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乳酸的生产方法及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12-20 15:04:33 浏览数:
摘要:本文综述了乳酸的生产方法及其应用,并就国内外乳酸的生产和消费情况作相应介绍。

关键词:乳酸;合成;发酵;应用

作者简介:黄光斗(1945-),男,湖北武汉人,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新型催化剂;李柯(1976-),女,河南驻马店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新型催化与绿色化学工艺。

乳酸(Lactic acid),化学名2 - 羟基丙酸(2-hydroxy propanoic acid),广泛应用于化学工业,如:应用于食品、日用品、制药、皮革、油漆、烟草及纺织印染业等领域[1],近年来尤其表现在聚乳酸可降解材料及医用生物材料的应用。

乳酸的生产方法

1.1发酵法

    发酵法的主要途径是糖在乳酸菌作用下,调节pH值5左右,保持大约50ºC发酵三到五天得粗乳酸。其流程如下图:

    发酵法的原料一般是玉米、大米、甘薯等淀粉质原料,也有文献报道以苜蓿[2] 、纤维素[3]等作原料,近年有研究提出厨房垃圾及鱼体废料循环利用生产乳酸的。乳酸发酵阶段能够产酸的乳酸菌很多,但产酸质量较高的却不多,主要是根霉菌和乳酸杆菌等菌系。不同菌系其发酵途径不同,可分同型发酵和异型发酵,实际由于存在微生物其它生理活动,可能不是单纯某一种发酵途径。

1.1.1 同型发酵

微生物通过EMP代谢途径发酵,乳酸是代谢的唯一产物,l mol葡萄糖转化生成2 mol乳酸,理论转换率为100% ,实际上转化率在8O% 以上者即视为同型发酵。总反应式为:

    C6H12O6 + 2ADP + 2Pi --→ 2CH3CH(OH)COOH + 2ATP

1.1.2 异型发酵

微生物经由Bifidus途径和PK途径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乳酸、CO2和乙醇。葡萄糖的理论转化率只有5O%,总反应式为:

C6H12O6 + ADP + Pi  ---→CH3CH(OH)COOH + CH3CH2OH + CO2+ ATP

1.2 合成法

合成方法制备乳酸有乳腈法、丙稀腈法、丙酸法、丙稀法等,用于工业生产的仅乳腈法 (也叫乙醛氢氰酸法)和丙稀腈法。

1.2.1 乳腈法

乳腈法是将乙醛和冷的氢氰酸连续送入反应器生成乳腈(或直接用乳腈作原料),用泵将乳腈打入水解釜,注入硫酸和水,使乳腈水解得到粗乳酸。然后再将粗乳酸送人酯化釜,加入乙醇酯化,经精馏、浓缩、分解得精乳酸。美国斯特林化学公司及日本的武藏野化学公司均采用此法合成乳酸。

1.2.2 丙烯腈法[4]

丙烯腈法是将丙烯腈和硫酸送入反应器中水解,再把水解物送人酯化反应器中与甲醇反应;然后把硫酸氢铵分出后,粗酯送入蒸馏塔,塔底获精酯;再将精酯送入第二蒸馏塔,加热分解,塔底得稀乳酸,经真空浓缩得产品。

1.2.3 丙酸法

丙酸法以丙酸为原料,经过氯化、水解得粗乳酸;再经酯化、精馏、水解得产品。该法原料价格较贵,仅日本大赛路公司等少数厂家采用。反应如下:

CH3CH2COOH + Cl2一→CH3CHClCOOH + NaOH

—→ CH3CH(OH )COOH + NaCl

1.2.4 丙烯-N2O4

在15-20℃将丙烯与液体N2O4反应,得到1-硝基-2-羟基丙烷,然后用盐酸或硫酸水解得乳酸[5]

1.3 酶化法

1.3.1 氯丙酸酶法转化

东京大学的本崎[6]等研究利用纯化了的L-2-卤代酸脱卤酶和DL-2-卤代酸脱卤酶分别作用于底物L-2-氯丙酸和DL-2-氯丙酸,脱卤制得L-乳酸或D-乳酸。L-2-卤代酸脱卤酶催化L-2-氯丙酸,而DL-2-卤代酸脱卤酶既可催化L-2-氯丙酸,又可催化L-2-氯丙酸生成相应的旋光体,催化同时发生构型转化。

1.3.2 丙酮酸酶法转化

Hummel[7]等从活力最高的乳酸脱氢酶的混乱乳杆菌DSM20196菌体中得到D-乳酸脱氢酶,以无旋光性的丙酮酸为底物可得到D-乳酸。

目前工业生产乳酸方法主要是发酵法和合成法。发酵法因其工艺简单,原料充足,发展较早而成为比较成熟的乳酸生产方法,约占乳酸生产的70%以上,但周期长,只能间歇或半连续化生产,且国内发酵乳酸质量达不到国际标准。化学法可实现乳酸的大规模连续化生产,且合成乳酸也已得到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的认可,但原料一般具有毒性,不符合绿色化学要求。酶法工艺复杂,其工业应用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2 市场消费及应用情况

目前世界乳酸的总生产能力约为25万吨/年,产量约为13万吨/年,近80%的厂家采用发酵法。消费领域中,约60%以上的乳酸用于食品工业,仅小部分用于其它方面,近年乳酸在生物降解材料的应用出现巨大增长态势。国内乳酸总生产能力约为2万吨/年,实际产量约1.5万吨/年,约40%的乳酸用于香料和香精的生产,此外在调酒、制药、皮革、烟草及印染业也有广泛应用,乳酸聚合材料在我国还处于发展阶段。

2.1 酿酒业

在酿造工业中使用80 %的乳酸作为灭菌剂,防止杂菌繁殖,促进酵母菌发育,防止酒混浊;作风味剂,能改善品味,提高酒的收率。乳酸较磷酸、盐酸安全性好,能提高啤酒品级,延长保质期。

2.2 食品业

食品级乳酸可代替苯甲酸钠作为防霉、防腐、抗氧化剂和果蔬保鲜剂等。乳酸作为酸味剂,既能使食品具有微酸性,又不掩盖水果和蔬菜的天然风味与芳香,常和糖类及甜味剂并用改善食品风味,抑制微生物,护色,改善粘度,使氧化剂增效和起螯合作用。

2.3 制药业

 乳酸可直接配制成药,乳酸盐可作为消毒剂。乳酸具有亲水性,能溶解蛋白质、角质及许多难溶药物,且对病变组织腐蚀作用相当敏感,能增加药物吸收量,防止副作用,可用于治疗喉头结核、白喉、狼疮等病。在收敛性杀菌方面用作含漱剂、涂布剂、注入剂、洗净剂等。

2.4 日化行业

乳酸在配制清洁霜、嫩肤霜、浴液时,可用于调节pH 值,并对改善皮肤组织结构,消除皱纹、色斑,治疗皮肤干燥、痤疮等具有明显效果。

2.5  生产生物降解材料

为了解决令人头疼的“白色污染”问题,许多国家着手研究生产和使用可降解塑料。乳酸通过高分子合成技术可制成能生物降解的高分子材料,这种材料遭生物或化学破坏后,失去物理强度脆化,再经自然界剥蚀、破碎,最后变成粉末进入土壤,在微生物作用下重新进入生物循环。生物降解材料,具有极大的市场发展潜力,有望取代传统塑料消除“白色污染”问题,目前已成为开发的热点项目。另外,聚乳酸还可作医用材料,用作医院手术缝合线及骨折手术中起固定作用的骨钉等。

2.6  其他应用

L-乳酸可以用于植物的生长调节剂,水产用杀菌剂等。在制革业中,用40 %含量的乳酸能除去革鞣皮中的石灰,用乳酸脱灰后的皮革较用其它酸脱灰质量好,提高皮革品级。在卷烟业中,用乳酸除去烟草中的杂质,清除苦辣味以提高烟草档次。乳酸在工业中作为pH 值调节剂,在毛纺业中用于预铬媒染,以降低羊毛的铬酸盐含量并防止纤维氧化,在丝绸和人造丝中起增艳作用。

 

参考文献

[1] 魏文德主编.有机化工原料大全[M].第二版(中卷).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9:432.

[2] 侯国华(译).利用苜蓿生产乳酸[M].农业科技通讯,2000,6.

[3] 庄桂.利用纤维素原料发酵生产乳酸的研究[J].郑州粮食学院学报,2000,21(1):10-13.

[4] 欧提库尔,穆斯塔帕等.L-乳酸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J].新疆化工,2005(3):5-11.

[5] 汪多仁.L-乳酸的开发与应用进展[J].化工中间体,2004(7):7-14.

[6] 梁诚.乳酸生产、应用及市场前景[J].广西化工,2000,29(4):54-55.

[7]金其荣.有机酸发酵工艺学[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89:373-376.

相关热词搜索: 乳酸 方法 生产 研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