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大庆师范学院 图书馆,黑龙江 大庆 163712)
摘 要:文章阐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情报学的关系及现代 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的影响,探讨了现代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情报学研究;信息管理
中图分类号:G35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6921(2010)01—0123—03
1 现代信息技术与情报学的关系
1.1 现代信息技术
20世纪90年代,人类开始进入信息技术时代,撼动了世界科技和经济传统格局。这种局面是 由信息技术产业的兴起带来的。
信息技术是指凡是涉及信息的产生、获取、检测、识别、发送、传输、接收、变换、存储和 控制等与信息活动有关的,以增强人类信息功能为目的的应用技术的总称,是在信息科学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的指导下扩展人类信息处理功能的技术。具体包括了信息基础技术(微电子 技术、光子技术和光电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获取技术、信息传播技术、信息加工技术 、信息控制技术)、信息应用技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技术)和信息安 全技术(加密技术、防火墙技术)等。
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计算机技术为核心、通信技术为支 柱,以信息应用技术为目标的科学技术群。主要涵盖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人 工智能技术以及一些应用技术如数据仓库技术、知识挖掘技术、智能检索技术、知识组织技 术、知识获取技术、网格技术、可视化技术等领域。
1.2 情报学
情报学是研究情报的产生、传递、利用规律和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使情报流通过程、情 报系统保持最佳效能状态的一门科学。它帮助人们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和手段,提高情报产生 、加工、贮存、流通、利用的效率。它产生于二次世界大战后,已有60多年的历史。
信息新技术的发展,使情报学的研究已深入到各个学科领域。如:军事情报、刑侦情报、医 学情报、商务情报、科技情报、图书情报等等。情报学的研究已经从文献层次向知识层次深 化、演进和发展。人们更多关注的问题不单单是系统设计人员和现代技术能对文献情报做出 什么样的处理和设计,而是为了人们的利用和吸收信息内容所包含的知识,需要做出什么样 的处理和设计。
目前,情报学研究的前沿领域有:数据库知识发现、语义网、全球网格(3G)、信息构建(IA) 、知识管理、数字图书馆、信息技术应用、小世界现象。
1.3 信息技术与情报学的关系
情报学自产生之初就是信息科学群中的一门应用学科,与信息科学群中的其他学科尤其是信 息科学关系紧密。数字时代,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情报学的发 展。信息技术每发展一步,都会将情报工作实践推向一个新的高度,都会极大地丰富情报学 的研究,并使情报学的理论体系进一步完善,这就是情报学的“技术推动规律”。信息技术 的进步,使得情报源的种类更加多样,情报的搜集、分析、加工、处理、存贮方式等都因信 息技术的应用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情报学与信息技术的关 系也将越来越紧密,呈现出技术依赖性增强的趋势。应用信息技术的情报学研究热点很多, 包括:元数据技术、海量信息存储与压缩技术、信息可视化技术、图像检索技术、语言检索 技术、人机界面技术、多语言浏览器、跨语言信息检索、自然语言理解、人工智能、大规模 真实文本处理、自动抽词、自动索引、自动分类、自动文摘、概念分类、信息安全和保护技 术等。
目前,情报学的技术依赖性主要体现在情报学对信息技术的被动依赖关系上,即信息技术推 动着情报学的发展。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的依赖还没有体现,如目前网络上的信息组织无论是 分类还是主题抑或是二者相结合,大都是信息技术界人员组织操作的。再如目前的数据挖掘 、自然语言处理研究,情报学界和信息技术界都在探索,信息技术界有没有借鉴情报学的知 识。事实上,这两个领域的研究仅靠信息技术领域的知识是不够的,必须依赖于情报学的推 动作用,因此,在情报学的未来发展中,信息技术界应和情报学界结合,信息技术对情报学 的依赖性也将有所体现。
2 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的影响
随着图书情报机构不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技术革命的成果在情报学实践工作中获得了 充分体现。例如,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复制技术、网络技术、光盘技术、全文存储技术 和多媒体技术等技术已经成为现代图书情报工作的技术基础。
2.1 现代信息技术导致了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变革与转型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类社会认识到信息是一种资源,信息同物质、能源一起成为社会发 展的三大支柱。人类社会即将步入信息化社会已经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在这样的社会背景 下,情报学研究人员迅速做出反应,他们开始积极研究各种信息理论,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研 究中融入了信息科学的方法,一种全新的信息观念已经在图书馆学情报学界稳定地确立起来 。信息的观念启发情报学研究者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新的研究方向、新观点以及体现新观 点的学术成果不断出现,形成了情报学研究的又一个学术热潮。1992年9月,原国家科委决 定将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更名为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随后,对信息、信息资源的研究迅速 、全面地渗透到图书馆学情报学研究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图书馆学情报学改革的强大动力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信息观念使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的转型初现端倪。随着北京大学 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改革成为信息管理系,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的转型开始迅速在全国蔓 延。对信息管理学科的关注促进了图书馆学情报学专业系科的教学改革,导致图书馆学情报 学新的学科体系的构建与完善。国外众多图书馆学情报学系(院)的名称也在发生变革。
情报学学科体系变革与转型的重要原因是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其广泛应用。由于信息 技术的不断发展,使原有的文献的概念、科学情报的概念、科学交流的概念、交流渠道、载 体的形式等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这些都极大地改变着图书馆学情报学的整个结构和成分。 新的问题的大量涌现已经不能够为原来的学科体系所包容,必然对学科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 要求。因此,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变革和转型是必然的。
2.2 现代信息技术推动了情报学及相关管理学科群的整合
信息技术革命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另一个重要影响是信息技术在信息管理学科的形 成与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强大的整合作用。信息管理学科群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信息及其载体 的传播、搜集、选择、整序、存储、服务及利用。信息管理学科群在包含了图书馆学情报学 的基础上融合了新闻学、传播学、咨询学、编辑、出版、发行等其他多个学科。信息管理学 科是这些子学科在更高层次的集成。信息管理学科群把这些学科统筹在一个大的学科体系范 围内,这样非常有助于促使图书馆学情报学吸收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和方法以促进自身的成 长和发展。同时,图书馆学情报学也能够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知识与方法支持。由此可见 ,信息技术在促进信息管理学科整合的同时还促进了各个子学科之间相互渗透和共同进步。 就图书馆学情报学而言,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若干新兴分支学科和交叉领域的产生,例如 ,信息经济学、信息社会学、信息生态问题、信息法学等。这些分支学科和交叉领域是本学 科体系成长与发展的重要表现,也对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发生变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为 其转型提供了积极因素。现代信息技术影响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基本属性和本学科的基本 规律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被替代。那种对“图书馆学情报学消融到其他学科中去”的担忧是 没有必要的。将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改名为“信息管理系”之类的名称并不意味着图书馆学情 报学从此就改为信息管理学。这只能说明图书馆学情报学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积极参与信息 管理学科群的整合过程,而不是对自身的否定。
2.3 现代信息给情报学科带来压力和挑战
现代信息技术为情报学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也给情报学的发展带来了挑战。①现 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影响越来越大,使得情报学更加成熟,对社会的作用和影响越来越 大,使得情报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得到社会的高度重视。②学科交叉、融合的发展趋势, 使得其他学科也重视采用信息技术,情报学的研究范围也受到来自其他学科的挑战。在情报 学学科体系下涌动着变革的潮流。而且这种变革正在发生,还将继续进行。因此,可以说信息 技术革命给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带来了不确定性。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图书馆学情报学 学科体系处于变革趋势之中。同时,这种不确定性也为分析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的发展 方向带来了一些不同的看法。
3 现代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研究的影响
3.1 拓展了情报学研究领域
信息技术革命带来了新型的信息载体和信息服务手段。信息技术,主要是计算机技术、远程 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高密度存储技术,开始大量应用于图书情报工作实践。图书情报工 作必须研究信息技术才能跟随技术进步的步伐。近年来,在图书馆学情报学期刊中关于信息 技术的研究论文的比重不断上升。有关信息技术应用研究方面的问题包括:文献信息的可视 化,数字图书馆的语音识别,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网络检索,搜索引擎,网络信息检索行为 ,信息安全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等。对信息技术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解决了图书馆学情报学 学科体系面临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使得图书馆现代化技术研究从自动化管理领域向数字化 、网络化、虚拟化方向推进了一步。以上新问题的研究把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研究空间从传统 的文献资源建设和文献信息管理拓展到了信息、信息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的领域。研究人员开 始从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的角度去认识图书情报机构,研究作为知识中心和信息中心的图书 情报机构的服务模式和服务活动,把图书情报机构置于社会信息系统的大框架中去研究它的 本质、职能、属性和社会定位。
3.2 为情报学提供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从传统数理分析到利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研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起来的各种 类型的数据库及由信息技术支持下全球性的数据网络,使情报学研究有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以计算机人工智能为基础的智能情报系统与专家系统,是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情报学研究的重 要成果;链接分析法是网络信息计量学中一个重要方法,它可以看成是文献计量学中引文分 析法在网络环境中的应用,是情报学研究的新领域,完善了情报学方法论体系,丰富了情报 学的理论,它是情报学逐渐成熟的一个重要标志;现代信息技术使情报学研究获取最新、最 完整的情报信息成为可能;现代信息技术使情报学研究与计算机科学、系统论、广义的信息 科学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使情报学研究向着个性化、智能化方向发展,使情报学迅速成长 为一门新兴交叉学科。
3.3 转变了情报学研究的思维范式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导致了数字时代的出现,数字时代的思维是以实体化和虚拟化的双重世 界为基础的,情报学的生存空间也由传统的“主体—客体”两级模式变成了“主体—客体— 主体”的多维空间结构,它必须能够对真实的社会交流和数字化的虚拟交流做出解释。在数 字时代,情报学的研究对象可能是真实的,也可能是虚拟的,对虚拟世界的研究除了采用客 观方法外,主观方法的实用性也在逐步加大。
3.4 促进了情报学研究,以定量化为核心
情报学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其研究大部分是定性的。按照学科 发展的一般规律,情报学的研究必然要从定性阶段走向定量化阶段,这样才能提高科学性和 准确性。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促使情报学的定量化研究从理论、应用、方法方面朝着深度和 广度方向发展,实现定量化研究的模型化,将数学、统计学的新成果移植进来,使情报学的 定量化从传统以文献单元为特征的文献计量学朝着以知识单元为特征的情报计量学发展。随 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必将深入下去,最终实现知识的计量从语法层次转向语义 和语用层次。
4 结束语
实现情报检索自动化后,情报学的发展一直是沿着技术这个方向展开的。对信息技术广泛而 深入的研究解决了情报学学科体系面临的信息技术应用问题,使得图书情报机构现代化技术 研究从自动化管理领域向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推进了一步。随着情报学的不断发展 ,技术的辉煌并不能解决理论匮乏的问题。缺乏一个充实的理论内核,情报学研究也将陷入 困境。因此,加强基础理论研究是数字时代情报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当然,重视基础理论并 不意味着对技术的否定,情报技术应用始终是情报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为了适应日新月 异的信息技术,为了促进情报学的发展,也必须抓住有利时机,提高情报学领域的技术水平。但是,这种发展不应该像以往那样过分强调技术,而是更加科学、合理地应用信息技术, 技术与理论兼顾,使两者的结合更为紧密,促使情报学持续、协调地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伟超.信息技术对情报学的推动[J].情报科学,2007,(2):208~212.
[2] 李伟超,刘永.信息技术变革与发展对情报学科的影响[J].情报理论与实践,2 006,(3):285~288.
[3] 吴慰慈,张久珍.信息技术革命下的图书馆学情报学学科体系[J].情报学报,2 004,(4):98~103.
[4] 王知津,郑红军.数字时代情报学的发展及学科体系构筑[J].郑州大学学报, 2005,(4):9~14.
热门文章:
- 2024年学习廉洁《警示案例教...2023-12-26
- 2024XX县委书记在重阳节离退...2023-12-26
- 2024年XX政协主席在区委主题...2023-12-26
- 2024支部书记关于人居环境整...2023-12-25
- 2024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工作实...2023-12-25
- 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心得感悟...2023-12-07
- 实体店双十一活动方案6篇2023-12-06
- 甄选企业出纳个人工作总结多...2023-12-06
- “中秋节”主题创意活动方案8篇2023-12-06
- 全县组织工作会议交流材料3篇2023-12-06
相关文章:
- 浅谈知识管理与图书情报学创新2021-10-24
- 图书情报学理论基础中的知识...2022-03-08
- 情报学研究现状及发展途径2022-03-09
- 浅谈数据挖掘在情报学领域中...2022-03-09
- 谈新型建筑材料对工程造价管...2021-08-27
- 新媒体影响下影视教育2021-08-27
- 合村并组对村治的影响当注意2021-09-27
- 材料发展对建筑装饰设计的影...2022-10-31
- 氨氮和pH值对孔雀鱼针尾病的影响2022-11-01
- 2024年度影响基层干部担当作...2024-01-04
- 产品设计中形研究论文&产品品...2021-08-27
- 计算机维护系统软件应用研究2021-08-27
- 五年级下册语文研究报告对于姓氏2021-08-27
- 研究生课程学习总结2021-08-27
- 科学研究工作能力自我评价2021-08-31
- 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与实践简介2021-09-09
- 党建研究会工作报告2021-09-09
- 后勤工作研究课题2021-09-11
- 国际税收研究会秘书长事迹2021-09-13
- 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奖励办法2021-09-14