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中考历史资料五

发布时间:2021-09-28 15:40:54 浏览数:

 初中历史中考复习资料五 选择题 (共67小题)

 (

  )1.为了打退资产阶级的猖狂进攻,1951年底开展了

 A.“三反”运动 B.镇压反革命运动 C.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 D.1966年开始的“文革” (

  )2.1949年,解放初期的基本国情是 ①工业技术低下 ②农业生产落后 ③物资紧缺,物价飞涨 ④人民生活痛苦不堪 ⑤科学技术先进 ⑥市场繁荣,物价稳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⑤⑥ D.①②⑤⑥ (

  )3.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是指

 A.农民纷纷成立互助合作小组 B.大力发展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 C.农民掀起兴修水利工程的高潮 D.农民纷纷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

  )4.中国共产党公布过渡时期总路线是在:

 A.1949年 B.1952年 C.1953年 D.1950年 (

  )5.制定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A.中共十四大 B.中共十二大 C.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三大 (

  )6.“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下列哪一事件是最有力的证明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镇压反革命运动 C.抗美援朝的胜利 D.解放战争的胜利 (

  )7.四项基本原则的核心是

 A.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B.坚持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 C.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D.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

  )8.我国能恢复对香港、澳门主权的各种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一国两制”构想为各方接受 C.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共同愿望 D.改革开放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

  )9.建国以来第一个获特等发明奖的科学家是

 A.邓稼先 B.袁隆平 C.李四光 D.钱学森 (

  )10.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的目的是:

 ①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②团结全国人民参加社会主义建设 ③尽快恢复和发展经济 ④全面展开社会主义改造工作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②③④ (

  )11.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方式是:

  A.加工订货 B.合资 C.赎买 D.全行业公私合营 (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

 A.确定了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B.决定拨乱反正,解决冤假错案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

  )13.“文化大革命”中,党和人民群众对林彪、江青一伙一直进行斗争,其具体表现有:

 ①全国性的“大串连” ②“二月逆流”中叶剑英、谭震林等与林彪、江表的正义斗争 ③各地造反派夺权 ④“四五”运动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①③ (

  )14.1958年,中共中央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由于 ①社会主义建设缺乏经验 ②急于求成 ③苏联撕毁合同 ④对国情没有认识清楚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

  )15.1950年抗美援朝开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是:

 A.贺龙 B.林彪 C.刘伯承 D.彭德怀 (

  )16.下列不属于中共中央决定的1957年整风运动内容的是:

 A.反对宗派主义 B.反对主观主义 C.反对官僚主义 D.反对党八股 (

  )17.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是:

 A.1952年至1956年 B.1954年至1958年 C.1953年至1957年 D.1951年至1956年 (

  )18.西藏和平解放是在:

 A.1949年10月 B.1951年5月 C.1951年10月 D.1950年10月 (

  )19.搞好安定团结的根本保证是

 A.保持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 B.坚持党的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D.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

  )20.解放初期,扭转国家财政困难的关键措施是

 A.没收官僚资本 B.打击投机商人 C.发展农业生产 D.中央统一财政 (

  )21.建国以来开展的涉及反腐败的运动是

 A.1951年的“三反”运动 B.1959年的反右倾运动 C.1957年的整风运动 D.1966年开始的“文革”

 (

  )22.反映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的愿望,但又忽视客观经济规律的思想路线是: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中共“八大”路线政策 C.调整国民经济计划 D.过渡时期总路线 (

  )23.在下列哪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形成了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四大 (

  )24.以下经济建设成就中,属于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有 ①新藏、康藏、青藏公路完成 ②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③宝成、鹰厦铁路建成通车 ④石油实现全部自给 ⑤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形成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

  )25.在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的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的是 ①邓小平 ②叶剑英 ③华国锋 ④谭震林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①④ (

  )26.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共和国宣告成立 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颂布 (

  )27.“文化大革命”的十年是指:

 A.1964年至1974年 B.1965年至1975年 C.1966年至1976年 D.1963年至1973年 (

  )28.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什么地方进行

 A.沿海 B.内地 C.农村 D.城市 (

  )29.下列新中国外交史上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中国参加第一次亚非会议 ②中国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③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④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⑤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五大国的地位参加国际会议

 A.②⑤①④③ B.③②⑤①④ C.①②③④⑤ D.②⑤①③④ (

  )30.我国彻底废除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是在:

 A.新中国成立后 B.土地改革完成后 C.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 D.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 (

  )3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是指:

 A.武汉长江大桥 B.南京长江大桥 C.宝成铁路 D.川藏公路 (

  )32.新中国第一次以世界上五大国的地位,参加的国际会议是

 A.亚非会议 B.华盛顿会议 C.日内瓦会议 D.巴黎和会

 (

  )33.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诬陷为叛徒、内奸、工贼的是

 A.邓小平 B.叶剑英 C.刘少奇 D.谭震林 (

  )34.十年“文化大革命”使我国经济损失达五千亿元,但是,我国经济建设仍然有一定的发展,这是因为 ①周恩来、邓小平主持中央工作 ②对纠正“左”倾错误作出了重大努力 ③广大群众、干部对“左”倾错误也竭力抵制 ④抓阶级斗争促进了生产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

  )3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右派斗争目的的是:

 A.捍卫社会主义制度 B.在全党进行一次全面的整风运动 C.巩固党的领导 D.教育群众分清大是大非 (

  )36.新时期,支援少数民族地区建设的杰出代表是

 A.向秀丽 B.焦裕禄 C.王进喜 D.孔繁森 (

  )37.大跃进中的”放卫星”实际上是

 A.生产资料全面实行公有化 B.不顾客观情况的瞎指挥 C.编造实际不可能的假高产 D.提出了不可能实现的高指标 (

  )3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历史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出现曲折的主要原因有 ①忽视了客观规律 ②缺乏建设经验 ③“左”倾错误干扰 ④自然灾害严重 ⑤朝鲜战争爆发 ⑥苏联撕毁合同

 A.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

  )39.建国初期为社会主义建设准备条件的“三大运动”不包括:

 A.镇压反革命 B.“三反”“五反‘ C.抗美援朝 D.土地改革 (

  )40.《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性质是

 A.工人阶级专政 B.资产阶级专政 C.工农民主专政 D.人民民主专政 (

  )41.解放初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的主要方式是:

 A.改造民族资本 B.没收官僚资本 C.合理调整原有工商业 D.接收外国在华企业 (

  )4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

 A.改革社会主义生产关系 B.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C.扩大生产的经营自主权 D.建立多种形式并存的所有制 (

  )43.全国领土基本得到解放,各民族实现了大团结,是在

 A.解放军占领南京之后 B.北平和平解放之后 C.新中国成立之后 D.西藏和平解

 放之后 (

  )44.“文化大革命”全面开展起来的标志是

 A.全国掀起“大串连”的高潮 B.毛泽东写了《炮打司令部》的大字报 C.毛泽东连续接见来京的红卫兵和群众 D.中共中央发出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 (

  )45.下列各项中不是毛泽东在中共七届二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中的内容的是:

 A.党的总任务是建设中国为工业国,建成社会主义国家 B.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 C.告诫共产党人要警惕“糖衣炮弹”的进攻 D.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方针 (

  )46.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

 A.进行农业建设 B.进行工业建设 C.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 D.完成社会主义改造 (

  )47.在“文化大革命”的十年中,我国国民经济的损失总计约有

 A.4000多亿元 B.3000多亿元 C.5000多亿元 D.2000多亿元 (

  )48.《人民日报》连续发表“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和“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等文章,宣传全国各地大放“卫星”现象发生于

 A.1958年 B.1957年 C.1956年 D.1960年 (

  )49.1957年,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党开展一次全面的整风运动。这次整风运动的主要内容是:①反对主观主义 ②反对宗派主义 ③反对官僚主义 ④反对党八股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50.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两制”是指

 A.两种经济制度 B.两种社会制度 C.两种法律制度 D.两种管理制度 (

  )51.不属于1958年“左”倾错误严重泛滥的主要标志的是:

 A.“共产”风 B.高指标 C.压缩基本建设 D.浮夸风 (

  )5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的任务结束于:

 A.1956年 B.1953年 C.1957年 D.1954年 (

  )53.“文化大革命”期间出现的“四人帮”是 ①江青 ②康生 ③林彪 ④王洪文 ⑤张春桥 ⑥姚文元

 A.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⑤ (

  )54.在我党的历史上组成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B.革命统一战线 C.人民民主统一战线 D.受国统一战线 (

  )55.1956年,中共八大提出的国内主要矛盾是指

 A.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矛盾 B.人民政权同反动势力之间矛盾 C.中国人民与国际敌对势力之间的矛盾 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矛盾 (

  )56.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的会议是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C.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

  )57.建国初期三大运动的相同历史影响在于 ①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任务 ② 巩固新生的人民民主政权 ③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 ④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A.①④ B.①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 (

  )58.“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把人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的需要。”这是:

 A.中共“八大”提出的主要任务 B.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C.1958年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总路线的内容 D.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的主要任务 (

  )5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选举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是:

 A.董必武 B.毛泽东 C.朱德 D.刘少奇 (

  )60.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对少数民族实行的政策包括 ①民族平等 ②民族团结 ③共同发展繁荣 ④进行民主改革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 (

  )6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对官僚资本主义采取的主要政策是:

 A.合营 B.没收 C.改造 D.赎买 (

  )62.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的层次是 ①沿海开放城市 ②经济特区 ③沿海经济开放区 ④内地 ⑤边疆城镇

 A.②①③⑤④ B.①②③④⑤ C.④③②①⑤ D.②③⑤①④ (

  )63.提出尽快把我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的会议是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C.中共“七大”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

  )64.下列党的会议涉及到党的工作重心转移的有 ①“八七”会议 ②遵义会议 ③七届

 二中全会 ④十一届三中全会

 A.③④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5.毛泽东决定发动“文化大革命”,是由于他:

 ①对国际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分析 ②对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形势作了错误分析 ③认为党内有一个“资产阶级司令部” ④认为党内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

  )66.江泽民总书记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20世纪以来,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大变化。这三次巨变指 ①辛亥革命 ②五四运动 ③抗战胜利 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⑤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A.②③④ B.①③⑤ C.①③④ D.①④⑤ (

  )67.东北工业基地的形成,是以下列哪个企业为中心

 A.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B.沈阳第一机床厂 C.鞍山钢铁公司 D.鞍山无缝钢管厂

相关热词搜索: 中考 历史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