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经验材料
发布时间:2021-12-16 15:29:40
浏览数:次
**作为云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期担负着繁重的军转安置任务。多年来,**市人事局认真贯彻中央关于军转安置工作的方针政策,强化组织领导,拓展安置渠道,严肃安置纪律,扎实抓好军转安置工作落实,为维护社会稳定、促进部队建设、确保云南省创下军转安置工作全国“十三连冠”作出了积极的贡献。2000年来,**市人事局连续5年被表彰为云南省和**市拥军优属先进单位;2001年,被国务院军转安置工作小组、中组部、人事部、总政治部表彰为全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先进单位。
一、深化思想认识,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
(一)在认清军转安置工作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关系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通过系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指示,学习中央军委有关军转安置工作政策,分析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和台海斗争形势,使各级领导和干部认识到,国无军不安,军不稳则弱;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事关国家安危,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只有把军转安置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军队干部的新老交替,不断优化军队干部队伍的结构,才能凝聚军心、稳定军队,增强军队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军队更好地履行捍卫国家主权、保卫人民和平的神圣使命,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搞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自觉性。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安置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党委督察范围,每年都要结合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人事工作会议进行反复强调,结合贯彻全国和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结合年度工作考核进行认真检查和讲评,表彰典型,批评后进,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议军转、主要领导抓军转、全社会关心支持军转”的生动局面。
(二)在认清军转安置工作与建设和谐**的关系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注重从全国大局出发,认清当前我市现代化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影响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极其繁重,如果不重视解决影响稳定的问题,就难以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军转安置工作关系到军心士气,做好这项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做稳定部队、稳定社会的工作,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军转安置工作做好了,就能解决现役干部的后顾之忧,促进军队的稳定;军队稳定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从而使大家不断增强了搞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责任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来抓,着眼创建和谐**、平安**,自觉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积极探索安置办法,千方百计地完成好安置任务。
(三)在认清军转安置工作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关系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针对部分同志对军转安置工作认识不到位的实际,局党组采取组织有关人员到驻昆部队参观学习,大力宣传部队干部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中立下的卓越功绩,宣传军队转业干部在地方改革发展稳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使大家亲身感受到军队干部特色的素质和能力优势,认清转业干部具有的巨大开发潜能,对充实全市干部队伍、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既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来完成,又把军队转业干部作为重要人才资源来配置,根据军队转业干部的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他们在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几年来,我市各级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在接收和安置军转干部中,始终做到了给多少接多少,未出现“一顶二拖三拒收”的现象,或发生把转业干部安排到困难企业、分流出党政机关的问题。
二、严格政策规定,确保指令性安置计划全面落实
(一)着力强化法规意识。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几年来,为确保市属各委办局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无条件地贯彻执行好中央和省、市确定的安置政策,市人事局党组、市军转办每次召开工作会议,每次举办军转民干部培训班,都要组织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部门认真学习《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指示要求,学习全国、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使大家切实认清军转安置政策的政治性、全局性和纪律性,站在确保政令畅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克服不愿接收、消极接收的思想和行为,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规定,真正把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讲纪律落实到了行动上。实际工作中,全市各接收单位自觉维护指令性分配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无论分配的干部专业对口不对口、适合不适合单位需要,都能积极主动地做好接收安置工作,始终做到了在接收安置过程中少摆困难、多想办法,少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利益。
(二)科学制定分配计划。局党组认为,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军转安置政策,突出表现在既要坚决维护指令性分配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还要注重增强指令性分配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转业干部和接收单位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驻地部队满意、转业干部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为此,局党组每年年底,部队转业干部确定后,都要及时组织军转办的同志深入驻昆师以上部队调研,了解转业干部的人员数量、能力素质、安置去向、工作分配、职务安排、家属就业等情况,听取部队对安置工作、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政策待遇落实情况和随调家属安置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走访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了解掌握各个单位和部门的机构编制、人员需求和接收能力等情况,征求搞好安置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安置形势、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解决的办法、措施,充分听取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认真研究和编制分配方案和计划,从而通过党的政策、转业干部的意愿和接收单位实际的有机结合,确保了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积极加强沟通协调。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安置工作中矛盾,促进安置任务的全面落实,每年安置计划下达后,市军转安置工作小组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管宏亮都要带领军转办的同志深入安置任务比较重、困难比较大和接收团以上干部比较多的单位和部门进行工作对接,明确分配意图,了解接收能力,征询安置意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并与所到单位领导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方法、对策。对安置难度较大的单位,局领导总是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工作、搞协调,做到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接收单位同意为止。由于局领导主动带头加强与接收单位的联系,并设身处地、真心实意地帮助接收单位解决安置矛盾和困难,市属各委办局纷纷表示,不管单位有多大的困难和矛盾,一定要全力支持人事部门搞好军转安置工作,优先从军队转业干部中选用和补充人员。
(四)严肃执行安置纪律。为防止少数单位在安置工作中出现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的问题,局党组、领导坚持把无条件执行指令性分配计划、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拒绝接收作为一条严肃的政治纪律,建议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检查和督察力度,发现有拒收军队转业干部或者在接收安置中有意刁难的情况,不仅进行严肃教育批评,取消单位及主要领导评选各种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资格,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还要采取措施,缓办或停办人事调动、录用等审批事项,并视情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对完成接收安置任务较好的单位,坚持每年给予表彰奖励。由于奖惩严明,充分激发了各级各部门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0年以来,我市各级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共接收和安置军转干部2661人,没有一名同志在报到过程中发生拒收或不安排工作的情况。
三、加强探索研究,不断改进军转安置工作的方法和路子
(一)全面推进培训工作改革。组织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对帮助军队转业干部转变角色,调整心理,了解和熟悉地方工作和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0年来,局党组针对以往培训存在的时间短、内容单、效果差的问题,注重把培训工作向“两头延伸”,即把全员性培训延伸到部队确定转业对象后即开始,把专业性培训延伸到转业干部报到定岗后再组织;注重增大培训的知识量、信息量,既安排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学习,又组织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学习,还全面介绍WTO知识、国情国策、省情市情和现代新**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注重把培训与加强择业观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军队转业干部自觉端正择业态度,服务组织安排,积极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安置;注重加强对培训的检查考核,规定考核不合格的军队营以下转业干部不得进入各级党政机关工作,有效地增强了培训效果。
(二)不断加大双向选择力度。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军转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局党组大胆解放思想,坚持用市场的力量来解决由市场引发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把指令性安置与双向选择结合起来,在全省率先把市场机制引入安置工作,允许军队转业干部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工作,用人单位按照安置计划按比例选用军队转业干部,在自愿的前提下达成选用协议,既保证了转业干部找到自己想去的单位,也保证了用人单位找到自己想要的人。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60%左右的同志通过双向选择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或意向。
(三)突出搞好师团职干部安置。师团职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把他们安置好、使用好,一直是局党组长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出问题。我们把师团职转业干部安置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建设规划,纳入领导班子建设规划,按照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采取空出部分领导职位、先进后出、带编分配、增加非领导职数等办法,想方设法把团以上领导干部安排好,切实落实好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2000年以来,**市共接收并安置安置了300余名团以上领导干部。 相关热词搜索: 转业 工作经验 安置 军队 干部
一、深化思想认识,坚持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政治任务来抓
(一)在认清军转安置工作与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关系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通过系统学习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关于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重要指示,学习中央军委有关军转安置工作政策,分析我国周边安全形势和台海斗争形势,使各级领导和干部认识到,国无军不安,军不稳则弱;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事关国家安危,事关国防和军队建设的发展;只有把军转安置工作做好了,才能保证军队干部的新老交替,不断优化军队干部队伍的结构,才能凝聚军心、稳定军队,增强军队的生机和活力,确保军队更好地履行捍卫国家主权、保卫人民和平的神圣使命,从而有效地增强了搞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自觉性。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安置工作纳入议事日程,纳入党委督察范围,每年都要结合召开党委扩大会议、人事工作会议进行反复强调,结合贯彻全国和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专题研究和安排部署,结合年度工作考核进行认真检查和讲评,表彰典型,批评后进,全市上下形成了“党委议军转、主要领导抓军转、全社会关心支持军转”的生动局面。
(二)在认清军转安置工作与建设和谐**的关系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注重从全国大局出发,认清当前我市现代化建设呈现良好发展态势,各项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但影响稳定的因素仍然不少,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任务极其繁重,如果不重视解决影响稳定的问题,就难以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军转安置工作关系到军心士气,做好这项工作,实际上就是在做稳定部队、稳定社会的工作,是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把军转安置工作做好了,就能解决现役干部的后顾之忧,促进军队的稳定;军队稳定了,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就有了可靠的保障。从而使大家不断增强了搞好军转安置工作的责任感。各级党委、政府坚持把做好军转安置工作作为保持国家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来抓,着眼创建和谐**、平安**,自觉做到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努力化解不利因素,积极探索安置办法,千方百计地完成好安置任务。
(三)在认清军转安置工作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关系中不断深化思想认识。针对部分同志对军转安置工作认识不到位的实际,局党组采取组织有关人员到驻昆部队参观学习,大力宣传部队干部在推进中国特色军事变革和参加地方经济建设中立下的卓越功绩,宣传军队转业干部在地方改革发展稳定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使大家亲身感受到军队干部特色的素质和能力优势,认清转业干部具有的巨大开发潜能,对充实全市干部队伍、改善干部队伍结构、提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重要作用,从而自觉按照市委、市政府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要求,既把军转安置工作作为重大任务来完成,又把军队转业干部作为重要人才资源来配置,根据军队转业干部的特点,统筹规划,合理安排,使他们在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几年来,我市各级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在接收和安置军转干部中,始终做到了给多少接多少,未出现“一顶二拖三拒收”的现象,或发生把转业干部安排到困难企业、分流出党政机关的问题。
二、严格政策规定,确保指令性安置计划全面落实
(一)着力强化法规意识。做好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是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决不能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几年来,为确保市属各委办局和各县(市)区党委、政府无条件地贯彻执行好中央和省、市确定的安置政策,市人事局党组、市军转办每次召开工作会议,每次举办军转民干部培训班,都要组织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部门认真学习《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学习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关于做好转业干部安置工作的指示要求,学习全国、全省军转安置工作会议精神,使大家切实认清军转安置政策的政治性、全局性和纪律性,站在确保政令畅通、与党中央保持一致的高度,克服不愿接收、消极接收的思想和行为,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中央各项政策规定,真正把讲政治、讲党性、讲大局、讲纪律落实到了行动上。实际工作中,全市各接收单位自觉维护指令性分配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无论分配的干部专业对口不对口、适合不适合单位需要,都能积极主动地做好接收安置工作,始终做到了在接收安置过程中少摆困难、多想办法,少考虑局部利益、多考虑全局利益。
(二)科学制定分配计划。局党组认为,严格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的军转安置政策,突出表现在既要坚决维护指令性分配计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还要注重增强指令性分配计划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充分考虑转业干部和接收单位的实际。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驻地部队满意、转业干部满意、用人单位满意。为此,局党组每年年底,部队转业干部确定后,都要及时组织军转办的同志深入驻昆师以上部队调研,了解转业干部的人员数量、能力素质、安置去向、工作分配、职务安排、家属就业等情况,听取部队对安置工作、自主择业转业干部政策待遇落实情况和随调家属安置的意见和建议;逐一走访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了解掌握各个单位和部门的机构编制、人员需求和接收能力等情况,征求搞好安置工作的意见、建议;及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安置形势、面临的主要困难和解决的办法、措施,充分听取市委、市政府的意见和建议。在此基础上,组织力量认真研究和编制分配方案和计划,从而通过党的政策、转业干部的意愿和接收单位实际的有机结合,确保了安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三)积极加强沟通协调。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安置工作中矛盾,促进安置任务的全面落实,每年安置计划下达后,市军转安置工作小组副组长、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人事局局长管宏亮都要带领军转办的同志深入安置任务比较重、困难比较大和接收团以上干部比较多的单位和部门进行工作对接,明确分配意图,了解接收能力,征询安置意见,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并与所到单位领导一起研究解决问题、克服困难的方法、对策。对安置难度较大的单位,局领导总是不厌其烦地上门做工作、搞协调,做到一次不行两次,两次不行三次,直到接收单位同意为止。由于局领导主动带头加强与接收单位的联系,并设身处地、真心实意地帮助接收单位解决安置矛盾和困难,市属各委办局纷纷表示,不管单位有多大的困难和矛盾,一定要全力支持人事部门搞好军转安置工作,优先从军队转业干部中选用和补充人员。
(四)严肃执行安置纪律。为防止少数单位在安置工作中出现有令不行、有章不循的问题,局党组、领导坚持把无条件执行指令性分配计划、任何单位和部门都不得拒绝接收作为一条严肃的政治纪律,建议市委、市政府不断加大检查和督察力度,发现有拒收军队转业干部或者在接收安置中有意刁难的情况,不仅进行严肃教育批评,取消单位及主要领导评选各种先进集体和个人的资格,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还要采取措施,缓办或停办人事调动、录用等审批事项,并视情追究主要领导责任;对完成接收安置任务较好的单位,坚持每年给予表彰奖励。由于奖惩严明,充分激发了各级各部门做好军转安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000年以来,我市各级党政部门和事业单位共接收和安置军转干部2661人,没有一名同志在报到过程中发生拒收或不安排工作的情况。
三、加强探索研究,不断改进军转安置工作的方法和路子
(一)全面推进培训工作改革。组织军队转业干部培训,对帮助军队转业干部转变角色,调整心理,了解和熟悉地方工作和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2000年来,局党组针对以往培训存在的时间短、内容单、效果差的问题,注重把培训工作向“两头延伸”,即把全员性培训延伸到部队确定转业对象后即开始,把专业性培训延伸到转业干部报到定岗后再组织;注重增大培训的知识量、信息量,既安排政治理论、法律知识学习,又组织行政管理、公文写作学习,还全面介绍WTO知识、国情国策、省情市情和现代新**建设等方面的情况;注重把培训与加强择业观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军队转业干部自觉端正择业态度,服务组织安排,积极选择自主择业的方式安置;注重加强对培训的检查考核,规定考核不合格的军队营以下转业干部不得进入各级党政机关工作,有效地增强了培训效果。
(二)不断加大双向选择力度。针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军转安置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局党组大胆解放思想,坚持用市场的力量来解决由市场引发的各种问题和矛盾,把指令性安置与双向选择结合起来,在全省率先把市场机制引入安置工作,允许军队转业干部根据个人意愿选择工作,用人单位按照安置计划按比例选用军队转业干部,在自愿的前提下达成选用协议,既保证了转业干部找到自己想去的单位,也保证了用人单位找到自己想要的人。2001年以来,每年都有60%左右的同志通过双向选择与用人单位达成协议或意向。
(三)突出搞好师团职干部安置。师团职干部是部队建设的中坚和骨干,具有较强的管理能力和领导水平。如何把他们安置好、使用好,一直是局党组长期思考和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出问题。我们把师团职转业干部安置纳入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建设规划,纳入领导班子建设规划,按照妥善安置、合理使用、人尽其才、各得其所的原则,采取空出部分领导职位、先进后出、带编分配、增加非领导职数等办法,想方设法把团以上领导干部安排好,切实落实好他们的政治生活待遇。2000年以来,**市共接收并安置安置了300余名团以上领导干部。 相关热词搜索: 转业 工作经验 安置 军队 干部
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转业干部培训总结&参加县中青...2021-08-27
- 军队转业干部联谊会章程2021-09-25
- 空军转业干部自荐材料2021-09-29
- 加强部队转业干部管理教育需...2021-11-11
- 在军队干部转业工作动员会上...2021-11-11
- 军人转业干部到地方工作经验谈2021-11-14
- 新转业军转干部的述职报告2021-11-25
- 军队转业干部聚会主持词2021-12-02
- 转业干部座谈会讲话稿2021-12-05
- 军官转业安置处副处长竞聘演讲2021-12-16
- 人才工作经验材料20202021-08-27
- 党建统领党校工作经验材料合...2021-08-27
- 人才工作经验总结材料合集20202021-08-27
- 党政办公室工作经验分享交流...2021-08-27
- 组织人事工作经验成效及存问题2021-08-27
- 教育局意识形态工作经验材料2021-08-27
- 党建工作经验材料20202021-08-27
- 对于农村消防工作经验做法总结2021-08-27
- 整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经验总结2021-09-06
- 我镇扶贫工作经验材料2021-09-10
- 省级民政机关安置专项资金管...2021-08-27
- 军转干部安置工作存在的问题...2021-12-16
- 进一步规范村级安置留地管理...2021-12-20
- 军转安置工作总结范文2022-01-26
- 在办事处安置小区建设启动仪...2022-02-01
- 农民安置小区工程的汇报2022-03-16
- 2023年农民安置房买卖合同15篇2023-08-28
- 创新军队人才发展机制2021-10-31
- 大学生军队实习报告2022-02-28
- 浅论军队采购机构与供应商关...2022-03-31
- 军队管理问题及对策研究2022-04-05
- 信息化战争与军队管理理论创...2022-04-06
- 军队干部现实表现材料2022-04-23
- 年轻干部座谈会暨干部成长培...2021-08-27
- 青年干部学习全国两会精神心得2021-08-27
- 银行干部考察报告2篇2021-08-27
- 组织科、第一书记干部考察报告2021-08-27
- 军转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讲话&...2021-08-27
- 全县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学员发...2021-08-27
- 脚踏实地再创佳绩2020年后备...2021-08-27
- 干部培训班培训学习总结2021-09-03
- 干部管理谈话制度2021-09-08
- 领导干部培训个人学习总结2021-09-10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