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统计基础重在建设

发布时间:2022-02-12 15:14:17 浏览数:

    统计数据来自基层,准确性依赖于基础,统计基础重在建设。

    1、提高认识重建设。基础不牢,地动山摇。统计基础建设事关统计信息系统能否灵敏有序运转和统计信息的质量。新时期统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告诉我们:要从统计部门职能工作完成与完善的高度来统一认识,要从建设诚信政府的高度来统一认识、要从提高政府管理效能的高度来统一认识。统计实践表明,基层基础建设不扎实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难度要大些,统计数据准确性要差些。近年来,统计部门尽管在统计基础建设作了极大努力,但也还有不少调查对象存在统计人员不稳定,统计调查不到位等问题,对统计的高质高效运转造成了影响,与形势发展要求很不相适应。我们要看到,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对城乡统计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经济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五个统筹”,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对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提出了紧迫要求。统计基础工作不扎实,统计就不可能适应当今形势发展的需求。因此,各级统计部门都要进一步提高对统计基础工作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要积极争取领导重视,采取过硬措施把统计基础工作抓紧抓好,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2、强化队伍抓建设。加强统计基础工作建设,最基本的是要有一支强有力的统计队伍。因此,要按照统计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精神抓好各基层企事业单位、各部门和乡镇(街道)、村(居)委会的统计人员配置到位。适应加强非公有制经济统计工作的需要,县、乡镇(街道)统计机构的力量急需通过增加人或从有关部门整合力量的途径予以加强。同时,要加强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增强广大统计人员搞好统计工作的能力。对统计系统的干部包括乡镇统计干部,要坚持按照郴办发[2004]14号《关于加强统计干部队伍建设和管理的意见》文件规定,进行定期考试考核,并实行奖优罚劣,以增强搞好统计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不断提升抓统计基础建设的能力和统计工作水平。

    3、优化服务带建设。抓统计基础建设工作的目的,在于为促进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作为统计机构或人员没有常规性的任务,不开展统计服务,统计工作就不可能引起领导重视,也就不可能有动力。对此,统计部门的同志应有足够认识,并坚定不移地确立以常规任务和优质服务带建设的理念。对乡镇统计来说,在具体工作上:一是必须继续坚持按照有关基础工作建设规范化方案中规定的项目,认真抓出成效;二是必须坚持乡镇按季测算上报GDP数据,以利领导决策,并以此为龙头带动或促使乡镇搞好统计调查,全面搜集和积累统计资料;三是必须紧跟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按照能及时反映“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情况的要求,积极做好相关统计调查工作。为加快新农村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发挥统计的重要作用。

    4、加强检查促建设。各级统计部门要依照统计法律法规规定,对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情况进行经常性检查。检查形式可以多样化,如统计人员上门检查、通知送资料到统计部门检查、报请督查等有关部门共同督查等。发现问题要限期整改,否则应依法处理。上级统计部门将加大力度,提高指定乡镇和基层单位到上级统计部门送检资料的频率。对送检的资料和上门检查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合格,对问题突出的,除责成限期整改外,还要通报,并对数据质量问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5、建立机制推建设。有效的机制可以对相关工作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作为统计部门,应积极根据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能和具有的可用资源,紧密配合党委、政府的管理工作,建立或参与建立并实施有关工作机制。这就包括对下级和同级部门的统计工作考核机制,以及对下级和同级部门工作绩效综合考核等。考核将对加强统计工作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以建立考核机制为平台,不断推进统计基层基础建设。

 

相关热词搜索: 重在 统计 基础 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