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扬范文网
当前位置 首页 >范文大全 > 自我介绍 >

科学发展观与高校图书馆建设

发布时间:2022-03-08 15:19:34 浏览数:
                                     (长江师范学院图书馆,重庆 涪陵 408003)
摘 要:文章在强调了科学发展观是高校图书馆建设的指导原则的基础上,指出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必须做到:以人为本,首抓环境建设;以人为本,狠抓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以人为本,实抓馆员队伍建设。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高校;图书馆;建设;以人为本
中图分类号:G2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08)03—0136—01
      高校图书馆是政治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大学生自学的重要场所,高校图书馆承担着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高校图书馆的建设概括起来主要是环境建设、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馆员队伍建设。
1 以人为本,首抓环境建设
1.1 馆舍建设
      与许多其他行业一样,我国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设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而发生着巨大变化,留下了历史的痕迹。传统的图书馆就是“藏书楼”,上个世纪70、80年代修建的馆舍,大都采用框架结构,藏、借、阅分离的模式,在节能和环保方面考虑较少。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进步和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高校图书馆的馆舍建设也随之发生深刻变化。随着招生规模的扩大,高校图书馆的新馆舍大大超过原有馆舍的几倍,甚至几十倍。现代图书馆采取的是开架借阅的管理模式;有的高校图书馆已采用了藏、借、阅一体的大开放模式。高校图书馆的读者群体主要是在校的大学生,这些学生在校学习期间依赖图书馆完成学业是其他场所不可替代的,而且他们利用图书馆的时间主要是课余和课间,这两个时段是高校图书馆的人流的高峰期。因此,馆舍建筑宜采用模数式设计,即整个建筑同柱网、同荷载、同层高,大框架整体结构及轻质灵活的隔断模式,在内部空间上由封闭走向开放与灵活,在使用功能上实现可变性与互换性,楼高一般以垂直高度不超过30m为好。节能、环保、绿化是图书馆事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高校图书馆的建筑要利用模数式设计,做到存放文献的区域尽力避免阳光直射,读者阅览和活动区域应充分采用自然光,少用人工照明。馆舍周围绿化面积应是馆舍面积的1/3以上,绿化带植物以灌木和阔叶木为主,尽量种植常绿乔木和没有飞扬物的物种。
      总之,现代高校图书馆的特点是:文献资源多样化、共享化,技术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重点化、多元化、个性化,管理科学化。因此,现代高校图书馆馆舍的建设应更多地注重其科学性、经济性、实用性和舒适性,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以读者为中心的思想,高度重视节能、环保和绿化,做到:建筑设计智能化、建筑文化多元化、建筑空间灵活化、建筑环境绿色化、设计理念人性化。
1.2 人文环境建设
      中国高校图书馆自创建以来,就密切关注其人文教化功能,讲求治学与修身立业的有机融合。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一种生机勃勃、稳定和谐、健康向上的环境氛围,本身就具有广泛的教育功能。”良好的图书馆人文环境将促使师生在思想观念上推陈出新,加强创新意识,同时,也将加快高校图书馆适应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的前行脚步,不断开拓新的服务领域和工作方法,全面推动高校图书馆事业发展。所以,加强人文环境建设是高校图书馆事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图书馆的人文环境包括馆舍建筑、人文景观、审美格调、文化韵味、管理机制、制度规范以及工作人员的仪表、言行、服务理念和敬业精神等等。因此,高校图书馆的馆舍要按前面提出的要求来建设;人文景观要富有寓意;在大厅、楼道和阅览室的墙上等地方悬挂伟人、科学家、文学家、英雄模范人物的画像、张贴格言警句;管理做到规范、科学、严明;馆员要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作风、精湛的业务水平、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先,读者第一,利用至上”的服务理念,通过热情礼貌、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推进高校图书馆事业新发展。
2 以人为本,狠抓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能力是由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收藏与储备能力,获取网上知识、信息的能力,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加工与管理能力,图书馆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重组与利用能力,图书馆规模、设施、人力资源等要素组成。不断增长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实现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文献信息资源收藏的数量与质量,今天仍然是制约一个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高校图书馆文献载体形式多样,学科门类齐全,可谓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为保证大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改善和优化,高校图书馆要建立起以读者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主要目标,品种丰富、文理工艺兼顾、载体形式齐全的高质量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高校图书馆还要根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经常修订藏书规划,要依据学校专业结构和课程设置情况,确定馆藏文献的补充范围,有系统地入藏教学参考书,有重点地入藏科研用书,有选择地入藏课外阅读用书。采集和订购文献时,要注重教学参考书内容的新颖性和适用性,科研用书的基础性和前沿性,课外阅读用书的广泛性和品位性,要保证馆藏期刊订购的连续性、完整性和系统性。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图书馆要为学生及时购进各种新型的现代化载体文献,如磁盘、光盘、电子出版物等。同时要建立具有本馆特色的数据库,开发网上信息资源,供学生查询、浏览和下载,以满足他们对现代信息的需要。
3 以人为本,实抓馆员队伍建设
      图书馆的各种功能和作用都要图书馆全体工作人员来实现,因此,高校图书馆员的“意识、知识、技术、能力和综合素质决定着高校图书馆持续发展的成败得失”。
      目前,我国高校图书馆从业人员中,非专业人员的比重大于专业人员,学历、职称、结构也不尽合理,所以,切切实实抓好馆员队伍建设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培养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是高校图书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一是高校要保证图书馆的用人自主权,使图书馆能根据自身需要,自主选择人才,聘用干部。二是高校图书馆要加大投人,通过继续教育如脱产进修、短期培训和在岗学习等,补充和拓展馆员的专业知识和公共知识,提高馆员的学历层次和综合素质。三是高校图书馆要根据发展需要,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改善人才结构。四是高校图书馆要以分配制度改革为切入点,实行分配与岗位、业绩挂钩,多劳多得,优劳优得。
      总之,高校图书馆为大学生提供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优质服务使大学生受到良好的教育,这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有助于将大学生塑造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代新人。因此,高校图书馆在不断提高馆员业务水平的同时,还必须教育馆员养成良好而高尚的职业道德风范,树立“以人为本,育人为先,读者第一,利用至上”的理念,不畏劳苦,勇于奉献、团结协作,共创图书馆事业新的辉煌。
[参考文献]
[1] 王华东.大学新区图书馆馆舍建设的思考[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2004,20(6):127-128.
[2] 何琼.浅析现代高校图书馆人文环境建设[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4,(12):29-30.
[3] 黄桂凤.高校图书馆信息资源建设刍议[J].教育评论,2005,(1):64-67.
[4] 文汝.科学发展观与图书馆发展[J].现代情报,2005,(6):18. 相关热词搜索: 科学发展观 图书馆 高校 建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