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花荡》教案
轵城实验中学新语文“三段式”课堂教学案 课题 《大道之行也》 备课时间 9 月
28 日 课型 新授(四课时) 主 备 人 卢春兰 一、自主学习,挑战文本
1、课前 3 分钟演讲 2、学习目标 1.积累字词,了解描写人物的方法。
2.能复述故事,概括情节;学会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初步鉴赏人物形象;能说明景物描写的作用。
3.感受蕴含在叙事出有因的讴歌抗日军民的激情,喜爱、欣赏“老头子”这一真实的人物形象。
教学重难点
1.复述故事,总体把握情节内容。
2.初步鉴赏人物形象。
3.景物描写对表现人物心理等方面的作用。
教学准备
1.布置学生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给不认识的字注音;熟读课文。
2.教师准备孙犁个人资料、抗战相关背景、小说情节知识。
设计思路
小说情节引人入胜,“老头子”形象真实感人。通过复述故事,达到总体把握小说内容的目的;通过对人物语言、心理、动作等的分析,引领学生学会初步鉴赏人物形象。
教学以复述故事入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熟悉内容,概括情节;再具体教会学生如何初步鉴赏人物形象。
教学时间:4 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都看过张艺谋导演的《英雄》吧?里面讲的是一个怎样的故事?(学生回答)没错,就是荆柯刺秦王的故事,荆柯补充调整:
:
是战国时期燕赵人,为了挽救国家,他毅然前往刺杀秦王,所以,古语有云:“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然而时隔上千年,仍旧在这个地方,我们又看到这种慷慨悲歌的义士精神,一个年龄将近六十的干瘦老人,手无寸铁,孤身一人,可以玩十几个鬼子于掌股之间,置他们于死地,可谓智勇双全,下面我们就让我们走进现代小说家孙犁写的一篇小说《芦花荡》,去见识见识这位神奇的老人吧。
1、作者简介:小说家、散文家;划注释①内容 介绍作者情况及故事背景。
孙犁,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河北省安平县人。1913 年 4 月 6日生。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孙犁主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冀中区从事革命文化工作。在抗战的冀中平原上,孙犁到处看到一种无形的力量:“我遥望着那漫天的芦苇,我知道那是一个大帐幕,力量将从其中升起。”
孙犁不但熟悉白洋淀,而且更熟悉那些在苇塘中坚持抗战的白洋淀英雄人民。1944 年在延安,他发表了《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以其清新的艺术风格引起了文艺界的注意。《孙犁文集》共 5 集。《白洋淀纪事》是作者最负盛名和最能代表他的创作风格的一部小说与散文合集,它主要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建国初期,冀中平原和冀西山区一带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战争,土地改革,劳动生产,互助合作以及移风易俗的生活情景。作品从多方面勾勒了时代和社会的历史风俗画,以明丽的流畅的笔调,秀雅,隽永的风格和丰富的劳动者的鲜明形象,在读者中间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其中《荷花淀》、《芦花荡》等作品,已成为广泛流传的名篇,文艺界甚至视其为现代文学的一种风格流派的标志,视为“荷花淀派”的主要代表作。
2、读导语:
时间:抗日战争时期
地点(插图介绍):白洋淀共由一百四十余个淀组成,占地面积四十多万亩,水道纵横,芦苇万顷,风光旖旎。这里曾是抗战的大舞台,上演了无数个英雄的故事,让我们在芦花丛中,寻找英雄的足迹。
二、整体感知。
分小组朗读全文。
① 落实生字词
② 复述
引导思路:老头子的精神和业绩;发生的一次意外;智斗鬼子。
三、作业。
抄写生字词;把课文中自己认为最喜欢的句子摘抄在“读书笔记”上。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美点大追寻。
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一闪美点大追寻,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发现美,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美,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美。
①请用“我喜欢小说中的
,因为
”这样的句式说话。学生各抒已见,畅谈阅读的感受。
可能出现的答案有: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情节,因为它具有浓浓的传奇色彩。”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主要人物‘老头子’,因为他孤身一人捉弄并战胜了十几个鬼子,本领神奇。”
“我喜欢这篇小说中的两个俊女子,因为她们小小年纪便投身革命,大菱受伤后表现得异常坚强,是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我喜欢这篇小说的环境描写,因为它富于诗情画意,比如‘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这样优美的自然环境,多么令人赏心悦目啊!” ②教师对同学的发言作总结归纳,明确这篇小说的美表现在三个方面,即情节、人物、环境描写。
情节
板书:芦花荡——美
人物
环境
一、情节的传奇色彩。
1、要求学生就“这个故事的传奇色彩表现在什么地方?”的问题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2、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发言,进行全班交流。
明确:表现在老英雄身上。老人年近六十,身体干瘦,却神出鬼没。无数次通过鬼子的封锁线,保证了苇塘中部队的供给,保证了部队的战斗力,就是因为他,敌人的阴谋总不能得逞。
表现在老英雄的英雄行为上。老人手无寸铁,独自一人,竟把十几个鬼子打得头破血流。
3、深层探究
提问:这篇小说是如何渲染英雄故事的传奇色彩的? 学生思考,讨论。
芦花荡 学习建议
《芦花荡》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
明确:①作者用强烈的反差来渲染老英雄的传奇色彩。一方面写条件,敌人的监视封锁非常严密,老英雄年近六十,身体干瘦,而且不带一枝枪。另一方面写老英雄的精神与业绩。精神, 那么悠闲自得,异常自信;业绩,是使敌人的封锁全部落空,保证了塘内物质的充足与联络的通畅。两方面的巨大反差,使老英雄富有传奇色彩。
②“英雄的行为”更富有传奇色彩,作者主要用两个方法加以渲染。
先用女孩的怀疑来反衬。大菱受伤后,老人发誓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克叫他们十个人流血。”后来又说“等到天明,你们看吧”,而女孩却一再怀疑,先不答话,后来竟说“这么大年纪了,还能打仗?”写女孩的怀疑,有衬托作用,显出了老头子英雄行为之奇。
后来叙述打鬼子,也只交待打鬼子的过程,而不写他事先已设好圈套;写打鬼子的过程,只写老人的行动,也不写其用意,就在剥莲蓬、绕小船中,巧妙地痛击鬼子。让人读后才恍然大悟,越回味越感觉这场英雄行为定有传奇色彩。
四、课堂练习
教材 P19“养成良好的听话态度和习惯” 问得妙
毛拉去集市买毛驴。卖驴的地方挤满了农民。有个衣冠楚楚的人经过那里,说道:“这地方真拥挤,除了农民,就是毛驴。”毛拉听了,上前问那人道:“先生,您准是农民了?”“不,我才不是农民呢!”“那您又是什么呢?”
思考:
1、“那您又是什么呢?”的潜台词是什么?
2、这位衣冠楚楚的人由于说话不严密,被毛拉问得哑口无言。如果你有类似的经历,请说说。
五、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完成研讨与练习一、二、三题。
第三课时
一、导入新课。
上一节课,我们充分体会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感觉《芦花荡》。像一块磁铁深深地吸引着我们,今天,我们继续品读《芦花荡》,赏析小说的人物、景物。
二、赏读小说中的人物
1、“老头子”是怎样的一个人?用几个词语概括一下,并举例说明。
讨论归纳:
“老头子”过于自信、自尊,爱憎分明,智勇双全。
过于自信、自尊:(研讨与练习一、2)。①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许诺一切靠他,一切保险;②通过敌人封锁线,老人就像一个没事人,显得悠闲自得;③送两个女孩进苇塘,他以为万无一失,结果大菱受伤,确实过于自信;他觉得没脸见人,不好意思去见部队,又有些过于自尊。④老头子发誓要讨回血债,这场极其精彩的英雄行为表明他是始终自信自尊的。(可参考教参)
爱憎分明:对乡土,对同胞,对抗日队伍,他是如此深情,对日寇则满怀仇恨。他对大菱说:“他们打伤了你,流了这么多血,等明天我叫他们十个人流血”,爱得深切热烈,恨得咬牙切齿,
智勇双全:老头子用竹篙痛砸十几个鬼子的脑袋,是用了计谋的。他枯木桩子系上钩子、新鲜的莲蓬。
2、你喜欢“老头子”这一形象吗?为什么?人物的语言、行动、心理等可以表现人物自身,鉴赏人物可以从以上这几个方面进行。请鉴赏人物形象。
明确: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
3、小结“老头子”的英雄性格。
补充:除了对老英雄的正面刻画外,也有侧面描写,歌声和稻米肥鱼的香味一起从苇塘里飘出来,侧面表现老英雄的功劳。敌人从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写敌人的束手无策,侧面表现老英雄的神奇。写二菱对老英雄的怀疑、不信任,侧面写老人的英雄行为。
课堂作业。
(研讨与练习:二)
请同学们展开想像,把二菱目睹老头子的英雄行为时的心理活动补写出来。
教师点拨引导:抓住对老英雄的崇敬、赞叹,对敌人的刻骨仇恨,对昨天自己怀疑老人的羞愧、歉疚等心理来写。
第四课时 一、
复习巩固。
二、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
《芦花荡》写的是残酷的战争环境里的人和事件,但决没有“凄凄、惨惨、戚戚”的描绘,就是那个女孩子受伤后的几声呻吟,也被轻轻一笔带过去了,作品要高昂浓重地传达出来的,是一个战胜敌人的坚定信念和乐观情绪。
小说中的景物描写一定要切合环境和人物的心境,切忌游离地写景。这里,我们谈谈孙犁笔下的景物描写。
1、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要求学生从文中画出并摘抄在“读书笔记”中,仔细体味写景的妙处。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写景的作用。芦花荡词语解释与近义词辨析 芦花荡课堂实录(长、详)
“敌人”“炮楼”点明了环境的气氛,而“星星也像浸在水里”,像“要滴落下来的样子”,渲染了淀水的晶莹明澈,星星倒映在淀水里,随着微风的轻指激起层层涟漪,使得星星也闪烁不定起来,因而给人以“要滴落下来”的幻觉。这么优美的水乡却被敌人封锁。白天一片死寂,连水鸟也躲避;只有到晚上,才能听到它们“飞动和唱歌的声音”。字里行间,流露出鲜明的爱憎情感。写“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把白洋淀人民那种在残酷的战争环境里顽强生存的姿态烘托了出来,充满了意志和力量。这段景物描写不仅渲
染了故事的气氛,也给作品增添了一种战斗的诗情画意,构成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老人致敌人于死地时,“向着苇塘望了一眼”所产生的感受。老人此刻正沉浸在轻松、愉快的情绪之中,那鲜嫩的芦花在老人的眼里,自然会显得格外美丽。这段景物描写有加强抒情韵味的作用,决非可有可无。
学生品味其他写景句,分析其作用。可从点染环境气氛、烘托人物精神境界、加强抒情韵味等角度入手。
三、课堂小结。
孙犁的《芦花荡》写行异常优美,那故事情节的传奇色彩,那人物的真实、可爱,那景物描写的诗情画意,让我们主席台连驻足,不忍离支,这是孙犁创作魅力的最高体现。特别是文中那位智勇双全、自信自尊的老英雄,让我们赞叹不已。从他身上,我们深深地感到,中国人民是不可征服的,中国人民是英雄的人民。
四、布置作业:
预习《蜡烛》:生字词;课文主要内容;时代背景。
板书设计:
外貌、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 过于自信、自尊
智勇双全
“老鱼鹰”
老当益壮,本领高强 老头子:
大菱“挂花”
爱憎分明 ,自信自尊
正午惩敌
智勇双全,乐观豪迈
补充有关材料。
①以抗战为背景的影片有《鸡毛信》、《小兵张嘎》、《赵一曼》、《八女投江》、《狼牙山五壮士》、《地道战》、《地雷战》等。
②以抗战为题材的文学作品有《铁道游击队》、《敌后武工队》、《平原枪声》、《烈火金钢》、《苦菜花》、《野火春风斗古城》等。
③以抗战为背景的歌曲有《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八路军军歌》、《新四军军歌》等。
④反映抗战的重大事件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平型关大捷”、“血战台儿庄”、“淞沪之战”等。
“老鱼鹰”
老当益壮,本领高强 老头子:
大菱“挂花”
爱憎分明 ,自信自尊
正午惩敌
智勇双全,乐观豪迈 四、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相关热词搜索: 芦花 教案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芦花荡2021-09-16
- 芦花荡,(6)2021-09-26
- 芦花荡,(2)2021-09-28
- 2《芦花荡》2021-09-28
- 芦花荡教案2021-09-28
- 幼儿健康活动教案方案集锦2021-08-27
- 鲜花送朋友教案2021-08-27
- 映-安全教案2021-09-05
- 《潜力无限》教案2021-09-05
- 《动漫——动起来漫画》教案2021-09-06
- 教案(杜霞)2021-09-06
- 《是谁敲》教案2021-09-06
- 小学写字教案:女字旁、女字底2021-09-06
- 《夏》教案2021-09-06
- 《图片与艺术字》教案2021-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