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完善粮食直补和农资综合直补政策的思考
发布时间:2022-02-10 15:13:58
浏览数:次
为了促进粮食生产和农民增收,2004年以来国家对种粮农民实施了粮食直补,国家财政按照确定的补贴标准和粮食种植面积,把计算的粮食补贴直接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2006年又在粮食直补制度的基础上,对种粮农民因柴油、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增加的种粮成本实行了综合性直接补贴政策。直补政策推行以来,对直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起到了明显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正确认识推行直补政策产生的作用和意义 国家实行粮食直补政策,这是我国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力推行的一项重大举措。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对粮食生产者的补贴是通过流通环节实现的,即通过补贴国有粮食收购企业以达到保护生产者的目的。直补政策的出台,将国家对粮食的补贴直接发放给粮食生产者,使农民得到实惠,更好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近几年来我县粮食生产连创新高,2009年播种面达到68.99万亩,被确定为全省产粮大县。同时,实行粮食直补更为深远的意义是推动了粮食产业化,激活了粮食购销市场。由于国家全面放开粮食市场和粮食价格,取消国有粮食购销企业补贴,有效地激活了粮食购销市场,形成了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经营格局。农民的市场意识也明显增强,能够主动寻找市场信息,种植市场适销对路的优质品种粮食,很多地区都形成了“数乡一业,多村一品”的专业化生产区域,粮食产业化得到较大发展。国家直补政策目的也就是增加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农持续增收和促进粮食结构优化。因而,推行直补政策具有重要意义,产生了巨大作用。 二、不容忽视直补政策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粮食直补政策是好的,在生产实践中产生了积极成效,但用“鼓励农民种粮,增加粮食产量和粮农收入”的政策目标来衡量,在运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1、补贴对象面广。“粮食直补”变“农田直补”。我省2004年是以计税耕地面积为依据核算补贴资金,到2008年调整为按照实际种粮面积计算补贴资金,补贴品种为小麦、玉米和水稻三个品种,但实际情况是部分地区不管农民是否种植粮食,都可以平均地得到直补资金,属“大锅饭、平均主义”的补贴,影响了直补政策的激励作用,例如一是很多地方大量种植经济作物,发展特色农业,占用了很大一部分农田,以及一些撂荒地没有扣减下来,虚报面积套取粮食直补资金。二是农民外出务工经商等原因,耕地转租给他人,但仍然获得国家直补金,存在真正种粮的农户没有得到补贴,而没种粮的农户得到国家补贴现象。 2、补贴标准低。目前我省粮食直接补贴标准是亩均8元,农资综合直补贴标准是亩均49元,农民普遍反映补贴标准太低。如果粮价下跌,农民预计粮食补贴不足以弥补粮价下跌的损失,就会选择放弃种植,而转种经济作物。 三、进一步完善直补政策的意见和建议 进一步完善直补政策的思路是:把进一步发挥市场配置粮食资源的基础作用同国家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在确保粮食增产,粮农增收,激活粮食购销市场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完善。 1、要发挥直补政策的激励作用是对种粮农民的“特惠”政策,而不是对全体农民的“普惠”政策,如果补贴不与粮食种植面积或产量挂钩,就违背了实行直补政策的目的,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因而,要充分发挥直补政策对生产环节直接补贴的激励作用,有效地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可通过进一步加大宣传、核实面积、张榜公示、加强检查等措施确保政策落实到位,尤其政策到户和直补公示是政策透明的重要环节,也是最关键的环节,只有确保农民的知情权,才能最大限度的接受监督,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杜绝虚假漏洞。因为按目前上报的种粮面积补,补贴了一些没有种植粮食的农民,分散了粮食补贴的目标,使得发放补贴的实际金额大,政策成本高,且没有完全达到直补政策应有的效应。 2、要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在我省种粮还是大多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粮食生产是弱势产业,确保种粮农民有较高的合理收入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需要。因而,我们要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一是要提高粮食补贴标准。只有当农民预期得到的报酬与目前个人收入相比有较大的提高,粮食直补才能起到激励作用。为此,我们应根据国家财政收入的增加情况.逐年增加用于直接补贴的总量,提高补贴标准,从而改变目前对农民补贴水平偏低的状况。二是要让农民从售粮的价格中获利,促进增收。国家对农民的补贴是有限的,关键是要通过市场价格机制来实现农民增收的目的。在购销完全市场化的新形势下,国家可继续推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管理好市场,营造一个市场畅通、竞争有序的粮食流通环境,切实保护好农民利益,使农民种植的粮食能卖得出,有个好价钱,防止“谷贱伤农”。三是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粮食生产的投入力度。国家用尽可能的财力提高对粮食主产区的投入水平,尤其要加大对粮食主产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的支持力度,提高单产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达到整体上的优质高产。同时,要大力扶持粮食产业化龙头企业,进一步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增加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 相关热词搜索:
农资
粮食
完善
思考
政策
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农资业务员工作总结2021-09-06
- 2002年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2021-09-16
- 农资打假专项斗争工作总结2021-09-16
- 全国农资打假督查情况报告2021-09-16
- 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21-09-29
- 农资市场专项整治实施方案2021-10-05
- 在整顿农资市场工作会议上的...2021-10-08
- 关于提高农资市场监管能力的...2021-10-08
- 农资打假"绿色护农"行动实施方案2021-10-09
- 农资市场供应情况的报告2021-10-10
- 粮食收购合同2021-08-27
- 粮食局年意识形态工作计划2021-08-27
- 珍惜粮食人人有责演讲稿 珍...2021-08-30
- 在粮食局年度总结表彰大会上...2021-09-10
- 2018粮食局党委中心组学习总结2021-09-13
- 粮食局管理制度2021-09-14
- 粮食局领导班子成员在职自学...2021-09-14
- 粮食局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2021-09-14
- XX县粮食局关于对万名干部包...2021-09-14
- 关于2005年粮食生产的意见2021-09-15
- 促进和完善我国的农业保险事业2021-09-27
- 论我国水权交易与转换规则的...2022-02-24
- 我国信用制度建设中存在的问...2022-03-05
- 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建立...2022-03-06
- 企业社会责任的转变与完善2022-04-02
- 浅议完善公司会计监督体系的措施2022-10-21
- 如何树立形象求发展的思考题2021-09-10
- 对XX县农业龙头企业的调查与思考2021-09-16
- 从海思考电影艺术2021-09-16
- 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2021-09-22
- 关于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2021-09-25
- 取消农业税后的思考2021-09-26
- 对当前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2021-09-26
- 农民经济组织创新的调查与思考2021-09-26
- ××市发展民营经济问题的调...2021-09-29
- 农村远程教育教学资源应用与...2021-10-02
- 政策性金融支持农业经济发展...2021-08-27
- 农业政策性金融工作的战略调整2021-09-27
- 政策解读:海南自贸港建设中...2021-09-28
- 市2020年稳就业政策措施2021-10-09
- 县2020年稳就业政策措施2021-10-11
- 2020年国家对于校园食品安全...2021-10-16
- 在全市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工...2021-12-02
- 正确选择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立...2022-02-19
- 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2022-02-25
- 对可再生能源政策措施的探讨2022-02-26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