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情境创设语文教学中意义

发布时间:2021-09-16 16:47:44 浏览数:

 情境创设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柳林一小

  张艳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应该以三维目标为导向,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因为好的情境创设,可以引导学生快速、有效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那么,如何进行情境创设呢?我结合自己和同事们的教学实践经验,分析总结了以下几点。

  一、运用语言,创设情境

  从学科特点看,语文学科是一门学习语言、运用语言的学科,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从教学方法上看,运用语言是最直接、最广泛的教学方法。因此,许多以语言为主的教学方法就自然而然地成为创设情境的首要途径。恰当的语言,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领学生快速进入新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学习,从而达到乐学的目的。例如,宋老师在教学《生命

 生命》时,为了激发学生的情感,让学生从读中感受生命的坚强,创设一个飞蛾对自己说——的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去了解飞蛾是如何做的,有何感受?为了让生感受到生命的顽强有创设了一个语境,例如“我是一粒小小的香瓜子,没有----------,没有--------,也没有-----------,但是------------。虽然条件恶劣,但香瓜子依然长得很好,这就是生命的力量。于是,同学们在老师创设的多种语境,模拟思维中,层层深入地悟读中感悟生命的顽强、可贵,给我们以强烈的震撼。如果老师在实际教学中,都能设计出激起学生兴趣的语言,把学生的情感引入课文情境中来,那将会为整个教学过程的成功奠定基础。

  二、借助媒体,创设情境

  小学生的年龄小,形象思维特别发达,对于一些具体事物很感兴趣,如:实物、图片、声音、动画等,所以多媒体就成为近年来创设情境的一种必要手段。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一些枯燥乏味的文字,利用媒体配上图片,加入声音,展现给学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活跃课堂气氛,教学效果明显提高。例如:蒋老师在讲授《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一课中,首先出示了两张图片,用对比直观显示有什么不同。龚老师的《松鼠和松果》一文中,用图片来识字和词语的理解,用动画演示小松鼠们埋下松果长出松树林的情境,学生就不会轻易忘记。李老师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一文教学中,采用看图片导入课题,用图片理解词语意义的不同,在配乐中欣赏美景,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搜集资料,创设情境

  独立搜集资料进行学习,也是新课改的一个内容。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通过问别人、读书看报、利用电脑等不同途径自己动手搜集资料,获得相关内容,这样,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思维方式也得到了发展,使他们懂得“殊途同归”的道理。课堂上,由于大部分学生自我表现欲望都比较强,教师可抓住这一特点,让他们把搜集到的相关资料在课堂上尽情展现,争先恐后地说,互相补充地说,总结汇报地说,形成热烈的学习气氛,教师再给予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使他们的心理得以满足。例如:在学习《兰兰过桥》一课时,我先布置学生回家搜集与桥有关的资料。课上,同学们竞相展示自己的资料,有的介绍了桥的特点,有的介绍了桥的作用……大家互相补充,团结协作,师生在愉快的氛围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四、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构建生活的课堂,放飞学生的心灵,是对教师课堂艺术的时代要求。一切理

 论均来源于实践,小学生对于生活中的事,记忆较深,也颇感兴趣,因此,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将教材中所写的生活与学生的实际生活,通过创设情境联系起来,打开学生的生活库藏,强化他们的体验,不失为一种好的途径。例如:在讲授《画家乡》一课,我让学生先自学,然后选出最感兴趣的一个地方,向同学们介绍,并接受同学们的质疑,最后为其写一句广告语。整堂课学生学得其乐融融,既有效地避免了知识的死记硬背,又在学习中培养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了学生对家乡的热爱。

  其实,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我们不能机械地套用,并且每一种方法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我们应将几种方法结合起来运用,效果会更佳。例如:詹老师在讲授《三个儿子》一课时,看视频《将爱心传递下去》导入课题,运用图片了解三个儿子的不同表现,分角色朗读感悟三个妈妈对儿子评价的语气,闭眼想象妈妈的辛苦,出示图片创设语境说说我们在生活中如何孝敬父母等等。如此创设情境,自然而然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使之保持一种旺盛的求知状态,愉快地投入到新课文的学习之中。

  总之,不论采用哪一种方法创设情境,只要在教学中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达到提高学习效率的目的,就是最好的方法。

相关热词搜索: 创设 情境 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