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论金秀和柳州发现黑眉拟啄木鸟海南亚种

发布时间:2021-12-17 15:41:00 浏览数:

摘  要:通过对采集于金秀大瑶山老山林区、广西柳州沙塘林场林区、金秀县忠良乡岭祖和高岭林区的4号拟啄木鸟标本的研究,确定为黑眉拟啄木鸟海南亚种(Megalaima oorti faber),并对黑眉拟啄木鸟在广西的亚种分布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啄木鸟;海南亚种 

作者简介:周天福(1967-),男,广西临桂县人,广西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科研副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野生动植物保护与利用。

基金项目:香港嘉道理农场暨植物园(KFBG)资助(2003),世界自然基金资助(No:CN0861.01(6239))

 

2004年11月16日,在金秀县金秀镇六拉村得到村民采于金秀老山的香炉山(小地名)的1号拟啄木鸟标本,对照1993年9月7日采集于广西柳州沙塘林场山厂林区的2号拟啄木鸟标本,然后又到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动物标本室查阅于1985年6月17日1982年6月30日采于金秀县忠良乡岭祖和高岭的3号、4号拟啄木鸟标本。经鉴定,这4号标本均为黑眉拟啄木鸟海南亚种(Megalaima oorti faber)。

标本量度和形态特征

标本量度见表1。

表1  黑眉拟啄木鸟海南亚种标本的量度

标本号

采集时间

性别

体重

体长

嘴峰

翅长

尾长

跗蹠长

number

 

 

(g)

(mm)

(mm)

(mm)

(mm)

(mm)

1

2004.11

97.5

219.5

24

109

75.5

29.5

2

1993.9

96

211 

22

106 

74.5 

29

3

1985.6

102

250

25

115

 

 

4

1982.6

 

103

270

30

140

75

 

  

头部额羽黑色,头顶黑色,枕红色,枕后杂有辉蓝色羽,两侧额至眼先各有一红色小斑点,颏和喉金黄色,喉后辉蓝色杂黑色羽且与颈侧辉蓝色及枕后辉蓝色羽相连,其后具一红色带状斑,头侧和耳覆羽辉蓝色,眉黑色。上体后颈、背、两翼、腰及尾羽背面观深绿色有黄色光泽;下体胸、腹及尾下覆羽淡黄绿色。飞羽内翈黑色带蛋黄色边缘,外翈绿色或带绿色边缘,初级飞羽10枚。尾羽10枚,腹面蓝色,羽干较硬。羽干背面黑色,腹面灰黑色。虹膜红褐色,嘴铅黑色,脚暗灰色。

生境和习性

   金秀老山香炉山林区系原始森林生境,山地地貌,海拔600-1300m,阔叶树种繁多,林下植物茂盛,林区郁闭度90%以上,标本系因该鸟啄食植物果实后口渴到鸟盆喝水而被当地茶山瑶民粘捕所得;柳州沙塘林场山厂林区属低丘地貌,海拔200-250m,为马尾松与枫木、马尾松与椆木混交林,皆为20世纪30年代营造,林下植物主要有桃金娘、铁芒箕等,郁闭度亦在90%以上,标本为附近村民气枪猎取。金秀县忠良乡的岭祖、高岭两地海拔均在1000-1500m,阔叶林生境,标本为广西师大师生在金秀调查和实习采到。据文献记载,黑眉拟啄木鸟海南亚种是丛林鸟类,常单独或成小群活动,多栖息树上层或树梢上,不爱动,飞行笨拙,只能作短距离飞行,不能进行长时间的持续飞行活动。晚上多栖息于树洞中。鸣声单调而洪亮,常不断的重复鸣叫“咯、咯、咯”。主食野果,也吃小量昆虫。巢筑于距地面10米高左右的树洞中,卵有光泽,白色。

 

讨论

黑眉拟啄木鸟在我国分布有三个亚种,即广西亚种(Megalaima oorti sini)、台湾亚种(Megalaima oorti nuchalis)和海南亚种(Megalaima oorti faber),sini为常见留鸟于广西(金秀大瑶山)、nuchalis于台湾(名为“五色鸟”)、faber 于海南岛[1,2,3]。它们的分类特征区别在于sini前额及后枕红色;nuchalis前额红色,眼先及后颈侧有红斑;faber前额及头顶黑色,枕红色,眼先有一红色小斑点[4 ]。据此,所采的标本为faber。有关sini在广西的分布,文献 [5]记载,在龙胜各族自治县、临桂县、永福县、融安县、金秀瑶族自治县和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有分布记录。现在金秀大瑶山及其周边的柳州沙塘发现faber,因同一种鸟的两个亚种不可能占有同一分布区(指繁殖区),即在同一地方不可能有两个亚种繁殖(亚种交界处可能有例外)[6],故广西是否同时分布有两个亚种,尚需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约翰·马敬能 卡伦·菲利普斯 何芬奇.中国鸟类野外手册.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2000.

[2]大瑶山自然资源综合考察队.广西大瑶山自然资源考察.上海:学林出版社,1988.

[3]关贯勋,谭耀匡.中国动物志(鸟纲 第七卷).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郑作新.中国鸟类系统检索(第三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5]解炎,汪松等.中国物种信息系统.http://www.chinabiodiversity.com/search/,2005.

[6]常家传等.鸟类学.哈尔滨:东北林业大学出版社,1998.

相关热词搜索: 柳州 啄木鸟 海南 发现 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