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处境和感受
教学案例
关 关 注 学 生 的 处 境 和 感 受 合肥市郎溪路小学
王桂芝
“王老师,谢一点打人了, 茆 老师叫你去。”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的我放下笔立刻向班级跑去,此刻班级乱哄哄的,所有学生见我进来 , 立刻围过来向我报告:
:
“王老师,谢一点抓方新宇的胳膊 不放 ,方新宇都疼哭了” “王老师,谢一点还抓 茆” 老师” “ “ 王老师,谢一点 把我的书包扔了”······此时的谢一点 呢? 站在位子上,歪着头叉着腰,斜视着班级的每一个人, 嘴里还嘀咕着, 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 我的火气一下窜了上来,心想:刚上一年级才半个月,一个小女 孩胆子这么大,竟敢抓老师,这还了得,我必须拉到办公室好好教育。我按捺住心中的火气,走上前询问情况,没想到吃了个闭门羹,她根本不理我 ,还把我的手向外用力一推,根本不让我接近。没办法我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 , 了解她在家的情况,没等我电话打完回来,又一个学生向我报告:“王老师,谢一点把我的桌子推翻了。”我急速返回教室 ,为了让其他同学正常上课,我强行拉她 到办公室,身后传来了” 王老师加油” 天真的助威声······办公室内,她仍然 毫不 知错 ,我行我素。妈妈来了,温和地说:“谢一点,你怎么抓老师和小朋友,还不向老师道歉?”“ 我没错,
为什么道歉? ”, 就这样母女俩僵持到放学孩子也没道歉。妈
妈给我的解释是:孩子从小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比较宠爱,性格比较倔强,她 在家也 是 这样,我们也没办法。
晚上回到家 ,我 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 ,回想今天班级发生的一幕幕心想:开学至今,我从未批评过谢一点,她为什么这样疏远我,不让我亲近,难道我做错了什么?这么倔强的小孩,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后果不堪设想。为了不让她伤害到其他小朋友,我坚持要求家长陪读 ,家长同意了。一天、两天、一个星期过去了,类似的事件不再发生,家长要求不再陪读,我同意了。好景不长, 没过几 天又有学生跑来向我报告:“王老师,谢一点不写作业,老师叫她 站着, 她生气把课堂本子斯了,茆 老师叫你打电话叫家长来。
。
” 走在班级的路上,我在想:叫家长来终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是不是孩子刚入学不太适应小学生活······想着想着我走进了教室,孩子们见我进来 , , 又要向我报告,我打了手势示意他们闭嘴,装着若无其事的样子向她座位走去,拿出从办公室带来的新本子 ,温和地对她说:“谢一点,王老师送你一个新本子,你写给王老师看看好吗?”她趴在桌上一动不动,不理睬我。我摸摸她的辫子,直夸她的辫子梳得漂亮,同时耐心地说道:“你不会写 , 王老师帮助你” 这次他仍旧不说话,但并没有拒绝我的意思,见机我拿起笔给她示范着
写了起来,没想到她竟然自己拿笔写了起来。见他接受了我,我请她帮我把下一节课的数学本子搬来发给小朋友,她先是停下手中的笔站了起来,忽然又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 ,见机 我叫平时和她 最要好的宁馨怡小朋友和她 一起去搬,她高兴地接受了,一起手拉手 蹦蹦跳 向办公室跑去······ 渐渐地我们 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不经意间我问起曾经发生的一切,她竟然哭了 ,:
给我的回答是:
“王老师,我不喜欢小朋友 笑我 ,还说我坏话 ;我 还不喜欢老师批评我,叫。
我站着。
” 这两个 “不喜欢”促使我认真反思,让我顿有· 所悟······ “ 前一个不喜欢 ”或许 是因为我第一次没有听她诉说,只听其他同学的只言片语 ,忽视了他的感受和处境,剥夺了她解释的机会,严重地挫伤了她 的自尊心,导致了她的认识发生偏差,认为老师和其他小朋友都在嘲笑她。看似我的不经意,其实质在于我的行为缺乏对学生的尊重。“后一个不喜欢”说明了 教师的语言 行为 与 学生学习 兴趣 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行为主义心理学认为:惩罚会削弱人的某种行为,而奖励则会强化某种行为。如果当初老师换一种积极向上的语言去鼓励她写作业,可能会有不同的教学效果。
古人曰:” 亲其师,则信其道;隐其学,则疾其师” 如何让学生亲其师而不隐其学呢?关键在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尊重他们的个性,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无意间的一句话,可能早就一个天才,也可能会毁灭
一个天才”当教师不理解或不重视学生的行为时,学生就会与教师处于一种“隔阂”状态。为此,教师必须努力生活在学生之中,“蹲下身子”一起和他们感受生活,甚至不耻下问,做学生的学生,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可见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多么的不容易 。作为教师必须转变教学思维,以一种积极的状态去处理教学事件,并在班级建立 一个有助于维护学生自尊的学习环境,这样师生间就能互相尊重人格,齐心协力,创造一个和谐的教与学的环境与氛围。
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不经意的失误 ,造成工作上的被动。教育工作从小的方面涉及一个人的成长,从大的方面说关涉民族的兴亡,作为一名教师要在这样的认识高度下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相信凡事都会尽心尽力,考虑周全,力求完善地面对每一个学 生个体,掌握教育的方寸,类似的失误的可能性就会大大的减少。另外 作为班主任 , 应该有足够的教育心理学知识,对学生的各个年龄阶段学生的心理需求要 有充分的了解,这样就能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有的放矢,收到实效。最后在尊重、理解、信任的前提下,进行具体分析,言之有理,动之以情,做到让学生心悦诚服,相信会成为深受学生爱戴的老师。教师不是完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不可能没有失误,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失误并加以调整,不具备这种能力,教育者就谈不上是真正的教育者,他的教育水平只会
原地踏步,不会有多大的长进。教师认识的越透彻,就会处理得越准确,教育效果就会达到最佳。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更为重视学生学习过程和学校生活的质量,因而也将学生的处境和感受纳入课程评价的范围,这 其中包含学生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新世纪的教师要关造 注 学 生 的 状 态 、 反 应 , 创 造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使学生从被动的局面下走出来, 在学习生活中焕发出新的生命。学生的尊严是学生生命的一部分,学生的人格应当受到尊重,学生的尊严是在受尊重的人际环境中形成的,教师要平等、友善地对待学生,更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学生,让不同的学 生在不同程度上有不同程度的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 处境 感受 关注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援川感受2022-03-22
- 感受2022-04-14
- 从关注教到关注学2021-09-08
- 关注消防关注安全征文作品两篇2021-11-12
- 紧握五大关注点加快提升发展...2021-12-26
- 关注杨振宁的八卦,不如关注...2022-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