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三农慎言“新”
历来谈论三农问题,人们总喜欢冠以“新思路、新举措”等词汇。所有关心“三农”问题的人在看到这样的标题之后都难免要为之振奋。然而往往在仔细研读之后却不得不令人遗憾,文中所谓的“新”依旧还只是我们一直以来就在强调的那几点,并无新意可言。
实际上,在命题上“标新立异”,在内容上老调重弹,几乎已经成了“三农学”的一个普遍现象。面对"三农”,如果真有具备超越、突破先前认识范围和限制的创新,那我们当然是求之不得。但现在的问题是,不但寻找解决“三农”问题的新思路、新措施是件相当困难的事情,而且,就连我们一直在强调的那些,如增加农民收入、确保粮食安全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的基础性工作,在现实之中也并没能充分的做好。因此,笔者认为:面对“三农”我们并没有必要一味的求“新”。当务之急,是要把已经认识到的几点,已经想到的方法和措施,一步步的贯彻落实,做到这一点,想必就已经是很不简单的事情了。
千方百计的增加农民收入,这一点我们不知已强调了多少年,但到目前为止,这方面的情形还是不容乐观。“多予、少取、放活”是中央对增加农民收入一贯的主张和要求,在落实的过程中,我们当然希望出现新思路、新方法和新手段,但更需要的,我想还应该是减轻农民税费负担、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等这些“老方法”的真正落实。同样的,加快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我们也一直在说,但现在农民转移起来仍然是困难重重。显而易见,打破城乡壁垒,切实做好对进城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子女教育、劳动保障及其他服务和管理经费,纳入正常的财政预算等工作,已经算不上什么新方法,新措施了。这些所需要的,只是地方各级政府以务实的态度予以实实在在的落实而已。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方面,我们一样不是缺乏对策,问题的关键依然还只是两个字——落实。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的确是我们一向所提倡的。然而,因为一味的求新而轻视了我们业已在强调的工作,那必定会对“三农”工作带来极大的危害。因此,面对三农慎言“新”,首先应该落实本已存在的基础性工作,在做好“三农”基础性工作的前提之上,才有资格来谈创新,来谈“新思路新举措”。
相关热词搜索: 慎言 三农 面对
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高校为地方三农服务工作汇报2021-09-14
- 中国“三农”问题的焦点和出路2021-09-18
- 加快“三化”进程破解“三农...2021-09-19
- “四轮”联动助“三农(工商局)2021-09-21
- 实践“三个代表” 解决“三...2021-09-22
- 关于“三农”问题的调查报告2021-09-22
- 三农问题:挑战与应对2021-09-24
- 着力解决“三农”问题 加快...2021-09-24
- 实习报告(八)有关三农问题2021-09-25
- 实习报告--有关三农问题2021-09-25
- 与名主持面对面活动流程及主持词202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