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市农村远程教育工作的调研报告
**市辖7个乡镇81个行政村,全市27万人,农业人口12.5万人,其中农村党员5710人。全市共建有远教终端站点96个(基本型86个,扩展型10个
),其中村级终端站点56个,村校合一站点40个。我市自开展农村远程教育工作以来,一以贯之抓学用,积极探索学用转化新途径, 让农民真正
尝到了甜头,有力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我市远教学用的基本情况和主要做法
1、整合带动,夯实学用基础。市委把远教学用作为兴市强农富民的大事来抓,在三个方面做到了整合带动抓。在领导上带动抓。市委远教
站点建设之初,就开始运筹谋划学用活动,指导各站点坚持边建边学边用。同时实行了领导包点联系制度,市级领导共办远教学用联系点16个
,带动了面上学用活动的开展。在组织上带动抓。主要按照“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干部帮扶农民”的思路,推行了“三联三创”抓
学用,即市级领导联乡镇,创科技信息化乡镇,培育发展一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市直机关党组织联村党支部,创科技信息化村,扶植发展
一片产业基地;市直机关党员联农户,创科技信息化示范户,示范发展一批小康庄园户。目前,全市20名市级领导、56个市直机关、520名机关
党员,共与乡、村、农户结成“三联三创”对子596个,进村入户开展学用活动200多场次。今年3月份以来,全市各涉农部门结合贯彻党的十七
大和新农村建设精神,不当“坐堂老板”,乐当农业“服务生”,先后开展“送政策、送信息、送技术、送培训”为主要内容的“四送”下乡
活动56场次,推广实用新技术16项。在队伍建设上带动抓。我们建立了村级站点管理员、乡镇包村义务指导员、市远教巡回讲师团、市委远教
巡视督查员等四支远教工作队伍,共配备乡村站点管理员40名,乡镇远教义务指导员66名,市远教巡回讲师团成员26名,市委处级退休领导干
部远教巡视员14名,下村到户为党员干部和群众开展“零距离”服务、“驻点式”指导、“流动性”培训、“全覆盖”督查。
2、多途并举,做实学用成效。
一是结合新型农业发展抓学用。我们把促进发展作为远教学用的第一要务,着力抓了“三个依托”。首先是依托龙头企业抓学用。主要是
依托近几年招商引资发展起来的万盛茧丝绸、旺森养殖、蓝筹食品、洞庭水殖、张老头卤腊等16家“公司+基地+农户”的一体化龙头企业,采
取“远教服务龙头,龙头带动基地,基地拉动农户”模式开展学用,为各个生产环节提供信息和技术服务。如我们利用远教科技优势,指导万
盛茧丝绸公司建成乡村站点“局域网”,通过网上指导农民植桑养蚕,推广新产品新技术,带动农户开发蚕桑基地2.1万亩,亩平创纯收入2000
多元,是传统产业亩平收入的近5倍,仅此一项就使广大农户增收600多万元。其次是依托生态农业抓学用。为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运用
远教培训改变农民过去对单一农业生产模式,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采取远教网上“菜单式”信息咨询、实用技术信息快报、发布农产品
供求信息等学用转化形式,在新信息、新技术应用上为生态农业发展全程服务,全市共发展种养加工立体化生态产业链16个,形成了“种—养
—加—清洁能源”融为一体的生态农业群,农村生态环境与农民生活质量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与提高。李家铺乡生态农业大户陈伍平,通过到
农业大学进修,上远教网站培训,共开发果木林487亩,饲养牲猪500头,建大型沼气池2个,实行“猪—沼—果”生态立体养殖,取得了良好的
经济效益,成为了我市生态农业的示范户与带头人。第三是依托市场农业抓学用。为突破农村信息闭塞、产品销路不畅、经济效益不高的瓶颈
问题,市委把发展壮大农民经纪人队伍作为撬动农村经济的“金杠杆”来抓,先后通过远教网站培训农民经纪人80多名。这些经纪人通过一头
衔接农产品基地,一头上网捕捉市场信息,为农民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农民经纪人王小康,创办的科技蛋鸭养殖场,通过远教网上南征北
战,年销售自产鸭蛋2000多吨、还帮助周边农户销售家禽10多万羽,带动了家禽产业的超常发展。
二是结合乡土人才培训抓学用。我们紧密结合农村产业调整和全面小康建设的实际,以农村远教网络为平台,启动了“千百十”乡土人才
培训工程,争取在三年内培养造就1000名乡土专家、100名农民经纪人、10名规模产业带头人,带动和帮助农民人均增收1000元。为实施这一工
程,市委创新建立“政策洼地”,配套出台了《乡土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关于加强乡土人才工作的意见》、《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实施
意见》、《农民技术人员职称评定与晋升暂行办法》、《创学习型乡镇实施意见》等5个文件,用激励政策吸引广大农民参加培训,通过学习实
用技术,掌握理论知识,了解政策走向,增强致富本领。去年以来,我市分层举办远教网上科技培训班50多期,培训农民12000多人次,使一部
分农民率先致了富。如白衣镇党员许雪桃参加“乡土人才”科技培训后,利用长期在外打工的原始资本积累和通过培训所学的专业技术,先后
投资120多万元办起了藠果加工厂和竹木加工厂,共安置农村富余人员100多人就业,年创产值800多万元、利润40多万元,并带动了当地藠果种
植业和竹木业的发展。
三是结合农村科技互联网抓学用. 自2004年7月,省科技厅被省委确定为我市农村远程教育后盾单位后,每年至少在我市开展3次送科技下
乡活动,组织多名专家教授进行农业科技讲座,手把手教农民致富技术;每月给我市花桥村农民免费赠送100本《农家致富顾问》等科技书籍;
协助我市创办了植桑养蚕、种草养畜等4个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示范点;利用科技信息港为我市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共培训农村实用技术人
才800多名;对我市远程教育给予了12万元项目资金支持;拟给我市花桥村无偿提供触控查询一体机一台,让农民科技咨询实现“一点万事通”
。同时,全省在我市开通的“96318”科技咨询服务台,以远教终端站点为平台,每年的点击率达到了5000户,10万农民直接受益.
四是结合“阳光工程”实施抓学用.我们把远教学用与实施“阳光工程”紧密结合,加大远教站点在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方面的培训力度,
让参训农民通过学习各种实用技术,拿到进城务工的致富“金钥匙”。并通过培训建立用工信息库、劳动力资源库,采取网上推荐等形式,大
量输出农村劳动力。去年来,市乡两级举办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班30多期,共培训转移劳动力1000多人次,使大批农民从“田间”走进“
车间”,由农民变成工人,从温饱奔向全面小康。如我市渡口镇新湖村5组村民兰业华,通过参加市远教办举行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培训班后,在
广州与他人合伙投资100多万元,办起了制鞋厂,并带出家乡120多名农民到鞋厂就业。
3、创新机制,提供学用保障。我们在开展远教学用的过程中,还着力进行了学用管理机制创新,为远教学用提供了可靠保障。一是分层制
定规划。市委制定了《**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三年工作规划》和《**市农村现代远程教育2007年工作计划》,做到长远抓乡土人才培训工程,
近期抓实用技术培训,突出抓政治理论和农业技术两个板块学用,把农村远教站点建成党员群众政治学习的活动站、致富信息的发布站、农业
科技的推广站、农副产品的购销站、农民休闲的文化站。同时,各乡村和党员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学用规划、工作计划和党员个性化学习安排
,形成了上下衔接、环环相扣的学用管理链条,使一批“田秀才”变成了“土专家”,大批“乡村土贩子”成为了“农民经纪人”。二是分类
教学模式。在总结几年来远教学用工作的基础上,我市远教逐步形成了适合自身发展的“四类学习模式”:一种是党员教育定时集中学习模式,
要求各远教终端接收站点每季每月建立学习计划并公示;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1次,受教面达95%以上,及时登记学用反馈意见和成果。第二种
是公共知识全员分批学习模式,市委远教管理中心按照“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原则,从提高基层党员和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出发,组
织国家法律法规、公民道德、卫生防疫等公共知识教学课件下发到各乡镇,村级站点分批分期组织村民学习,确保全员参学、整体受益。第三
是致富技能分类指导学习模式,针对产业结构特点和发展要求,按“因地制宜、因人施教、分类学习、分层指导”的原则,市委远教管理中心
组建由涉农部门专家组成的“专家团”,各镇、村成立由种养大户、致富能手、科技骨干组成的“辅导团”,依托各类示范服务基地,手把手
地指路子、教法子、传技术,不断深化培训效果。第四种是农民群众按需点播学习模式,根据广大群众的学习需求,及时通过远程网落送教上
门,使群众学有所选、学有所获。二是分块实施管理.在站点经费保障上,制定并推行了以站养站、以业哺站、以会补站的市场化运作机制,保
证了站点学用经费需要;在村校型站点管理上,建立了工作联席会议、站点费用分摊、村校党员学习、站点常规管理等制度;在村会、村户型
站点管理上,建立了设备监管、协会学用、经纪人培训、党员集中学习等制度,促进了农村党员在学用中从观望到盼望、从好奇到好学、从无
用到有用的根本转变。三是分级奖惩激励。对学用考核不合格的这一块党员干部,严格了“四个惩处”,即取消年度岗位评先资格、党员评优
资格、干部任用升迁资格,发展项目申报资格。对评为远教学用先进的这一块党员干部,落实了“四项奖励”,即实行会议通报表彰、媒体宣
传表扬、颁发证书嘉奖、给予物质奖励。通过完善上述奖惩机制,在全市农村党员干部中出现了“工作上怕掉队,争先创优;学用上怕落后,
带头示范”的争先恐后学用热潮。渡口镇在第一批站点建成后的学用中,全镇共有327名党员挂靠在7个站点参加学习,每名党员都掌握了植桑
养蚕等实用技术2—3项,并全员分别加入到了3个主导产业协会,帮带农户510户,使管理机制转化成了先进生产力。
二、当前远教学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上热下冷现象依然比较严重。我们对全市7个乡镇3个村(金泉.土桥.汉泗)的32名乡村干部,71名无职党员以及81名农户进行了调查走访,
调查发现,干部对抓远教普遍热情不高,党员群众也都是一种被动的学习。
2、学用活动开展依然困难重重。主要体现在站点设备应用上,有三个方面有些跟不上上级的要求,一是电信的通信网络和服务水平还有些跟
不上;二是设备本身质量跟不上,当然也存在保管不当等问题;三是操作水平跟不上。
3、远教服务新农村建设实施难度较大。主要体现在远教站点分布不一,发挥作用效果不大,领导远教意识不强。
三、关于此项工作提出的几点建议
1、要切实把远教纳入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本身就是修建的一条信息高速公路,是缩短城乡差距.步入
高度文明社会.提高全民素质的一条最有利途径。远教纳入新农村建设,要在规划.力量.物力.财力等方面予以保证和倾斜。
2、远教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要作为一项长效机制。要在上网.维护.课件制作等方面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 并作为一项长效机制。
3、要建立一支专职的远教操作员和管理员队伍。
相关热词搜索: 教育工作 调研报告 农村
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小学老师教育工作心得总结2021-08-27
- “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开...2021-08-27
- 年“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工作...2021-08-27
- 区、县“三个以案”警示教育...2021-08-27
- 教育局局长教育工作讲话2021-08-31
- 努力构建党风廉政宣传教育工...2021-09-09
- 优秀教育工作者事迹材料2021-09-14
-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范文2021-09-14
-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2021-09-14
- 优秀教育工作者先进事迹材料2021-09-14
- 2篇,调研报告:对于城市夜经...2021-08-27
- 2篇,“夜经济”调研报告()2021-08-27
- 对于推进电子商务发展调研报...2021-08-27
- 河长制工作调研报告2021-08-27
- 农村建设情况调研报告2021-08-27
- 商务局对于政治生态专题调研报告2021-08-27
- 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调研报告2021-08-27
- 暑期社会实践调研报告——**...2021-09-15
- ×县商标(品牌)的专题调研报告2021-09-15
- xx县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调...2021-09-20
- 年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会...2021-08-27
- 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培训班上党...2021-08-27
- 全市农村工作暨扶贫开发工作...2021-08-27
-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助推农村经...2021-08-27
- 农村税费改革论文2021-09-09
- 在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会...2021-09-10
- 乡镇政府该如何抓好农业和农...2021-09-13
- 县域突破暨农村经济工作座谈...2021-09-14
- XX市2004-2005年农业和农村工...2021-09-14
- 调整农村和农村经济结构拓宽...2021-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