给个人价值的实现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但勾连材料来看,是否“生逢其时”虽与特定时代特征相关,却更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紧密相连。

 因而,“逢”与“不逢”,关键不在“时”,而在“人”。这也是我们写作的重点。

 【下水示范】

 论生逢其时 廖瑾

 “生不逢时”,是对于才者的惋叹。“生逢其时”,却是对于英雄的赞言!何以如此断言?因为真正的英雄不仅是能“抟扶摇而上九万里”的鲲鹏,更是潜伏渊底、最终飞腾九天,吞吐云烟的巨龙。自古以来,无论改朝换代的帝王,还是立德立言的文化巨擘,皆是如此。(提出论点,强调“生逢其时”,是对于英雄的赞言!)

 让我们一起涉入历史的长河,感受那激水汤汤,凛凛长风中的英雄气。秦始皇、汉高祖、唐太宗、宋太祖,何者不是结束了一个乱世,又开创了一个盛世?如只等顺世太平,方觉“生逢其时”,方可“有所作为”,那历史则将成为一潭永远丧失生机的浑浊死水。真正的英雄,绝不被动等候,而是洞悉时局,拔刀出鞘,切割时代之腐肉,开创未有之时局。毛泽东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邓小平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改革开放”,皆为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破除僵局、死局,力挽狂澜之创举。(举古今开国、治国典型事例,论述英雄之“生逢其时”不是被动等待,而是破除旧的时代弊病,开拓新的时代格局。)对于他们而言,“生逢其时”之“其”,乃“主观能动”之“其”。“生逢其时”之“时”,乃自我创立之“时”。他们以其智勇与气魄雄心改变天下,创立了一个由自己书写而又大济苍生的时代,何谈“不逢”?(阐述发挥主观能动性,创立一个由自己书写而又大济苍生的时代,无所谓“不逢”。)

 然,既有腾飞九天之苍龙,亦有深伏九渊之蛰龙。并非每一位英雄都能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改天换地,大展胸臆。英雄中,亦多有难抒怀抱者。那么,他们是否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呢?非也。是否“生逢其时”不能以静止的眼光加以判断,而应以历史的眼光加以衡量。(提出应以历史的眼光判断一个人是否“生逢其时”)春秋战国,诸侯争霸,乱世之中,诞生诸子百家。其中儒、道二家,若论政治仕途,在当世可谓皆不得志。然而,无春秋之乱世,则无儒、道二家之思想,无孔孟、老庄之诞生。纵然孔子周游列国“惶惶如丧家之犬”,纵然老子出关,庄周穷至借米,又如何?他们生逢乱世,却恰恰因为洞悉乱世之黑暗高举了理想的火炬,仁爱的精神与“无为”“逍遥”的境界由此而生。在对乱世的批判和对理想社会及人类理想生存状态的追寻中,他们得以成为文化的英雄,哲学的巨人。“生逢其时”对于这类文化巨擘而言,不是“一时显赫”之“时”,而是跨越恒久之“时”。龙虽蛰伏深渊,一昔腾跃,则成为

 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精神图腾。“生逢其时“,焉能以生时之得志显赫来衡量?(举儒道二家代表人物为例,论述“生逢其时”不应以生时的显赫来衡量,而应以对人类发展的贡献来衡量。)

 “生不逢时“、”生逢其时“,说到底,”逢“与”不逢“并非完全由“时”而定,而是由“人”而定。(提出个人是否“生逢其时”的关键在于“人”而不在于“时”)乱世之中,亦有英雄,治世之下,亦有腐虫。而真正冲破个人利益之局限,敢于开时代之先者,恐早已把“生不逢时”的哀叹抛之脑后,致力于一个时代甚至跨越时代的书写。对于他们而言,对于时代的洞悉,只是为引领人类更好前行的火把。(强调真正的引领社会前行者,在乎的不是个人是否“生逢其时”,而是对于人类前行的价值)今日我们生逢盛世,何不继承先人的智慧与胸襟,乘扶摇长风,不为一己之腾飞,而为人类之进步。是否“生逢其时”,留与后人评说。(提出今人应继承古人智慧胸襟,致力于人类进步,不必拘泥于是否“生逢其时”。)

 精彩细评 作为一篇好的议论文,最为要紧的就是能够在立意上别出心裁。所谓“别出心裁”,指的不是脱离题意,而是在符合题目要求的基础上,提出自己更为独特,深刻的观点。

 根据材料,“论生逢其时”这一作文的重点,是探讨在同一时代下,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实现个人价值的作用和意义。然而,时代本身是人开创出来的,而不是静止的,因而,在一定时代下,人最大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就是去改变这个时代的弊陋,以改革创新的方式创立新格局。也就是说“生逢其时”之“逢”,不仅仅在于乘时代之东风顺流而上,更在于革弊创新,形成能让自己和更多人“逢”的新时局。这样写,就有了一定的独特性。

 此外,探讨是否“生逢其时”,比较容易局限在“特定的时代特征”和“个人价值的实现”上,这样写的话会相对狭窄,立意和内容也比较容易雷同。所以,我们不妨拓宽视野,以历史的眼光来判断,什么才是“生逢其时”。这时我们便可以看到,有时候的“生不逢时”恰恰是推动思想发展,文化发展,甚至诞生文化鼻祖的重要因素。以历史的眼光来看,这又何尝不是“生逢其时”呢?因此,我们在写作时应该多一些思辨的眼光和历史发展的眼光,这样,文章写出来就能独树一帜。

 最后,探讨“生逢其时”实际不应局限在这一问题本身上,而应看到写作这篇文章更深层的意义,即个人价值实现背后的终极追求。立足于这个层次,我们就会发现,是否“生逢其时”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我们究竟在一个时代中为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做了什么。如此思考,方能写出这篇文章的真意和价值。

相关热词搜索: 例文 年高 其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